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4,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谕檄
补辑
获乂
定极
和治
静民
安乂
案堵
艾安
治强
宁盈
宁乂
宁附
俗理
宽安
《漢語大詞典》:谕檄(諭檄)
说明情况安定民心的公文。 宋 王安石 《送文学士倅邛州》诗:“时平无諭檄,不访 碧鸡 祥。”参见“ 諭蜀文 ”。
《漢語大詞典》:谕蜀文(諭蜀文)
汉 番阳 令 唐蒙 奉命赴 夜郎 ,途中,“发军兴制,惊惧子弟,忧患长老,郡又擅为转粟运输”, 武帝 乃使 司马相如 责 唐蒙 ,并草檄“喻告 巴蜀 民以非上意”。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遂以“諭蜀文”喻指安民告示。 元 陈孚 《交州使还感事》诗之二:“榻前未上征 辽 疏,囊底空留諭 蜀 文。”亦作“ 諭蜀书 ”。 明 张舍 《己亥秋月寄杨升庵》诗:“登楼莫作依 刘 赋,奉使曾传諭 蜀 书。”
《國語辭典》:补辑(補輯)  拼音:bǔ jí
蒐辑、修订。如:「他从事古籍的补辑工作已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也作「补葺」。
《漢語大詞典》:获乂(獲乂)
得到治理;得到安定。 汉 潘勖 《册魏公九锡文》:“遂建 许 都,造我京畿,设官兆祀,不失旧物,天地鬼神,於是获乂。” 晋 陆机 《五等论》:“譬犹众目营方,则天网自昶,四体辞难,而心膂获乂。”
分類:治理安定
《漢語大詞典》:定极(定極)
(1).安定的止息之处。书·盘庚下:“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蔡 沈 集传:“民用荡析离居,无有定止。”
(2).引申为止境。 唐 钱起 《过桐柏山》诗:“秋风过 楚 山,山静秋声晚;赏心无定极,仙步亦清远。”
(3).固定不变的准则。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六:“夫文章是非无有定极,人言果当,何吝更改。”
《漢語大詞典》:和治
(1).和平治理。《穆天子传》卷三:“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2).太平,安定。《淮南子·本经训》:“天下和治,人得其愿。”
《漢語大詞典》:静民
谓安定民心。逸周书·谥法:“大虑静民曰定。” 朱右曾 校释:“静,安也。”
分類:安定民心
《漢語大詞典》:安乂
太平,安定。 南朝 梁武帝 《除省不便于民者诏》:“唯欲亿兆康寧,下民安乂。” 唐 元结 《补乐歌》之九:“茫茫下土兮,乃均四方;国有安乂兮,野有封疆。” 清 梅曾亮 《〈耻躬堂文集〉序》:“及海宇安乂,稍可休息。”
分類:太平安定
《漢語大詞典》:案堵
安居,安定有序。案,通“ 安 ”。史记·高祖本纪:“ 沛公 曰:‘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餘悉除去 秦 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案,案次第;堵,墙堵也。”汉书·王莽传下:“ 更始 都 长安 ,居 长乐宫 ,府藏完具,独 未央宫 烧,攻 莽 三日,死,则案堵復故。”
《國語辭典》:艾安  拼音:yì ān
太平无事。《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上》:「汉兴已六十馀岁矣,天下艾安,缙绅之属皆望天子封禅改正度也。」《汉书。卷五八。公孙宏等传》赞曰:「是时,汉兴六十馀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也作「乂安」。
《漢語大詞典》:治强(治強,治彊)
亦作“ 治彊 ”。安定强盛。《商君书·立本》:“故曰:治强之道三,论其本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治强生於法,弱乱生於阿。君明於此,则正赏罚而非仁下也。”史记·李斯列传:“ 孝公 用 商鞅 之法……获 楚 魏 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彊。”
分類:安定强盛
《漢語大詞典》:宁盈(寧盈)
谓生活安定富裕。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劝农功》:“则百姓戴父母之德,乐仁侯之利,未有不毕力农功而妇子享寧盈之庆者也。”
分類:安定富裕
《漢語大詞典》:宁乂(寧乂)
安定太平。 宋 苏轼 《明堂赦文》:“赖帝貺临,海寓寧乂。三垂之兵靡警,万邦之年屡丰。”
《漢語大詞典》:宁附(寧附)
安定和归附。 唐 元稹 《刘颇河中府河西令制》:“遂命试领州郡事,众庶寧附,边人宜之。”
分類:安定归附
《漢語大詞典》:俗理
谓社会太平安定。 唐 戎昱 《开元观陪杜大夫中元日观乐》诗:“今朝欢称玉京天,况值关东俗理年。” 唐 杨巨源 《上刘侍中》诗:“俗理寧因劝,边城詎假防。”
《漢語大詞典》:宽安(寬安)
宽裕安定。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一折:“见如今河清海晏,黎庶宽安。”
分類:宽裕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