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24,分2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解语花
瞻韩愿
九龄疏谏
空中书
宗炳社
雷远
林宗(又作:林宗重黄生)
作霖
梦褥光宗
柳柳州
柳雅
柳子厚游南涧
柳宗元窜三苗
似郎第六
录屏风姓字
典故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解语花〉
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

简释

解语花:喻美人聪慧可人。清赵翼《题女史骆佩香秋灯课女图》:“一个娇娃解语花,崎窗亲课秋宵读。”

典故
瞻韩愿
 
荆州韩
  
识韩荆州

相关人物
韩朝宗


《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八〈李白二·与韩荆州书〉~353~2~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典故
九龄疏谏

相关人物
张九龄
 
李隆基(唐玄宗)


《旧唐书》卷九十九〈张九龄列传〉~3099~
时范阳节度使张守圭以裨将安禄山讨奚、契丹败衄,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九龄奏劾曰:「穰苴出军,必诛庄贾;孙武教战,亦斩宫嫔。守圭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上特舍之。九龄奏曰:「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遂放归藩。
典故
相关人物
史宗


《高僧传》卷十〈晋上虞龙山史宗〉
道人以书付小儿……小儿云:「道人令其捉杖,飘然而去,或闻足下波浪耳。」并说山中人寄书犹在小儿衣带,令开看都不解,乃写取封其本书,令人送此小儿至白土埭,送与史宗。宗开书大惊云:「汝那得蓬莱道人书耶?」……或云,有商人海行于孤洲上见一沙门,求寄书与史宗。置书于船中,同侣欲看书,书著船不脱,及至白土埭,书飞起就宗。宗接而将去。

例句

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典故
匡山古社
  
宗炳社
 
林中杜
 
社中人
   
西方社
 
相关人物
慧远(东晋)
 
宗炳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二十六〈净土立教志·莲社七祖·法师慧远 〉 ~26~2~
伊大敬感乃为建刹,名其殿曰神运。以在永师舍东故号东林,时太元十一年也,此山仪形九叠峻耸天绝,而所居尽林壑之美,背负炉峰旁带瀑布,清流环阶白云生栋别营禅室最居静深。凡在瞻履神清气肃,师闻天竺佛影是佛昔化毒龙瑞,欣感于怀。后因耶舍律士述光相,乃背山临流营筑龛室。淡采图写望如烟雾,复制五铭刻于石。江州太守孟怀玉、别驾王乔之、常侍张野、安太守殷隐、黄门毛修之、主簿殷蔚、参军王穆夜、孝廉范悦之、隐士宗炳等。咸赋铭先是寻阳陶侃刺广州,渔人见海中有神光,网之得金像文殊,志云阿育王所造。后商人于海东获一圆光,持以就像若弥缝然,侃以送武昌寒溪主僧僧珍,常往夏口夜梦,寺火而此像室独有神护,驰还寺果焚像室果存。及侃移督江州,迎像将还至舟而溺,荆楚为之谣曰:「陶惟剑雄像以神标,云翔泥宿邈何遥遥。」可以诚至难以力招,及寺成师至江上虔祷之。像忽浮出,遂迎至神运殿,造重阁以奉之,因制文殊瑞像赞。尝谓诸教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既而谨律息心之士,绝尘清信之宾,不期而至者,慧永、慧持、道生、昙顺、僧睿、昙恒、道炳、昙诜、道敬、佛驮耶舍、佛驮跋陀罗、名儒刘程之、张野、周续之、张诠、宗炳、雷次宗等。结社念佛,世号十八贤。复率众至百二十三人,同修净土之业,造西方三圣像建斋立誓,令刘遗民著发愿文。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二十六〈净土立教志·不入社诸贤传〉 ~269~3~
时远法师与诸贤结莲社以书招渊明。……谢灵运,祖玄有功室,灵运为康乐公主孙,龚封康乐公。文章为江左第一尝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寻山陟岭必造幽峻,至庐山一见远公,肃然心伏,乃即寺筑台翻涅槃经,凿池植白莲,时远公诸贤同修净土之业,因号白莲社。

例句

使君匡岳近,终作社中人。 周贺 投江州张郎中

闻结西方社,尚书待远公。 姚合 送澄江上人赴兴元郑尚书招

西方知有社,未得与师还。 崔子向张署归登 送惟详律师自越之义兴

高会枣树宅,清言莲社僧。 戴叔伦 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五首

自笑未曾同逸步,终非宗炳社中人。 李咸用 和彭进士秋日游靖居山寺

如今再结林中社,可羡当年会里人。 李涉 游西林寺

自负心机四十年,羞闻社客山中篇。 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

究竟相依何处好,匡山古社足烟霞。 权德舆 惠上人房宴别

或结西方社,师游早晚回。 权德舆 送文畅上人东游

更喜开缄销热恼,西方社里旧相亲。 权德舆 酬灵彻上人以诗代书见寄(时在荐福寺坐夏)

