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4,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彭诚(字 君实 )
邵蕡(字 文实、南皋 )
叶永秀(字 汝实 )
黄信(字 君实 )
赵璜(字 廷实 号 西峰 庄靖 )
姜实(字 若虚 )
姜芳(字 实夫 )
张秀(字 成实 )
曹琛(字 廷实 )
沈文华(字 崇实 )
冼光(字 汝实、汝宝 号 罗江 )
杨果(字 实夫 )
朴英(字 子实 号 松堂 )
徐珙(字 庭实 )
其它辞典(续上)
曾望宏(字 实夫 )彭诚(字 君实 )
邵蕡(字 文实、南皋 )
叶永秀(字 汝实 )
黄信(字 君实 )
赵璜(字 廷实 号 西峰 庄靖 )
姜实(字 若虚 )
姜芳(字 实夫 )
张秀(字 成实 )
曹琛(字 廷实 )
沈文华(字 崇实 )
冼光(字 汝实、汝宝 号 罗江 )
杨果(字 实夫 )
朴英(字 子实 号 松堂 )
徐珙(字 庭实 )
人物简介
维基
曾望宏,字实夫,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民籍。进士出身。成化十六年庚子科江西乡试举人。成化二十年(1484年)甲辰科第三甲第115名进士。历官南京刑部郎中,弘治八年(1495年)升常州府知府,十二年正月考察以才力不及调用。
人物简介
维基
彭诚,字君实,江西饶州府鄱阳县人,民籍。江西乡试第七十五名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三甲第七十四名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文实,一字南皋。弘治三年进士,授通州知州,有善政。历官南刑部郎中,福建参议,广东参政,福建布政使。维基
邵,字文实,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民籍。浙江乡试第六十八名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二甲第四十九名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州府东莞人,字汝实。弘治三年进士。知乌程县,清慎公勤,锄恶扶善。筑桥辟港以疏水患。擢御史,正德间巡按畿辅,以刚直被出为永州知州。刘瑾诬以罪,夺职归。瑾诛,起知卫辉府,官至陕西按察副使。全粤诗·卷一六三
叶永秀,字汝实。东莞人。明孝宗弘治三年(一四九〇)进士,除乌程令,历官御史、知府、副使,卒于官。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〇有传。维基
叶永秀(1462年—?),字汝实,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人,民籍。广东乡试第十八名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会试第一百八十三名,三甲第一百三十名进士。四年授浙江乌程县知县,九年行取,都察院理刑,十一年十二月实授湖广道监察御史,明武宗时出任卫辉府知府,正德五年(1510年)十二月升陕西按察司副使。
人物简介
维基
黄信,字君实,福建晋江县人,留守中卫籍。弘治五年(1492年)中式壬子科顺天府乡试第五十一名举人。弘治六年(1493年)联捷癸丑科三甲第一百四十二名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安福人,字廷实,号西峰。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选诚实之民教以律令,取代猾吏。正德初迁顺天府丞。刘瑾恶之,下狱除名。瑾死,复职。迁佥都御史。世宗即位,以工部侍郎掌部事,裁革内府费用巨万。进尚书,值帝初政,锐意厘剔,每有营建,削减经费颇多。后论执不止,诸权幸嫉之者众,帝亦疏璜,遂乞致仁。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谥庄靖。维基
赵璜(1463年—1532年),字廷实,号西峰,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安福县(今江西省安福县)人,弘治庚戌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赵璜从小随父在外为官,曾坠江而不死。长大后,曾拾金不昧,物归原主。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兵部主事,历任兵部员外郎,出任济南府知府,为政廉明,政绩卓出。正德初年,升任顺天府丞,因刘瑾所恶,受巡抚朱钦之事连坐而下诏狱除名。刘瑾被诛,复官,晋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调任山东巡抚,平定曲阜盗乱等。升任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赈济顺天府等地饥荒。明世宗即位后,进工部左侍郎,掌管部事,随即升工部尚书。在任期间减少皇宫以及各地营造与工程。因为奸臣弹劾,而与秦金一同致仕。嘉靖十一年(1532年),恢复官职,未上任而去世。赠太子太保,谥庄靖。
