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85,分113页显示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40  41  42  4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儿童学
大学问
阴阳学
迎学
赞学
张学良
碑学
裁学
贺学
仿学
词学科
大学堂
醇学
灵学
留学生
《国语辞典》:儿童学(儿童学)  拼音:ér tóng xué
研究儿童身心发展、人格特质、行为表徵和思想的一门有组织、有系统的学问。
《国语辞典》:大学问(大学问)  拼音:dà xué wèn
高深的学识或技艺。如:「人际关系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和经营。」
《國語辭典》:阴阳学(陰陽學)  拼音:yīn yáng xué
1.元、明时,曾设置阴阳学官,掌管天文、占候、星卜等事。
2.阴阳家之学。
《漢語大詞典》:迎学(迎學)
犹开学。《天雨花》第二九回:“初三乃是迎学日,入泮之家兴十分。”
分類:开学
《韵府拾遗 觉韵》:赞学(赞学)
潜夫论:夫子好学,诲人不倦,故叙赞学第一。
《漢語大詞典》:张学良
(1901- )国民党爱国将领。字汉卿,奉天海城(今属辽宁)人。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1928年张作霖死后继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通电全国宣布服从南京国民党政府。曾任国民党政府委员、陆海空军副总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执行蒋介石不抵抗命令,致使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936年4月与红军达成联合抗日协议。12月12日与杨虎城一起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进行“兵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陪蒋飞返南京,被扣押。1946年被解往台湾。
《國語辭典》:碑学(碑學)  拼音:bēi xué
1.崇尚碑刻的书派,与帖学相对称。碑学原本相当发达,至唐,由于太宗偏爱王羲之、献之的帖书,一度使碑学趋于衰微,直至清嘉庆、道光以后,阮元倡为南北书派论,碑学始得以复兴。
2.研究考订碑刻的时代、体制、真伪、内容、鉴赏等问题的学问。如赵明诚的《金石录》、郭宗昌的《金石史》等
《韵府拾遗 觉韵》:裁学(裁学)
宋书周朗传:尚方今造一物。小民明己䁹脱。宫中朝制一衣。庶家晚已裁学。
《漢語大詞典》:贺学(賀學)
祝贺童生通过考试进入县学。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潘保正 替他约齐了分子,择个日子贺学。”
《漢語大詞典》:仿学(倣學)
亦作“ 倣斅 ”。 模仿;效法。旧五代史·世袭传·钱镠:“所在英雄,递相倣斅。” 元 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我倣学那 豫让 般忠孝无嗔。”
分類:模仿效法
《漢語大詞典》:词学科(詞學科)
宋 代科举名目之一。此科只试文辞,不贵记闻,与博学宏词科稍异。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制科词赋三经宏博:“於是始设词学科,试以制表,取其能駢儷;试以铭序,取其记故典。自南渡以后,始復词赋, 孝宗 始復制策,而词学科不废。”宋史·选举志二:“ 理宗 嘉熙 三年,臣僚奏:‘词科实代王言,久不取人,日就废弛。盖试之太严,故习之者少。今欲除博学宏词科从旧三岁一试外,更降等立科……其科目,则去“宏博”二字,止称词学科。’”参见“ 词科 ”。
《漢語大詞典》:词科(詞科)
科举名目之一。此科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宋 代又为宏词科、词学兼茂科、博学宏词科的通称。 清 代则专指博学鸿词科。 唐 无名氏 玉泉子:“ 德裕 尝为藩府从事日,同院 李评事 以词科进,适与 德裕 同官。”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真西山:“於是与之延誉於朝,而继中词科,遂为世儒宗焉。” 黄人 《〈清文汇〉序》:“继世之主,懋学右文;两举词科,而骏雄游彀;宏开四库,而文献朝宗。”参阅宋史·选举志二
《漢語大詞典》:大学堂(大學堂)
清 末创办新制学校时称大学为大学堂。清史稿·选举志二:“初, 世凯 奏陈 东省 开办大学堂章程,有旨飭下各省仿办。”
《漢語大詞典》:醇学(醇學)
谓学识纯正。 明 李东阳 《赠翰林编修文林郎陈公墓志铭》:“教子尤严肃,不溺私爱,恒举近世成败子迭为劝戒,故 师召 竟以醇学篤行重於时。”
分類:学识纯正
《漢語大詞典》:灵学(靈學)
近代社会出现的、用降神扶乩等迷信活动来宣扬神灵存在的一种反科学的学说。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二》:“试看 中国 的社会里,吃人,劫掠……灵学,一夫多妻,凡有所谓国粹,没一件不与蛮人的文化(?)恰合。”
《國語辭典》:留学生(留學生)  拼音:liú xué shēng
在国外念书的学生。《文明小史》第三六回:「却说彭仲翔等到了东京,住不多日就去访著了中国留学生的公会处,商量进学校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