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6
词典
3
分类词汇
83
共83,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宣化承流
秘而不泄
门罗主义
金盆洗手
美国独立宣言
兴师见罪
以阿战争
布达式
发表会
自白书
赍宣
布政使
笔伐口诛
声罪致讨
开国大典
《漢語大詞典》:
宣化承流
宣布恩德,承受风教。谓官员奉君命教化百姓。语出
《汉书·董仲舒传》
:“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宋
秦观
《代蕲州守谢上表》
:“责其妄作,便可屏之远方,悯其知非,犹当投於散地。敢图生死而肉骨,尚容宣化而承流。” 明
王世贞
《鸣凤记·林遇夏舟》
:“碧云天际,旌旗蔽江渚。风利飞帆速,声振清波拂。宣化承流,明时展经济。看此去仁风播,俾黎庶咸沾惠,五裤歌謡信不虚,数卷图书带篋归。”
分類:
宣布
恩德
承受
风教
官员
君命
教化
百姓
《国语辞典》:
秘而不泄(秘而不泄)
拼音:
mì ér bù xiè
隐瞒所知,不作宣布。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九。返宝砂篇》:「故上仙真经秘而不泄者,为此子母之法,恐凡愚之心见知也。」也作「秘而不宣」。
分类:
隐瞒
所知
不作
宣布
张君房
《国语辞典》:
门罗主义(门罗主义)
拼音:
mén luó zhǔ yì
西元一八二三年美国总统门罗所宣布的对外政策。主张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欧洲不要插手美洲事务,双方互不干涉。后遂称此主张为「门罗主义」。也译作「孟禄主义」。
分类:
美国
总统
宣布
政策
公元
《国语辞典》:
金盆洗手
拼音:
jīn pén xǐ shǒu
江湖人物宣布退隐的仪式。使用金盆以示决心的坚定,故称为「金盆洗手」。
分类:
宣布
退隐
仪式
决心
坚定
《国语辞典》:
美国独立宣言(美国独立宣言)
拼音:
měi guó dú lì xuān yán
西元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代表宣布脱离大英帝国统治,所发表的独立宣言。全文主要由杰佛逊写成,旨在表明美国将建立一个尊重自然人权的政府,让人民有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
分类:
七月
四日
十三
殖民地
宣布
脱离
统治
公元
《国语辞典》:
兴师见罪(兴师见罪)
拼音:
xīng shī jiàn zuì
出兵攻伐有罪的人。后亦指宣布他人罪状,加以谴责。《孤本元明杂剧。衣锦还卿。头折》:「今有沛公无礼,他先入关中,封秦府库,改秦苛法。某欲兴师见罪,沛公尽献秦之宝物,投吾麾下。」也作「兴师问罪」。
分类:
出兵
兵攻
攻伐
有罪
宣布
他人
罪状
《国语辞典》:
以阿战争(以阿战争)
拼音:
yǐ ā zhàn zhēng
西元一九四八年犹太人宣布成立以色列国以后,与阿拉伯各国间发生多次战争,统称为「以阿战争」。
分类:
犹太人
宣布
成立
列国
公元
《国语辞典》:
布达式(布达式)
拼音:
bù dá shì
军中宣布人事委任命令的仪式。
分类:
军中
宣布
人事
委任
任命
命令
仪式
《国语辞典》:
发表会(发表会)
拼音:
fā biǎo huì
宣布成品或见解于世的活动。如作品发表会、政见发表会。
分类:
宣布
成品
见解
作品
政见
《国语辞典》:
自白书(自白书)
拼音:
zì bó shū
个人对社会坦诚宣布自己的错误或表明心迹、态度的文字。
分类:
个人
社会
坦诚
宣布
自己
错误
态度
文字
《漢語大詞典》:
赍宣(齎宣)
谓持诏宣布君命。 宋
苏舜钦
《乞发兵用银牌状》
:“臣窃见方今外郡兵马,只是三班使臣齎宣起发,而无银符之制。”
分類:
宣布
君命
《國語辭典》:
布政使
拼音:
bù zhèng shǐ
职官名。明清各省民政兼财政长官。属承宣布政使司,受辖于督抚,与掌理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为「两司」。也作「藩台」、「藩司」。
分類:
官名
洪武
九年
改行
中书省
承宣
宣布
布政使
《漢語大詞典》:
笔伐口诛(筆伐口誅)
书面和口头宣布罪状,进行声讨。 清 忧患馀生
《〈官场现形记〉序》
:“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鉞,笔伐口诛,大声疾呼,卒伸大义于天下,使若辈凛乎不敢犯清议。”参见“ 口诛笔伐 ”。
分類:
书面
和口
口头
宣布
布罪
罪状
声讨
《國語辭典》:
口诛笔伐(口誅筆伐)
拼音:
kǒu zhū bǐ fā
用言语和文字来揭发、谴责他人的罪状。明。汪廷讷《三祝记》第一四出:「他捐廉弃耻,向权门把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也作「笔诛口伐」、「口伐舌击」。
分類:
言语
文字
宣布
声讨
敌对
罪行
《漢語大詞典》:
声罪致讨(聲罪致討)
宣布对方的罪行而进行讨伐。语本
《
国语·晋语五
》
:“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战以錞于、丁寧,儆其民也。” 韦昭 注:“以声张其罪。”
《三国演义》
第二二回:“ 郭图 进曰:‘以明公大义伐 操 ,必须数 操 之恶,驰檄各郡,声罪致讨,然后名正言顺。’”
分類:
宣布
罪行
讨伐
《漢語大詞典》:
开国大典
油画。董希文作。画面为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情景。毛泽东手持讲演稿居中,左侧有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右侧可见天安门广场上举着红旗的人群。
分類:
油画
画面
毛泽东
主席
北京
天安门
城楼
楼上
庄严
宣布
中华
华人
人民
共和国
成立
立时
情景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