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下一页
萧撒八(字 周隐 武宁郡王 )
赵佖( 仪国公、大宁郡王、申王、吴王 荣穆 )
赵佶(庙号 徽宗、徽祖 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慈宪显孝皇帝、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慈宪显孝帝、宋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慈宪显孝帝 别称 宋徽宗 端王、遂宁郡王 )
赵偲( 越王、祁国公、永宁郡王、睦王、定王、邓王 )
赵俣( 成国公、咸宁郡王、卫王、魏王、燕王 )
吴益(字 叔谦 太宁郡王、卫王 庄简 )
赵恺( 庆王、魏王 惠宁 )
郭师禹( 永宁郡王 )
耶律楚材(字 晋卿 号 湛然居士 文正 广宁王 )
帖木儿( 济宁郡王 )
蛮子台( 济宁王 )
元武宗(庙号 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仁惠宣孝帝、元仁惠宣孝帝 海山 怀宁王 尊号 曲律皇帝 )
伯颜( 浚宁王、秦王 )
徐达(字 天德 魏国公、中山王 武宁 )
其它辞典(续上)
赵元偓(字 希道 徐王、徐国公、彭城郡王、宁王、相王 恭懿 )萧撒八(字 周隐 武宁郡王 )
赵佖( 仪国公、大宁郡王、申王、吴王 荣穆 )
赵佶(庙号 徽宗、徽祖 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慈宪显孝皇帝、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慈宪显孝帝、宋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慈宪显孝帝 别称 宋徽宗 端王、遂宁郡王 )
赵偲( 越王、祁国公、永宁郡王、睦王、定王、邓王 )
赵俣( 成国公、咸宁郡王、卫王、魏王、燕王 )
吴益(字 叔谦 太宁郡王、卫王 庄简 )
赵恺( 庆王、魏王 惠宁 )
郭师禹( 永宁郡王 )
耶律楚材(字 晋卿 号 湛然居士 文正 广宁王 )
帖木儿( 济宁郡王 )
蛮子台( 济宁王 )
元武宗(庙号 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仁惠宣孝帝、元仁惠宣孝帝 海山 怀宁王 尊号 曲律皇帝 )
伯颜( 浚宁王、秦王 )
徐达(字 天德 魏国公、中山王 武宁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7—1018 【介绍】: 宋宗室,太宗第六子,字希道。厚重寡言,晓音律。真宗即位,屡以学术勉励宗子,元偓首冠藩戚,益自修励。累官至太尉,领成德、镇宁二镇节度,封徐王。卒谥恭懿。全宋文·卷三一八
赵元偓(九七七——一○一八),字希道,太宗第六子。端拱元年出閤,授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封徐国公。真宗即位,加封彭城郡王。俄加检校太傅,改镇静难、彰化,进封宁王。授检校太尉兼侍中、护国、镇国等军节度。加中书令,领成德、安国等军节度,改封相王。加守太傅,进位太尉,加兼尚书令。天禧元年换成德、镇宁二镇,进封徐王。二年卒,年四十二。《宋史》卷二四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后族,字周隐。萧孝穆子。善球马、驰射。兴宗重熙初补祗候郎君。尚魏国公主,为北院宣徽使,总知朝廷礼仪。后出为西北路招讨使,封武宁郡王。卒年三十九。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六三
赵佖(一○七二——一一○六),神宗第九子。元丰六年赐名,授检校太尉,山南东道节度使,封仪国公。哲宗即位,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大宁郡王。绍圣二年封申王,五年拜司空。帝崩,佖因目疾不得立。徽宗即位,以帝兄迁太傅,进陈王,旋拜太师,历京兆、真定尹,荆、扬、太原、兴元牧。崇宁五年薨,赠尚书令兼中书令,谥荣穆。改封吴王。见《宋史》卷二四六《宗室传》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2—1135 【介绍】: 即宋徽宗。神宗子,哲宗弟。绍圣三年封端王。元符三年即位。以蔡京主国事,定司马光、苏轼等百余人为奸党,皆予贬谪。崇奉道教,大兴道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又穷极土木,采寻民间奇花异石,称“花石纲”。遣使浮海,约金攻辽,以夺回燕云之地。宣和七年,金兵灭辽后南下。惧而传位钦宗,自称“太上皇”。钦宗靖康二年,为金人俘虏北去,后死于五国城。在位二十六年。工书,称“瘦金体”,有《千字文卷》传世。擅画,有《芙蓉锦鸡》等存世。又能诗词,有《宣和宫词》等。全宋文·卷三五四三
