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浑然(渾然)  拼音:hún rán
1.不分明、不可分别的样子。《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赵壹传》:「浑然同惑,孰温孰凉?」也作「混然」。
2.完全、全然。唐。韩愈至邓州北寄上襄阳于相公书〉:「浑然天成,无有畔岸。」
《漢語大詞典》:无全(無全)
(1).谓不能存活。 唐 杨弘贞 《贯七札赋》:“出一札而锋鋩自利,踰百步而犀兕无全。” 唐 沈佺期 《鼓吹曲辞·钓竿篇》:“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全。”
(2).没有完整的。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投刃皆虚,目牛无全。”参见“ 无全牛 ”。
分類:完整存活
《漢語大詞典》:无全牛(無全牛)
谓眼里没有完整的牛。庄子·养生主:“ 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 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 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后以“无全牛”比喻技艺精纯的境界,或谓专注于某一事物达到极点。 唐 李白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诗:“ 长桑 晚洞视,五藏无全牛。” 清 黄鷟来 《咏怀》:“少壮喜谈兵,目中无全牛。”
《國語辭典》:自满(自滿)  拼音:zì mǎn
自认满足。引申为骄傲、自负的意思。《书经。仲虺之诰》:「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西游记》第二二回:「你这猴子,又逞自满,不肯说出保唐僧的话来么?」
《國語辭典》:残缺(殘缺)  拼音:cán quē
缺坏而不完整、不完备。唐。贾至〈虙子贱碑颂〉:「古碑残缺,苔篆磨灭。」宋。欧阳修〈五代史记一行传叙〉:「求之传记,而乱世崩离,文字残缺,不可复得。」
分類:残缺完整
《國語辭典》:全牛  拼音:quán niú
尚未肢解而四体完整的牛。《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唐。高适〈奉酬睢阳李太守〉诗:「著鞭驱驷马,操刀解全牛。」
《漢語大詞典》:全书(全書)
(1).内容完整,并无残缺的书。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但既残缺,非復全书。” 宋 曾巩 《〈新序〉目录序》:“ 刘向 所集次新序三十篇; 隋 唐 之世,尚为全书,今可见者十篇而已。”
(2).指整部书。 清 康熙 《御制〈佩文韵府〉序》:“於五十年十月全书告成,共一百零六卷,一万八千餘页。”
(3).由许多人合编的丛书。如:《四库全书》
(4).指一人的全集。如:曾子全书
(5).就某一专题进行全面阐述所编次的书。如:农政全书
《國語辭典》:句子  拼音:jù zi
1.由单词或复词联缀而成,表示完整意义的独立语言单位,必须有代表人、事或物的主语,并有说明主语的谓语,如「鸟飞」、「孔子是圣人」。
2.比喻冷言冷语。《官场现形记》第一八回:「说上去非但不听,而且还要受他们的句子。」
《漢語大詞典》:全璧
比喻完整而无缺损的东西。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余常言,自刻本説郛出,而説郛亡矣,然其中全帙有另鐫行者,后人缘其书目,广求之,始为全璧,未可为此刻误也。” 鲁迅 《热风·儿歌的‘反动’》:“然拜读原诗,亦存小失,倘能改第二句为‘两半个都那里去了’,即成全璧矣。”
《國語辭典》:成言  拼音:chéng yán
约定、盟约。《楚辞。屈原。离骚》:「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宋。辛弃疾 沁园春。杯汝来前词:「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
《國語辭典》:完好  拼音:wán hǎo
1.完美。唐。韩愈 贞曜先生墓志铭:「先生生六七年,端序则见,长而愈骞,涵而揉之,内外完好。」
2.完整无缺。如:「完好如新」。宋。苏轼书琅琊篆后〉:「蜀人苏轼来守高密,得旧纸本于民间,比今所见犹为完好。」
《國語辭典》:片段  拼音:piàn duàn
1.成片、成段的。唐。方干 僧院小泉井诗:「片段似冰犹可把,澄清如镜不曾昏。」唐。杜牧朱坡〉诗:「洞云生片段,苔径缭高低。」
2.文章的段落。如:「这篇文章的每一片段都很精彩。」
3.零星的部分。如:「这只是故事的片段。」也作「片断」。
《國語辭典》:补足(補足)  拼音:bǔ zú
增补,使达足数。如:「补足金额」。
《漢語大詞典》:坚完(堅完)
(1).坚固完好;壮盛充沛。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今 邢州 城,乃 进 所筑,其厚六丈,至今坚完。” 宋 苏轼 《上韩魏公论场务书》:“以向之民力坚完百倍,而不能支,以今之伤残之餘,而能办者, 軾 所不识也。” 宋 沈辽 《赠桃源大师还剡》诗:“道人自怡悦,形神愈坚完。”
(2).固定完整。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二者并兼,则音母几将二百。然皆坚完独立,非如 日本 五十假名,删之不过二十音也。”
《國語辭典》:完肤(完膚)  拼音:wán fū
1.完好的皮肤。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八。黥》:「自颈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诗。……凡刻三十馀首,体无完肤。」
2.比喻完好、完美。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所用典故,被其捃摘,几无完肤。」
《漢語大詞典》:无全牛(無全牛)
谓眼里没有完整的牛。庄子·养生主:“ 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 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 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后以“无全牛”比喻技艺精纯的境界,或谓专注于某一事物达到极点。 唐 李白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诗:“ 长桑 晚洞视,五藏无全牛。” 清 黄鷟来 《咏怀》:“少壮喜谈兵,目中无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