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24,分23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风火生
高宗梦
一德格高旻
宫女说元宗
故园宗周
倚新妆
贺循儒宗
一骑红尘失笑
太液池
华清赐浴
华清石莲
一缕青丝为君剪
黄宪万顷
宋宗鸡窗
宁王
典故
风火生

相关人物
曹景宗


《南史》卷五十五〈曹景宗列传〉~356~
景宗谓所亲曰:「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砺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数肋射之,渴饮其血,饥食其脯,甜如甘露浆。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今来扬州作贵人,动转不得。路行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此邑邑使人气尽。」

例句

用如快鹘风火生,见贼唯多身始轻。 杜甫 戏作花卿歌

典故
傅说梦
 
梦傅野
 
傅野
 
梦卜庸相
 
岩前叟
 
高宗梦

相关人物
傅说
 
武丁(殷高宗)


《史记》卷三〈殷本纪〉~2~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

简释

梦高宗:指受到帝王的赏识。唐姚合《赠终南山傅山人》:“悲君还姓傅,独不梦高宗。”


例句

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韩偓 疏雨

在野傅岩君不梦,乘轩卫懿鹤何功。 郑启 严塘经乱书事

筑岩思感梦,磻石想垂纶。 武平一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傅野绝遗贤,人希有盛迁。 武少仪 和权载之离合诗

抽思滋泉侧,飞想傅岩中。 李世民 秋暮言志

悲君还姓傅,独不梦高宗。 姚合 赠终南山傅山人

傅说未梦时,终当起岩野。 李白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伍旅拔雄儿,梦卜庸真相。 杜牧 感怀诗一首

贤非梦傅野,隐类凿颜坯。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赤城不掩高宗梦,宁久悬冠枕瀑流。 林嵩 赠天台王处士

凭谁借问岩前叟,曾托吾皇一梦来。 王越宾 使至灊山

梦中逢傅说,殿上见辛毗。 贯休 寿春节进

君恩催早入,已梦傅岩边。 刘长卿 和中丞出使恩命过终南别业

敢待傅岩成好梦,任从磻石挂纤钩。 李咸用 夏日别余季才

典故
一德格高旻
 
格天峻阁

相关人物
宋高宗


《尚书》卷十六〈周书·君奭〉~244~
周公若曰:「君奭!弗吊,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若天棐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终出于不祥。呜呼!君!已曰时我,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罔尤违,惟人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难谌,乃其坠命,弗克经历嗣前人恭明德。在今予小子旦,非克有正,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又曰:「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天不庸释于文王受命。」公曰:「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率惟兹有陈,保乂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天惟纯佑命则,商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惟兹惟德称,用乂厥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若卜筮,罔不是孚。」
《鹤林玉露》卷之五〈格天阁〉~78~
秦桧少游太学,博记工文,善干鄙事,同舍号为「秦长脚」。每出游饮,必委之办集。既登第,又中词科。靖康初,为御史中丞。……方其在相位也,建一德格天之阁,有朝士贺以启云:「我闻在昔,惟伊尹格于皇天;民到于今,微管仲吾其左衽。」桧大喜,超擢之。又有选人投诗云:「多少儒生新及第,高烧银烛照娥眉。格天阁上三更雨,犹诵车攻复古诗。」桧益喜,即与改秩。盖其胸中有慊,故特喜此谀语,以为掩覆之计,真猾夏之贼也。
《宋史》卷四百七十三〈奸臣列传·秦桧〉~3760~
(绍兴)十五年,?除翰林学士兼侍读。四月,赐桧甲第,命教坊乐导之入,赐缗钱金绵有差。六月,帝幸桧第,桧妻妇子孙皆加恩。桧先禁私史,七月,又对帝言私史害正道。时司马伋遂言涑水记闻非其曾祖光论著之书,其后李光家亦举光所藏书万卷焚之。十月,帝亲书「一德格天」扁其阁。十六年正月,桧立家庙。三月,赐祭器,将相赐祭器自桧始。
典故
宫女说元宗


