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0 【介绍】: 唐河东闻喜人。德宗贞元四年,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时制策、宏词,同日敕下,并为敕头,时人荣之。累迁吏部员外郎、司封郎中。宪宗元和六年,自太府卿,出为福建观察使。八年,迁河南尹。旋充东都副留守。官至江西观察使。卒谥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0 郡望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德宗贞元四年(788)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官吏部员外郎,京兆尹。宪宗元和中,历官太府卿福建观察使、河南尹、江西观察使。元和十五年(820)卒。生平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上》、《旧唐书》之《宪宗纪》、《穆宗纪》,《唐会要》卷六七,《唐方镇年表》卷五、卷六,《登科记考》卷一二、卷二七、《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四、卷五。《全唐诗》存诗3首,断句1联,其中《律中应钟》又作裴元诗,《亚夫碎玉斗》又作裴夷直诗,《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又作郭遵诗。《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全唐文·卷六百十一
次元。贞元中进士。官吏部员外郎。元和中为福州刺史河南尹。终江西观察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3—848 【介绍】: 唐虢州弘农人,字继之。杨于陵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进士。宪宗时,累官兵部郎中。穆宗长庆元年,拜中书舍人。与牛僧孺、李宗闵情义相得,同进退取舍。僧孺为相,乃令嗣复权知礼部侍郎。文宗即位,拜户部侍郎。太和四年,丁父忧免。开成初,入为户部侍郎,领诸道盐铁转运使,与李珏同以本官同平章事。寻进加门下侍郎。武宗立,李德裕辅政,出为湖南观察使,再贬潮州刺史。宣宗立,征拜户部尚书。至岳州病卒,赠左仆射,谥孝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3—848 字继之,又字庆门,排行三。郡望弘农(今河南灵宝),出生于扬州(今属江苏)。德宗贞元十八年(802)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释褐秘书省校书郎。累迁至中书舍人。敬宗宝历元年(825)权知礼部侍郎,连典两年贡举,得士68人。文宗开成三年(838)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封弘农伯。与牛僧孺、李宗闵朋党相结。武宗会昌元年(841)贬潮州刺史。卒于岳州,谥孝穆。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杨嗣复与白居易、刘禹锡相唱和。白居易称其“诗韵清铿玉不如”(《继之尚书自余病来寄遗非一……今以此篇用伸酬谢》)。《全唐诗》存诗5首。
全唐文·卷六百十一
嗣复字继之。仆射于陵子。第进士博学宏词。长庆初累拜中书舍人。文宗立。迁户部侍郎。开成三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封宏农县伯。进门下侍郎。武宗朝出为湖南观察使。宣宗立。拜吏部尚书。大中二年卒。年六十六。赠尚书左仆射。谥孝穆。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二
宏真。元和中进士。
刘宏规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宦官。京兆云阳人。十五岁入宫,累迁内仆寺丞。出为天威军使,入为翰林院使,迁副军中尉。宪宗元和五年,为河东监军。曾率军援振武,平其乱。又奉诏巡边,进内常侍。迁右神策军副使、知内侍省事。元和末,出为淮南监军。宪宗卒,定策立穆宗。长庆间,累封沛国公,出为河东监军。敬宗时,为左神策军中尉。宝历中卒,年五十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茂弘。韦夏卿侄。及进士第,累官中书舍人。与李德裕善,李宗闵恶之。德裕罢相,瓘贬为明州长史。武宗会昌末,累迁楚州刺史。终桂管观察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9—? 字茂弘,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宪宗元和四年(809)登进士第,为状元,授左拾遗。十五年迁右补阙,充史馆修撰。累迁司勋郎中、中书舍人。文宗大和八年(834)贬康州,移明州长史。武宗会昌末任楚州刺史,宣宗大中二年(848)任桂管观察使。寻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约未几卒。生平事迹散见《新唐书》本传、《桂林风土记》。《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补收2句。
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五