明月清风宗炳社,夕阳秋色庾公楼。 贯休 山居诗二十四首

凭将西社意,一说向荀陈。 贯休 送姚洎拾遗自江陵幕赴京

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 贯休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还须结西社,来往悉诸侯。 贯休 题淮南惠昭寺律师院

顷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缘。 郑谷 宜春再访芳公言公幽斋写怀叙事因赋长言

早晚却还宗炳社,夜深风雪对禅床。 陆龟蒙 和访寂上人不遇

还同莲社客,联唱绕香灯。 齐己 勉诗僧

典故
雷远

相关人物
释惠远
 
雷次宗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雷次宗传》
雷次宗字仲伦,豫章南昌人也。少入庐山,事沙门释慧远,笃志好学,尤明《三礼》、《毛诗》,隐退不交世务。本州辟从事,员外散骑侍郎徵,并不就。

例句

既得庐霍趣,乃高雷远情。 皎然 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冯一首

典故
林宗
 
林宗重黄生

相关人物
郭林宗
 
黄宪


《后汉书》卷五十三《黄宪传》
郭林宗少游汝南,先过袁阆,不宿而退;进往从宪,累日方还。或以问林宗。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诸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例句

知人想林宗,直道惭史鱼。 高适 苦雨寄房四昆季

宣父敬项橐,林宗重黄生。 魏万 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

典故  
作霖雨
 
为霖

相关人物
傅说
 
殷高宗


《尚书·商书·说命上》
「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旧题汉·孔安国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

例句

寰中不用忧天旱,霖雨看看属傅岩。 周朴 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

眼看白笔为霖雨,肯使红鳞便曝腮。 周朴 客州赁居寄萧郎中

愿与吾君作霖雨,且应平地活枯苗。 张蠙 投翰林张侍郎

傅说降霖雨,公输造云梯。 李白 赠从弟冽

作霖期傅说,为旱听周宣。 苏颋 奉和马常侍寺中之作

得路直为霖济物,不然閒共鹤忘机。 崔涂

生才作霖雨,继代有清通。 张九龄 和裴侍中丞恩拜扫

登龙不敢怀他愿,祗望为霖致太平。 张蠙 献所知

此地清廉惟饮水,四方焦热待为霖。 方干 上张舍人

欲遣为霖安九有,先令作相赞东宫。 方干 寄灵武胡常侍

他日为霖不将去,也须图画取风流。 曹松 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

别有为霖日,孤云未自由。 李频 送许浑侍御赴润州

自拂青萍知有地,斋诚旦夕望为霖。 郑谷 谷初忝谏垣今宪长薛公方在西阁知奖隆异以四韵代述荣感

典故
梦褥光宗
 
柳家兄弟

相关人物
柳世庆
 
柳庆远


《梁书》卷九〈柳庆远列传〉~82~
柳庆远字文和,河东解人也。伯父元景,宋太尉。庆远起家郢州主簿,齐初为尚书都官郎、大司马中兵参军、建武将军、魏兴太守。郡遭暴水,流漂居民,吏请徙民祀城。庆远曰:「天降雨水,岂城之所知。吾闻江河长不过三日,斯亦何虑。」命筑土而已。俄而水过,百姓服之。入为长水校尉,出为平北录事参军、襄阳令。高祖之临雍州,问京兆人杜恽求州纲,恽举庆远。高祖曰:「文和吾已知之,所问未知者耳。」因辟别驾从事史。齐方多难,庆远谓所亲曰:「方今天下将乱,英雄必起,庇民定霸,其吾君乎?」因尽诚协赞。及义兵起,庆远常居帷幄为谋主。中兴元年,西台选为黄门郎,迁冠军将军、征东长史。从军东下,身先士卒。高祖行营垒,见庆远顿舍严整,每叹曰:「人人若是,吾又何忧。」建康城平,入为侍中,领前军将军,带淮陵、齐昌二郡太守。城内尝夜失火,禁中惊惧,高祖时居宫中,悉敛诸钥,问「柳侍中何在」。庆远至,悉付之。其见任如此。霸府建,以为太尉从事中郎。高祖受禅,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加征虏将军,封重安侯,食邑千户。母忧去职,以本官起之,固辞不拜。天监二年,迁中领军,改封云杜侯。四年,出为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诸军事、征虏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高祖饯于新亭,谓曰:「卿衣锦还乡,朕无西顾之忧矣。」七年,徵为护军将军,领太子庶子。未赴职,仍迁通直散骑常侍、右卫将军,领右骁骑将军。至京都,值魏宿预城请降,受诏为援,于是假节守淮阴。魏军退。八年,还京师,迁散骑常侍、太子詹事、雍州大中正。十年,迁侍中、领军将军,给扶,鼓吹一部。十二年,迁安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庆远重为本州,颇厉清节,士庶怀之。明年春,卒,时年五十七。诏曰:「念往笃终,前王令则;式隆宠数,列代恒规。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安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云杜县开国侯柳庆远,器识淹旷,思怀通雅。爰初草昧,预属经纶;远自升平,契阔禁旅。重牧西藩,方弘治道,奄至殒丧,伤恸于怀。宜追荣命,以彰茂勋。可赠侍中、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鼓吹、侯如故。谥曰忠惠。赙钱二十万,布二百匹。」及丧还京师,高祖出临哭。子津嗣。初,庆远从父兄卫将军世隆尝谓庆远曰:「吾昔梦太尉以褥席见赐,吾遂亚台司;适又梦以吾褥席与汝,汝必光我公族。」至是,庆远亦继世隆焉。
典故
柳柳州

