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24,分2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马腹
梅妃
孟宗献鲊
名在屏风
明皇倚太真
太真肥
群仙按霓裳
盘中舞
曲蘖
阮嗣宗
三郎
商岩雨
石建宗瑾孝
嗣宗赏青云绝尘
宋女愈谨
典故
相关人物
伯宗


《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四〈宣公·传十五年〉~407~
传十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彊。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曰。晋师悉起。将至矣。郑人囚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反其言。不许。三而许之。登诸楼车。使呼宋而告之。遂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使与之言曰。尔既许不谷。而反之。何故。非我无信。女则弃之。速即尔刑。对曰。臣闻之。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义无二信。信无二命。君之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无霣。又可赂乎。臣之许君。以成命也。死而成命。臣之禄也。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楚子舍之以归。晋·杜预注:「言非所击。」
典故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江采蘋


《五朝小说大观·唐人百家·偏录家·第三十六帙》
唐·曹邺《梅妃传》:「梅妃姓江氏,莆田人……名曰釆蘋。开元中。高力土使粤,妃笄矣,见其少廲,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妃善属文,自比谢女,淡妆雅服,而姿态明秀,笔不可描画。性喜梅,所居门槛悉植数株,上榜曰『梅亭』。梅开赋赏,至夜分尚留恋花下不能去。上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
典故
孟宗献鲊

相关人物
孟宗


《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孙皓传》
「右大司马丁奉、司空孟仁卒。」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录》曰:「初为骠骑将军朱据军吏,将母在营。既不得志,又夜雨屋漏,因起涕泣,以谢其母,母曰:『但当勉之,何足泣也?』据亦稍知之,除为监池司马。自能结网,手以捕鱼,作鲊寄母,母因以还之,曰:『汝为鱼官,而鲊寄我,非避嫌也。』」

例句

孟宗应献鲊,家近守渔官。 李端 送吉中孚拜官归业

典故
名在屏风

相关人物
宋太宗
 
宋真宗


《玉海》卷九十一
梁晁守吉州,太宗记其姓名于御屏。……吕夷简治开封有声,真宗识其姓名于屏风。
《宋朝事实类苑》卷九〈名臣事?二·吕文靖凡三事·三〉~0~
吕许公夷简为郡守,上言乞不税农器。真宗知其可为宰相,记名殿壁,后果正台席。
《宋史》卷三百一十一〈吕夷简列传〉~0206~
吕夷简字坦夫,先世莱州人。……知制诰。两川饥,为安抚使,进龙图阁直学士,再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治严办有声,帝识姓名于屏风,将大用之。
典故
明皇倚太真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天宝下·醒酒花〉
明皇与贵妃幸华清宫,因宿酒初醒,凭妃子肩同看木芍药。上亲折一枝,与妃子?嗅其艳,帝曰:不惟萱草忘忧,此花香艳,尤能醒酒。
典故
太真肥
 
牡丹丰肌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杨太真外传》
上在百花院便殿,因览《汉成帝内传》,时妃子后至,以手整上衣领,曰:「看何文书?」上笑曰:「莫问。知则又人。」觅去,乃是「汉成帝获飞燕,身轻欲不胜风。恐其飘翥,帝为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又制七宝避风台,间以诸香,安于上,恐其四肢不禁」也。上又曰:「尔则任吹多少。」盖妃微有肌也,故上有此语戏妃。
典故
群仙按霓裳
  
