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0—272 【介绍】: 三国魏末西晋初河内温人,字叔达。司马懿弟。仕魏至太傅。赐爵关内侯。司马懿执政,常自退损。废立之际,未尝预谋。晋代魏,魏主陈留王被废,就金墉城,孚拜辞,执王手,流涕歔欷,不能自胜。后封安平王。拜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虽见尊宠,不以为荣,常有忧色。临终,遗令自称“有魏贞士”。
全晋文·卷十四
孚字叔达,宣帝弟,建安中选为平原侯植文学掾,迁太子中庶子。魏受禅,转中书郎,迁给事黄门侍郎,加骑都尉,出为河内典、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转清河太守。明帝即位,迁度支尚书。齐王时除尚书右仆射,进爵昌平亭侯。迁尚书令,进爵长社县侯。加侍中,迁司空,代王凌为太尉。高贵乡公时转太傅,陈留王时封长乐公,武帝受禅,封安平王,进拜太宰,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泰始八年薨,年九十三,谥曰献王。
刘理 朝代:蜀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44 【介绍】: 三国蜀涿郡涿县人,字奉孝。刘备子。立为梁王。刘禅建兴八年,以梁在吴分界,改封安平王。卒谥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6 【介绍】: 三国魏末西晋初太原晋阳人,字处道。好书,善属文。初仕魏,曹爽辟为掾。爽诛,官免。高贵乡公正元中,迁散骑常侍,典著作。高贵乡公将攻司马昭,沈知之,驰白昭。魏末司马炎为晋王,迁御史大夫。与羊祜、贾充等密谋代魏。入晋,以佐命功,转骠骑将军,录尚书事,统城外诸军事,封博陵县公。与荀顗、阮籍共撰《魏书》。
全晋文·卷二十八
沈字年道,太原晋阳人,魏司空昶从兄机之子。辟大将军曹爽府,迁中书黄门侍郎,免。起为治书侍御史,转秘书监,正元中迁散骑常侍、侍中,典著作。甘露之变,封安平侯,寻迁尚书,出为豫州刺史,迁征虏将军,封博陵侯,转振南将军,拜御史大夫,守尚书令给事中,晋受禅,转骠骑将军,录尚书事,进爵博陵县公,泰始二年卒,赠司空。有《魏书》四十八卷,集五卷。
叔孙建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5—437 【介绍】: 北魏代人。道武帝时,为外朝大人,参军国之谋。赐爵安平公,出为并州刺史,后以事免。明元帝时,念其前功,以为相州刺史,平定胡人刘虎起事。又以徐州刺史率众南攻刘宋,有功。太武帝时,除平原镇大将,封丹阳王。击走宋将檀道济,拔滑台。在镇十余年,甚有威略,为北魏初名将。卒谥襄。
全后魏文·卷二十五
建,代人。登国初,为外朝大人,历后将军、都水使者、中领军,赐爵安平公,加龙骧将军。出为并州刺史。免。明元即位,以为正直将军、相州刺史。迁广陵镇将,除楚兵将军、徐州刺史。赐爵寿光侯,加镇南将军。除平原镇大将,封丹阳王,加征南大将军。太延三年卒,年七十三,谥曰襄王。
高谧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8—472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字安平。高湖子。有文武才。文成帝太安中以功臣子召入禁中,除中散,专典秘阁,肃勤不倦,得帝信重。以坟典残缺,奏请广访群书,大加缮写,由是代京图籍得以审正。献文帝时侍帝讲读,拜兰台御史。寻转治书,掌摄内外,弹纠非法,无所畏避。
崔仲哲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博陵安平人。崔秉子。诞生后即为祖母宋氏所养育。常以将略自许。从广阳王元渊北讨,以军功赐爵安平县男。及父秉被杜洛周围于燕州,仲哲泣诉朝廷,遂除别将,与都督元谭赴援镇压,至下口,仲哲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3—530 【介绍】: 北魏北秀容川人,字天宝。契胡部落首领。孝明帝正光中,四方兵起,荣镇压各族起义,招纳侯景、高欢等。以功累官使持节、安北将军,都督桓朔讨虏诸军,封博陵郡公。孝明帝武泰元年,自晋阳入洛阳。胡太后毒死孝明帝,立幼主元钊。荣立孝庄帝,溺杀胡太后与元钊于河阴,杀丞相高阳王雍以下二千余人。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兼尚书令、太原王,专断朝政。还晋阳又镇压葛荣起义,击灭北海王元颢,镇压葛荣别部韩楼和万俟丑奴等,进位太师、天柱大将军。荣以本族子弟分掌权要,自居晋阳,遥控朝政。后于入朝时被孝庄帝杀于殿上,内外喜噪,声满洛阳城。
全后魏文·卷五十三