相关人物
柳宗元


《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二〈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典故
柳雅

相关人物
柳宗元
 
裴度


《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一〈柳宗元三·献平淮夷雅表〉~5779~
臣某言:臣负罪窜伏,违尚书笺奏十有四年。圣恩宽有,命守遐壤,怀印曳绂,有社有人(云云)。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天造神断,克清大憝,金鼓一动,万方毕臣。太平之功,中兴之德,推校千古,无所与让。臣伏自忖度,有方刚之力,不得备戎行、致死命,况今已无事,思报国恩,独唯文章。伏见周宣王时称中兴,其道彰大,于后罕及。然征于《诗》大、小雅,其选徒出狩,则〈车攻〉、〈吉日〉;命官分土,则〈崧高〉、〈韩奕〉、〈烝人〉;南征北伐,则〈六月〉、〈采芑〉;平淮夷,则〈江汉〉、〈常武〉。铿鍧訇炳耀,荡人耳目。故宣王之形容与其辅佐,由今望之,若神人然。此无他,以《雅》故也。臣伏见陛下自即位已来,平夏州,夷剑南,取江东,定河北,今又发自天衷,克剪淮右,而又《大雅》不作。臣诚不佞,然不胜愤踊。伏以朝多文臣,不敢尽专数事,谨撰〈平准夷雅〉二篇,虽不及尹吉甫、召穆公等,庶施诸后代,有以佐唐之光明。谨昧死再拜以献。
典故
柳子厚游南涧

相关人物
柳宗元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柳宗元列传〉~423~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奭,高宗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搆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悽恻。
典故
柳宗元窜三苗

相关人物
柳宗元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八〈柳宗元列传〉~532~
俄而叔文败,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仿离骚数十篇,读者咸悲恻。
典故
似郎第六
  
张郎

相关人物
张昌宗
 
武则天


《大唐新语》卷九〈谀佞〉~43~
张易之兄同休,尝请公卿宴于司礼寺,因请御史大夫杨再思曰:「公面似高丽,请作高丽舞。」再思欣然,帖纸旗巾子,反披紫袍,作高丽舞,略无惭色。再思又见易之弟昌宗以貌美被宠,因谀之曰:「人言六郎似莲花。再思以为不然,只是莲花似六郎耳。」有识咸笑之。
典故
录屏风姓字
 