霓裳曲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
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道士鸿都客,八月望日夜,因天师作术,三人同在云上游月中,过一大门在玉光中飞浮,宫殿往来无定,寒气逼人,露濡衣袖皆湿,顷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其守门兵卫甚严,白刃粲然,望之如凝雪。时三人皆止其下不得入,天师引上皇起跃,身如在烟雾中,下视王城崔峨,但闻清香霭郁,下若万里琉璃之田,其间见有仙人道人乘云驾鹤往来若游戏。少焉步向前,觉翠色冷光相射目眩,极寒不可进,下见有素娥十馀人旮皓衣乘白鸾,往来笑舞于广陵大桂树之下,又听乐音嘈杂亦甚清丽。上皇素解音律熟览而意已传。顷天师亟欲归,三人下若旋风,忽悟若醉中梦回尔。次夜上皇欲再求往,天师但笑谢不允,上皇因想素娥风中飞舞袖被编律成音,制霓裳羽衣舞曲,自古洎今清丽无复加于是矣。
《杨太真外传》
二十八年十月,玄宗幸温泉宫,使高力士取杨氏女于寿邸,度为女道士,号太真,住内太真宫。天宝四载七月,册左卫中郎将韦昭训女配寿邸。是月,于凤凰园册太真宫女道士杨氏为贵妃,半后服用。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
《碧鸡漫志》卷三〈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说者多异。予断之曰:西凉创作,明皇润色,又为易美名。其他饰以神怪者,皆不足信也。……《津阳门诗》注:「叶法善引明皇入月宫,闻乐归,笛写其半,会西凉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声调?合,遂以月中所闻为散序,敬述所进为其腔,制《霓裳羽衣》。」月官事荒诞,惟西凉进《婆罗门曲》,明皇润色,又为易美名,最明白无疑。《异人录》云:「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中秋夜同游月中,见一大官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兵卫守门,不得入。天师引上皇跃超烟雾中,下视玉城,仙人、道士乘云驾鹤往来其间,素娥十馀人,舞笑于广庭大桂树下,乐音嘈杂清丽。上皇归,编律成音,制《霓裳羽衣曲》。」《逸史》云:「罗公远中秋侍明皇宫中玩月,以拄杖向空掷之,化为银桥,与帝升桥,寒气侵人,遂至月宫。女仙数百,素练霓衣,舞于广庭。上问曲名,曰:《霓裳羽衣》。上记其音,归作《霓裳羽衣曲》。」《鹿革事类》云:「八月望夜,叶法善与明皇游月官,聆月中天乐,问曲名,曰:《紫云回》。默记其声,归传之,名曰《霓裳羽衣》。」此三家者,皆志明皇游月宫,其一申天师同游,初不得曲名。其一罗公远同游,得今曲名。其一叶法善同游,得《紫云回》曲名,归易之。虽大同小异,要皆荒诞无可稽据。
《玉溪生诗集笺注》卷二
空记大罗天上事,众仙同日咏〈霓裳〉。清·冯浩笺注:「郑嵎《津阳门诗注》:『叶法善引上入月宫,上若凄冷,不能久留,归于天半,尚闻仙乐;及归,且记忆其半,遂于笛中写之。会西梁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声调相符,遂以月中所闻为之散序,用敬述所进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曲〉。」又注引《唐逸史》:「罗公远尝与明皇游月宫,见仙女数百,皆素练霓衣,舞于广庭间,其曲曰〈霓裳羽衣〉,帝默记其音调而还。明日,召乐工作是曲。」
典故
盘中舞

相关人物
刘骜(汉成帝)
 
李隆基(唐玄宗)


《杨太真外传》
上在百花院便殿,因览《汉成帝内传》,时妃子后至,以手整上衣领,曰:「看何文书?」上笑曰:「莫问。知则又人。」觅去,乃是「汉成帝获飞燕,身轻欲不胜风。恐其飘翥,帝为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又制七宝避风台,间以诸香,安于上,恐其四肢不禁」也。上又曰:「尔则任吹多少。」盖妃微有肌也,故上有此语戏妃。
《杨太真外传》卷上
上在百花院便殿,因览《汉成帝内传》,时妃子后至,以手整上衣领,曰:「看何文书?」上笑曰:「莫问。则知又殢人,」觅去,乃是「汉成帝获飞燕,身轻欲不胜风。恐其飘翥,帝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又制七宝避风台,间以诸香,安于上,恐其四肢不禁」也。
典故
相关人物
傅说
 
