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98,分147页显示 上一页 127 128 129 130 131 133 134 135 136 下一页
何仕冢(字 文定 号 纯弼 )
李待问(字 葵孺 号 献衷 忠定 )
王豫立(字 定甫 号 玄洲 )
董光宏(字 君谟 号 定所 )
崔泌之(字 机仲、饥仲 号 小定 )
沈㴶(字 铭缜 文定 )
许国器(字 德琏 号 定庵 )
许鼎臣(字 定于、尔铉 号 定与 )
顾一让(字 仁当 号 定泽 )
张定志(字 君静 号 石叟 )
刘正衡(字 元定 号 思石 )
陈以瑞(号 麟定 )
何腾蛟(字 云从 定兴伯 文烈 )
朱珵尧(别称 沈定王 沈王 )
其它辞典(续上)
董定策(字 维翰 号 昆星、益斋 )何仕冢(字 文定 号 纯弼 )
李待问(字 葵孺 号 献衷 忠定 )
王豫立(字 定甫 号 玄洲 )
董光宏(字 君谟 号 定所 )
崔泌之(字 机仲、饥仲 号 小定 )
沈㴶(字 铭缜 文定 )
许国器(字 德琏 号 定庵 )
许鼎臣(字 定于、尔铉 号 定与 )
顾一让(字 仁当 号 定泽 )
张定志(字 君静 号 石叟 )
刘正衡(字 元定 号 思石 )
陈以瑞(号 麟定 )
何腾蛟(字 云从 定兴伯 文烈 )
朱珵尧(别称 沈定王 沈王 )
人物简介
维基
董定策(?—1616年),字维翰,号昆星,又号益斋,河南河南府洛阳县民籍。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初授真定府推官,四十年擢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巡按甘肃,疏曰:古人以讲学为宝,今人以讲学为名,臣乡曹端、尤时熙、孟化鲤三贤,皆以孝悌忠信为践履,以杜门却扫为闇修,出为真经济,处为真学问。盖确论云。四十四年卒。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海南人,字葵孺。万历间进士,累升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天启间魏忠贤生祠遍吴中。待问抵南京,置生祠不顾,诣孝陵毕即疾驰履任。崇祯间官至都御史。有诗文集。全粤诗·卷五二三
李待问(一五八二—一六四二)字葵孺,号献衷。南海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一六〇四)进士。初授连城知县,调沙县,历仕户部尚书。有《松柏轩稿》。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二、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三有传。维基
李待问,字献衷,号葵孺,广东南海佛山镇人。万历甲辰进士出身,官至户部尚书。万历三十一年癸卯科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进士,担任福建连城县、沙县知县。万历三十五年,担任晋江县知县,三十七年充本省同考,为官颇有成绩。三十八年起补礼部主客司主事,调吏部验封司,历任考功司、文选司。四十三年升稽勋司郎中,给假归省。四十八年起为文选司郎中,天启元年考察免官。天启二年,复起担任太常寺少卿,四年丁忧归。六年起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应天巡抚。崇祯元年(1628年)担任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漕运巡抚凤阳。崇祯十一年,担任户部尚书,四年加升户部尚书衔。卒赠太子太保,谥忠定,赐祭葬。
人物简介
维基
王豫立,字定甫,号玄洲,陕西泾阳县(今咸阳市泾阳县)人。进士。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授职山西稷山县知县。因丁忧守制归乡。服阙,补河南嵩县知县。升南京工部主事,改任北礼部仪制司。升山东右参政,兵备霸州。天启二年(1621年),由山西按察使升河南右布政使。官至光禄寺卿。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七
字君谟。少嗜学,九岁能操觚。从其父棻宦游南安,父卒于倅署,奉丧还,橐中罄尽。其嫂以庶凌之,至不相容,乃奉母王僦居单外,益自激厉,常愉色以慰母心,为文日益工。中进士,以刑部郎使恤刑闽中,所平反多。迁河南参政。时福藩初建,公正身率属,弹压不少假,诸珰咸奉约束。再擢顺天府尹,执法不阿。有大珰乞免其庄田役,不许。从中挤之,遂以兵部侍郎致仕。家居适寝疾,沐浴具衣冠而卒,年七十二。所著有历官记录疏草、秋水阁墨副诸书。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君谟,鄞县人。万历辛丑进士,除刑部主事累官江西右布政入为顺天府尹进南大理卿加南兵部右侍郎致仕有秋水阁集维基
董光宏,字君谟,号定所,浙江鄞县人,晚明政治人物、学者。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浙江乡试七十四名举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登辛丑科二甲十二名进士。官刑部主事、录囚江北,晋员外郎,恤刑福建,多所平反。晋郎中,外放河南提学佥事,历河南右参议、按察副使、河南参政、陕西按察使、江西左右布政使。天启三年升任顺天府府尹,执法不阿,中官乞免其庄田役,不许,从中挤之,改南京大理寺卿,七年以南京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七十二。曾任右都御史。逝世后,万斯同撰传,钱象坤撰《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 【介绍】: 明河南鹿邑人,字机仲。天启五年进士。授知雄县,调清苑。旧令黄宗昌为御史,劾周延儒。延儒使保定知府嘱泌之摭宗昌罪,拒之,被诬谪戍。久之释还。李自成军克鹿邑时,抗拒被杀。维基
崔泌之(1583年—1642年),字饥仲,号小定,河南陈州人,鹿邑民籍,明末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幼年时父母去世,有奇才,稍长能作诗、古文辞。天启元年(1621年)中辛酉科乡试,天启五年(1625年)登乙丑科同进士,授雄县知县,治行卓异,崇祯元年(1628年)改任清苑县知县。清苑前任知县黄宗昌升任监察御史,弹劾辅臣周延儒,周延儒嘱托崔泌之上司史躬盛罗织罪名,诬陷黄宗昌。史躬盛让继任的崔泌之去办,被其回绝说:“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得罪史躬盛,时崔泌之已升任户部主事,但史躬盛为了迎合周延儒的意旨,故意将其调遣派令藏起来,又罗织其他罪名,将其贬至山东任城驿,崔泌之挂冠归里,居陈州。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李自成围陈,官民皆想去逃难,唯独崔泌之认为不可逃,更帮忙出谋画策守陈州,到了城陷时,依然手拿兵器与农民军巷战,后骂贼不屈而死。著有《广陵草》诸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湖州人,字铭缜。沈节甫子。万历二十年进士。历官南京礼部侍郎。时西洋耶稣会士利玛窦居南京倡天主教,奏陪京不宜令异教处此,尽力排击。天启初,密结宦官,进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少保,被劾而去。卒谥文定。维基