瓘字茂宏。京兆万年人。及进士第。仕累中书舍人。与李德裕善。李宗闵恶之。贬明州长史。会昌末累迁楚州刺史。终桂管观察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4? 【介绍】: 唐长安人,字洪度。幼随父入蜀,沦为乐妓。工诗,韦皋镇蜀,召令侍酒赋诗,称为女校书。暮年屏居浣花溪,著女冠服,创制松花小笺,人称薛涛笺。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8?—832? 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薛郧,因官寓蜀。涛美貌聪慧,通晓音律,8岁能诗。及笄,以诗闻。德宗贞元中韦皋镇蜀,召令侍酒赋诗,遂入乐籍。以灵慧获名当时,出入幕府,自韦皋至李德裕,历事11镇。韦皋曾拟奏请朝廷授以秘书省校书郎之衔,虽未获准,时人仍称之为校书。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曰:“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于今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段文昌为撰墓志,题曰《西川校书薛洪度之墓》。涛交游广泛,与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20余人皆有唱和。兼擅书艺。晚年居成都浣花溪,著女冠服。自制深红小彩笺,后人仿造,称“薛涛笺”。事迹见《唐才子传》卷六。《历朝名媛诗词》评其诗曰:“涛诗颇多才情,轶荡而时出闲婉,女中少有其比。然大都言情之作,娓娓动人。”然亦有旨在讽喻者,杨慎称其诗“讽喻而不露,得诗人之妙”(《升庵诗话》卷一四);纪昀亦云:“托意深远”、“非寻常裙屐所及。”(《纪河间诗话》)有《锦江诗》5卷,已佚。近人张蓬舟有《薛涛诗笺》。《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1。
唐诗汇评
薛涛(?-832),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后随父入蜀。幼聪慧辩给,晓音律,能书善诗。贞元中,韦皋镇蜀,召令侍酒赋诗,遂入乐籍,蜀中呼为“女校书”。曾被罚赴边,后返成都。历事十一镇,与节帅王播、武元衡、段文昌、李德裕,诗人元稹、王建、白居易等均有诗作往还。晚年居浣花溪畔,好吟小诗,因自制彩笺,时称“薛涛笺”。有《锦江集》五卷,己佚。后人辑有《薛涛诗》一卷行世,《全身诗》编诗一卷。
词学图录
薛涛(?-832至835) 字洪度,一作宏度。长安人。父郧宦蜀,殁后妻女流寓蜀中,遂入乐籍。韦皋奏请授秘书省校书郎,未果,人往往以女校书称之。有《锦江集》五卷,今佚,《全唐诗》录存诗一卷,近人张蓬舟有《薛涛诗笺》,有《阿那曲》等词。
全唐诗补逸
薛涛字洪度,本长安人,随父宦流落蜀中。文宗大和五年卒,年六十四。补诗二首。

作品评论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万识桥边女校书,枇杷树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国史补》
有乐妓而工篇什者,成都薛涛;有家僮而善章句者,郭氏奴:皆文之妖也。
云溪友议
友人元相国(稹),应制科之选,历天禄畿尉,则闻西蜀乐籍有薛涛者,能篇咏,饶词辩,常悄然于怀抱也。
鉴诫录
薛涛者,容仪颇丽,才调尤佳,言谑之间,立有酬对。
《牧竖闲谈》
元和中,成都乐籍薛涛者,善篇章,足辞辩,虽无风讽教化之旨,亦有题花咏月之才,当时营妓之中尤物也。
宣和书谱
妇人薛涛,成都倡妇也,以诗名当时,虽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风致。故词翰一出,则人争传以为玩……每喜写己所作诗,语亦工,思致俊逸,法书警句,因而得名。
唐才子传
涛工为小诗……其所作诗,稍欺良赶,词意不苟,情尽笔墨,翰苑崇高,辄能攀附。殊不意裙裾之中出此异物,岂得以匪人而弃其学哉!
唐诗镜
薛涛诗气色清老,是此中第一流人。
唐音癸签
薛工绝句,无雌声,自寿者相。
徐𤊹《红雨楼题跋记》
唐有天下三百年,妇人女子能诗者不过十数,娼妓诗最佳者薛洪度、关盼盼而已。彤管所载,不得一二;女史所收,不得三四。近曹能始参西蜀,梓而行之。洪度诗五百首,此亦断圭残璧,非完璞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字子章。宪宗元和进士。文宗开成中拜剑南东川节度使,徙义武节度使。性宽厚,治政有方。历工部尚书、秘书监,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七十七。
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一
宏宣字子章。开成中官给事中。累迁节度使。进太子少傅。封固安县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 【介绍】: 唐邓州新野人,字顺之。庾何子。擢进士第,又中宏辞,辟宣州幕府。入拜右补阙、起居舍人。召为翰林学士。迁工部侍郎,权知吏部选事,转吏部侍郎。文宗将立鲁王为太子,慎选师傅,敬休以户部侍郎兼鲁王傅。敬休姿容温雅,不饮酒茹荤,不近声色。官终尚书左丞。有《谕善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5 字顺之,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宪宗元和元年(806)登进士第,又中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辟为宣州从事。累迁右补阙、起居舍人。十三年,为礼部员外郎,入为翰林学士。后迁礼部郎中,改兵部郎中、知制诰。历工部、吏部侍郎。文宗大和六年(832),以户部侍郎兼鲁王傅,迁尚书左丞。九年卒,赠吏部尚书。生平散见《唐会要》卷二五、卷三九、卷五六及卷六七,新、旧《唐书》本传,《广卓异记》卷一三。敬休姿容温雅,襟怀旷达冲淡,能诗善文。《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其《谕善录》7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二