人物简介
维基
姜实(1464年—?),字若虚,陕西西安府华州蒲城县人,军籍。陕西乡试第五十一名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三甲第一百三十五名进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秀,字成实,福建建宁府瓯宁县人,民籍。福建乡试第七十八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二甲第三十二名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曹琛(1466年—?),字廷实,山东兖州府济宁州嘉祥县人,民籍。山东乡试第二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会试第二十六名,三甲第一百九十八名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沈文华,字崇实,湖广安陆卫人,军籍。湖广乡试第二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二甲第七十四名进士。历官河南府知府,正德四年(1509年)正月升陕西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五年三月有巩昌府生员酗酒驱伤分守官者,诏发生员充海南军,以文华约束不严,降为陕西右参议,仍提调学校,六年正月考察,以不谨闲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顺德人,字汝实,号罗江。弘治九年进士。累官陕西道御史,巡按应天,振风纪。正德间疏劾江彬诱驾巡幸事。疏入留中,遂乞归,闭门十八年。嘉靖间官至工部右侍郎。全粤诗·卷一八五
冼光,字汝实,号罗江。顺德人。明孝宗弘治九年(一四九六年)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维基
冼光(1469年—?),字汝宝,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人,民籍。广东乡试第六十二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会试第二百三名,三甲第一百一十三名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实夫。弘治十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刑部员外郎、吏部文选司郎中。掌铨选,黜陟明允,请托不行。后迁南京右通政,摄刑部事。以不与刘瑾、钱宁、江彬相识而自豪。卒于官。维基
杨果,字实夫,直隶扬州府高邮州兴化县人,灶籍。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应天府乡试第十四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二甲第八十二名进士。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子实。自号松堂。系出密阳。世居善山之省谷。曾祖讳好问。世祖朝。生先生于京第。自幼器度卓荦。绝出等夷。五岁。丧考。七岁。丧妣。十岁。丧祖妣。十二岁又遭祖考丧。先生以承重。庐于墓侧。服阕。习武艺。射必命中。勇能超越墙屋。十七。随上谥使李世弼赴帝都。二十一。从都元帅李克均征建州。二十二壬子。中武科。除司仆。调宣传官。道逢剧贼。以计伏之。救得行旅百馀人。甲寅。入直禁中。中夜不寐。忽嘘唏流泪曰。驰马试剑。一勇夫事耳。人而不学。何以为君子。便有决归之志。会成庙升遐。燕山嗣位。先生适见燕山手射成庙所养鹿殪之。大悸于心。即日谢病。挈家归乡里。后之尚论者。以为当时最先见机。惟松堂云。卜筑于洛江之上。尽弃前业。折节读书。一日。请学于新堂郑先生鹏。新堂知先生有质可大受。激而进之。谬曰。子武人。读书何为。对曰。悔却颠沛迷涂。欲读书知向方耳。新堂以大学授之曰。学问之道。在格物致知。宜精读此书。先生退栖凤山僧舍。熟读不辍。新堂与朴斯文耕。往访谈问。新堂举手指冷山曰。彼山外。复有何物。先生不能答。新堂曰。子之读书未精。宜更读之。先生唯唯而退。不省所指。更读数月。恍然觉曰。此山之外。复有山。宁有他物。以此复于新堂。新堂曰。乃今知子之读书之功也。道在迩而求诸远。格致当从切近底用力透得。不必别求高远。仍与往来留止。益勉以性理诸书。讲劘浸灌。甚有相长之乐。及中庙改玉。朝廷肃清。而先生犹无宦达意。己巳。除宣传官。谢恩即归。庚午。有倭警。以助防将赴昌原。冬罢防还。辛未。又除宣传官。不赴。甲戌。除黄涧县监。为治简静。一境大安。丙子。褒迁江界府使。戊寅。又以政最。擢拜通政大夫,义州牧使。未至。移除同副承旨。再转至左副。久司喉舌。出纳惟允。屡侍经筵。裨益亦多。权忠定公橃。为都承旨。启曰内医提调。大典只云承旨兼之。都承旨例。非古也。承旨朴英。精通医药。请使兼带。监剂御药。