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吴定规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人。太平军安徽三河镇守将。镇为庐州南部屏障,定规率军于此筑城,广屯军米,接济庐州与天京。咸丰八年湘军李续宾来犯,与陈玉成、李秀成合兵迎击,大捷。
《國語辭典》:毁约(毀約)  拼音:huǐ yuē
毁弃合约、协议、合同等。如:「片面毁约是背弃道义的行为。」
《漢語大詞典》:幡纸(幡紙)
古代裁剪成一定规格,用来写字的绢帛。太平御览卷六○五引 晋 王隐 晋书:“ 魏 太和 六年,博士 张揖 上《古今字詁》,其巾部云:‘纸,今帋也,其字从巾。古以縑帛,依书长短随事截绢,枚数重沓,即名幡纸,字从系。’” 宋 董逌 广川书跋卷十:“古人治纸,要自有法,故以縑帛依旧书长短,随事截之,则为幡纸……自 汉 魏 遗字多用幡纸, 晋 宋 多用麻纸,而 隋 唐 多用经纸。” 余嘉锡 《书册制度补考·糊缝》:“又考 竇泉 《述书赋》自注云:‘ 皇象 写春秋·哀公上第二十九卷,其纸每一大幅有一缝线联合之。’盖 皇象 所用必是幡纸,故可用綫缝联,此昔人所未知也。”
《國語辭典》:打靶  拼音:dǎ bǎ
设定标的,进行枪炮实弹射击练习。如:「演习打靶,是部队训练的重要课目。」
《漢語大詞典》:借宫
北曲的套数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按一定规则联缀而成的。在杂剧的套数中有时借用相近宫调的曲子入套,称为借宫。散曲的套数不借宫。如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套数的曲调是正宫,但其所用曲子中属于正宫的只是前面的《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等几支;后面的《上小楼》《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四边静》等属于中吕宫,《耍孩儿》《煞》(包括《五煞》《四煞》《三煞》《二煞》《一煞》)等属于般涉调。这种现象,即称借宫。参阅 元 周德清 中原音韵、 涂宗涛 《诗词曲格律纲要》第三章第三节。
《國語辭典》:图板(圖板)  拼音:tú bǎn
一种制图用的器具。制图时,垫在图纸下面的木板上,具有一定的规格。
《漢語大詞典》:塔塔米
日语音译词。 日本 人铺在房间内的有一定规格的草制垫席。可用它计算房间的面积。 续范亭 《汪精卫渡海朝天皇》诗:“龙宫里,颇恐惧,认贼作父很满意。塔塔米,双膝跪,夺眶而出两眼泪。” 夏衍 《难忘的一九三○年》:“因为这是一座纯 日本 式戏院,观众席没有椅子,而只是一片划成方格子的‘塔塔米’(草席)。”
《国语辞典》:成长率(成长率)  拼音:chéng zhǎng lǜ
发展或发育到一定规模或成熟的速率。
《漢語大詞典》:否定之否定规律
亦称“肯定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现有的性质、特征和倾向,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并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趋势就发生变化,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一的扬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在更高的阶段上重复旧的阶段的某些特征,由此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國語辭典》:集装箱(集裝箱)  拼音:jí zhuāng xiāng
指货匮。
《國語辭典》:货匮(貨櫃)  拼音:huò guì
一种有标准规格的巨型货箱,外形为长立方,结构足以保护内装货物,便利各种联运,增加装卸效率。
《漢語大詞典》:轨论(軌論)
合乎一定规范的言论。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逸下:“通章俱格言轨论,而词气絶类 成 宣 间,非 战国 时人笔也。”
《國語辭典》:标准语(標準語)  拼音:biāo zhǔn yǔ
通行全国,有一定规范的民族共同语。如我国的国语。也称为「文学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