御屏录
 
御笔亲题名姓

相关人物
宋太宗
 
宋真宗


《玉海》卷九十一
梁晁守吉州,太宗记其姓名于御屏。……吕夷简治开封有声,真宗识其姓名于屏风。
《宋朝事实类苑》卷九〈名臣事?二·吕文靖凡三事·三〉~0~
吕许公夷简为郡守,上言乞不税农器。真宗知其可为宰相,记名殿壁,后果正台席。
《宋史》卷三百一十一〈吕夷简列传〉~0206~
吕夷简字坦夫,先世莱州人。……知制诰。两川饥,为安抚使,进龙图阁直学士,再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治严办有声,帝识姓名于屏风,将大用之。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七〈循吏列传·序言〉~566~
太宗尝曰:「朕思天下事,丙夜不安枕,永惟治人之本,莫重刺史,故录姓名于屏风,卧兴对之,得才否状,辄疏之下方,以拟废置。」
《國語辭典》:解语花(解語花)  拼音:jiě yǔ huā
1.唐玄宗与杨贵妃同赏白莲,大家赞叹花的娇美。玄宗指著身旁的贵妃说:「争如我解语花!」典出《北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解语花》。后用以比喻善解人意的女子。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他是一片生香玉,他是一枝解语花。」
2.词牌名。出自唐玄宗赞贵妃之语。曲调内容存于宋代周邦彦《片玉集》。
分類:美女女子
《國語辭典》:识韩(識韓)  拼音:shì hán
初次见面或见到平生所仰慕的人。参见「识荆」条。如:「识韩之初,礼数不周,望请见谅。」
《國語辭典》:识荆(識荊)  拼音:shì jīng
语本唐。李白 与韩荆州书:「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后以识荆指初次见面或见到平素所仰慕的人。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久闻大德,未遂识荆,辱顾寒居,光辉蓬荜。」《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夜来多蒙小乙官人应付周全,识荆之初,甚是感激不浅。」也作「识韩」。
《漢語大詞典》:空中书(空中書)
指从神仙界寄来的书信。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罢琴惆悵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漢語大詞典》:同社
(1).犹同乡,同里。古以二十五家为一社。 唐 韩愈 《南溪始泛》诗之二:“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
(2).志趣相同者结社,互称同社。亦谓同在一社。 宋 朱熹 有《己未九日诸友载酒见过次韵为谢并呈同社诸名胜》诗。 清 李渔 《慎鸾交·订游》:“明日乃花朝令节,小弟与同社诸友,各出分资,就在 虎丘寺 中,做一箇胜会。”
(3).犹同学。 明 清 时,乡社皆立社学,同社学习者,称“同社”。 清 曹寅 《戏送钱穆孙》诗之二:“石桥执经予最少,十年同社夜臺多。”参阅续文献通考·学校
《漢語大詞典》:社客
燕的别名。燕子为候鸟, 江 南一带每年以春社来,秋社去,故有此名。 宋 周邦彦 《应天长》词:“梁间燕,前社客。”
《國語辭典》:莲社(蓮社)  拼音:lián shè
1.东晋慧远法师所创设的佛教组织。参见「白莲社」条。
2.中国佛教净土宗修行者以寺院或道场为中心,所组成以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为目标的团体。
《漢語大詞典》:西社
古代祭祀土地神之所,为五社之一。 汉 班固 《白虎通·社稷》:“尚书亡篇曰:‘太社惟松,东社惟柏,南社惟梓,西社惟栗,北社惟槐。’”
《漢語大詞典》:作霖
书·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孔 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原谓充作救旱之雨,后以指降甘霖或下雨。 唐 杜牧 《云》诗:“莫隐 高唐 去,枯苗待作霖。” 唐 卢殷 《欲销云》诗:“如逢作霖处,当为起氤氲。”
《國語辭典》:霖雨  拼音:lín yǔ
1.久下不停的雨。《庄子。大宗师》:「霖雨十日。」《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会霖雨积旬,馈运不给,高祖命旋师,太宗切谏乃止。」《三国演义》第九九回:「今又加以霖雨,山坡峻滑,众逼而不展,粮远而难继。」
2.时雨、甘雨,指及时解除旱象的雨水。《书经。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唐。房宽〈泰阶六符赋〉:「救旱则霖雨为先,济川则舟楫是利。」
3.比喻泽民济世、普施恩泽。如:「霖雨苍生」。宋。范仲淹 和太傅邓公归游武当寄诗:「此日神仙丁令鹤,几年霖雨武侯龙。」
《漢語大詞典》:六郎
(1).旧唐书·杨再思传:“ 易之 之弟 昌宗 以姿貌见宠倖, 再思 又諛之曰:‘人言 六郎 面似莲花; 再思 以为莲花似 六郎 ,非 六郎 似莲花也。’其倾巧取媚也如此”。 张昌宗 行六,故云。后用为咏莲之典实。 宋 陆游 《荷花》诗:“犹嫌翠盖红妆句,何况人言似 六郎 。” 明 徐渭 《红佛桑》诗之一:“都争茜颊堪千鎰,谁问莲花似 六郎 。” 鲁迅 《秋夜有感》诗:“何来酪果供千佛,难得莲花似 六郎 。”
(2). 宋 杨继业 之六子 杨延昭 英勇善战,在边防二十馀年,屡挫 契丹 兵将,人称 杨六郎 。详见宋史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