沈㴶(?—1624年),字铭缜,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进士出身。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进士。在内书堂曾经做过魏忠贤的老师,在担任南京礼部侍郎的时候,反对利玛窦传播天主教。明光宗即位,以他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天启元年(1621年)七月正式入阁,九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十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明熹宗即位后,他时较早与魏忠贤勾结的大臣,招募勇士充任锦衣卫。被给事中惠世扬、周朝瑞、刑部尚书王纪交相弹劾。天启二年(1622年)七月,被东林党叶向高所参,无奈致仕回乡,天启四年(1624年)卒,谥号文定。
人物简介
维基
许国器(16世纪—17世纪),字德琏,号定庵,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盐籍。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成己未科进士,历任许州、广德州、开州知州,擢户部员外郎,官至户部郎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定于。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迁吏部主事。丁父丧归。天启六年起光禄丞,以上言忤魏忠贤,罢归。崇祯初复官,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镇压农民起义军,后为总督张宗衡所构,削职归。维基
许鼎臣(1584年—1640年),字尔铉,号定与,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万历三十四年丙午科举人,三十五年丁未(1607年)科进士,守部三年,三十七年授行人,四十六年迁吏部考功司主事。丁父丧归。居家十载,天启六年(1626年)起复光禄寺丞,以上言忤魏忠贤,罢归。崇祯初复原官,五年(1632年)二月,升光禄寺少卿。九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与总督张宗衡议不合,遂为所构,六年八月免官归。家居七年去世,年仅五十七岁,著有《五有堂诗文集》。
人物简介
维基
顾一让(?—1626年),字仁当,号定泽,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民籍。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应天府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吏部观政,十一月授北直献县知县。五年调繁清丰县,六年卒。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定志,字君静,号石叟,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民籍。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应天府乡试举人,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户部观政,三年四月授桐乡县知县,调繁仁和县,七年本省同考。行取考选,升礼部仪制司主事,崇祯二年升精膳司员外,升祠祭司郎中,三年官至河南提学右参议兼佥事。七年升浙江副使,八年升山东佥事,十年拾遗。补四川佥事,十二年升湖广下江防道参议。
人物简介
维基
刘正衡(1591年—?),字元定,号思石。山东安丘安泰里(今东安泰)人。明末官员。万历十七年出生,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山东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二甲五十一名进士。授刑部河南司主事,平反咸当,录囚畿南,有声。七年升刑部员外郎,八年出任太平府知府,十一年升浙江按察司副使,十二年调河南副使,十三年考察拾遗,降为山西按察司佥事。刘正衡与刘希孟、刘正宗并称为“北海刘氏三株树”。
人物简介
维基
陈以瑞,号麟定,江西南昌府进贤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江西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授丽水县知县,调繁漳浦县,天启四年十月以福建官兵破走红夷,焚其城献俘,五年以功劳行取考选,授云南道御史,首疏劾少詹事钱谦益主试潜通关节,居官把持朝政;兵部主事沈正宗筮仕已多劣状,察处复钻美曹,俱削籍追夺诰命。寻以荐人被斥责。又疏纠礼科给事中刘懋,言懋东林嫡派,咆哮一官,方其作令新安,贪酷万状。参原任太仆寺少卿刘兰、吏部验封司郎中吕维祺,荐原任光禄寺少卿蔡献臣、原任绍兴府知府齐琦名。天启七年(1627年)以陪推按差削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2—1649 【介绍】: 明贵州黎平卫人,字云从。天启元年举人。崇祯中授南阳知县。战乱中力守地方,以是知名。十六年拜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与左良玉交欢,得相安。福王即位,加兵部侍郎,寻总督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军务。弘光元年,左良玉举兵东下“清君侧”,不从,走长沙。与李自成余部刘体纯、郝摇旗等合作,声威大震。拜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封定兴伯。永历帝立,为武英殿大学士。清兵南下,湖南各地相继失守,退至桂林。永历二年,收复全州、衡州等地。次年,进至湘潭,以诸将不服号令,兵力单薄。清兵至,被执遇害。谥文烈。
人物简介
简介
山西省潞安府长治县(今山西省长治市)人,明朝第七代沈王,宣王朱恬烄的嫡第一子。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受封沈世子,万历十二年(1584年),袭封沈王。他在位四十九年,仁孝恭慎,颇有善行,被朝廷多次旌奖节行,又常输银米于边事赈灾,崇祯六年(1633年),去世。三年后其子朱效镛嗣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