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68,分125页显示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80 81 82 83 下一页
会缘入实相
色蕴实相
受蕴实相
想蕴实相
行蕴实相
识蕴实相
乖实非器
权实本迹
眼识缘唯实唯量境
耳识缘唯实唯量境
鼻识缘唯实唯量境
舌识缘唯实唯量境
身识缘唯实唯量境
意识遍缘一切通彻假实三量
佛类词典(续上)
实相为体会缘入实相
色蕴实相
受蕴实相
想蕴实相
行蕴实相
识蕴实相
乖实非器
权实本迹
眼识缘唯实唯量境
耳识缘唯实唯量境
鼻识缘唯实唯量境
舌识缘唯实唯量境
身识缘唯实唯量境
意识遍缘一切通彻假实三量
实相为体
【三藏法数】
谓中道实相,为此经所诠妙体,故名实相为体也。
谓中道实相,为此经所诠妙体,故名实相为体也。
会缘入实相
【三藏法数】
缘即一切事法也,实即一真之理也。谓善财见摩耶至弥勒善知识,寄等觉之位,现大愿身,等于虚空,一切众生,三世诸佛,而各住自法,安住不动,不馀本量,会众事缘,归于实理,是名会缘入实相。(摩耶,梵语具云摩诃摩耶,华言大术。梵语弥勒,华言慈氏,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不馀本量者,本体之量广大无外,一切含摄,而无所遗馀也。)
缘即一切事法也,实即一真之理也。谓善财见摩耶至弥勒善知识,寄等觉之位,现大愿身,等于虚空,一切众生,三世诸佛,而各住自法,安住不动,不馀本量,会众事缘,归于实理,是名会缘入实相。(摩耶,梵语具云摩诃摩耶,华言大术。梵语弥勒,华言慈氏,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不馀本量者,本体之量广大无外,一切含摄,而无所遗馀也。)
色蕴实相
【三藏法数】
色即质碍之义。谓色是质碍幻色,实是般若真空,即幻色而明真空,是名色蕴实相。(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色即质碍之义。谓色是质碍幻色,实是般若真空,即幻色而明真空,是名色蕴实相。(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受蕴实相
【三藏法数】
受即领纳之义。谓受是六根幻受,实是般若真空,即幻受而明真空,是名受蕴实相。(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受即领纳之义。谓受是六根幻受,实是般若真空,即幻受而明真空,是名受蕴实相。(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想蕴实相
【三藏法数】
想即思想之义。谓想是缘思幻想,实是般若真空,即幻想而明真空,是名想蕴实相。
想即思想之义。谓想是缘思幻想,实是般若真空,即幻想而明真空,是名想蕴实相。
行蕴实相
【三藏法数】
行即造作之义。谓行是造作幻行,实是般若真空,即幻行而明真空,是名行蕴实相。
行即造作之义。谓行是造作幻行,实是般若真空,即幻行而明真空,是名行蕴实相。
识蕴实相
【三藏法数】
识即分别之义。谓识是分别幻识,实是般若真空,即幻识而明真空,是名识蕴实相。
识即分别之义。谓识是分别幻识,实是般若真空,即幻识而明真空,是名识蕴实相。
乖实非器
【三藏法数】
谓有众生,乖于实道,多无正见,但依言取文,随声取义,超情至理,不入于心,是为乖实非器。(超情至理者,谓超越情量至极之理也。)
谓有众生,乖于实道,多无正见,但依言取文,随声取义,超情至理,不入于心,是为乖实非器。(超情至理者,谓超越情量至极之理也。)
权实本迹
【三藏法数】
谓最初实得法、应二身,皆名为本。中间化度众生数数,唱生唱灭,种种权施,法应二身,皆名为迹,故名权实本迹。(最初者,得法、应二身,谓佛于过去无数劫前,最初破无明惑,證法性身而起应用也。中间者,谓过去世初成佛时,乃至于今菩提树下示成正觉之中间也。)
谓最初实得法、应二身,皆名为本。中间化度众生数数,唱生唱灭,种种权施,法应二身,皆名为迹,故名权实本迹。(最初者,得法、应二身,谓佛于过去无数劫前,最初破无明惑,證法性身而起应用也。中间者,谓过去世初成佛时,乃至于今菩提树下示成正觉之中间也。)
眼识缘唯实唯量境
【三藏法数】
谓眼见色时,即有识生,能缘青黄赤白实有之色,名为性境。此识对境名为现量,以其但能见色,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性境者,谓现前所有实见之境也。现量者,谓见现前之色,而能量度也。)
谓眼见色时,即有识生,能缘青黄赤白实有之色,名为性境。此识对境名为现量,以其但能见色,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性境者,谓现前所有实见之境也。现量者,谓见现前之色,而能量度也。)
耳识缘唯实唯量境
【三藏法数】
谓耳闻声时,即有识生,能闻言语等实有之声,名为性境。此识对境名为现量,以其但能闻声,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
谓耳闻声时,即有识生,能闻言语等实有之声,名为性境。此识对境名为现量,以其但能闻声,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
鼻识缘唯实唯量境
【三藏法数】
谓鼻嗅香时,即有识生,能嗅好恶实有之香,名为性境。此识对境名为现量,以其但能嗅香,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
谓鼻嗅香时,即有识生,能嗅好恶实有之香,名为性境。此识对境名为现量,以其但能嗅香,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
舌识缘唯实唯量境
【三藏法数】
谓舌尝味时,即有识生,能尝咸酸苦淡实有之味,名为性境。此识对境名为现量,以其但能尝味,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
谓舌尝味时,即有识生,能尝咸酸苦淡实有之味,名为性境。此识对境名为现量,以其但能尝味,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
身识缘唯实唯量境
【三藏法数】
谓身觉触时,即有识生,能缘细滑粗强,实有之触,名为性境。此识所缘名为现量,以其但能觉触,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
谓身觉触时,即有识生,能缘细滑粗强,实有之触,名为性境。此识所缘名为现量,以其但能觉触,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
意识遍缘一切通彻假实三量
【三藏法数】
谓此识心,遍缘现前实有之境,于实境上分别长短方圆等相,名为假。是则此识三境皆缘,三量皆具,以其遍能分别假实诸境,是以所缘之境广也。(三境者,一性境,说见上。二独影境,谓思量过去之境,唯有影现于心。三本质境,谓于现身境上分别质相。三量者,一现量,说见上。二比量,谓于现前物上比度而知,如隔墙见烟,知彼有火。三非量,谓追缘过去未来之事。)
谓此识心,遍缘现前实有之境,于实境上分别长短方圆等相,名为假。是则此识三境皆缘,三量皆具,以其遍能分别假实诸境,是以所缘之境广也。(三境者,一性境,说见上。二独影境,谓思量过去之境,唯有影现于心。三本质境,谓于现身境上分别质相。三量者,一现量,说见上。二比量,谓于现前物上比度而知,如隔墙见烟,知彼有火。三非量,谓追缘过去未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