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龙树宗
【佛学大辞典】
(术语)龙树虽为八宗之祖。然单曰龙树宗。为三论之空宗。是在天竺,与弥勒之瑜伽宗并行,大乘宗之随一也。寄归传一曰:「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假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
馀宗
【佛学大辞典】
(杂语)由自己之宗而指称他宗也。
融通念佛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日本良忍师感无量寿佛现身相授与融通念佛曰:一人一切人,一切人一人。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是名他力往生。十界一念,融通念佛,亿百万遍,功德圆满。后毗沙门天王现身曰:师蒙佛授,何不弘融通念佛耶?师曰:何谓也?天王曰:回所我唱,融通于众人;众人所唱,融摄于我;是融通念佛也。其功喻独称不可胜计。师自是创融通念佛宗。本宗之教义,念佛一行,顶受于无量寿佛,圆融妙理。相承于华严天台,开一因一果之妙义。故选取念佛,依净土三经。敷扬圆理,依华严法华也。圆门章曰:「敷扬圆理,则直据杂法。」(杂法者华严经也)。又曰:「宗祖正依华严法华。」
应理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应理圆实宗之略。法相宗之别名。
应理圆实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法相宗四名之一。此宗所明,尽应于理,圆满真实,就理而设之宗名也。(参见:法相宗)
【佛学常见辞汇】
法相宗四名之一。
法相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八宗之一。为穷明万法性相之宗,故名法相宗。此目取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之名而立。又依唯识论明万法唯识之理,故名唯识宗,此目取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之意。此二者为通称。更名应理圆实宗,以所诠之理离空有二边能应理,而为圆满真实故也。此目取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之意。又名普为乘教宗。以本宗是佛第三时之教,普被五乘之机故也。此目取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之意。其中前二名,为约于法相门之称,次名为约于观心门之称,次为约于教相门之称。我国慈恩寺窥基,大成此宗,故有慈恩宗之名。经以解深密经,论以瑜伽论唯识论等为所依。原在印度,佛灭后一千年中,无著菩萨由阿逾陀国讲堂夜夜升兜率天,就弥勒菩萨听受瑜伽论,昼日宣说之于大众,瑜伽论百卷是也。其后无著之弟世亲,造唯识论,助成其义,彼土名为瑜伽宗。玄奘入西域受之于那兰陀寺之戒贤,传于支那弟子慈恩大成之,始有法相宗,慈恩宗之名。【又】(术语)永明所立三宗之一。(参见:宗)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大乘八宗之一,因是穷明万法性相之宗,故名法相宗,又因依唯识论,明万法唯识之理,故又名唯识宗。
【三藏法数】
谓此宗说一切有漏妄法及无漏净法,无始时来,各有种子,在阿赖耶识中,遇缘熏习,即各从自性而起,都不关涉真如。故于色心诸法,而建立种种名相,是名法相宗。(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即第八识也。)
禅门五宗
【佛学大辞典】
(名数)皆六祖之后。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曹洞宗也。法眼流入高丽,沩仰至石晋时已亡。今惟云门曹洞临济存。而临济尤盛。
【佛学常见辞汇】
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曹洞宗,以上五宗皆成于六祖之后。
