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取勘
(1).审理。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卷二:“ 叶康直 为转运使,以粮草不办……明日早,札子至, 叶康直 枷项送 渭州 取勘。”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四年:“帝以 张天説 所进书立意狂妄,詆訕先帝,送 开封府 取勘。”
(2).犹查核。《元典章·兵部三·给驿》:“﹝官员﹞到任之后,不幸病故,抛下家属……仰所在官司取勘,见数应付元去铺马车船,仍给行粮,递送还家。”
分類:审理查核
《漢語大詞典》:详理(詳理)
审察;审理。 唐 颜真卿 《朝议大夫赠梁州都督上柱国徐府君神道碑铭》:“ 天授 中,详理寃狱,振雪者七十餘家。”
分類:审察审理
《國語辭典》:问理(問理)  拼音:wèn lǐ
审判。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哥哥,这人命的事,你是好人家的孩儿,怎么到的官府中问理去?」
分類:审理
《漢語大詞典》:详评(詳評)
审理。 前蜀 杜光庭 《张相公九曜醮词》:“详评狱讼,裁制典刑。”
分類:审理
《漢語大詞典》:理察
犹审理。后汉书·张禹传:“ 子胥 如有灵,知吾志在理察枉讼,岂危我哉?”
分類:审理
《漢語大詞典》:覆理
审理。旧唐书·崔元略传:“﹝ 崔元略 ﹞以悮徵畿甸经赦免放緡钱万七千贯,为侍御史 萧澈 弹劾。有詔刑部郎中 赵元亮 、大理正 元从质 、侍御史 温造 充三司覆理。”
分類:审理
《漢語大詞典》:断理(斷理)
(1).判断事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断理必纲,摛辞无懦。”
(2).审理。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折:“你再四的不肯断理,我只是死在你府堂上,教你做官不成。”
《漢語大詞典》:理算
(1).犹治理,署理。元史·世祖纪十二:“召 江淮行省 参知政事 忻都 赴闕,以户部尚书 王巨济 专理算 江淮省 。”元史·世祖纪十二:“辛巳,詔遣尚书省断事官 秃烈羊呵 理算 云南 。”
(2).犹核算,计算。元史·选举志三:“凡迁官之法……其理算论月日,迁转凭散官,内任以三十月为满,外任以三岁为满,钱穀典守以二岁为满。”元史·选举志四:“军官转入民职,已受宣敕不曾之任者,拟自准定资品换授,从礼任月日为始,理算资考陞转。”
(3).审理;清算。《元典章·刑部十一·强窃盗》:“如拿获招了呵,依着他招了的理算。”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年:“ 阿尔哈雅 掌兵民之权……其威权不在 阿哈玛特 下,宜罢职,理算其党,虽无所染者,亦当迁移他所,勿使久据 湖广 。”
《漢語大詞典》:讯辨(訊辨)
审理。《梁书·武帝纪上》:“可通检尚书众曹, 东昏 时诸諍讼失理及主者淹停不时施行者,精加讯辨,依事议奏。”南史·梁纪上·武帝作“讯辩”。 宋 晁补之 《资政殿大学士李公行状》:“会上以府左右院暨司録狱,无以杂合讯辨,三司混金穀,视狱不专,詔曰:‘稽参故事,宜属理官。’初置大理寺,命公为记。”
分類:审理
《漢語大詞典》:详跋(詳跋)
审理。跋,用同“ 爬 ”,爬梳。 元 无名氏 《小张屠》第二折:“我则见圣像严恶,鬼似嘍囉,排列的闹呵。穿红的圣体忙,穿青的子细详跋,穿緑的亲定夺。”
分類:审理
《漢語大詞典》:申料
犹审理。《晋书·石崇传》:“中詔申料,罪谴澄雪。臣等刻肌碎首,未足上报。”
分類:审理
《漢語大詞典》:核理(覈理)
(1).切合事理。韩非子·扬权:“夫道者弘大而无形,德者覈理而普至。”
(2).审理。 唐 吴兢贞观政要·刑法:“今法司覈理一狱,必求深刻,欲成其考课。”
《漢語大詞典》:覈理
1.切合事理。韩非子·扬权:“夫道者弘大而无形,德者覈理而普至。”
2.审理。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刑法:“今法司覈理一狱,必求深刻,欲成其考课。”
《國語辭典》:公堂  拼音:gōng táng
1.学校。《诗经。豳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往年就是本学老师,门生也不过是公堂一见而已。」
2.官署或法庭的大堂。《老残游记》第一七回:「补翁先生,请厅房里去坐。此地公堂,不便说话。」
《國語辭典》:法堂  拼音:fǎ táng
1.寺院中集众说法的场所,是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法堂的布置,除佛像外,主要是在堂中设法座,供宣讲佛法之用。唐。李绅〈忆登栖霞寺峰〉诗:「香印烟火息,法堂钟磬馀。」《西游记》第七回:「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
2.旧称审案的公堂,即法庭。元。无名氏《盆儿鬼》第四折:「你这老儿,这是法堂上,不是你弄虚头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