《全唐诗》卷四百十〈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閒坐说玄宗。
典故
故园宗周


《毛诗正义》卷四之一〈国风·王风·黍离〉~47~
毛诗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东汉·郑玄笺:「宗周,镐京也。谓之西周;周王城也,谓之东周。幽王之乱而宗周灭,平王东迁,政遂微弱,下列于诸侯。」
典故
倚新妆
 
解释春风恨
 
语触宫闱
 
醉草清平
 
龟年调

相关人物
李白
 
李隆基(唐玄宗)
 
李龟年
 
杨玉环(杨贵妃)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乐二·歌·李龟年〉~549~
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开元《天宝花木记》云,禁中呼木芍药为牡丹)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诏特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部。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李白,立进《清平调》辞三章。白欣然承旨,犹苦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辞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晓拂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支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庄。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龟年遽以辞进。上命梨园弟子,约略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太真妃持玻璃七宝盏,酌西凉州葡萄酒,笑领歌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太真饮罢,敛绣巾重拜上。龟年常语于五王,独忆以歌得自胜者,无出于此,抑亦一时之极致耳。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他学士。会高力士终以脱靴为深耻。异日,太真妃重吟前词,力士戏曰:「此为妃子怨李白,深入骨髓。何反拳拳如是?」太真因惊曰:「何翰林学士能辱人如斯?」力士曰:「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太真颇深然之。上尝三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捍而止。
典故
贺循儒宗

相关人物
贺循


《晋书》卷六十八〈贺循列传〉~824~
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其先庆普,汉世传礼,世所谓庆氏学。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及悯帝即位,徵为宗正。元帝在镇,又表为侍中,道险不行。以讨华轶功,将封乡侯,循自以卧疾私门,固让不受。建武初,为中书令,加散骑常侍,又以老疾固辞。帝下令曰:「孤以寡德,忝当大位,若涉巨川,罔知所凭。循言行以礼,乃时之望,俗之表也。实赖其谋猷,以康万机。疾患有素,犹望卧相规辅,而固守撝谦,自陈恳至,此贤履信思顺,苟以让为高者也。今从其所执。」于是改拜太常,常侍如故。循以九卿旧不加官,今又疾患,不宜兼处此职,惟拜太常而已。……朝廷疑滞皆咨之于循,循辄依经礼而对,为当世儒宗。

例句

贺循儒宗,孙绰才冠。 李瀚 蒙求

典故
一骑红尘失笑
 
一骑红尘献荔枝
 
玉环旧事
 
红尘一骑妃子笑
 
荔枝无驿使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杜牧
 
杨玉环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一〈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无人知道荔枝来】。」
典故
太液池
 
妖妃污太液
 
真妃解语
 
花解语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杨玉环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解语花〉
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左右皆叹美久之。帝指贵妃示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
典故
华清赐浴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六〈杂传记三·长恨传〉~3998~
唐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先是,元献皇后武淑妃皆有宠,相次即世;宫中虽良家子千万数,无悦目者。上心忽忽不乐。时每岁十月,驾幸华清宫,内外命妇,焜耀景从,浴日馀波,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淡荡其间。上心油然,恍若有遇,顾左右前后,粉色如土。

例句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白居易 长恨歌

典故
华清石莲

相关人物
安禄山
 
李隆基(唐玄宗)


《明皇杂录》卷下〈唐玄宗华清宫汤池之豪奢〉~28~
玄宗幸华清宫,新广汤池,制作宏丽。安禄山于范阳以白玉石为鱼龙凫雁,仍为石梁及石莲花以献,雕镌巧妙,殆非人工。上大悦,命陈于汤中,又以石梁横?汤上,而莲花才出于水际。上因幸华清宫,至其所,解衣将入,而鱼龙凫雁皆若奋鳞举翼,状欲飞动。上甚恐,遽命撤去,其莲花至今犹存。
典故
一缕青丝为君剪
 
