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五官 拼音:wǔ guān
1.人面目上的耳、目、口、鼻等器官的总称。如:「五官分明」、「五官清秀」。《荀子。正名》:「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徵之而无说。」
2.殷周时分掌政事的五个高级官职。《礼记。曲礼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韩非子。五蠹》:「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
3.五行之官。古代传说中的五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4.分司天、地、神、民、类物的五种官职。《国语。楚语下》:「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
5.司历之官,自唐迄清皆置之。《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乾元元年置五官,有春、夏、秋、冬、中五官之名。」
6.秦、汉时的武职。为皇帝的侍从官。如秦汉时有五官、左、右中郎将,东汉时有五官侍郎、五官郎中诸官。
2.殷周时分掌政事的五个高级官职。《礼记。曲礼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韩非子。五蠹》:「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
3.五行之官。古代传说中的五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4.分司天、地、神、民、类物的五种官职。《国语。楚语下》:「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
5.司历之官,自唐迄清皆置之。《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乾元元年置五官,有春、夏、秋、冬、中五官之名。」
6.秦、汉时的武职。为皇帝的侍从官。如秦汉时有五官、左、右中郎将,东汉时有五官侍郎、五官郎中诸官。
《漢語大詞典》:总制(總制)
(1).总聚其制度。《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莫不总制清衷,递为心极。” 张铣 注:“总,聚;衷,思也。言诸道术,莫不聚其制度,运於清思,递互为用於心中也。”
(2).官名,即总督。 明武宗 尝自称“总督军务”,臣下避之,乃改总督为总制。 明世宗 嘉靖 十九年避“制”字,又改总制为总督。参阅《明史·武宗纪》及《职官志二》。
(3).任总督官职。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二》:“ 王晋溪 总制三边时,每一廵边,虽打中火,亦费百金。” 清 曾国藩 《金陵楚军水师昭忠祠记》:“ 国藩 奉命总制 两江 。”
(4).犹统率。《水浒传》第五七回:“中军 宋江 、 吴用 、 公孙胜 、 戴宗 、 吕方 、 郭盛 总制军马,指挥号令。”
(2).官名,即总督。 明武宗 尝自称“总督军务”,臣下避之,乃改总督为总制。 明世宗 嘉靖 十九年避“制”字,又改总制为总督。参阅《明史·武宗纪》及《职官志二》。
(3).任总督官职。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二》:“ 王晋溪 总制三边时,每一廵边,虽打中火,亦费百金。” 清 曾国藩 《金陵楚军水师昭忠祠记》:“ 国藩 奉命总制 两江 。”
(4).犹统率。《水浒传》第五七回:“中军 宋江 、 吴用 、 公孙胜 、 戴宗 、 吕方 、 郭盛 总制军马,指挥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