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38,分143页显示 上一页 122 123 124 125 126 128 129 130 131 下一页
钱天胤(字 延之 号 定斋 )
宋师程(号 定门 )
董定策(字 维翰 号 昆星、益斋 )
冯从吾(字 仲好 恭定、恭定有少墟集 号 少墟 )
刘大武(字 定甫 号 靖予 )
詹在泮(字 献功、定斋 号 定参 )
沈瓒(字 孝通、子勺 号 定庵 )
金止男(字 子定 号 龙溪 )
努尔哈赤(庙号 太祖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帝、清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帝 别称 清太祖 尊号 太祖武皇帝 )
邵维棨(字 原信 号 定凡 )
王正志(字 叔明、淑明 号 定五 )
徐光启(字 子先 号 玄扈 文定 )
孙承宗(字 稚绳 号 恺阳 文忠、文正、忠定 )
沈㴶(字 铭缜 文定 )
其它辞典(续上)
吴崇礼(字 彬卿、体严 号 节庵 定襄 )钱天胤(字 延之 号 定斋 )
宋师程(号 定门 )
董定策(字 维翰 号 昆星、益斋 )
冯从吾(字 仲好 恭定、恭定有少墟集 号 少墟 )
刘大武(字 定甫 号 靖予 )
詹在泮(字 献功、定斋 号 定参 )
沈瓒(字 孝通、子勺 号 定庵 )
金止男(字 子定 号 龙溪 )
努尔哈赤(庙号 太祖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帝、清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帝 别称 清太祖 尊号 太祖武皇帝 )
邵维棨(字 原信 号 定凡 )
王正志(字 叔明、淑明 号 定五 )
徐光启(字 子先 号 玄扈 文定 )
孙承宗(字 稚绳 号 恺阳 文忠、文正、忠定 )
沈㴶(字 铭缜 文定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宁阳人,字彬卿,别号节庵。万历十四年进士。知蒲县,擢御史,巡按两淮盐政。李廷机拜相,台省九列皆具保疏,崇礼独不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有政声。卒谥定襄。维基
吴崇礼(1552年—1626年),字彬卿,又字体严,号节庵,山东兖州府宁阳县人,军籍,万历丙戌进士。吴崇礼家在宁阳县城西街吴家巷(今宁阳县城西街西南巷)。其貌不扬,然少颖悟。己卯科山东乡试第三十二名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登丙戌科会试二百四十名,三甲第一百二十四名进士。通政司观政,授山西蒲城县知县,调临晋县。二十年十月升福建道监察御史,二十二年巡按江北淮扬兼巡两淮盐政。二十三年凤阳淮安等处四十五州县大水,上报赈灾。二十四年二月巡按陕西,三十一年改巡按浙江,三十三年九月奉敕巡视两关,三十五年七月升大理寺添注右寺丞,三十九年八月升右少卿。万历四十年(1612年)二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整饬蓟州边备,巡抚顺天地方。四十二年九月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六年考满,四十六年闰四月升右都御史,仍兼兵部右侍郎、总督如故,五月带管宣府巡抚,四十七年秋丁忧去职。天启五年(1625年),累迁至兵部尚书。因与魏忠贤党不和,改南京刑部尚书。天启六年(1626年)卒。
人物简介
维基
钱天胤(?—?),字延之,号定斋,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县学生。治《书经》。行二,年三十,九月十九日生。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浙江乡试第五十六名,会试第二百二十七名。
人物简介
维基
宋师程,号定门,直隶广平府永年县匠籍。进士出身。万历十四年丙戌科会试进士,未殿试,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进士,任归德府推官,多所平反。擢户部主事,榷临清钞关,为平准法,参用银钞货,不以改折困商。转郎中,督仓德州,令解纳自为量兑,仓储以裕。出为嘉兴府知府,举卓异,三十八年(1610年)迁山西太原兵备副使、参政,卒于官,祀乡贤。
人物简介
维基
董定策(?—1616年),字维翰,号昆星,又号益斋,河南河南府洛阳县民籍。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初授真定府推官,四十年擢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巡按甘肃,疏曰:古人以讲学为宝,今人以讲学为名,臣乡曹端、尤时熙、孟化鲤三贤,皆以孝悌忠信为践履,以杜门却扫为闇修,出为真经济,处为真学问。盖确论云。四十四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6—1627 【介绍】: 明陕西长安人,字仲好。冯友子。万历十七年进士。官御史,以上章言帝失德,帝大怒,欲廷杖之,因阁臣劝解得免。后被削籍。居家杜门谢客,钻研理学。光宗立,起尚宝卿。天启时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恭定。有《元儒考略》、《冯少墟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仲好,长安人。万历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山西道监察御史历官副都御史谥恭定有少墟集维基
