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40,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分类词汇(续上)
兼官重绂
兼朱重紫
卖缺
美缺
摸金校尉
连升三级
量能授官
麟台监
佛类词典
翻译官职
其它辞典
梁应奇(平叔 别称 官职 )

人物简介

维基
梁应奇(1602年12月17日—17世纪),字平叔,四川嘉定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天启元年辛酉科第三十五名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诗三房会试第244名进士,殿试三甲109名,工部观政,授宣城知县,修筑城渠,储备粮食准备荒年。弘光时,历任工科、兵科给事中,催收两广钱粮。隆武帝继位后,多次征战而缺乏粮饷,郑芝龙受命留在广东督饷,抓拿迟到或延误的十多人审问,也没有人和应,潮州知府杨球因此不敢进入广东;又命黄日焕检查农田,于是他请求在两项税款内预借一两银,又请求抚按以下都需捐助,解决库存银米,不足够则卖空衔官爵与伶人或杂役,狡猾者藉机装显贵,欺负邻里。晋江知县金允治到职审讯,诉讼双方自称官职,不服就在公堂上互相殴打,使得官吏人民骚动;加上连年饥荒,公东、福建盗贼横行,兵民争斗,受害者渴望清兵来到,因清兵迟迟未来,歌谣说「敌行如蟹」。不久,梁应奇转任吏科都给事中,监督两广粮饷,户兵二部右侍郎方便行事,又上陈处置贪吏、革清隐匿、停收火耗、禁制牌票、阻止寄田、去除陪税六事。福京沦陷,梁应奇回到四川,再到肇庆谒见永历帝;永历四年(1650年)七月,朝廷任命他为兵部左侍郎,总督嘉定州、眉州,八年(1654年)时兼任副都御史,总督五省军务,事败后隐居在绥阳终老。
《漢語大詞典》:兼官重绂(兼官重紱)
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后汉书·翟酺传:“昔 竇 邓 之宠,倾动四方,兼官重紱,盈金积货,至使议弄神器,更改社稷。”
《漢語大詞典》:兼朱重紫
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朱,朱衣;紫,紫绶。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服冕乘軺,兼朱重紫,则若固有之,常如布衣。此至人之用怀也。”
《漢語大詞典》:卖缺(賣缺)
(1).亦作“ 卖闕 ”。出卖缺额的官职。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五:“部吏卖闕之弊,自昔有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藩臺又轻轻的説道:‘没规矩!’他听见藩臺又説了这句话,便大声道:‘没规矩!卖缺的便没规矩!’”《冷眼观》第五回:“这位藩臺大人,更是明目张胆的卖缺。”
(2).出售市场上缺少的货物。《人民日报》1980.12.5:“做生意,就该‘市场缺啥我卖啥’,如果市场有啥我也卖啥,那么虽然不敢断言就一定要亏本,起码也是一桩没有特色的买卖。要把生意做活,就得搞一点市场分析,精于‘卖缺’。”
《國語辭典》:美缺  拼音:měi quē
收入优厚的好职位。《红楼梦》第一三回:「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也作「好缺」。
《國語辭典》:摸金校尉  拼音:mō jīn jiào wèi
汉曹操设置的官职。专司掘坟挖金。本无此官名,后人以此丑诋曹操纵使部下破墓盗金的无耻行为。语出《东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漢語大詞典》:连升三级(連升三級)
一下子提升三级。形容官职升迁极快。《禅真逸史》第十一回:“不论军民人等,如有擒获者,该地方官给赏银三百两,本官连升三级。” 李炎錩 《民国官场笑林·不打不升》:“如果服服帖帖,毫无怨言者,则立即升职升级,甚至还会连升三级。”
《漢語大詞典》:量能授官
衡量才能,授予相应官职。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陛下躬行大孝,鉴三王,建 周 道,兼 文 武 ,厉贤予禄,量能授官。”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能:“故量能授官,不可不审也。”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十章:“于是著手组织,量能授官,振起废滞,拔简贤良,庶务釐举,舆论翕服。”参见“ 量能 ”。
《漢語大詞典》:量能
衡量才能。荀子·君道:“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宋 曾巩 《拟辞免修五朝国史状》:“以此明臣之志,在於量能知分,非敢荀且避事也。” 明 刘基 《郁离子·麋虎》:“君子之使人也,量能以任之,揣力而劳之,用其长而避其缺。”
《漢語大詞典》:麟台监(麟臺監)
唐 代官职名。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麟臺监 张易之 、春官侍郎 张昌宗 、 汴州 刺史 张昌期 、司礼少卿 张同休 、通事舍人 张景雄 伏诛。”
分類:官职
翻译官职
【佛学大辞典】
(术语)翻译名义集三曰:「宋僧传云:译场经馆;设官分职,可得闻乎?曰:此务所司,先宗译主,即斋叶书之三藏,明练显密二教者。是也,次则笔受者,必言通华梵,学综有空。相问委知,然后下笔。西晋伪秦已来,立此员者,即沙门道含玄赜,姚嵩聂(女涉切)承远父子。至于帝王执翰,即兴梁武太后中宗,又谓之缀文也。次则度语,正云译语,亦名传语。传度转令生解矣,如翻显识论,沙门战陀译语,是也。次则證梵本者,求其量果,密以證知,能诠不差,所显无谬矣。如居士伊舍罗,證译毗奈耶梵本,是也。至有立證梵义一员,乃明西义得失,贵令华语下,不失梵义也。复立證禅义一员,沙门大通曾充之。次则润文一位,员数不恒,令通内外学者充之,良以笔受在其油素,文言岂无俚俗,傥不失于佛意,何妨刊而正之。故义净译场,李峤韦嗣立卢藏用等二十馀人。次文润色也。次则證义一位,盖證己译文所诠之义也。如译婆沙论,慧嵩道朗等三百人,考證文义,唐复礼累场充其任焉。次有梵呗者,法筵肇启,梵呗前兴,用作先容,令生物善。唐永泰中,方闻此位也。次有校勘,清隋彦琮覆疏文义,盖重慎之至也。次有监护大使,后周平高公侯寿为总监检校,唐房梁公为奘师监护,相次观杨慎交杜行顗等充之,或用僧员,则隋以明穆昙迁等十人,监掌翻译事,诠定宗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