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  拼音:tiān xià ān,zhù yì xiàng ; tiān xià wéi,zhù yì jiàng
(谚语)国家安定时,应注意行政首长的能力;动乱时,就应注意军事将领的忠诚。《汉书。卷四三。陆贾传》:「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则士豫附;士豫附,天下虽变,则权不分。」
《国语辞典》: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患贫而患不安)  拼音:bù huàn pín ér huàn bù ān
不忧虑国家贫穷,只担心社会不安定。语出《论语。季氏》:「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国语辞典》:兴国安邦(兴国安邦)  拼音:xīng guó ān bāng
振兴国家,使安定巩固。如:「全体国民皆拥护政府,安守本分,才是兴国安邦之道。」
《国语辞典》:天下汹汹(天下汹汹)  拼音:tiān xià xiōng xiōng
形容天下局势不安定,民心浮动的样子。《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传》:「天下汹汹,人怀危惧。」也作「天下匈匈」、「天下恟恟」。
《国语辞典》:治乱兴亡(治乱兴亡)  拼音:zhì luàn xīng wáng
国家安定、变乱、兴盛、灭亡等各种情况。《周书。卷二三。苏绰传》:「衰弊则祸乱交兴,淳和则天下自治。治乱兴亡,无不皆由所化也。」也作「治乱存亡」。
《国语辞典》:治乱存亡(治乱存亡)  拼音:zhì luàn cún wáng
国家安定、变乱、生存、灭亡等各种情况。《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汉书。卷六○。杜周传》:「后妃之制,夭寿治乱存亡之端也。」也作「治乱兴亡」。
《国语辞典》:忧患意识(忧患意识)  拼音:yōu huàn yì shì
处于安定中仍不忘思虑急难处境的危机感。如:「唯有对自己的国家前途怀有忧患意识,才能避免民族走向衰败的命运。」
《国语辞典》:安定翼  拼音:ān dìng yì
航空器材上一种用以增加飞机构架安定性的翼面。
《国语辞典》:抱素怀朴(抱素怀朴)  拼音:bào sù huái pú
比喻民风淳朴,人心安定。如:「现今社会人人勾心斗角,用尽心机,不禁令人想念往昔抱素怀朴的日子。」《乐府诗集。卷一。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玄冥》:「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
《国语辞典》:保国安民(保国安民)  拼音:bǎo guó ān mín
保卫国家,安定人民。《水浒传》第六三回:「若以礼币请他,拜为上将,可以扫清水寨,殄灭狂徒。保国安民,开疆展土,端在此人。」《明史。卷三三二。西域列传四。别失八里》:「友邦远国,顺天事大,以保国安民,皇天监之,亦克昌焉。」
《国语辞典》:兵戈扰攘(兵戈扰攘)  拼音:bīng gē rǎo rǎng
战争祸乱频仍,不得安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那老母原是兵戈扰攘中看见杀儿掠女,惊坏了再苏的。」
《国语辞典》:拨乱之才(拨乱之才)  拼音:bō luàn zhī cái
能平治乱世,安定天下的人才。《隋唐演义》第五三回:「事到骑虎之势,家国所关,非真拨乱之才、一代伟人,总难立脚。」
《国语辞典》:镇定剂(镇定剂)  拼音:zhèn dìng jì
一种安定情绪的药物,可用于治疗焦虑症及精神相关疾病。若长期服用,会产生不良的副作用。也称为「镇静剂」。
《国语辞典》:安和乐利(安和乐利)  拼音:ān hé lè lì
安定平和、康乐富庶。如:「营造一个安和乐利的社会,应是从政者责无旁贷的志业。」
《国语辞典》:安必思危  拼音:ān bì sī wéi
居于安定、太平时必须考虑到潜伏的危机。《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可谓盛不忘衰,安必思危,远见识微之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