冯从吾(1556年—1627年),字仲好,号少墟,陕西长安(今西安市)人,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万历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十九年八月授河南道监察御史。巡视中城,有宦官求见,但被他拒绝。礼科都给事中胡汝宁奸诈狡猾,多次弹劾不去。冯从吾揭发他作奸犯科之事,遂被调往外地。当时正值考核外官政绩之时,冯从吾严格巡查,贿赂受请之事便不再发生。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冯从吾上疏告戒明神宗:“陛下郊庙不亲,朝讲不禦,章奏留中不发。试观戊子以前,四裔效顺,海不扬波;己丑以后,南倭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励精之效如彼,怠斁之患如此。近颂敕谕,谓圣体违和,欲藉此自掩,不知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陛下每夕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左右一言稍违,辄毙杖下,外庭无不知者。天下后世,其可欺乎!勿以天变为不足畏,勿以人言为不足恤,勿以目前宴安为可恃,勿以将来危乱为可忽,宗社幸甚。”神宗盛怒,想要在大殿之上杖责冯从吾。恰逢仁圣太后寿辰,加上阁臣们竭力化解才得以倖免。随即便告老还乡,后被起用为巡查长芦等地盐政。冯从吾洁身自好,任内惠利商人,违法乱纪之事均有所收敛。不久,冯从吾返回京师,适逢神宗因军政之事大罢谏官。冯从吾也因而被革职,仍然是因为之前上疏谏言的缘故。冯从吾生性纯朴诚实,有志于濂、洛之学,受业于许孚远。罢官归乡后,闭门谢绝客人来访,拿来古代贤人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体察考验自己的身心,学问造诣更加精深。在家闲赋了整整二十五年。万历四十八(1620年)明光宗登基。冯从吾被起用为尚宝卿,后晋升为太仆寺少卿,因为兄长去世而未赴任。不久改任大理寺少卿。天启二年(1622年)擢左佥都御史。不到两个月,又升任左副都御史。廷议梃击、红丸、移宫等三大案,冯从吾说:“李可灼以至尊尝试,而许其引疾,当国何心!至梃击之狱,与发奸诸臣为难者,即奸人也。”自此以后朝中群小皆畏惧他。不久,与邹元标共同创建了首善书院,召集志同道合的人在这里讲学,给事中朱童蒙上疏诋毁书院。冯从吾说:“宋之不竞,以禁讲学故,非以讲学故也。我二祖表章《六经》,天子经筵,皇太子出阁,皆讲学也。臣子以此望君,而己则不为,可乎?先臣守仁,当兵事倥偬,不废讲学,卒成大功。此臣等所以不恤毁誉,而为此也。”于是冯从吾再次称病求归,明熹宗温言安慰挽留。但是给事中郭允厚、郭兴治又相继努力诋毁邹元标。冯从吾又说:“臣壮岁登朝,即与杨起元、孟化鲤、陶望龄辈立讲学会,自臣告归乃废。京师讲学,昔已有之,何至今日遂为诟厉?”于是再次上疏请求归乡。天启四年(1624年)春,起任南京右都御史,都接连推却不任。被熹宗召见授予工部尚书。恰逢赵南星、高攀龙等人相继离开朝廷,冯从吾连续上疏,极力请辞,熹宗遂同意其致仕。天启五年(1625年)秋,魏党张讷上疏诋毁冯从吾,冯从吾被革职。同乡人王绍徽向来对冯从吾怀恨在心,等到他成为吏部官员,就立刻派遣乔应甲任陕西巡抚,想搜集各种罪證获罪于他,但都没有收穫。于是便毁掉了书院,推倒了圣贤塑像,将其扔到了城墙边角。冯从吾不能忍受心中怒火,得病去世。崇祯初年(1628年)明思宗恢复冯从吾官职,并追赠其太子少保,谥恭定。与邹元标、钟羽正等人并称“西台三正人”。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大武(1556年—?),字定甫,号靖予,山东东昌府博平县(今已并入茌平县)人,军籍。山东乡试第三十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278名,三甲231名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十三年闰九月改兵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二十年二月推升山东兵备副使,二十四年二月除补河南按察副使,二十五年八月调任山西,备兵宁武,二十六年十一月晋陕西陇右道兵备参政,以劳瘁遽疾卒。
人物简介
维基
詹在泮,字献功,一字定斋,号定参,浙江衢州府常山县人,万历癸未进士。浙江乡试第三十六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进士。授工部营缮司主事,晋郎中,历官河南副使,寻调颍州兵备。二十六年升湖广右参政,二十七年改河南右参政。三十一年复除江西右参政。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升广东按察使。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孝通,一字子勺,吴江人。万历丙戌进士,除南刑部主事。自郎中出历江西广东按察佥事。有《静晖堂集》。维基
