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7,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如实论
如实论疏
如实知见
如实知者
如实修行
如实空镜
如实不空
如实知自心
如实修行相应
成实
成实宗
成实论
成实二种观
成实偏空观
佛类词典(续上)
如实智如实论
如实论疏
如实知见
如实知者
如实修行
如实空镜
如实不空
如实知自心
如实修行相应
成实
成实宗
成实论
成实二种观
成实偏空观
如实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诸法实相之智。知诸法实相之智。是唯佛所得之智也。智度论二十三曰:「如实智者,一切法总相别相,如实正知,无有挂碍。」同八十四曰:「如实智有何等相?答曰:有人言能知诸法实相。(中略)此中说如实智唯是诸佛所得。何以故?烦恼未尽者犹有无明,故不能知如实。二乘及大菩萨习未尽故,不能遍知一切法一切种,不名如实智。但诸佛于一切无明尽无遗馀,故能如实智。」
【佛学常见辞汇】
真如实相的智慧。
【三藏法数】
谓于一切法如实正知,无有挂碍,是佛之智,故名如实智。
(术语)如诸法实相之智。知诸法实相之智。是唯佛所得之智也。智度论二十三曰:「如实智者,一切法总相别相,如实正知,无有挂碍。」同八十四曰:「如实智有何等相?答曰:有人言能知诸法实相。(中略)此中说如实智唯是诸佛所得。何以故?烦恼未尽者犹有无明,故不能知如实。二乘及大菩萨习未尽故,不能遍知一切法一切种,不名如实智。但诸佛于一切无明尽无遗馀,故能如实智。」
【佛学常见辞汇】
真如实相的智慧。
【三藏法数】
谓于一切法如实正知,无有挂碍,是佛之智,故名如实智。
如实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天亲菩萨造,陈真谛译。明道理难无道理难且明二十二种之堕负处。
(书名)一卷,天亲菩萨造,陈真谛译。明道理难无道理难且明二十二种之堕负处。
如实论疏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真谛述。
(书名)一卷,真谛述。
如实知见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实相之知见也。法华经寿量品曰:「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
【佛学常见辞汇】
符合真理的知见。
(术语)如实相之知见也。法华经寿量品曰:「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
【佛学常见辞汇】
符合真理的知见。
如实知者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德号也。大日经疏一曰:「一切诸佛如法实相知解,知已,亦如诸法实相为众生说。今佛亦如是,故名如实知者,亦名如实说者。」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德号,因佛是一位了知真如实相的圣者。
(术语)佛之德号也。大日经疏一曰:「一切诸佛如法实相知解,知已,亦如诸法实相为众生说。今佛亦如是,故名如实知者,亦名如实说者。」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德号,因佛是一位了知真如实相的圣者。
如实修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实相而行也。初地以上之菩萨,證真如而起行,谓之如实修行。往生论注下曰:「真如是诸法正体,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起信论义记上本曰:「證理起行,名如实修行。」
【佛学常见辞汇】
按照真理之法而修行。初地以上的菩萨,依所證的真理而起修,谓之如实修行。
(术语)如实相而行也。初地以上之菩萨,證真如而起行,谓之如实修行。往生论注下曰:「真如是诸法正体,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起信论义记上本曰:「證理起行,名如实修行。」
【佛学常见辞汇】
按照真理之法而修行。初地以上的菩萨,依所證的真理而起修,谓之如实修行。
如实空镜
【佛学大辞典】
(术语)起信论所说四镜之一。(参见:四镜)
【三藏法数】
谓真如实相,体本空寂,离一切妄心境界之相,如明镜无染,故名如实空镜。
(术语)起信论所说四镜之一。(参见:四镜)