宋徽宗赵佶(一○八二——一一三五),神宗第十一子。哲宗即位,封遂宁郡王。绍圣三年封端王。五年,加司空,改昭德、彰信军节度。元符三年正月哲宗崩,无嗣,遂即位。初欲调和新旧党争,旋以绍述神宗为国策。穷极土木,崇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是以群小竞进。约金攻辽,致金师深入,遂传位太子,尊为道君太上皇帝。靖康末为金人俘虏北去,后崩于五国城。在位二十五年,年号六: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徽宗博通百艺,书画尤工,自成一家,书称瘦金体。有《千字文卷》、《芙蓉锦鸡》、《池塘秋晚》等传世。能诗词,善著述,有集百卷,今存《御注西升经》等及近人所辑《宋徽宗诗》、《宋徽宗词》。见《宋史》卷一九至二二《徽宗纪》,《玉海》卷二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 【介绍】: 宋宗室。神宗第十四子,徽宗弟。初授武成军节度使、祁国公。徽宗朝累封越王。钦宗靖康元年,迁太师,授永兴成德军节度使、雍州真定牧。次年,与兄俣同为徐秉哲逼送金营,北行至韩州而卒。全宋文·卷三七七七
赵偲(一○八三——一一二七),神宗第十二子。元祐初授武成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祁国公。绍圣中改武安军,进封永宁郡王。元符二年出閤,进封睦王。徽宗朝历太保、太尉、太傅,进封定王、邓王、越王。靖康元年改永兴、成德等军,迁太师,雍州、真定牧。明年,金人来取宗室,偲至韩州而薨。见《宋会要辑稿》帝系一之四七,《宋史》卷二四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神宗第十子。初封成国公,哲宗朝封咸宁郡王,徽宗朝进封卫王、魏王、燕王。钦宗靖康元年,授河东剑南西川节度使。次年,与弟偲为徐秉哲逼送金营,北行至庆源境上,乏食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4—1171 【介绍】: 宋开封人,字叔谦。高宗吴皇后弟。建炎末,以恩补官。娶秦桧长孙女,与王继先交相荐引,历官至保康军节度使,加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以桧故,授文资,直秘阁,累加直宝文阁,升敷文阁待制。孝宗时进少傅,又进太师,封太宁郡王。善书法。全宋文·卷四九二一
吴益(一一二四——一一七一),字叔谦,开封(今河南开封)人,高宗吴皇后之弟。建炎末以恩补官,累官至太师、保康军节度使,封太宁郡王。乾道七年卒,年四十八,谥庄简,追封卫王。见《宋史》卷四六五《外戚传》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6—1180 【介绍】: 宋宗室。孝宗次子。孝宗受禅,封庆王。太子愭薨,恺当立,而孝宗立恭王惇。加雄武、保宁军节度使,进封魏王,判宁国府。究心民事,筑圩田之溃圮者。淳熙元年徙判明州,终扬州牧。卒谥惠宁。全宋文·卷六三九五
赵恺(一一四六——一一八○),孝宗次子。初补右内率府副率,转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孝宗受禅,拜雄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庆王。太子薨,恺次当立,然竟立恭王惇,故加恺雄武、保宁军节度使,进封魏王,判宁国府。淳熙元年,徙判明州,加荆南、集庆军节度使,行江陵尹,改永兴、成德军节度使,扬州牧。七年,卒于明州,年三十五。谥惠宁。见《宋史》卷二四六《宗室传》三。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三九三
郭师禹,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瑊子,孝宗郭皇后弟。淳熙中为昭庆军承宣使,十六年授保大军节度使。光宗朝官至太保,封永宁郡王。庆元二年致仕。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之七、五四之一六及《宋史》卷二四三《后妃传》下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0—1244 【介绍】: 金元间义州弘政人,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耶律履子。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金末辟为左右司员外郎。元太祖定燕,召见,处之左右。呼为长髯人(蒙语:吾图撒合里),每征讨,必命之卜。太宗即位,命为主管汉人文书之必阇赤,汉称中书令,事无巨细,皆先白之。定君臣礼仪;反对以汉地为牧场之议,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建立赋税制度;请军民分治,州县长吏治民事,万户府理军政,课税所管钱谷。太宗五年入汴时,请废“攻城不降,矢石一发即屠城”之制。九年,定以经义、词赋、策论取士之制。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元诗选
