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繁兴永处那伽定
【佛学常见辞汇】
繁兴就是繁杂多起的意思,永处犹言常在,那伽义译为龙。吾人在行住坐卧的四威仪中,虽历净染多途而心源常在定中,就如龙之静潜深渊,能现大变而不失定力,所以叫做龙定。
四报定不定
【佛学次第统编】
由报之定不定,分为四种。
一、时定报不定 时即时节,报即果报。谓于三时,决定不改,由业有可转故,受报不定,是名时定报不定。
二、报定时不定 谓业力定故,报不可改,然时有可转,故时节不定,是名报定时不定。
三、时报俱定 谓由业报定故,时节亦定,是名时报俱定。
四、时报俱不定 谓由业不决定,故时报亦不定也。盖因众生之业,有轻有重,故受报之时,有远有近,随其因缘,先后不定,是名时报俱不定。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四报定不定者,又于前无报中开出四种也。
〔一、时定报不定〕,时即时节,报即果报。谓于三时决定不改,由业有可转,故受报不定,是名时定报不定。(三时者,谓现报、生报、后报也。)
〔二、报定时不定〕,谓业力定故,报不可改,然时有可转,故时节不定,是名报定时不定。
〔三、时报俱定〕,谓由业报定故,时节亦定,是名时报俱定。
〔四、时报俱不定〕,谓由业不决定故,时报亦不定也。盖因众生之业,有轻有重,故受报之时,有远有近,随其因缘先后不定,是名时报俱不定。
道定二戒
【佛学次第统编】
戒由道定二义上,分之为二:
一、道共戒 三乘之圣者,至见道修道之位,而发无漏道。故与无漏智共,自发防非止恶之戒体,戒体亦无漏也。
二、定共戒 行人修持色界之四禅定,故与彼定心共,身中自生防非止恶之戒体。此定有漏,故戒亦有漏也。
四不定
【佛学次第统编】
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言不定者,不定是善,不定是烦恼,不定遍一切心,不定遍一切地,故名不定。
一、睡眠 睡眠者,令身不自在,心极暗昧略缘境界为性,障观为业。
二、恶作 恶作者,追悔为性,障止为业。
三、寻求 寻求者,令心总务急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
四、伺察 伺察者,令心总务急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
寻伺二者,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并用思及慧之各一分为体。思正慧助,不深推度,名之为寻,慧正思助,能深推度,各之为伺。
定不四业
【佛学次第统编】
瑜伽云:复有四业:
一、异熟定  二、时分定  三、二俱定  四、二俱不定
了义灯云:「馀三不定,第一约报受虽是定,然时不定。第二时定而报不定,故并不定。」
决定三业
【佛学次第统编】
杂集论云:决定受业有三:
一、作业决定 由宿业力感得决定异熟相续。于此生中,必造此业。何以故?应造此业,期限决定故。终不越限,必造此业,乃至诸佛世尊大神通力,亦不能为障。令其不造,随因决定力果相续转变故。
二、受异熟决定 如另所说故思造业。
三、分位决定业 如由此业,于现报中,必定受异熟。由此业必受生异熟,由此业必受后异熟。
法华玄赞云:「若业道摄名顺定业,加行后起通定不定。又未悔未对治等名决定业,己悔已对治等名不决定业。」
定不定业
【佛学次第统编】
瑜伽论云:
一、定受业 谓故思所造重业。
二、不定受业 谓故思所造轻业。
由三因缘令业成重:
一、由意乐 谓由猛利缠等所作,于同法者,见己欢喜,于彼随法,多随寻思,多随伺察,如是名为由意乐故,令业成重。
二、由加行 谓于彼业,无间所作,慇重所作,长时积集,又于其中,劝他令作,又即于彼,称扬赞叹,如是为由加行故,令业成重。
三、由思故 谓诸有情于己有思,若住正行及正行果,于彼发起善作恶作,当知此业,说名为重,与彼相违说名为轻。
又云:依未解脱者,建立定受业矣。谓世道伏断乃至得圣得无学等,名为解脱者。与此相违者,名为未解脱者也。
七种定名
【佛学次第统编】
翻译名义云七种定名:定即禅定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二者、出世间禅。而定名不出此七种也。
一、三摩呬多 梵语三摩呬多,华言等引,远离沈掉曰等,发生功德曰引,谓能修此定,则离诸烦恼,而引发胜妙功德也。
二、三摩地 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又云正心行处。谓众生心行,从无始来,常曲不直,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也。