沈瓒(1558年—1612年),字孝通,号定庵,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人,军籍。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顺天乡试第三名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六十七名,二甲第八名进士。兵部观政,任南京刑部江西司主事。进郎中,出为江西佥事,两年后乞归。家居十八年,荐补广东佥事,方入境即病卒,年五十五。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光山人。字子定。号龙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9—1626 【介绍】: 即清太祖。明建州卫人。满族,爱新觉罗氏。塔克世子。明万历十一年,袭建洲左卫指挥使,以遗甲十三副起兵讨尼堪外兰,报父祖之仇。十七年,任建州卫都督佥事。二十三年,晋号龙虎将军。逐渐统一女真各部,编组八旗,并命人以蒙古文字母注满语语音,创制满文。四十四年,于赫图阿拉即汗位,建元天命,国号金(史称后金)。天命三年,以“七大恨”誓师攻明。次年,大破明经略杨镐四路之师。进而攻占辽河流域各地。六年,迁都辽阳。十年,再迁沈阳。次年,攻明宁远,被袁崇焕所败,愤恨疽发背死,一说受伤死。清崇德元年,追尊为太祖武皇帝。
人物简介
简介
邵维棨(1559-1620),字原信,号定凡,宜兴人。邑庠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0—1603 【介绍】: 明河南祥符人,字叔明,号定五。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富平知县。税使梁永、赵钦肆虐,正志捕其党杖杀之,极论二人不法罪。忤上意,被逮入狱中瘐死。维基
王正志(?—1603年),字淑明,号定五,河南宣武卫军籍开封府祥符县人。晚明官员。祖王琇,嘉靖二年进士,官按察司副使。父王中逵,隆庆二年进士,官黄县知县。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任陕西富平县知县。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税使梁永、赵钦肆虐,王正志将其党羽李英逮捕,并杖打而死,且极论梁、赵二人不法之罪。赵钦也以李英之事讦奏,神宗大怒,下令将王正志下狱。虽有给事中陈惟春、御史李时华等为其辩解,但都不被采纳。不久,梁永也攻讦正志,神宗命将违抗税使的官员指名劾奏,从重惩治。于是宦官张狂,长吏丧气。正志在诏狱四年,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夏死于狱中。天启年间,朝廷赠祭,荫其子为官。《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2—1633 【介绍】: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子先,号玄扈。曾入天主教,教名保禄。万历三十二年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二十八年在南京结识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此后,从学天文、数学,且口译笔录,译成《几何原本》前六卷。天启间,累官为礼部右侍郎,为魏忠贤劾罢,落职闲住。崇祯元年召还。擢礼部尚书。奏请用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及汤若望等推算历法,造《崇祯历书》,自为监督。时后金(清)之势强,议造炮、练兵,有所实施。五年,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旋进文渊阁。次年十月病卒,谥文定。见识通达。所著《农政全书》,汇集本土生产经验,兼收西法。生平常言“富国需农,强国需军”,尤切时势。没后葬故里徐家汇。维基
徐光启(1562年4月24日—1633年11月8日),字子先,号玄扈,圣名保禄,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明朝末年儒学、西学、天学、数学、水利、农学、军事学等领域学者,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于崇祯朝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任上病逝于北京。谥文定。徐光启是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先驱之一。徐光启支持实学,在西学东渐,引进西式火器和发展明军炮兵抵御后金,引种和推广番薯、良种水稻等高产抗逆作物等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徐光启最著名的事迹之一是他与利玛窦合作汉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6卷,其中译定的一些重要术语沿用至今。此外,他亲自或组织他人与来华天主教传教士合作编译了其他一系列汉文西书。