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鱼肠剑(魚腸劍) 拼音:yú cháng jiàn
1.春秋时代的宝剑名称,吴公子光曾使专诸持此剑刺杀王僚。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酒酣,公子光佯为足疾,入窋室裹足,使专诸置鱼肠剑炙鱼中进之。既至王僚前,专诸乃擘炙鱼,因推匕首,立戟交轵,倚专诸胸,胸断臆开,匕首如故,以刺王僚,贯甲达背。王僚既死,左右共杀专诸。」
2.戏曲剧目。周代故事戏。叙述春秋时专诸以鱼肠剑刺杀吴王僚,助公子光立为吴王的故事。也作「鱼藏剑」。
2.戏曲剧目。周代故事戏。叙述春秋时专诸以鱼肠剑刺杀吴王僚,助公子光立为吴王的故事。也作「鱼藏剑」。
《漢語大詞典》:鱼肠(魚腸)
(1).鱼肠子。《尔雅·释鱼》:“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 南朝 梁 王僧孺 《咏捣衣》:“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2).指书信。 唐 李峤 《素》诗:“鱼肠远方至,雁足 上林 飞。”参见“ 鱼书 ”。
(3).古宝剑名。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 欧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闕。”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器用》:“古剑有沈庐、鱼肠之名……鱼肠即今蟠钢剑也,又谓之松文,取诸鱼燔熟,褫去脇,视见其肠,正如今之蟠钢剑文也。” 元 陈基 《群珠碎伤吴帅潘元绍众妾作》诗:“明珠买得 緑珠 心,欲挥鱼肠扫妖彗。” 吴梅 《检点》诗之三:“ 荆卿 匕首竟通灵,雪愤鱼肠恨血腥。”
(2).指书信。 唐 李峤 《素》诗:“鱼肠远方至,雁足 上林 飞。”参见“ 鱼书 ”。
(3).古宝剑名。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 欧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闕。”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器用》:“古剑有沈庐、鱼肠之名……鱼肠即今蟠钢剑也,又谓之松文,取诸鱼燔熟,褫去脇,视见其肠,正如今之蟠钢剑文也。” 元 陈基 《群珠碎伤吴帅潘元绍众妾作》诗:“明珠买得 緑珠 心,欲挥鱼肠扫妖彗。” 吴梅 《检点》诗之三:“ 荆卿 匕首竟通灵,雪愤鱼肠恨血腥。”
《漢語大詞典》:纯钧(純鈞)
亦称“ 纯鉤 ”。亦称“ 纯钩 ”。 1.古宝剑名。 汉 袁康 《越绝书·越绝外传》:“ 欧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闕。”《淮南子·修务训》:“夫纯鉤鱼肠之始下型,击则不能断,刺则不能入。”《文选·左思〈吴都赋〉》:“ 吴 钩 越 棘,纯钧湛卢。” 刘良 注:“纯钧、湛卢,二剑名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故瑶华不琢,则耀夜之景不发;丹青不治,则纯鉤之劲不就。”
(2).泛指剑。 明 王世贞 《戚将军赠宝剑歌》:“毋嫌身价抵千金,一寸纯鉤一寸心。” 清 吴伟业 《赠冯讷生进士教授云中》诗:“隐囊麈尾烧却尽,长鋏纯鉤看自惜。”《天雨花》第二六回:“ 左公 接了妖人剑,按定纯钩喝一声。”
(2).泛指剑。 明 王世贞 《戚将军赠宝剑歌》:“毋嫌身价抵千金,一寸纯鉤一寸心。” 清 吴伟业 《赠冯讷生进士教授云中》诗:“隐囊麈尾烧却尽,长鋏纯鉤看自惜。”《天雨花》第二六回:“ 左公 接了妖人剑,按定纯钩喝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