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4,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保乂
宁一
保绥
泰宁
平天下
安昌
镇国
克定
内忧
太宁
安帖
宁人
昌平
干方
安固
《漢語大詞典》:保乂
(1).亦作“ 保艾 ”。治理使之安定太平。书·君奭:“率惟兹有陈,保乂 有殷 。” 孔 传:“以安治 有殷 。”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对扬天命,保乂王家。” 明 方孝孺 《身修思永堂记》:“近之如圣上之所传,篤志力行,以保艾王家之丕基,私窃有望焉。”
(2).养育安定。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皆宜膺受多福,保乂子孙。”
《漢語大詞典》:宁一(寧一)
亦作“ 寧壹 ”。 安定统一。史记·曹相国世家:“ 萧何 为法,顜若画一; 曹参 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浄,民以寧一。”《宋书·沈文秀传》:“今天下已定,四方寧壹,卿独守穷城,何所归奉?” 唐 白居易 《论刑法之弊策》:“臣伏以今之刑法, 太宗 之刑法也;今之天下, 太宗 之天下也。何乃用於昔,而俗以寧壹,行於今,而人未休和?”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沛然谁能御?四海望寧一。”
分類:安定统一
《漢語大詞典》:保绥(保綏)
(1).安适,安宁。 汉 张衡 《南都赋》:“於其宫室则有园庐旧宅,隆崇崔嵬,御房穆以华丽,连阁焕其相徽,圣皇之所逍遥,灵祇之所保绥。”
(2).使得到保全,获得安定。《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赖 武王 神武,拯兹难於四方,惟清区夏,以保绥我宗庙。”
《漢語大詞典》:泰宁(泰寧)
(1).地的别称。鹖冠子·度万:“唯圣人能正其音,调其声,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泰寧。” 陆佃 解:“泰寧,地也。”
(2).太平,安定。 汉 马融 忠经·兆人:“天地泰寧,君之德也。”
《国语辞典》:平天下  拼音:píng tiān xià
平,安定。平天下指使天下安定。《礼记。大学》:「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
《漢語大詞典》:安昌
(1).安定昌盛。 汉 焦赣 《易林·大有之蛊》:“与福上天,天下安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无常安之家,无常治之民,得贤则安昌,失贤则危亡,自古迄今,未有不然者也。”
(2).指 汉 安昌侯 张禹 。汉书·张禹传:“ 河平 四年代 王商 为丞相,封 安昌侯 …… 禹 性习音声,内奢淫,身居大第,后堂理丝竹筦弦。”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树塞反坫,三归玉食, 穰侯 之富, 安昌 之泰,则有僭上洿浊之累。” 宋 刘克庄 《沁园春》词:“富有图书,贫无釵泽,不似 安昌 列后堂。”
分類:安定昌盛
《漢語大詞典》:镇国(鎮國)
使国家安定。《亢仓子·贤道》:“贤可以镇国,材亦可以理国。”
分類:国家安定
《國語辭典》:克定  拼音:kè dìng
1.安定、平定。《诗经。周颂。桓》:「于以四方,克定厥家。」《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既建明哲,克定统业。」
2.注定。《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五三出》:「天生缘分克定,好一对夫妻。」
《國語辭典》:内忧(內憂)  拼音:nèi yōu
1.内部的忧患。多指国家内部不安定。《国语。晋语六》:「且唯圣人能无外患,又无内忧。」《史记。卷五。秦本纪》:「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也作「内患」。
2.母丧。唐。张说〈故洛阳尉赠朝散大夫马府君碑〉:「入太学,举明经,补巴西尉,内忧去职。」也作「内艰」。
《國語辭典》:太宁(太寧)  拼音:tài níng
1.天下太平。唐。白居易《策林一。二策项》:「养老敬长之教洽,则皇化可升于太宁。」
2.极宁静的境界。唐。吴筠《高士咏。广成子》:「三光入无穷,寂默返太宁。」
3.晋朝明帝的年号(西元323~325)。
4.北齐武成帝的年号(西元561~562)。
《國語辭典》:安帖  拼音:ān tiē
安定帖服。《魏书。卷五五。游明根传》:「且新附之民,服化犹近,特须安帖,不宜劳之。」《聊斋志异。卷一○。胭脂》:「判牒既下,意始安帖。」
《漢語大詞典》:宁人(寧人)
安定民众。书·大诰:“予曷其不于前寧人图功攸终。” 孔 传:“我何其不於前 文王 安人之道谋立其功所终乎!”《后汉书·左雄传》:“臣闻柔远和邇,莫大寧人,寧人之务,莫重用贤。”
《国语辞典》:昌平  拼音:chāng píng
1.国运昌隆,社会安定。如:「昌平盛世,家家富足安康。」
2.县名。参见「昌平县」条。
《漢語大詞典》:干方(幹方)
语出诗·大雅·韩奕:“榦不庭方,以佐戎辟。”榦,同“ 干 ”,安。后以“干方”谓安定和治理国家。晋书·王浑传:“今陛下出 攸 之国,假以都督虚号,而无典戎干方之实,去离天朝,不预王政。”
《國語辭典》:安固  拼音:ān gù
安定巩固。《后汉书。卷六五。皇甫规传》:「夫德不称禄,犹凿墉之趾,以益其高。岂量力审功安固之道哉?」《文选。曹囧。六代论》:「非所以保守社稷,安固国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