三、三摩钵底 梵语三摩钵底,华言等至,谓能修此定,正受现大发光明,庆快殊胜,处染不染,无有退转也。
四、驮那演那 梵语驮那演那,华言静虑,谓澄神息虑,专思寂想也。
五、质多医迦阿羯罗多 梵语质多翳迦阿羯罗多,华言心一境性,谓摄心一境,策励正勤而修习也。
六、奢摩他 梵语奢摩他,华言止,谓止息诸根恶不善法,能灭一切散乱烦恼故也。
七、现法乐住 现法乐住者,谓修习禅定,离一切妄想,身心寂灭,现受法喜之乐,而安住不动也。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定,即禅定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二者,出世间禅。而定名不出此七种也。(世间禅者,即色界四禅,无色界四无色定等也。出世间禅者,即八背舍、八胜处等也。)
〔一、三摩呬多〕,梵语三摩呬多,华言等引。远离沉掉,曰等;发生功德,曰引。谓能修此定,则离诸烦恼,而引发胜妙功德也。(沉,即昏沉。掉,即掉举,谓动也。)
〔二、三摩地〕,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又云正心行处。谓众生心行,从无始来,常曲不直,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也。
〔三、三摩钵底〕,梵语三摩钵底,华言等至。谓能修此定,正受现前,大发光明,庆快殊胜,处染不染,无有退转也。
〔四、驮那演那〕,梵语驮那演那,华言静虑。谓澄神息虑,专思寂想也。
〔五、质多翳迦阿羯罗多〕,梵语质多翳迦阿羯罗多,华言心一境性。谓摄心一境,策励正勤而修习也。
〔六、奢摩他〕,梵语奢摩他,华言止。谓止息诸根恶不善法,能灭一切散乱烦恼故也。
〔七、现法乐住〕,现法乐住者,谓修习禅定,离一切妄想,身心寂灭,现受法喜之乐,而安住不动也。(法喜者,谓因闻法而得欢喜也。)
阎王判你三更到,定不容人到四更
【俗语佛源】
中国民间多把死和地狱、阎王联系在一起。原来,中国古代便有死入黄泉、阴间的说法。泰山、酆都都是民间熟悉的阴曹地府,东岳大帝为百鬼之主,酆都大帝为幽冥之王。佛经传入后,关于地狱的详尽描绘大大丰富了「鬼世界」的内容。通过俗讲(变文)、壁画(变相)和通俗小说等的传播,地狱、阎王等深入人间,并和中国原有的传说糅合在一起。其实,按佛教「六道轮回」的说法,人死了未必都入地狱,只有犯「五逆十恶」的人才会入地狱。俗语「阎王判你三更死,定不容人到四更」,反映了中国民间旧时「死生有命」的观点,谓人的寿数是命中注定的,「大限」一到,非死不可。民间还传说,阎罗王掌管生死簿。如《警世通言》卷二八:「(许宣)折身便回来长桥堍下,自言自语道:『时衰鬼弄人,我要性命何用?』看著一湖清水,却待要跳。正是:阎王判你三更死,定不容人到四更。」此俗语的变式很多,再举两例:如《济公全传》第二八回:「昨天要死没死了,是还有两天罪没受完呢。这真是阎王注定三更死,那敢留人到五更。」又如刘行《太行风云》二:「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阎王叫你五更去,不能鸡叫到天明。今日黑暗睡下,明早穿不穿鞋,谁知道?这都是命里定的。」(李明权)
二决定义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决定者,断然不易之谓。如来令阿难甄别真妄,一以审因心果觉之异同,一以审烦恼根本之生起,故有二种决定义也。
〔一、审因心果觉〕,佛语阿难:若欲捐舍小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者。盖为阿难不知众生本具之因心,即如来所證之果觉,如来所證之果觉,即众生本具之因心;故令其谛审观察,决定知因心果觉本来不异也。若能即此不异之心,而为立行进修之本,则无上菩提,决定成就矣。(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审烦恼根本〕,佛令阿难审详烦恼根本,发业润生,谁作谁受者。盖为阿难不知烦恼根本,随所作业,妄受生死,无解脱时;是故令其审观详察,决定知烦恼体性及所作之业,所受之报,本来虚幻不实也。若能穷此颠倒之源,则正行成立,而无上涅槃决定可證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障──修定三障
【三藏法数】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一、沉昏闇蔽障〕,谓行人修定之时,沉昏瞪瞢,无所别知,由是障诸禅定,不得开发,名为沉昏闇蔽障。