殷高宗


《尚书·商书·说命下》
「王曰:『来汝说。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旧题汉·孔安国传:「酒醴须曲蘖以成,亦言我须汝以成。」

例句

为君天下酒,曲糵将用时。 岑参 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降甘露诗

典故
阮嗣宗
 
阮籍

相关人物
阮籍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附《阮籍传》
「瑀子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官至步兵校尉。」

例句

马卿台上应芜没,阮籍帷前空已矣。 司马逸客 雅琴篇

阮籍推名饮,清风满竹林。 孟浩然 听郑五愔弹琴

阮公终日哭,寿命固难长。 孟郊 哭李观

阮籍蓬池上,孤韵竹林才。 李夔 使至汴州喜逢宋之问

阮籍供琴韵,陶潜馀秫田。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 杜甫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 杜甫 晦日寻崔戢李封

阮籍行多兴,庞公隐不还。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之十五

阮籍生涯懒,嵇康意气疏。 王绩 田家三首之一

阮公道在醉,庄子生常养。 皇甫冉 题高云客舍

为口莫学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 贯休 阳春曲

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贾岛 题郑常侍厅前竹

静笑刘琨舞,闲思阮籍吟。 韦庄 同旧韵

刘桢病后新诗少,阮籍贫来好客稀。 韦庄 旅中感遇寄呈李秘书昆仲

典故 
玉笛声沉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大唐新语》卷九〈谀佞〉~44~
太平公主沈断有谋,则天爱其类已。诛二张,灭韦氏,咸赖其力焉。睿宗朝,军国大事皆令宰相就宅咨决,然后以闻。睿宗与群臣呼公主为太平,玄宗为三郎。凡所奏请,必问曰:「与三郎商量未?」其见重如此。
《开天传信记》

例句

三郎紫笛弄烟月,怨如别鹤呼羁雌。 郑嵎 津阳门诗

典故
商岩雨
 
商岩霖雨
  
为霖雨

相关人物
殷高宗


《尚书》卷十〈商书·说命上〉~39~
王宅忧亮,阴三祀。既免丧,其惟弗言。群臣咸谏于王,曰:「呜呼!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惟恐德弗类,兹故弗言。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俾率先王,迪我高后,以康兆民。呜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后克圣,臣不命其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旧题汉·孔安国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
典故
石建宗瑾孝

相关人物
石奋
 
石建


《汉书》卷四十六《石奋传》
万石君石奋,……奋长子建,次甲,次乙,次庆,皆以驯行孝谨,官至二千石。……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万石君元朔五年卒,建哭泣哀思,杖乃能行。岁馀,建亦死。诸子孙咸孝,然建最甚,甚于万石君。建为郎中令,奏事下,建读之,惊恐曰:「书『马』者与尾而五,今乃四,不足一,获谴死矣!」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

例句

石建每闻宗谨孝,刘歆不敢衒师儒。 卢纶 送崔邠拾遗

典故
嗣宗赏青云绝尘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阮籍〉~604~
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氏春秋》曰:「籍旷达不羁,不拘礼俗。性至孝,居丧虽不率常检,而毁几至灭性。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得与言,昶叹赏之,自以不能测也。太尉蒋济闻而辟之,后为尚书郎、曹爽参军,以疾归田里。岁馀,爽诛,太傅及大将军乃以为从事中郎。后朝论以其名高,欲显崇之,籍以世多故,禄仕而已,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十〈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504~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八十一:「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典故
宋女愈谨

