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62,分111页显示  上一页  60  61  62  63  64  66  67  68  6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记注官
疾官
寄居官
科道官
酷官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中军官
阴阳官
倚官仗势
倚官挟势
以理去官
以上无官
以人择官
译语官
译字官
《漢語大詞典》:记注官(記注官)
随侍天子左右记录天子言行的官,即起居注官。 清 代由翰林、詹事等日讲官兼任。清史稿·礼志七:“又 高宗 初年,文三品、武二品以上赐茶,餘惟记注官、外国使臣与焉。”
《漢語大詞典》:疾官
有疾者所居之馆舍。官,房舍。管子·入国:“聋盲喑哑跛躄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上收而养之疾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后止。” 俞樾 诸子平议·管子五:“疾官乃有疾者所居之馆舍,当时盖特设之,以居有疾之人。”
《漢語大詞典》:寄居官
指本为朝廷官员,而今返里家居的人。亦称“ 寄居官员 ”。 宋 赵昇 朝野类要·称谓:“寄居官,又名私居官。不以客居及本贯土著,皆谓之私居、寄居。其义盖有官者,本朝廷仕宦也。”《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潭州 也有几个寄居官员,见 崔寧 是行在待詔,日逐也有生活得做。”
《漢語大詞典》:科道官
明 清 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统称“科道官”。 明 周晖 《金陵琐事·雅谑》:“ 张 谓科道官最难得,其人即如 孔 门四科十哲,未必人人可用。”明史·职官志一:“凡京营操练,统以文武大臣,皆科道官巡视之。”清史稿·圣祖纪一:“八月丁未,试 汉 科道官於 保和殿 ,不称职者罢。”
《漢語大詞典》:酷官
犹酷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用刑》:“尝有酷官,封桚立限,事完始放。”
分類:酷吏
《國語辭典》: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拼音:zhǐ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宋朝田登为州官时,为避其名讳,而命全州百姓称灯为火,违者要受鞭笞。元宵节放灯,则贴出布告说:「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典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后比喻在上者可为非作歹,在下者却受到种种的限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这个叫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向来如此的。你看太亲翁那么一把年纪,有了五个姨娘还不够,前一回还讨个六姨。姊夫要讨一个,就是那许多说话。」
《漢語大詞典》:中军官(中軍官)
明 代总督、巡抚的侍从武官。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釵钿:“﹝ 陈御史 ﹞托病关门,密密分付中军官 聂 千户,安排下这些布匹,先僱下小船,在 石城县 伺候。”
《高级汉语词典》:阴阳官
专司星相、占卜、卜宅、相墓等的职官
《國語辭典》:倚官仗势(倚官仗勢)  拼音:yǐ guān zhàng shì
倚仗官府的权势。《金瓶梅》第四三回:「我晓的你倚官仗势,倚财为主,把心来横了,只欺贫的是我。」
《漢語大詞典》:倚官挟势(倚官挾勢)
倚仗官府的权势。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从公道,依正理,怎做得倚官挟势。” 元 石君宝 《曲江池》第二折:“他正是倚官挟势的郎君。”《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陈州粜米记》:“打一棍时问一句,倚官挟势要欺人。”后亦作“ 倚官仗势 ”。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我也不会倚官仗势,背地里给人小鞋穿。”
《漢語大詞典》:倚官挟势(倚官挾勢)
倚仗官府的权势。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从公道,依正理,怎做得倚官挟势。” 元 石君宝 《曲江池》第二折:“他正是倚官挟势的郎君。”《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陈州粜米记》:“打一棍时问一句,倚官挟势要欺人。”后亦作“ 倚官仗势 ”。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我也不会倚官仗势,背地里给人小鞋穿。”
《漢語大詞典》:以理去官
旧指官员因正常原因卸任。《唐律·名例·以理去官》:“诸以理去官,与见任同。”疏议:“谓不因犯罪而解者,若致仕、得替、省员、废州县之类,应入议、请减赎及廕亲属者,并与见任同。”
《分类字锦》:以上无官(以上无官)
罗适 送致政太师文潞公诗 潞国封来多有岁,太师以上更无官。
分类:贵盛
《漢語大詞典》:以人择官(以人擇官)
根据人的才能选授适当的官职。《三国志·魏志·杜恕传》:“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势不独多。以此推之,知国家以人择官,不为官择人也。”
《漢語大詞典》:译语官(譯語官)
古代从事翻译的官员。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本朝有译经院,凡得西域书,令晓蕃语、通文义人充译语官。” 宋 洪皓 松漠纪闻卷上“ 金国 之法,夷人官 汉 地者,皆置通事,上下重轻,皆出其手,得以舞文招贿,三二年皆致富”自注:“﹝通事﹞即译语官也,或以有官人为之。”
《漢語大詞典》:译字官(譯字官)
从事翻译的官员。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土司·六慰:“本朝亦因其俗,不以华音釐正,馆中译字官,於是失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