徐光启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尽晚年心血的主要工作是编纂集中国古代农学之大成的《农政全书》和系统介绍西方古典天文学(主要是第谷体系)理论和方法的《崇祯历书》name="崇祯历书"等百科全书式巨著除了徐光启及其门生、合作者编著的《农政全书》(1639年刊行)、《崇祯历书》(1634年完成)、《徐氏庖言》等以及编译的《天学初函》、《泰西水法》、《坤舆格致》等,明代重大的科技文集还有:火器全书《火龙神器阵法》(1403年),朱橚等编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书《普济方》(1406年),朱橚著《救荒本草》,李时珍著药物全书《本草纲目》(1578年),朱载堉著《乐律全书》、《律学新说》(1584年)、《律历融通》、《算学新说》,程大位著《算法统宗》(1592年),屠本畯著水产书《闽中海错疏》(1596年),潘季驯著《河防一览》,陈实功著《外科正宗》(1617年),茅元仪等编大型军事类书《武备志》,宋应星著技术全书《天工开物》(1637年),徐霞客著《徐霞客游记》(1640年),吴有性著《瘟疫论》(1642年),方以智著《物理小识》(1643年),熊明遇著西学东渐笔记《格致草》,孙云球著光学仪器专著《镜史》(已佚)等;而明初官修的《永乐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徐光启还著有军事文集《徐氏庖言》和数量可观的天主教传道护教文章。徐光启病逝后,此前由李之藻辑大量徐光启译著等成丛书《天学初函》刊行。在西学方面启蒙于郭居静、受教于主要合作者利玛窦,徐光启深感中国传统学术于逻辑的严重欠缺和中国数学的停滞落后,因而高度重视演绎推理,以数学为着力点,倡导数学的研习、普及和应用;同时,他以理论指导实践,长期身体力行地进行天文、水利、农业等方面的科学实验和测量以及天文望远镜、西式火炮等的制造,归纳总结实践经验。徐光启生活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与培根、伽利略、笛卡儿等西欧学术名家同时代且并驾齐驱,在一些方面或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华民国各界纪念徐光启逝世300周年时,竺可桢于1933年发表《纪念明末先哲徐文定公》一文;又于1934年发表《近代科学先驱徐光启》,文中比较了徐光启和英国近代实验科学的倡导者弗兰西斯·培根这两位同时代的高官学者,认为徐光启在科学思想、科研实践、科研组织、品行声誉、政绩效果等方面均胜于培根。。在对待西学和西方文明的态度问题上,远早于且不同于清末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中体西用”等思想,徐光启不仅试图组织人才队伍在道理和技艺各层面虚心学习和利用西方优秀文明成果(“博求道艺之士,虚心扬榷,令彼三千年增修渐进之业,我岁月间拱受其成”),还提出了逐步而全面地理解、融汇并超越(“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的发展路线。徐光启希望以“修身事天”的基督教信仰匡救时弊,挽回世道人心,“补儒易佛”,改良中华文化。徐光启是罗马大公教会汉传开教之初的教友领袖和护教士,是中国基督教史上影响力最大、官位最高的奉教士大夫,被称为中国天主教「圣教三柱石」之首。1933年,徐光启被圣座宣告为“天主之仆”,启动列真福品案;2010年前后,利玛窦、徐光启列真福品案分别重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3—1638 【介绍】: 明高阳人,字稚绳,号恺阳。为诸生时,教读边郡,喜从老兵究问险要阨塞。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中允。历谕德、洗马。熹宗即位,充讲官。朝臣推为兵部侍郎,主辽事。帝不欲承宗离讲筵,不许。天启二年广宁失守,乃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承宗自请督师,既至,汰逃将,遣疲兵,用马世龙等为将;又从袁崇焕请,筑宁远等城,令崇焕守之。在关四年,凡修复城堡数十,练兵十一万,开屯五千顷,遣将戍锦州、松山、大小凌河,拓地四百里。三年,为魏忠贤党所谗,乞归。崇祯二年,后金兵陷畿辅州县多处,思宗命承宗守通州。次年,收复遵化等四城。后以大凌河等地失守,廷臣归咎承宗筑城之计,引疾归。家居七年,十一年,清兵攻高阳,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环死。子孙多人皆战死。福王时谥文忠。有《高阳集》。词学图录
孙承宗(1563-1638) 字稚绳,号恺阳。保定高阳人。明末名将,中极殿大学士,为魏忠贤所谗,罢归。清军陷高阳,自经死。南明弘光时谥文正,清乾隆时谥忠定。作文属笔,如蛟龙屈蟠,江流竞注。为诗卓荦沉塞,元气郁盘。词粗犷豪迈,为烈士之壮歌。有《高阳集》,词在集中。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稚绳,高阳人,万历甲辰赐进士第二,授翰林编修,累官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寻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再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赠太傅。有南阳集。维基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直隶保定府安州高阳县西庄村人。明朝政治、军事人物,榜眼及第,官至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致仕后与清军战斗殉国。谥文忠,清朝改谥忠定。孙承宗少时相貌奇伟,“铁面剑眉,须髯戟张”。明万历六年(1578年),中秀才,年仅16岁。而后,孙承宗曾先后在大理寺右丞姜璧和兵备道房守士等朝廷官员的家中,做家庭教师,并逐渐接触官场。