敬休字顺之。南阳新野人。举进士。以宏词登科。累官工部侍郎。徙吏部兼鲁王傅。再为尚书左丞。大和九年卒。赠吏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深州陆泽人,字孔昭。张荐子。宪宗元和中举进士,状元及第,后应宏辞科第一,又为京兆解头,时号为“张三头”。历左右补阙。谄事宰相李逢吉,为之鹰犬,与李续之等有“八关十六子”之称。坐事贬汀州刺史,官终左司郎中。工诗。嗜茶,有《煎茶水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孔昭,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州西)人,工部侍郎张荐子。初为京兆解头,宪宗元和九年(814)进士及第为状头,十二年举博学宏词科为敕头,时号“张三头”。穆宗长庆中以凶险敢言为宰相李逢吉所重用,合谋排挤朝士之不附李逢吉者,构陷李绅,遂使贬端州司马。敬宗宝历二年(826)迁祠部员外郎,与李续之等号“八关十六子”。文宗大和元年(827)贬汀州刺史。武宗会昌二年(842)为江州刺史。事迹详见新、旧《唐书》本传及《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诗17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6首,断句3,序1首。
唐诗汇评
张又新,生半年不详,字孔昭,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州西)人。元和九年(814)状元及第,十二年登博学宏词科。应辟为广陵从事,历补阙,迁祠部灵外郎。大和元年,贬汀州刺史。后回朝任刑部郎中,转中州刺史。会昌年间曾任江州刺史。有《煎茶水记》一卷及诗文行世。《全唐诗》存诗十七首。
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一
又新字孔昭。工部侍郎荐子。元和中进士。历左右补阙。李逢吉用事。又新与李续刘栖楚附之。有八关十六子之目。逢吉罢相。领山南东道节度。表为行军司马。坐田伾犯赃●命。贬汀州刺史。李训用事。复召为刑部郎中。训死复贬。终左司郎中。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又新)善为诗,恃人多轥藉。其淫荡之行,率见于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虢州弘农人,字师皋。宪宗元和五年进士。元和末,官至监察御史。穆宗初即位,不修政道,虞卿上疏极谏。文宗时李宗闵、牛僧孺辅政,用为谏议大夫,转给事中。李德裕为相,出为常州刺史。性柔佞,附权幸以为奸利。与宗闵朋比唱和,时号为党魁。宗闵复入相,召为工部侍郎,寻拜京兆尹。御史大夫李固言劾其朋党,乃令收虞卿下狱,贬虔州司户参军,卒于贬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5 字师皋,排行八,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宪宗元和五年(810)登进士第,又中博学宏词科,授校书郎。元和末,累官至监察御史。穆宗长庆初,迁侍御史,再转为礼部员外郎、史馆修撰。与牛僧孺、李宗闵朋比唱和,与兄弟汝士,汉公操纵举场选士,时号党魁。文宗大和九年(835)拜京兆尹。为郑注、李训所构,贬虔州司马,再贬虔州司户参军,卒。事迹详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佚句“河势昆仑远,山形菡萏秋”,实为杨茂卿之作。
全唐文·卷七百十七
虞卿字师皋。虢州宏农人。元和五年进士。又举博学宏词科。累拜谏议大夫宏文馆学士。转给事中。出为常州刺史。入拜工部侍郎。授京兆尹。贬虔州司户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弘正。唐幽州范阳人,字子彊。卢纶子,卢简辞弟。宪宗元和末擢进士第。累为节度使府掌书记,入朝为监察御史、侍御史,迁兵部郎中、给事中。武宗会昌末奉命宣谕河北三镇,还,拜工部侍郎。宣宗大中初转户部侍郎,充盐铁转运使,立新法,课入加倍。出镇徐州,治军有方。后迁检校兵部尚书、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亳颍观察等使,卒于镇。
全唐文·卷七百三十
宏正字子强。户部郎中纶子。元和末进士。累拜工部侍郎。大中初转户部。充盐铁转运使。检校户部尚书。出为武宁节度使。徙宣武。卒赠尚书右仆射。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十六
宏。开成中擢进士第。
李宏庆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
宏庆。开成中检校太子庶子金州刺史兼御史中丞。
李宏简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一
宏简。大中六年官宗正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6—898 【介绍】: 唐魏州贵乡人,字德孚。初为魏州裨将,主马牧。赵文㺹死,众推弘信为帅,诏擢知魏博节度留后,再迁节度使,加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豫章郡公。累官至检校太师、守侍中、临清郡王。卒谥庄肃。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6—898 《全唐诗外编》又作罗宏信。弘信,字德孚,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人。少从戎役。僖宗文德元年(888),加工部尚书,复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充魏博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昭宗龙纪元年(889),加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封豫章郡公。累官至检校太师、守侍中、临清王。卒谥庄肃。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外编》收诗2首,皆重见于《全唐诗》罗绍威名下,《白菊》一首又见于罗隐名下。绍威即弘信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