荣字天宝,北秀容人。世为酋帅,神龟末袭爵梁郡公。正光中以功封安平县侯,进封博陵郡公,累迁车骑将军、右光禄人、仪同三司。孝庄即位,进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开府、兼尚书令、领军将军,封太原王,进柱国大将军、兼录尚书事,以平葛荣功进大丞相,又进位太师,以平元颢功进天柱大将军。永安三年杀之于明光殿。前废帝即位,赠假黄钺相国、司州牧、晋王,加九锡,谥曰武,配享高祖庙。
崔说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2—575 【介绍】: 北周博陵安平人,本名士约。少鲠直,工骑射。起家领军府录事,转咨议参军。后为荆州刺史贺拔胜部下。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帝奔关中,东魏高欢遣侯景攻荆州,贺拔胜不敌,说随贺拔胜奔梁,复自梁归。西魏文帝大统三年,从宇文泰与东魏大战,复弘农,战沙苑,皆有功,赐姓宇文氏,并赐名说。入北周,历事三帝。累迁总管凉、甘、瓜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莅政强毅,百姓畏惧。封安平县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魏乐浪人,家武川,字小兴。王盟子。从父征伐,文帝大统初,赐爵安平县子,授扬烈将军。累迁大都督、开府仪同三司、侍中、领军将军,宿卫宫禁,小心敬慎。进爵安宁郡公,官至小司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1—591 【介绍】: 隋博陵安平人,字公辅。少有才名。北齐天保八年举秀才,官至通直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曾参修国史。北周时为内史上士,主诏诰格式及选用山东人物。后助杨坚受禅建隋,官内史令,与高颎等同修《隋律》。及隋灭陈,授柱国、郡公。文帝开皇十年,出为怀州刺史,岁余,卒官。谥文。有文集。又曾奉诏修《齐史》,未毕,其子百药续成,即《北齐书》。
全隋文·卷十七
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齐天保八年,举秀才,射策上第,授殿中将军,谢病归。乾明初,徵入议曹。皇建初,授丞相府行参军。太宁初,除奉朝请。河清中,授员外散骑侍郎,天统初,进给事中,直中书参掌诏诰,寻迁中书舍人。武平初,加通直散骑侍郎。寻除中书侍郎,进通直散骑常侍。承光中,授仪同三司。入周,为内史上士。宣政末,授御正下大夫。大象初,赐爵成安县男,为丞相府属,加仪同、大将军。进从事中郎。隋受禅,授内史令、上仪同,进爵为子。袭父爵,进爵安平县公。及平陈,授柱国、郡公。以忤旨,出为湖州刺史,转怀州刺史。开皇十九年卒。赠大将军、廉州刺史。谥曰文。有《霸朝集》五卷,《集》五十卷。(案:《隋书·李德林传》,禅代之际,其相国总百揆,九锡殊礼,诏策、笺表、玺书,皆德林之辞也。又案《霸朝集序》,静帝诏册皆德林作。今据之,编入德林《集》中。其馀,齐天统初至武平初诏诰、入周以后诏诰、开皇初诏诰,未必出一人手,未敢编入。)
阳雄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8 【介绍】: 北周上洛邑阳人,字元略。阳猛子。起家奉朝请,以战功封安平县侯。累迁平州刺史,进爵玉城县公。历京兆尹、户部中大夫,进位大将军,迁江陵总管,封鲁阳县公。善附会,能自谋身,故得保全爵禄。卒谥怀。
宇文恺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5—612 【介绍】: 隋朔方夏州人,字安乐。宇文忻弟。好学,博览书记,尤多技艺。隋文帝时,以其有巧思,拜营新都副监。尝凿广通渠决渭水达于河,以通漕运。炀帝时为营东都副监,揣度帝意,规划东都极尽壮丽侈宏,得帝欢心,拜工部尚书。从帝北巡,为制大帐,可容数千人坐。又造观风行殿,容侍卫数百人,下施轮轴,可推移行动。终金紫光禄大夫。卒谥康。有《东都图记》、《明堂图议》、《释疑》等。
全隋文·卷二十三
恺字安乐,本朔方人,迁居京兆。周初,以功臣子封双泉伯,进封安平县公。历千牛,累迁御正中大夫、仪同三司。大象中,加上开府。隋受禅,拜营宗庙副监、太子左庶子,别封甑山县公。及迁都,领营新都副监。后拜莱州刺史。坐兄忻诛,除名。及建仁寿宫,授将作大匠,拜仁寿宫监,仪同三司,寻为将作少监。炀帝即位,为营东都副监,寻迁将作大匠。进位开府,迁工部尚书,进金紫光禄大夫。卒,谥曰康。有《东宫典记》七十卷,《东都图记》二十卷,《明堂图议》二卷,《释疑》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1 【介绍】: 隋扶风人。少沉谨,有才干。初仕于北周至工部上大夫。入隋,进爵安平郡公,拜太府卿。疏滑水以利漕运,渠成,领太子左卫率,判工部、民部二部尚书,进位大将军。奏罢各台省府寺以置廨钱收息取给与民争利,以给职田代之。帝纳其奏。后出为淅州刺史,迁洪州总管,所在俱有惠政。