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释警(釋警)
解除警戒。谓安宁无事。文选·张协〈七命〉:“丹冥投烽,青徼释警。” 张铣 注:“青徼,东方;谓 吴 已平,释捨戍候,不用卒也。”
《漢語大詞典》:宁吉(寧吉)
安宁吉祥。晋书·秃发傉檀载记:“比年天文错乱,风雾不时,唯修德责躬可以寧吉。”
分類:安宁吉祥
《漢語大詞典》:寖安
日渐安宁。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 太宗 纂嗣,下 河东 ,海内生灵寖安,不知有他姓矣。”
分類:日渐安宁
《国语辞典》:违警(违警)  拼音:wéi jǐng
违反违警罚法中的规定。如妨害秩序安宁、妨害交通、妨害风俗、妨害卫生、妨害公务、诬告伪證或湮灭證据、妨害他人身体财产。本法已于民国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废止。
《漢語大詞典》:定宁(定寧,定甯)
亦作“ 定宁 ”。安宁。《淮南子·精神训》:“气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五臟定寧充盈而不泄。” 汉 王充 论衡·宣汉:“今上即命,奉成持满,四海混一,天下定宁,物瑞已极,人应订隆。”
分類:安宁
《國語辭典》:卧不安席(臥不安席)  拼音:wò bù ān xí
躺卧在床,不得安眠。形容心神不宁、睡不安稳。《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县旌而无所终薄。」《东周列国志》第一○六回:「此丹之所以卧不安席,临食而废箸者也。」也作「卧不安枕」。
《漢語大詞典》:忐忒
心不安宁。
分類:不安安宁
《國語辭典》:太平盛世  拼音:tài píng shèng shì
天下安定,国家兴盛的时代。《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讲到今日之下,大爷,你生在这太平盛世,又正当有为之年,玉食锦衣,高堂大厦,我合妹妹两个,虽道不算美人,且幸不为嫫母。」
《國語辭典》:晏开之警(晏開之警)  拼音:yàn kāi zhī jǐng
有寇警则开门晚。比喻社会不安宁。《后汉书。卷一九。耿弇传》:「臣以为宜如孝宣故事受之,……使塞下无晏开之警,万世安宁之策也。」
《漢語大詞典》:闲敝邑
闲,使动用法,使敝邑(我国)得以安宁(清闲)例如: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國語辭典》:心神恍惚  拼音:xīn shén huǎng hū
心神迷惑、不安宁。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二一。樊令言修北帝道场诛狐魅验》:「不接宾友,恶见于人,时多恚怒,心神恍惚。」《红楼梦》第二五回:「话说红玉心神恍惚,情思缠绵,忽朦胧睡去。」也作「心绪恍惚」。
《國語辭典》:心平气和(心平氣和)  拼音:xīn píng qì hé
心气平和,不急不怒。《宋史。卷四三四。儒林传四。吕祖谦传》:「心平气和,不立崖异,一时英伟卓荦之士皆归心焉。」《官场现形记》第三三回:「外国人瞧不起我们中国的官,也不自今日为始了。这件事我碰著了,倒还是心平气和。」也作「心平静气」、「心平气定」、「心和气平」。
《国语辞典》:民不安枕  拼音:mín bù ān zhěn
形容人民随时处于不安的状态,不能安宁的生活。《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被他这一闹,却闹得人心皇皇,民不安枕了。」
《国语辞典》:太平时世(太平时世)  拼音:tài píng shí shì
安宁和平的时代。如:「生长在这太平时世,更应知福惜福。」
《国语辞典》:太平之治  拼音:tài píng zhī zhì
指安宁和平,百姓无忧的治世。《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魏徵事太子建成,一日,秦王杀建成,立为天子,魏徵事秦王,致贞观太平之治。」《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阳明用事的时节,中国奠安,君子在位,在天便有甘露庆云之端,在地便有醴泉芝草之祥,天下百姓,享太平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