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1
词典
6
分类词汇
14
佛典
1
分类词汇
成案
成论
定案
定谳
议定
口实
聚讼
成说
史案
失检
寄论
铁板钉钉
转侧不安
不易之论
《國語辭典》:
成案
拼音:
chéng àn
1.已处理好的卷宗。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
2.旧的案例。明。刘基〈书苏伯脩御史断狱记后〉:「断大狱必视成案,苟无其隙,不得而更焉。」
分類:
旧例
既定
定论
方案
案卷
《漢語大詞典》:
成论(成論)
定论。
分類:
定论
《國語辭典》:
定案
拼音:
dìng àn
1.对案件、方案等做最后的确定。如:「这件事最好及早定案,以免夜长梦多。」
2.对案件、方案等所做的最后决定。如:「这件事既然成了定案,就毋须再做争辩了!」
分類:
定案
对问
对案
案件
问题
定论
事件
最后
判决
出结
结论
决定
《國語辭典》:
定谳(定讞)
拼音:
dìng yàn
司法用语。意谓法定的诉讼程序结束,判决已经确定。
分類:
司法
定论
定案
议罪
《國語辭典》:
议定(議定)
拼音:
yì dìng
商量讨论作成决定。《红楼梦》第五八回:「尤氏等便议定,待王夫人回家回明,也欲遣发那十二个女孩子。」《老残游记》第一五回:「他们事已议定,大概如此,只是你先前说的那个案子呢?我到底不放心。」
分類:
议定
商议
议决
决定
定论
《國語辭典》:
口实(口實)
拼音:
kǒu shí
1.粮食。《易经。颐卦》:「自求口实。」晋。
江统
徙戎论
:「且关中之人,百馀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处之与迁,必须口实。」
2.俸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
3.谈话、批评的内容、资料或依据。《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
分類:
口实
借口
经常
俸禄
话柄
死者
议论
定论
谈笑
入殓
诵读
资料
粮食
何休
食品
《國語辭典》:
聚讼(聚訟)
拼音:
jù sòng
众人争论,莫衷一是。《后汉书。卷三五。曹褒传》:「会礼之家,名为聚讼,互生疑异,笔不得下。」
分類:
众说纷纭
定论
《國語辭典》:
成说(成說)
拼音:
chéng shuō
1.约定、盟约。《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2.通行的说法。《新唐书。卷二○○。儒学传下。啖助传。赞曰》:「徒令后生穿凿诡辨,诟前人,舍成说,而自为纷纷。」
3.已成的论著、学说。《元史。卷一九○。儒学传二。牟应龙传》:「于诸经皆有成说,惟五经音考盛行于世。」
分類:
通行
完成
成议
论著
定论
《漢語大詞典》:
史案
(1).指因修史而周纳成的狱案。
《痛史》
有
《庄氏史案》
。
(2).历史定论。 郭沫若
《历史·史剧·现实》
二:“大抵在大关节目上,非有正确的研究,不能把既成的史案推翻。”
分類:
历史
修史
定论
狱案
《國語辭典》:
失检(失檢)
拼音:
shī jiǎn
疏于检点而犯了错误。如:「行为失检」。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卷五。婢女代嫁》:「朱私语同官曰:『此我失检,不知云汀家亦有碧莲姊也。』」
分類:
失检
轻率
举止
定论
约束
审慎
慎检
检核
检点
《漢語大詞典》:
寄论(寄論)
谓随声附和,言无定论。 汉 王符
《
潜夫论·交际
》
:“论士必定於志行,毁誉必参於效验;不随俗而雷同,不逐声而寄论。”
分類:
随声附和
定论
《漢語大詞典》:
铁板钉钉(鐵板釘釘)
(1).犹言硬碰硬。比喻说话办事坚决、干脆。 范乃仲
《小技术员战胜神仙手》
:“﹝老汉﹞右手的烟袋朝着支书手中的计划点了几点,铁板钉钉似的崩出来三个字:‘我反对!’”
(2).比喻已成定论。
《花城》
1981年第6期:“大红门里的 叶处长 就是 二妞儿 ,已经铁板钉钉,不容怀疑了。”
分類:
定论
办事
坚决
干脆
《国语辞典》:
转侧不安(转侧不安)
拼音:
zhuǎn cè bù ān
1.辗转反侧,睡不安稳。
2.说法不一,皆非定论。汉。王充《论衡。案书》:「二语不定,转侧不安。」
分类:
不安
安稳
定论
王充
《國語辭典》:
不易之论(不易之論)
拼音:
bù yì zhī lùn
至精至当,不可改易的言论。如:「持家以俭,实为理家的不易之论。」
分類:
不可
可改
定论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