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25,分269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安存
粗安
安吉
安辑
安节
安出
道安
安州
安巢
安福
安和
安荣
安乐窝
安陆
安忍
《國語辭典》:安存  拼音:ān cún
置身、容身。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一折:「我一发指引与你立身之事,别处难以安存,直至下邳城去。」《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四出》:「村落人家不足论,不如古庙且安存。」
《漢語大詞典》:粗安
(1).大致安定;大致安好。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由是盗贼屏息,人情粗安。”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宜先设法使地方粗安,方可实行选举之法。”
(2).谓疾病基本痊愈。《再生缘》第六三回:“叨福庇,得粗安,贱恙如今算是痊。”
《漢語大詞典》:安吉
(1).语本《诗·唐风·无衣》:“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后以“安吉”称美命服。 宋 苏轼 《谢赐对衣金带马表》之二:“时遣拾遗补过之臣,出为承流宣化之任,子衣安吉,不待请而得之。”
(2).平安吉祥。 汉 焦赣 《易林·观之鼎》:“天所顾祐,祸灾不至,安吉不惧。”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朱书禹字渡江河:“渡江河者,朱书‘禹’字佩之,免风涛,保安吉。” 金 元好问 《贾漕东城中隐堂》诗:“安吉总输中隐士,典刑真见老成人。”《再生缘》第六四回:“锦衣玉食身安吉。”
《國語辭典》:安辑(安輯)  拼音:ān jí
安定和睦。《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消救灾眚,安辑黎元。」《儒林外史》第八回:「务在安辑,与民休息。」
《漢語大詞典》:安节(安節)
谓遵守一定的节度,不作非分之想。语本易·节:“安节,亨。《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王弼 注:“得位而顺,不改其节,而能亨者也。” 宋 宋祁 《赐陕西西路沿边经略招讨都部署司敕》:“但当循经费之式,去自润之私,取仰於官,均惠於众,由兹底绩,夫何间然!安节坦怀,毋或疑惮。”
《骈字类编》:安出
史记黥布傅:上曰:是计将安出?令尹对曰:出下计。
又杜周傅: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足法乎?汉书郦食其傅:食其言六国从衡时,沛公喜,赐食其食。问曰:计安出?
《國語辭典》:道安  拼音:dào ān
东晋一位高僧的法号。俗姓魏。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县境内)人。早年出家,因形貌黑丑,不为剃度师所重视,后受知于佛图澄,曾代佛图澄说法,赢得「漆道人,惊四邻」的美誉。佛图澄死后才离开邺都,而下襄阳,创檀溪寺,斋讲不倦,成为当时佛教界的典范。孝武帝太元四年苻坚攻下襄阳,延请道安住长安,这时他已六十七岁。在长安七、八年间,领导翻译讲经说法。他在佛法中,以《般若学》用功最力,在当时是最接近般若义的一家。著有《光赞析中解》、《放光般若析疑准》、《空性论》等。其中尤以综理众经目录、对了解译经史的贡献最大。主张僧侣应以释为姓,也获得后世僧众的遵循。
《骈字类编》:安州
唐书地理志:安州,安陆郡。
《骈字类编》:安巢
唐 韩愈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 暮鸟已安巢,春蚕看满箔。
《漢語大詞典》:安福
平安幸福。 汉 焦赣 《易林·讼之观》:“钦明之德,坐前玉食,必保嘉美,长受安福。”
分類:平安幸福
《國語辭典》:安和  拼音:ān hé
1.安定平和。《书经。周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唐。孔颖达。正义:「司徒主国教化,布五常之教,以安和天下众民。」唐。元结 夏侯岳州表:「公能请正宽恕,静以理之,故其人安和而服悦,为当时法则。」
2.安好、平安。唐。韩愈与大颠师书〉:「孟夏渐热,惟道体安和。」
《漢語大詞典》:安荣(安榮)
安乐荣耀。荀子·儒效:“为君子则常安荣矣,为小人则常危辱也。”《韩诗外传》卷八:“人之所以好富贵安荣,为人所称誉者,为身也。恶贫贱危辱,为人所谤毁者,亦为身也。” 明 刘基 《赠徐仲远序》:“自古固有不仁而安荣,守道而戮辱者,庸非命乎!” 梁启超 《立宪法议》:“君主顺时势而立宪法者,则其君安荣。”
分類:安乐荣耀
《國語辭典》:安乐窝(安樂窩)  拼音:ān lè wō
宋邵雍称其居为「安乐窝」。见《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一。邵雍传》。后指安稳快乐的存身地。宋。戴复古 访赵东野诗:「四山便是清凉国,一室可为安乐窝。」也称为「安乐乡」。
《骈字类编》:安陆(安陆)
唐 郎士元 送别 穆陵关上秋云起,安陆城边远行子。
唐 李商隐 少将 族亚齐安陆,风高汉武威。
分类:安陆
《漢語大詞典》:安忍
安于做残忍的事;残忍。左传·隐公四年:“夫 州吁 ,阻兵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孔颖达 疏:“安忍,行虐事刑杀过度也。”魏书·酷吏传·崔暹:“贪暴安忍,民庶患之。”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夫绞以致毙,斩则殊形,除恶之体,於斯已极。梟首、轘身,义无所取,不益惩肃之理,徒表安忍之怀。” 胡三省 注:“忍,残忍也。安忍,安於为残忍之事。”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宋太师彦筠奉佛:“然性安忍,所幸婢妾有小过,鞭捶备至。”
分類: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