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54,分64页显示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垂鱼
慢官
候正
县佐
赘员
封诰
朝宰
吁俞
敛版
叔夏
上班
庭参
豸衣
伏事
旌戟
《漢語大詞典》:垂鱼(垂魚)
佩带鱼袋。 唐 制五品以上官员于腰间佩带金银鱼袋为饰。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 胡三省 注:“ 唐高宗 给五品以上随身鱼银袋,以防召命之诈,三品以上金饰袋。 天授 二年,改佩鱼为龟。 中宗 罢龟,復给以鱼。郡王、嗣王亦佩金鱼袋。” 宋 苏轼 《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诗:“不须拥笏强垂鱼,我视去来皆梦尔。”
《漢語大詞典》:慢官
闲散的官职。亦指不称职的官员。新唐书·吕渭传:“昔 涵 再任少卿,不以嫌,今谓少傅为慢官,疑 渭 为 涵 游説。”新唐书·韦温传:“比詔下閲月,有司弛堕不力,正可黜慢官,惩不恪。”
《漢語大詞典》:候正
古代军中负责侦察敌情的官员。左传·成公二年:“司马、司空、舆帅、候正、亚旅皆受一命之服。” 杜预 注:“候正,主斥候。”周书·尉迟迥传:“ 隋文帝 又使候正 破六汗裒 诣 迥 喻旨。”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 周天元 如 同州 ,增候正、前驱、式道候为三百六十重,自应门至於 赤岸泽 ,数十里间,幡旗相蔽,音乐俱作。” 胡三省 注:“候正,主候望。”
《國語辭典》:县佐(縣佐)  拼音:xiàn zuǒ
称县知事的佐治官。如旧日的县丞、主簿等皆是。
《漢語大詞典》:赘员(贅員)
(1).冗员。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卫魁廷尉:“﹝ 衞公涇 ﹞先五世俱第进士,至公为廷唱第一人,策中力陈添差赘员之弊。”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叛贼·马祖师:“又 塘西镇 ,亦添设一通判督捕,总之赘员也。” 明 陆垹 《篑斋杂著·九边图论》:“ 建昌营 去 燕河 、 太平 不远,添设游击为赘员,且掣肘。”
(2).官员的自谦之词。谓不称职,滥竽充数。 宋 楼钥 《谢除宗正寺主簿启》:“偶逢新制,幸遂赘员。”
《國語辭典》:封诰(封誥)  拼音:fēng gào
以诰命封赐爵号。明。汤显祖《还魂记》第三出:「(见介外)老拜名邦无甚德。(老旦)妾沾封诰有何功。」《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到后来,做任教官,也替父母请一道封诰。」
《漢語大詞典》:朝宰
朝廷官员。南史·欧阳頠传:“ 侯景 平, 元帝 徧问朝宰,使各举所知,羣臣未对。”
《漢語大詞典》:吁俞(訏俞)
(1).书·尧典:“ 放齐 曰:‘胤子 朱 啟明。’帝曰:‘吁!嚚讼,可乎?’……师锡帝曰:‘有鰥在下,曰 虞舜 。’帝曰:‘俞,予闻。如何?’” 孔 传:“吁,疑怪之辞……俞,然也,然其所举。”訏,同“ 吁 ”,叹词。后遂以“訏俞”指天子认可对官员的任命。 唐 李德裕 《谢赐让官批答状》:“承訏俞之命,或虑闕遗;奉密勿之机,实忧不逮。”
(2).指君臣议论任命等大事。 宋 晁补之 《亳州上李中书启》:“訏俞地重,敢復恃於门墙;犇走位卑,自宜疎於竿牘。”
《漢語大詞典》:敛版(斂版)
古代官员朝会时皆执手版,端持近身以示恭敬。 唐 韩翃 《送李司直赴江西使幕》诗:“敛版辞 汉 廷,进帆归 楚 幕。” 宋 陆游 《醉歌》:“平生为衣食,敛版靴两脚。”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点化故事:“初官 太原 ,作词数十曲,嘲郡邑同僚,并及府帅。帅怒甚。因羣吏入謁,面数折之曰:‘君恃尔兄,谓吾不能治尔耶?’ 彦龄 敛版顿首谢。”
《漢語大詞典》:叔夏
周 代“八士”之一。相传为掌管山泽的官员。论语·微子:“ 周 有八士: 伯达 、 伯适 、 仲突 、 仲忽 、 叔夜 、 叔夏 、 季随 、 季騧 。”国语·晋语四“询于‘八虞’” 韦昭 注引 贾逵 唐固 曰:“八虞, 周 八士,皆在虞官, 伯达 、 伯括 、 仲突 、 仲忽 、 叔夜 、 叔夏 、 季随 、 季騧 。”
《國語辭典》:上班  拼音:shàng bān
在规定的时间,到固定场所工作。如:「他每天搭公车上班。」
《漢語大詞典》:庭参(庭參)
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 宋 沈括 《梦溪续笔谈》:“ 成都府 知録,虽京官,例皆庭参。”宋史·郑刚中传:“都统每入謁,必庭参然后就坐。”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垂老得这一个教官,又要去递手本,行庭参,自学得腰胯硬了,做不来这样的事。”
《漢語大詞典》:豸衣
(1).古时监察、执法等官员所穿的官服,因其上绣有獬豸,故称。 明 归有光 《送福建按察司王知事序》:“乃除为 福建 按察司知事。知事於州倅,品秩为降。然衣豸衣,自郡守二千石皆与抗礼,於外省为清阶。”
(2).借指御史。 明 唐顺之 《丹阳别王道思》诗:“卧病不知久,见君三徙官。还将鶡冠贱,来伴豸衣欢。”
《國語辭典》:伏事  拼音:fú shì
1.指在朝廷或官员属下任职。晋。陆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谁谓伏事浅,契阔踰三年。」
2.服侍、侍候。《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养做外宅,又讨个妳子并小厮,伏事走动。」
《國語辭典》:伏侍  拼音:fú shì
1.侍奉。《西游记》第一六回:「这个放心,暗中自有神灵保护,明中等我叫那些和尚伏侍。」《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滴珠身伴要讨个丫鬟伏侍,曾对吴大郎说。」
2.收拾。《水浒传》第四六回:「你与我拔了这贱人的头面,剥了衣裳,我亲自伏侍他。」
《漢語大詞典》:旌戟
(1).旌旗与棨戟。用作官员出行的仪仗。 唐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诗:“旌戟儼成行,鸡人传发煦。” 唐 姚合 《送裴大夫赴亳州》诗:“寒日严旌戟,晴风出管弦。”
(2).借指贵官。 唐 杜牧 《送张判官归兼谒鄂州大夫》诗:“今君拜旌戟,凛凛近霜臺。”参见“ 旌棨 ”。
《漢語大詞典》:旌棨
旌旗与棨戟。借指贵官。《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趋事辞官闕,载笔陪旌棨。”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续汉书》:“公以下至二千石,骑吏四人皆带剑棨戟为前行。” 唐 李德裕 《与姚谏议郃书》之二:“自料此生无由再望旌棨,临纸涕恋,不胜远诚。”旧唐书·刘子玄传:“驰骤於风尘之内,出入於旌棨之间。”参见“ 旌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