鬟剪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旧唐书》卷五十一〈后妃列传上·玄宗杨贵妃〉~280~
天宝九载,贵妃复忤旨,送归外第。时吉温与中贵人善,温入奏曰:「妇人智识不远,有忤圣情,然贵妃久承恩顾,何惜宫中一席之地,使其就戮,安忍取辱于外哉!」上即令中使张韬光赐御馔,妃附韬光泣奏曰:「妾忤圣颜,罪当万死。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赐,无可遗留,然发肤是父母所有。」乃引刀剪发一缭附献。玄宗见之惊惋,即使力士召还。
典故
黄宪万顷

相关人物
郭林宗
 
黄宪


《后汉书》卷五十三《黄宪传》
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世贫贱,父为牛医。……太守王龚在郡,礼进贤达,多所降致,卒不能屈宪。郭林宗少游汝南,先过袁阆,不宿而退;进往从宪,累日方还。或以问林宗。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诸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世说新语》上卷上《德行》
注引《典略》曰:「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时论者咸云『颜子复生』。而族出孤鄙,父为牛医。颍川荀季和执宪手曰:『足下吾师范也。』后见袁奉高曰:『卿国有颜子,宁知之乎?』奉高曰:『卿见吾叔度邪?』戴良少所服下,见宪则自降簿,怅然若有所失。母问:『汝何不乐乎?复从牛医儿所来邪?』良曰:『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所谓良之师也。』」

例句

王允千里,黄宪万顷。 李瀚 蒙求

典故
宋宗鸡窗
 
相关人物
宋处宗


《艺文类聚》卷九十一〈鸟部中·鸡〉~585~
《幽明录》曰: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买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著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巧大进。

例句

萧史凤台,宋宗鸡窗。 李瀚 蒙求

典故 
宁王玉笛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新唐书》卷二十二〈礼乐志十二〉~476~
帝又好羯鼓,而宁王善吹横笛,达官大臣慕之,皆喜言音律。帝常称:「羯鼓,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方也。」盖本戎羯之乐,其音太蔟一均,龟兹、高昌、疏勒、天竺部皆用之,其声焦杀,特异众乐。
《國語辭典》:鸡窗(雞窗)  拼音:jī chuāng
晋宋处宗有一只极为宠爱的长鸣鸡,一直关在窗户边。后来鸡说人话,与处宗谈论,使处宗言谈技巧大增。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后用于代指书房。宋。柳永定风波。自来春〉词:「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宋。范成大〈嘲蚊四十韵〉:「鸡窗夜可诵,蛩机晓犹织。」
分類:书斋
《漢語大詞典》:宁王(寧王)
(1).谓开国受命之王。多指 周文王 、 周武王 。书·大诰:“用寧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 孙星衍 注引 郑玄 曰:“受命曰寧王。” 孙星衍 疏:“ 郑 注见疏,云‘受命曰寧王’者,《君奭》云‘惟寧王德’, 郑 注云‘寧王者 文王 也’。又注《洛誥》云‘ 周公 谓 文王 为寧王, 成王 亦谓 武王 为寧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一说,宁王指 文王 ,“寧”当作“文”。参阅 曾运乾 《尚书正读》
(2).指 唐 李宪 。 睿宗 长子,封 宁王 。善音律。死后, 玄宗 封为 让皇帝 。 唐 温庭筠 《弹筝人》诗:“ 天宝 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 寧王 。”
(3). 明 朱权 。 朱元璋 第十七子,封于 大宁 ,称 宁王 。自号 臞仙 ,又称 涵虚子 、 丹丘先生 ,著《通鉴博论》《汉唐秘史》太和正音谱,以及杂剧十二种。
《國語辭典》:羯鼓  拼音:jié gǔ
乐器名,打击乐器。亦作鞨鼓,是古代龟兹乐、天竺乐、高昌乐、疏勒乐的乐器之一,源出羯族,所以称为羯鼓,状似小鼓,两面蒙皮,均可击打。也称为「两杖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