禅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以禅那为示,故名。禅那或译思惟修,或译静虑,为思惟真理静息念虑之法,原为三学六度之一。初祖达磨天竺人,梁魏之世,来支那传佛心宗,其法唯静坐默念,发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于禅那,故称为禅宗。所谓禅宗者,非三学六度之一分禅,于是而如来禅,祖师禅之称起。以经论所说,六度所摄之禅为如来禅,达磨所传之心印为祖师禅。故由彼宗之本义言之,则与其谓为禅宗。毋宁目为佛心宗为适当。释尊在灵山会上拈华,迦叶破颜微笑,为第一祖。二十八传,至达磨。为东土初祖。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是教无言之心印于无言也。慧可得其心印为二祖。僧璨为三祖。道信为四祖。弘忍为五祖。弘忍之下,有慧能神秀二大师,慧能之禅,行于南地,故称南宗,神秀之化,盛于北地,故称北宗。而北宗不免如来禅之迹,南宗的得祖师禅之神髓。六祖慧能之下,生南岳青原两系。南岳传于马祖,青原传于石头。马祖之下独盛,转传而分沩仰曹洞临济云门法眼之五家。至宋朝,临济之下又附杨岐黄龙之二流。总是五家七宗。案禅宗之称,始于李唐。
【佛学常见辞汇】
以禅那为宗的宗派。因此宗偏重于修心,以心传心,直传佛祖的心印,故又名佛心宗。
禅宗杂毒海
【佛学大辞典】
(书名)十卷,元祖阐重编,性音重编为八卷。
临济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禅宗五家之一。自曹溪之六祖慧能,历南岳,马祖,百丈,黄檗,至临济之义玄,张一家,称为临济宗。即慧能六世之孙也。又临济六世孙为石霜之圆禅师。圆禅师之下分杨岐黄龙之二派。
【佛学常见辞汇】
禅宗五家之一。
讲宗
【佛学大辞典】
(术语)除禅宗律宗。其他诸宗谓之讲宗。以多讲说经义也。禅宗之指称。
二宗释题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台贤首二宗,释诸经之题目,有通别能所之不同:一,天台通别释题,天台以通别之二义释经题。如妙法莲华经,上四字是别,别在于此经,故经之一字,是通,通于一切诸经故。他例亦然。二,贤首能所释题,贤首必以能诠之文与所诠之义判之。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上六字是所诠,经之一字是能诠。馀经例皆然。见华严经疏三。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并华严经疏)
二宗释题者,谓天台、贤首二宗,解释诸经题目,有通别能所之不同也。
〔一、天台通别释题〕,陈隋间,天台智者大师,凡解一经题目,必以通别二义而判释之。如妙法莲华经上之四字是别,别在此经故;经之一字是通,通于一切诸经故。馀经亦然;是为天台通别释题。
〔二、贤首能所释题〕,唐朝贤首国师,凡解一经题目,必以能诠之文,所诠之义,而判释之。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上之六字是所诠,经之一字是能诠,馀经亦然;是为贤首能所释题。
转宗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改宗同。
归宗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江西卢山。西晋咸康六年,右将军王义之舍其故宅为西天达摩多罗所建。唐元和中,智常住此而复兴,白乐天,李渤等,时来访道。尔后为禅院,经第二世澹权,第三世怀恽,第四世弘章,而策贞慧超又居之。宋太平兴国九年,道诠住之为第十二世,义柔嗣之。淳化四年,柔寂而慧诚补第十四世之席,住十四年。历可宣慧通等,有志芝,于山顶结茅庵而居。其次正贤住之,于宋代为禅宗之大道场。见传灯录,续传灯录等。
摄论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无著菩萨释摄大乘经(未渡)之摄大乘品而作摄大乘论,世亲无性二菩萨各造其释论。本释合有三本。梁真谛译无著之本论及世亲之释论,唐玄奘亦译无著之本论并世亲无性之二释论,此称梁论新论。其中弘布梁论者。名摄论宗。沙门慧旷亲就谛师闻摄论,同时法常智俨等诸德各研之,其后道岳慧休等诸师,师资相承,甚昌于陈隋之间。为支那十三宗之一。然及玄奘三藏译新论而张法相宗,讲梁论者即绝迹。梁论新论,不但译语相违,其于真如亦异随缘不随缘之大义,梁论如起信论说真如随缘之义,则为法性宗,新论如唯识论等明真如凝然之义,即法相宗也。盖新旧两论非同本异译,而相传之梵本有异,他经如其例者,非一也。
显宗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显教之宗旨。除真言宗外,谓馀之诸宗也。
【佛学常见辞汇】
显教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