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54,分64页显示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6  37  38  3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宦籍
呼喝
留任
文帅
外办
移藩
信官
市司
赠告
官衣
勘灾
百笏
边符
犯官
恩荫
《漢語大詞典》:宦籍
记录官员名位的簿册文书。史记·蒙恬列传:“ 高 有大罪, 秦王 令 蒙毅 法治之。 毅 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 高 之敦於事也,赦之,復其官爵。” 郭沫若 《波斯诗人莪默伽亚谟》:“后来 尼让牟 入了宦籍,竟做到当时的教王 阿尔士朗 (AlpArslan)的宰相。”借指任职为官。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宠待大臣:“ 陈中丞 时夏 宦籍 滇南 ,上因其母老,特命 云 贵 有司置传,送其母至其任所。”
《國語辭典》:呼喝  拼音:hū hè
呼叫喝斥。《文明小史》第一二回:「他不服差官呼喝,上来就是一把辫子,因此就扭了起了。」
《國語辭典》:留任  拼音:liú rèn
任期届满,不予他调或退休,仍继续连任本职。《南史。卷一五。徐羡之传》:「穆之卒,帝欲用王弘代之。谢诲曰:『休元轻易,不若徐羡之。』乃以羡之为丹阳尹,总知留任,甲仗二十人出入,加尚书仆射。」
《漢語大詞典》:文帅(文帥)
文职官员出任或兼领统帅。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二表》:“又四路文帅,自来带内朝之职而行节制,凡百将佐,无不禀服。”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江南讹传:“ 吴中 有昭雪者,还其任子,今且拜官矣,事始於世家之比暱匪人,张於游氏之好为捭闔,成於文帅之借端倖功。”
《漢語大詞典》:外办(外辦)
(1).警卫宫禁。亦指警卫宫禁的官员。晋书·礼志下:“漏未尽五刻,謁者、僕射、大鸿臚各各奏羣臣就位定。漏尽,侍中奏外办。皇帝出,鐘鼓作,百官皆拜伏。”新唐书·肃宗纪:“有司行册礼,其仪有中严、外办,其服絳纱。太子曰:‘此天子礼也。’乃下公卿议。太师 萧嵩 、左丞相 裴耀卿 请改‘外办’为‘外备’。”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郊祀年驾宿青城端成殿行郊祀礼:“三更时,摄大宗伯奏中严、外办、礼真官奏请行事。”
(2).我国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的简称。
《漢語大詞典》:移藩
谓古时地方军政长官改换辖地。亦泛指官员调任。 宋 梅尧臣 《送吴给事自许昌移淮西》诗:“坐阁政方举,移藩心所求。” 清 蒋士铨 《第二碑·赓韵》:“当日 籛公 移藩仓卒,只立一碑表识而去。”
《漢語大詞典》:信官
官员祷神时表示虔诚的自称。《说岳全传》第十一回:“先拜了天地,再跪下祷告过往神灵:‘信官 宗泽 , 浙江 金华府 义乌县 人氏。’”红楼梦第一○二回:“兹有信官 贾 某,为因母病,虔请 伏羲 、 文王 、 周公 、 孔子 四大圣人,鉴临在上,诚感则灵。”
《漢語大詞典》:市司
(1).即司市。古代管理市场的官员。又叫市师。周礼·地官·司市:“凡会同师役,市司帅贾师而从,治其市政,掌其卖儥之事。” 郑玄 注:“市司,司市也。” 孙诒让 正义:“与上文称市师同,以其非正官名,故或曰市师,或曰市司,无定称也。”《唐律疏议·杂律·市司评物价》:“诸市司评物价不平者,计所贵贱,坐赃论。”
(2). 宋 代称评定物价的机构。宋史·食货志下八:“置市司估物价低昂,凡内外官司欲占物价,悉於是乎取决。”
《漢語大詞典》:赠告(贈告)
指古代官员和家属死后被朝廷追封爵位和称号。 宋 范仲淹 《赠大理寺丞蔡君墓表》:“君与夫人,因禀叙郊祀恩,俱被赠告。”
《國語辭典》:官衣  拼音:guān yī
1.制服或礼服的旧称。
2.传统戏曲服装中的官服。圆领大襟,有水袖,式样与蟒袍相同,但不绣花。按人物身分而有紫、红、蓝、黑等色之分。
《漢語大詞典》:勘灾(勘災)
清 制,地方发生灾情,由督抚委派官员勘定受灾程度,六成以上的为成灾,五成以下的为不成灾。然后结报督抚,限期奏闻。夏灾限六月报完,秋灾限九月报完。
《漢語大詞典》:百笏
百条(黄金)。古代官员上朝时皆手持长方形笏板,后因金条亦为长方形,故借“笏”字代“条”字,以表其量,兼状其形。 清 姚燮 《双鸩篇》:“梦郎三城归,黄金百笏青騧驪。”
《漢語大詞典》:边符(邊符)
旧时指朝廷颁发给边地军政官员的符节。 宋 王圭 《贾昌朝乞罢使相第三表不允诏》:“遽愿还于相紱,且蘄解于边符。”
《漢語大詞典》:犯官
(1).犯罪之官。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守边而徙河,犯官也,从而赏之,王之臣无守职者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犯官 周鑣 、 雷縯祚 私通 潞藩 ,叛跡显然。”
(2).用于有罪官员之自称。红楼梦第一○五回:“实在犯官不理家务,这些事全不知道。”
《漢語大詞典》:恩荫(恩蔭,恩廕)
(1).庇佑。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非日非月,苍生仰其照临;如云如雨,天下蒙其恩荫。”
(2).谓遇朝廷庆典,官员子孙承恩入国子监读书并入仕。此制始于 宋 初,是 汉 唐 门荫法的扩充。 清 制,文职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职二品以上,得送一子进监,期满录用。文献通考·选举七:“ 仁宗 庆历 中大减恩廕制入仕之路。”明史·杨涟传:“ 涟 遂抗疏劾 忠贤 ,列其二十四大罪……滥袭恩廕,褻越朝常,大罪十三。”清史稿·选举志五:“恩廕:凡 满 汉 子弟奉敕送监读书,恩詔分别内外文武品级,廕入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曾逢 天启 乾恩荫,又见 弘光 嗣 厂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