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金尚书右丞履之子也。生三岁而孤,比长,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衍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如宿构者。贞祐初,辟左右司员外郎。元太祖定燕都,闻其名召见,处之左右,呼为吾图撒合里而不名。吾图撒合里者,犹言长髯人也。太宗朝,拜中书令,先后历事三十馀年,薨于位。至顺元年,赠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文正。所著《湛然居士集》十四卷,万松野老行秀为之序曰:「湛然居士年二十有七,受显诀于万松,尽弃宿学,冒寒暑无昼夜者三年,以至扈从西征六万馀里,历艰险,困行役,而志不少沮。跨昆崙,瞰瀚海,而志不加大。客问其故,曰:『汪洋法海,涵养之力也。』又尝慨然曰:『惟屏山、閒閒可照吾心耳!』片言只字,皆出于万化之原,而肤浅未臻其奥者,方索诸声偶锻鍊之馀。正如捡指蒙学对句之牧竖,望涯于少陵诗史者矣。」平水王邻曰:「中书湛然有天然之才,如宝鉴无尘,寒冰绝翳。」按元裕之《中州集》载右相文献公诗。又称赵閒閒为吾道主盟,李屏山为中州豪杰。知晋卿学问渊源有自来矣。旁通诣极,而要以儒者为归。故当经营创制之初,驰驱绝域,宜若无暇于文。而雄篇秀句,散落人间,为一代词臣倡始,非偶然也。词学图录
耶律楚材(1190-1244) 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人。金尚书右丞耶律履子。博极群书,初仕金,蒙古成吉思汗破金,拜为相。元文宗至顺初,追封广宁王,谥文正。有《湛然居士文集》。存词一首,见《词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蒙古弘吉剌氏。纳陈子。世祖时袭万户。至元二十四年,从帝讨叛王乃颜,以功封济宁郡王。次年,与玉速帖木儿等讨叛王哈丹秃鲁干,歼其众,赐名按答儿秃那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蒙古弘吉剌氏。帖木儿弟。袭万户,尚囊加真公主。成宗即位,封济宁王。率本部兵讨叛王海都、笃哇,大捷。令总领蒙古军民官,辅怀宁王海山(武宗)守莽来,以遏北方。卒年五十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1—1311 【介绍】: 即海山。元朝皇帝。元世祖太子真金孙,成宗侄。成宗大德间,总兵北边,破海都军,封怀宁王。大德十一年,成宗卒,右相哈剌哈孙定计,杀左丞相阿忽台等,迎帝,即位于上都。立同母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次年,改元至大。时支出日增,钞价日落,乃颁行至大银钞,欲图挽救。至大四年卒。蒙语尊号曲律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40 【介绍】: 元蒙古蔑儿吉䚟氏。明达果断。十五岁侍武宗于藩邸。大德间从征海都累捷。武宗立,拜御史中丞。迁尚书平章政事。仁宗时,拜江南行台御史中丞,升御史大夫,改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泰定帝泰定间历江西、河南二行省平章政事。帝卒,从丞相燕铁木儿迎立怀王图帖睦尔(文宗),扈从北行。文宗至顺间,封浚宁王。顺帝即位,拜中书右丞相,进太师。唐其势谋乱,奉诏诛之。封秦王,为大丞相。独秉国钧,专权自恣,帝患之,与其侄脱脱等谋,乘其出猎,出之为河南行省左丞相。寻徙南恩州阳春县安置,病死于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2—1385 【介绍】: 明濠州人,字天德。少有大志。初朱元璋为郭子兴部将,达往归之。从元璋南略定远,取和州。渡江拔采石,取太平,与常遇春皆为军锋之冠。取集庆后,为大将,统兵征战。宋龙凤六年,元璋以常遇春杀降,始命达尽护诸将。九年,鄱阳湖激战,奉命还守应天,以防张士诚。吴元年,为左相国,拜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下湖州,围平江,破城时禁掠民财、毁民居。寻拜征虏大将军,与常遇春北伐灭元。洪武元年,克大都。后屡与李文忠等击扩廓帖木儿,出塞远征。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太祖常称“徐兄”,而达益恭慎。卒后追封中山王,谥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