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真实义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诸法真实之义有四种:一世流布真实义,世间之法,悉同其名,众生见地即言是地,见火即言是火,终不言是水是风,乃至见苦终不言乐,见乐终不言苦,是虽于假名立相,然称认皆同。此为世流布真实义。二方便流布真实义,世间有智之人,先以心意筹量,随宜方便,造作经书论议以开导人,此为方便流布真实义。三净烦恼障真实义,声闻缘觉是以无漏道破诸烦恼结业,得无碍智,此为净烦恼障真实义。四净智慧障真实义,声闻缘觉得无碍智,未能显发中道之理,故名智慧障。佛菩萨断此障中道之理自然显现,此为净智慧障真实义。见菩萨善戒经二。
真实际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真际,实际。真实者,真如也,穷极真如之源底曰真实际。无量寿经上曰:「分别显示真实之际。」
真实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诸佛境界摄真实经之略名。
真实不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之说法无虚妄也。见般若经十。
真实理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相宗所立二门之一。(参见:随转理门)
真实报土
【佛学大辞典】
(界名)由于修业而有报土也。同于实报土。真实信心念佛者往生之土,于真宗谓之真实报土往生,对于诸行往生之净土曰方便化身土而云。
剋实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作克实。得实义也。取实体也。宗圆记三曰:「夫言体者,有随名辩体,有克实论体。」
坚实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汗栗驮Hr!daya,译曰坚实心。真如之实体也。即起信论之一心。三藏法数十八曰:「坚实心者,坚固真实,乃众生本有之性,诸佛所證之理,即第一义心也。」四心之一。(参见:纥哩陀耶)
【三藏法数】
坚实心者,谓坚固真实,乃众生本有之性,诸佛所證之理,即第一义心也。
坚实心合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二合掌之第一。大日经疏十三曰:「第一合掌,令当中心坚相著,十指头稍相离,少许开之,此名宁居拿合掌。此名坚实心合掌也。」
假实
【佛学大辞典】
(术语)假与实也。顺正理论三十二曰:「然许极微略有二种:一实二假。其相云何?实谓极成色等自相,于和集位现量所得,假由分析,比量所知,谓聚色中,以慧渐析,至最极位。然后于中辨色声等极微差别,此析所至,名假极微。」成唯识论八曰:「依他起性有实有假,聚集相续分位性故,说为假有,心心所色从缘生,故说为实有。若无实法假法亦无,假依实因而施设故。」
现通假实宗
【佛学大辞典】
(术语)慈恩八宗之第四。贤首十宗之第四。小乘二十部中说假部并经量部之别师及成实论等所立,说现在法通于假实,故有此称。盖说假部三科中,五蕴不分根境,能缘所缘不对立,直就法之自性而分类,故以之为实。十二处十八界能所根境相对而说,故谓为假设而非实法。又经量之别师谓五蕴十二处为粗分别,故立为假。十八界为细分别,故立为实。见法华玄赞一、五教章上。
【三藏法数】
谓此宗计现在法通假通实也。通实者,计五蕴法以为实有;通假者,计十二处十八界以为虚假,是为现通假实宗。(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十二处者,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理实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实理同。
教證俱实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以之名圆教。圆教之教道与證道皆为真实也。
开权显实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一部之说相。(参见:开显)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开显)
无漏实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诸法实相之理体,无垢清净。故曰无漏。法华经序品曰:「是德藏菩萨,于无漏实相,心已得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