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详究(詳究)
(1).详细探究。《三国志·吴志·韦曜传》:“又见 刘熙 所作《释名》,信多佳者,然物类众多,难得详究,故时有得失。” 唐 权德舆 《魏国公〈贞元十道录〉序》:“贯穿切劘,靡不详究。”
(2).审察研究;审理究问。 明 海瑞 《吴吉祥人命参语》:“申府蒙批 吴鑭 狱情反覆不一,又与审録大异,帖委 淳安县 会同 遂安县 再加详究。”
(2).审察研究;审理究问。 明 海瑞 《吴吉祥人命参语》:“申府蒙批 吴鑭 狱情反覆不一,又与审録大异,帖委 淳安县 会同 遂安县 再加详究。”
《漢語大詞典》:审详(審詳)
(1).仔细审察。《后汉书·郎顗传》:“陛下宜审详明堂布政之务,然后妖异可消,五纬顺序矣。” 宋 叶适 《应诏条奏六事》:“诚先明其意,则国之所是可斟酌而定,议论趋向可审详而决,课功责效可岁月而待。” 清 方苞 《删定〈荀子〉〈管子〉序》:“余少时尝妄为删定,兹復审详,凡辞之繁而塞、诡而俚者,悉去之。”
(2).熟知,知道。《礼记·经解》“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姦诈” 唐 孔颖达 疏:“言君子之人,若能审详於礼,则奸诈自露,不可诬罔也。”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若然者,吾审详矣,杀汝父是 申兰 ,杀汝夫是 申春 。”
(3).审理上报。《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杨巡道 受了财物,准了诉状下去,问官未及审详,时值万寿圣节将近,两司里头例该一人賷表进京朝贺。”
(2).熟知,知道。《礼记·经解》“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姦诈” 唐 孔颖达 疏:“言君子之人,若能审详於礼,则奸诈自露,不可诬罔也。”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若然者,吾审详矣,杀汝父是 申兰 ,杀汝夫是 申春 。”
(3).审理上报。《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杨巡道 受了财物,准了诉状下去,问官未及审详,时值万寿圣节将近,两司里头例该一人賷表进京朝贺。”
《漢語大詞典》:薄责(薄責)
(1).用低标准来要求。《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
(2).轻微的责备或责罚。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而自 建隆 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明史·徐阶传》:“故圣帝明王,有言必察。即不实,小者置之,大则薄责而容之,以鼓来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生色》:“俄邻子以执奸自首,既薄责逐释讫;而妇兄 马彪 素健讼,具词控妹冤。”
(3).簿责。根据文书所列的罪状来诘责审理。 宋 范仲淹 《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铭》序:“公於部中择其挟贵人势力,州县不敢动者一二家,薄责于庭,众皆大惧。”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职掌纪略》:“奉旨将掌厂值日内臣 贺尧年 、监督主事 蔡宸恩 下狱薄责之。”
(2).轻微的责备或责罚。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而自 建隆 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明史·徐阶传》:“故圣帝明王,有言必察。即不实,小者置之,大则薄责而容之,以鼓来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生色》:“俄邻子以执奸自首,既薄责逐释讫;而妇兄 马彪 素健讼,具词控妹冤。”
(3).簿责。根据文书所列的罪状来诘责审理。 宋 范仲淹 《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铭》序:“公於部中择其挟贵人势力,州县不敢动者一二家,薄责于庭,众皆大惧。”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职掌纪略》:“奉旨将掌厂值日内臣 贺尧年 、监督主事 蔡宸恩 下狱薄责之。”
《漢語大詞典》:在治
谓被依法究诘审理。《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始, 皋 之遭诬在治,念太妃老,将惊而戚,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 胡三省 注:“在治者,谓狱吏治其事。 皋 以囚服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