〔二、恶念思惟障〕,谓行人修定之时,虽不沉昏,而恶念忽起,欲毁禁戒,作诸不善等事,因是障诸禅定,不得开发,是为恶念思惟障。
〔三、境界逼迫障〕,谓行人修定之时,虽无如上沉昏、恶念等事,而身或卒痛,魔恼竞起;或自见身陷入于地,火来烧身;高崖坠落,猛虎奔逐;乃至罗刹诸恶相现,逼恼行人,令生惊怖,障诸禅定,是名境界逼迫障。
三种定业轮
【三藏法数】
(出地藏十轮经)
定即禅定,业即行业,轮有运转摧碾之义。谓如来以禅定诵习之法轮,摧碾一切烦恼惑业,而成无上菩提;亦令众生如说修行,而證道果。故说此三种定业轮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建立修定业轮〕,谓令众生修行正观,观察无明烦恼起灭之相,及观察世间如幻如化;以安那般那数息之法,修习静虑,则能摧破一切惑业,心住正定,是为建立修定业轮。(梵语安那般那,华言出息入息,即数息观也。)
〔二、建立习诵业轮〕,谓令众生习诵大乘经教,初中后夜,精勤无怠,心不散乱,则能摧破一切惑业,是为建立习诵业轮。
〔三、建立营福业轮〕,谓令众生修行布施、持戒、造像、建塔、供佛法僧,又营种种福报之事,则能摧破一切惑业,是为建立营福业轮。
四义──灭尽定与无想定四义不同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灭尽定者,谓受想心灭,出入息尽,身證此定,能断见、思烦恼,而證圣果。无想定者,谓能于定中心想不起,如冰鱼蛰虫,不能断惑,證入圣果。故此二定,有四种胜劣之义也。(见、思即见、思二惑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名见惑;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起诸贪爱,名思惑也。)
〔一、约得人异〕,谓罗汉圣人,由受想心灭而證灭尽之定;外道凡夫由妄计无想以为至道,而證无想之定。此之二定,有世间、出世间之不同,故云约得人异也。(受想者,受谓领受;想谓想像,即五阴中之二也。)
〔二、祈愿异〕,谓入灭尽定者,则息诸想念,断除贪爱之心,唯求出世功德;入无想定者,则妄计心无想虑,以为解脱,唯求世间乐果,故云祈愿异也。
〔三、感果不感果异〕,谓无想定,是有漏业,能感无想天果报;灭尽定,是无漏业,不感三界生死果报。故云感果不感果异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四、灭识多少〕,谓灭尽定既灭第六识已,兼能灭第七识染分;无想定但灭第六识分别之见,而诸邪见则未能尽断,故云灭识多少也。(第六识即意识,第七识即传送识,又云执我识。染分者,我痴、我见、我慢、我爱之四惑也。)
四种定学
【三藏法数】
(出成唯识论)
〔一、大乘光明定〕,谓此定所发智慧,即能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故名大乘光明定。(理教行果者,理即所诠之理,教即能诠之教,行即所修之行,果即所證之果也。)
〔二、集福王定〕,谓此定自在,即能聚集无边福德,如王势力,无有等比,故名集福王定。
〔三、贤守定〕,谓此定即能守持世间、出世间贤善之法,故名贤守定。
〔四、健行定〕,谓佛菩萨以精进大健之力,修行胜行,而得此定,故名健行定。
四空处定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此四通言空处定者,以其定体无形色,故名之为空,各依所證之境,名之为处。境法持心,心无分散,故名定也。
〔一、空处定〕,谓行者厌患色质,有如牢狱,心欲出离,即修观智灭三种色故,不念种种相,入无边虚空处,心与虚空之法相应,是名空处定。(三种色者,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无对色也。)
〔二、识处定〕,谓行者复厌虚空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虚空,转心缘识,心与识法相应,是名识处定。
〔三、无所有处定〕,谓行者复厌心识无边,缘多则散,能坏于定,唯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名安隐,如是知已,即舍识处,系心无所有处,心与无所有法相应,是名无所有处定。
〔四、非有想非无想定〕,前识处是有想,无所有处是无想。至此舍前有想,名非有想;舍前无想,名非无想。谓行者复厌无所有处定如痴如醉如眠如暗,无可爱乐;于是一心加功,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是名非有想非无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