相关人物
女宗
 
宋鲍


《列女传》卷二《贤明传·宋鲍女宗》
女宗者,宋鲍苏之妻也。养姑甚谨。鲍苏仕卫三年,而娶外妻,女宗养姑愈敬。因往来者请问其夫,赂遗外妻甚厚。女宗姒谓曰:「可以去矣。」女宗曰:「何故?」姒曰:「夫人既有所好,子何留乎?」女宗曰:「妇人一醮不改,夫死不嫁,……以专一为贞,以善从为顺。贞顺,妇人之至行也。岂以专夫室之爱为善哉!若其以淫意为心,而扼夫室之好,吾未知其善也。夫礼,天子十二,诸侯九,卿大夫三,士二。今吾夫诚士也。有二,不亦宜乎!且妇人有七见去。夫无一去义。七去之道,妒正为首。淫僻窃盗,长舌骄侮,无子恶病,皆在其后。吾姒不教吾居室之礼,而反欲使吾为见弃之行,将安所用此!」遂不听,事姑愈谨。宋公闻之,表其闾,号曰女宗。君子谓女宗谦而知礼。诗云:「令仪令色,小心翼翼,故训是式,威仪是力。」此之谓也。

例句

宋女愈谨,敬姜犹绩。 李瀚 蒙求

望宋怜思女,游梁念客卿。 李绅 到宣武三十韵

《漢語大詞典》:马腹(馬腹)
(1).马的腹部。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南朝 梁 吴均 《从军行》:“阵头横却月,马腹带连钱。”
(2).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中山经:“ 蔓渠之山 ……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马腹兽》:“马腹之物,人面似虎。”
分類:马腹腹部
《國語辭典》:梅妃  拼音:méi fēi
唐玄宗的妃子。姓江,名采蘋,莆田人。开元初,由高力士选归侍玄宗。因其性喜梅,故称梅妃。后因杨贵妃所妒失宠,死于安史之乱。相传梅妃并非真有其人,是经由后人发挥想像力,以宛转曲折笔法刻画出来的小说人物。
《國語辭典》:霓裳羽衣曲  拼音:ní cháng yǔ yī qǔ
乐曲名。唐代的宫廷乐舞曲。原为西域乐舞,初名〈婆罗门曲〉。玄宗开元中,西凉节度使杨敬述献上,又经玄宗改编增饰并配上歌词和舞蹈,于天宝十三年改用此名。其乐舞皆描写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的形象。安史之乱后,此曲散佚,后南唐李后主得残谱,补缀成曲。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也称为〈霓裳〉、〈霓裳曲〉、〈霓裳羽衣〉。
《漢語大詞典》:曲蘖(麴蘖)
曲蘖:幼芽屈曲。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六·干支:“乙,言万物初生,曲蘖而未伸也。”
麴蘖同“ 麴糵 ”。
分類:幼芽屈曲
《漢語大詞典》:三郎
(1).古代三种郎官的合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 司马贞 索隐:“三郎,谓中郎、外郎、散郎。” 张守节 正义引汉书·百官表:“有议郎、中郎、散郎,又有左右三将,谓郎中,车郎、户郎。”
(2). 唐 玄宗 小字。因其排行第三,故称。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三郎 紫笛弄烟月,怨如别鹤呼羈雌。”原注:“内中皆以上为 三郎 。” 宋 马永卿 懒真子卷一:“ 三郎 谓 明皇 也。 明皇 兄弟六人,一人早亡,胡 明皇 为太子时,号五王宅。 寧王 、 薛王 , 明皇 兄也, 申王 、 岐王 , 明皇 弟也,故谓 三郎 。” 明 屠隆 《彩毫记·为国荐贤》:“一自 三郎 度曲后,许多天乐在人间。” 郁达夫 《毁家诗纪》:“省识 三郎 肠断意, 马嵬 风雨葬花魁。”
(3).泛称排行第三者。南齐书·陈显达传:“当世快牛称 陈世子 青、 王三郎 乌、 吕文显 折角、 江瞿曇 白鼻。”
《漢語大詞典》:商霖
书·说命上载, 商 王 武丁 任用 傅说 为相时,命之曰:“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孔 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谓依为济世之佐。后以“商霖”为称誉大臣之词。 唐 许浑 《蒙河南刘大夫见示与吏部张公喜雪酬唱辄敢攀和》:“即应携手去,将此助商霖。”宋史·张商英传:“ 徽宗 喜,大书‘商霖’二字赐之。” 清 陈梦雷 《哭范制台》诗之二:“却忆当年棨戟临,随车甘雨沛商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