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孙承宗到北京,入国子监读书;次年中甲午科顺天乡试第五名举人(经魁)。万历二十六年,因房守士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兼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孙承宗前往大同教授其子弟。大同是当时明朝的边城重镇,孙承宗喜欢跟老将及退役兵卒究问险要边情,史称“伏剑游塞下,历亭障,穷厄塞”,因而“晓畅边事”。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入翰林十年。万历四十二年任詹事府右春坊左中允,万历四十七年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万历四十八年,矫旨遗诏废矿税、发内帑。任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期间与高攀龙、赵南星等东林党人相交甚善。不料明光宗继位仅一个月即驾崩,年仅16岁的皇长子来不急册为太子即仓促继位,即明熹宗,孙承宗继而做了熹宗的老师。这样,年近花甲的孙承宗,依借帝师的地位,逐渐地进入了明朝后期政治权力的中心。天启二年(1622年),孙承宗升任为礼部右侍郎。经东林党人推荐后,熹宗以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至辽东勘查。据说与经略王在晋争执,熹宗将王在晋改任南京兵部尚书,以孙承宗为辽东经略,以为“迩年兵多不练,饷多不核。以将用兵,而以文官招练;以将监阵,而以文官拨发;以武略备边,而日增置文官于幕;以边任经抚,而日问战守于朝。此极弊也。今天下当重将权。择一沉雄有气略者,授之节钺,得自辟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见沾沾陵其上。边疆小胜小败,皆不足问,要使守关无阑入,而徐为恢复计。”期间大胆起用袁崇焕、孙元化、鹿善继、茅元仪等人,修复宁远等大城九座、堡四十五座、练兵十一万,拓地四百里、屯田五千顷,“自承宗出镇,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后金当时与察哈尔部交战,并未进攻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派太监刘应坤到山海关,以帑金十万两犒军,为孙承宗所鄙视,同年八月,发生柳河之役,马世龙因冒进兵败,魏忠贤以孙承宗不附己,借口马世龙损失马匹六百七十匹、甲胄等军用物资,参劾孙承宗。十五日,熹宗批准孙承宗回籍养病,后以高第代为经略。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第一次入长城,进大安口、遵化,明思宗复用孙承宗。袁崇焕被执下狱后,孙承宗力保祖大寿,复用孙承宗为督师,移镇山海关,修建入海长城之「老龙头」,且于建后由内阁大学士杨嗣昌题字「宁海城」于「老龙头」城楼上,辽左得以粗安。崇祯三年(1630年),祖大寿、马世龙等诸将克复永平、遵化、迁安、滦州四城,明人史称“遵永大捷”。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清军攻大凌河,祖大寿坚守城池,命宋伟、吴襄救援,二将阵前不和,张春的援军也被击溃,祖大寿被逼杀何可纲而降清。明思宗因此罢孙承宗官。家居七年。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兵第四次入长城,犯保定,攻高阳。孙承宗年已75岁,率领全家子孙拒守,高阳城墙低矮,城破,一家四十余口皆壮烈战死。孙承宗被俘,望阙叩头,投缳而死。明思宗闻讯,追复其故官,给予祭葬。南明弘光帝时,予谥文忠。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予专谥忠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湖州人,字铭缜。沈节甫子。万历二十年进士。历官南京礼部侍郎。时西洋耶稣会士利玛窦居南京倡天主教,奏陪京不宜令异教处此,尽力排击。天启初,密结宦官,进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少保,被劾而去。卒谥文定。维基
沈㴶(?—1624年),字铭缜,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进士出身。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进士。在内书堂曾经做过魏忠贤的老师,在担任南京礼部侍郎的时候,反对利玛窦传播天主教。明光宗即位,以他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天启元年(1621年)七月正式入阁,九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十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明熹宗即位后,他时较早与魏忠贤勾结的大臣,招募勇士充任锦衣卫。被给事中惠世扬、周朝瑞、刑部尚书王纪交相弹劾。天启二年(1622年)七月,被东林党叶向高所参,无奈致仕回乡,天启四年(1624年)卒,谥号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