先生固辞不居。时议两美之。己卯春。升兵曹参判。时静庵先生。得君行道。诸贤满朝。人皆拭目翘治。而群小之不容于清议者。积忿伺衅。阴蓄祸心。先生独炳其将剥之渐。遽引疾退归。静庵诸贤。饯于都门外。同郡朴龙岩云。谒先生。先生欣然曰。何相见之晚也。与之偕行。至无极驿川上。先生吟一诗曰。无中春意柳先知。白发江山不欲欺。六载静闻天嘿嘿。何时刮目见几微。书于片石。示龙岩。仍投诸水。盖寓其烛几之微意。而不欲人知之也。既归。先生谓龙岩曰。闻成之名。久矣。愿与之相见。成之者。金真乐堂就成字也。龙岩见真乐谓曰。松堂道大德崇。浑然冲瀜。为东方理学之宗匠。吾辈执经问难于门下。则幸矣。真乐初未信。勉应曰诺。龙岩告于先生。先生即命驾约会于月波亭上。谈论移日。真乐告龙岩曰。若非吾子。吾其虚死矣。遂行弟子之礼焉。夏。见差圣节使。不敢辞造朝。拜同知中枢。秋。赴帝都。季冬。竣事还。诸贤皆罹祸。先生亦被驳降一资。除佥枢。庚辰。为金海府使。辛巳。加罪士类。先生亦削职还于家。府民金亿济。以尝负讼怨之。诬告先生与庆州府尹柳仁淑谋去执政。拿鞫被酷刑。先生初不知端由。后知亿济所为。悉暴赴任后一未见仁淑及亿济讼屈之状。乃得脱。反坐亿济焉。先生舁归旧居。愈绝意当世。专心所学。丁酉。衮,贞之党败。士类稍稍进用。始还授先生职牒。戊戌。拜庆尚左道兵马使。庚子三月二十一日。卒于营。享年七十。返葬于善山北面官洞坤坐之原。配贞夫人广州李氏。都承旨世匡之女。有一子曰居易。生员。娶郑新堂女。生二子。长曰敦复。生员参奉。次曰敦仁。参奉。女二。适士人金昌凤进士南守正。敦复之孙敬吉。佥枢。敬吉曾孙准世。承文正字。敦仁之孙敬祉。登武科。深被孝庙知遇。有痛饮黄龙之志。卒官左尹。其孙守刚。宣川防御使。外裔则韩兴君李汝发,判书李基夏。仍父子为大将。先生尝手写大学经一章。附以诸儒之论。常目在之。又著大学两图。第一图。以格物为知之始。致知为知之极。诚意为行之始。正心修身为行之极。以明穷此理体此理之要。以齐家为推之始。治国平天下。为推之极。以明推此理之验。第二图。左书格致诚。为心上工夫。当中大书正心二字。为统知行该本末之枢纽主宰。右书修齐治平。为正心中流出。在江界时。又著白鹿洞规解。祖述朱夫子。而补以诸儒说。末又自为跋。反复晓释。以教江之士民。从而化之者众。其他诗文。散轶殆尽。今其载于渊源录者。特大鼎之一脔。而不尚藻绘。苍蔚俊爽。率皆玩心透理之语。斯可见先生之性情气像。夫何必多乎哉。先生晚年。学益高。道益明。容仪粹盎。表里洞彻。觌德者醇醉。质疑者冰释。四方学者。翕然归之。如大谷成公运,一斋李公恒。皆尝远来请业。而其终始成就之者。真乐与其弟久庵就文,朴龙岩暨冶川朴公绍是已。呜呼。自古豪杰之士。一朝脱去旧习。勇返正轨。为百世所尊仰者。独有早悦孙吴之横渠夫子。而惟先生亦尝驰骋武事。跅弛不羁。禁直一夜之泪。遂为道学之根基。回车复路。累篑成山。毅然以圣贤事业。杠功一身。卒为间世之真儒。非天下之大勇而能之乎。虽谓之横渠后一人。非过也。至若出处行藏。惟义与俱。无愧于古哲。其亦贤矣哉。先生学问之正。造诣之深。当时诸贤之论备矣。退溪李先生。撰龙岩碣文曰。见松堂朴先生于京师。问知为学大方。又曰。善之一州。前有吉先生之风节。后有朴松堂,郑青松之道义。晦斋李先生诔先生曰。天不丧斯文。东隅尚有人。渊源元有自。英迈又超伦。轩冕浮云外。吟哦逝水滨。穷探极遐妙。高步入真纯。风月无边景。乾坤满眼春。一源观浩渺。万物总熙淳。又曰。迟暮时逢泰。风云道更屯。丹心天北极。素发海东漘。未展陶镕手。宁同矍铄臣。有言传士类。无福叹生民。成大谷祭先生曰。河岳钟灵。辰象降精。异人间出。千载一鸣。又曰。闭室探经。咀吮道腴。非惟沿流。乃讨厥源。宫墙数仞。允得其门。苏斋卢公守慎。撰李一斋碣文曰。闻松堂朴先生有道重研。至一善久在函丈乃归。而于本领上有契焉。栗谷李先生经筵日记曰。许晔谒李浚庆。浚庆曰。今人皆以道学推赵公光祖。而朴公英,郑公鹏。世无知者。何欤。晔曰。不特朴,郑。近日闵公箕。学行俱备。人无知者。浚庆曰。子欲比闵箕于朴,郑耶。噫。宗儒如晦,退,栗。名贤如大谷,苏斋,东皋。去先生之世不远。而其所尊敬而称述之者如此。则先生之为先生。可想于千载之下矣。先生既殁。邑人营书院于江岸。以吉冶隐,金佔毕,郑新堂及先生并享。黄涧,江界。亦皆立祠祀之。今上丙寅。相臣建请己卯诸贤中学问名节特异者十人。赠职赠谥。上从之而先生与焉。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圣朝尊尚表阐之典。至是而无馀憾矣。先生后孙命宅。以朴进士益龄所为状。来请请谥之状于在鲁。在鲁谢非其人不获。则谨据元状及渊源录兼广采他书之可徵者。补其阙漏。釐其讹舛。组成次第而归之。曷敢曰能摹写先生。只以寓高山景行之思云尔。
人物简介
维基
徐珙(1472年—?),字庭实,浙江金华府东阳县人,民籍。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浙江乡试第六十三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二百十一名,三甲第一百三十名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刑部郎中,正德十年十月奉诏审理山西御史李稳一案,升为江西临江府知府,未任而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