【三藏法数】
谓真如实相,体本空寂,离一切妄心境界之相,如明镜无染,故名如实空镜。
如实不空
【佛学大辞典】
(术语)起信论所说二真如之一。如实者真如之异名也,真如体内具无量之性功德,谓之如实不空。即不空真如也。起信论曰:「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佛学常见辞汇】
如实是真如实相之义,真如实相虽然无有妄染,不受一尘,但是它是永恒不变的,而且体备恒沙功德妙用,一切净法,无不具足,故谓之如实不空。
(术语)起信论所说二真如之一。如实者真如之异名也,真如体内具无量之性功德,谓之如实不空。即不空真如也。起信论曰:「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佛学常见辞汇】
如实是真如实相之义,真如实相虽然无有妄染,不受一尘,但是它是永恒不变的,而且体备恒沙功德妙用,一切净法,无不具足,故谓之如实不空。
如实知自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之智见。如实知自己之见也。大日经一曰:「秘密主,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同疏一曰:「如实知自心,即是开示如来功德宝所也。如人虽闻宝藏,发意勤求,若不知其所在,无由进趣。(中略)此法从何处得耶?即是行者自心耳。若能如实观察,了了證知,是名成菩提。其实不由他悟,不从他得。问曰:若即心是道者,何故众生轮回生死,不得成佛?答曰:以不如实知故。」
(术语)如来之智见。如实知自己之见也。大日经一曰:「秘密主,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同疏一曰:「如实知自心,即是开示如来功德宝所也。如人虽闻宝藏,发意勤求,若不知其所在,无由进趣。(中略)此法从何处得耶?即是行者自心耳。若能如实观察,了了證知,是名成菩提。其实不由他悟,不从他得。问曰:若即心是道者,何故众生轮回生死,不得成佛?答曰:以不如实知故。」
如实修行相应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其所修所信相应于法之实义也。
(术语)其所修所信相应于法之实义也。
成实
【佛学大辞典】
(杂语)成实论,又成实宗,又成实师也。
(杂语)成实论,又成实宗,又成实师也。
成实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印度小乘中最后所立之宗也,即小乘中之空宗,酷似大乘,以诃梨跋摩所造之成实论为所依,故名成实宗。于四谛立章,于五聚明义,来支那而居于十三宗之一。立南北两宗。梁朝之三大法师,皆此宗之人也。天台嘉祥以前之诸师,有谓之为大乘宗者,二师勉破之。日本无以之为宗者,但附属于三论宗而学习之。
【佛学常见辞汇】
印度小乘中最后成立的宗派,亦即小乘的空宗,酷似大乘,因以诃梨跋摩所造的成实论为依据,故名成实宗。
(流派)印度小乘中最后所立之宗也,即小乘中之空宗,酷似大乘,以诃梨跋摩所造之成实论为所依,故名成实宗。于四谛立章,于五聚明义,来支那而居于十三宗之一。立南北两宗。梁朝之三大法师,皆此宗之人也。天台嘉祥以前之诸师,有谓之为大乘宗者,二师勉破之。日本无以之为宗者,但附属于三论宗而学习之。
【佛学常见辞汇】
印度小乘中最后成立的宗派,亦即小乘的空宗,酷似大乘,因以诃梨跋摩所造的成实论为依据,故名成实宗。
成实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十六卷,诃梨跋摩造,姚秦罗什译。成实者成立修多罗中实义之意也。有惠影之成实论义章二十卷,道藏之疏十六卷,今已亡。
(书名)十六卷,诃梨跋摩造,姚秦罗什译。成实者成立修多罗中实义之意也。有惠影之成实论义章二十卷,道藏之疏十六卷,今已亡。
成实二种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我法俱空也。是所以超越于萨婆多宗之我空法有观者。
(术语)观我法俱空也。是所以超越于萨婆多宗之我空法有观者。
成实偏空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我法二执虽空,然偏于空之一边,不知空即不空,故称之为偏空观,而大乘诸宗摈斥之。即四见,又四执之一。
(术语)我法二执虽空,然偏于空之一边,不知空即不空,故称之为偏空观,而大乘诸宗摈斥之。即四见,又四执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