卒于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5—648 【介绍】: 唐定州安平人,字重规。李德林子。幼多病,祖母以百药名之。七岁能属文,号奇童。隋时授太子舍人兼东宫学士,后归唐。受谮,流泾州。太宗重其才名,召拜中书舍人,赐爵安平县男,诏修定《五礼》、律令,撰《齐书》。累官至宗正卿,爵为子。百药以名臣之子,才行相继,四海名流,莫不宗仰。藻思沉郁,尤长于五言诗。卒谥康。所撰《齐书》行于时。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65—648 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隋内史令、安平公李德林之子。幼年多病,故以“百药”为名。七岁解属文,号“奇童”。隋开皇初,授东宫通事舍人,迁太子舍人,兼东宫学士。后袭父爵,进礼部员外郎。炀帝即位。因忤旨贬为桂州司马,废还乡里。后又授建安郡丞。入唐,为泾州司户。太宗贞观元年(627),召为中书舍人。二年,迁礼部侍郎。四年,授太子右庶子。十年,以撰《北齐书》成,加散骑常侍,行太子右庶子。后数年自请致仕,以诗酒自适。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隋书·李德林传》附、《大唐新语》卷八。百药才行显世,好奖荐后进。系太宗时代著名诗人,藻思沉郁,尤长五言。现存诗作,以应制奉和诗居多,以咏怀古迹诗称佳,代表作为《郢城怀古》、《晚秋登古城》。原有集30卷,已佚。后人辑为《李百药集》1卷。《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
唐诗汇评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隋内史令李德林子。七岁能属文。开皇初,授太子通事舍人,兼学士,辄谢病去。召袭父爵,署礼部员外郎。炀帝即位,废还乡里。入唐,太宗即位,拜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大子左、右庶子,散骑常侍,宗正卿。有《李百药集》三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二
百药字重规。隋内史令德林子。开皇时袭爵安平公。武德中授泾州司户。太宗朝累官宗正卿。贞观二十二年卒。年八十四。谥曰康。

作品评论

卢照邻《南阳公集序》
李长于五言,下笔无滞。
《大唐新语》
李百药,德林之子,才行相继,海内名流莫不宗仰。藻思沉蔚,尤工五言。太宗常制《帝京篇》,命其和作,叹其精妙,手诏曰:“卿何身之老而才之壮,何齿之宿而意之新?”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穿地筑山,以诗酒自适,尽平生之志。
唐音癸签
李安平藻思沉郁,尤长五言,如“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含巧于硕,才壮意新,真不虚人主品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定州安喜人,字润甫。崔湜弟。官至殿中侍御史。坐湜当流,亡命郢州,遇赦还,道病卒。工诗,词甚典丽。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约713 字润甫,小名海子。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崔仁师之孙,崔湜之弟。举进士第一。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员外郎,袭封安平县男。玄宗先天二年(713)因兄湜谋逆罪连累,当流放,亡命郢州,作《幽征赋》以寄意,词甚典丽。遇赦还,病死途中。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唐诗纪事》卷一三,《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卷二。液有文名,尤工五言诗。裴耀卿纂其遗文编为《崔液集》10卷,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已佚。《全唐诗》存诗12首。
唐诗汇评
崔液(?-714),字涧甫,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崔湜之弟。先天中官至殿中侍御史,坐湜当配流,亡命郢州。遇赦还,道病卒。液工五言诗,有《崔液集》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十二首。

作品评论

新唐书·崔仁师传附崔液传
液字润甫,尤工五言诗。湜叹,因字呼曰:“海子,我家龟龙也。”官至殿中侍御史。坐湜当流,亡命郢州,作《幽征赋》以见意,词甚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