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85,分113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久学
复学
耳学
资学
学僮
僻学
三学士
选学
学义
督学
高学
出学
经济学
负学
训学
《骈字类编》:久学(久学)
唐 刘禹锡 酬乐天贻贺金紫之什 久学文章含白凤,却因政事赐金鱼。
《國語辭典》:复学(復學)  拼音:fù xué
休学后再恢复上学。如:「他非常希望在病瘉后能够复学。」
分類:复学上学
《國語辭典》:耳学(耳學)  拼音:ěr xué
但凭听闻而不加思索的学问。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呼高年为富有春秋,皆耳学之过也。」
分類:听闻
《漢語大詞典》:资学(資學)
(1).求学。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康僧会:“初 汉 桓 , 灵 之世,有 支讖 译出众经,有 支亮 字 纪明 ,资学於 讖 。”
(2).资性才学。 明 冯梦龙 《情史·情感·楚娘》:“ 三山 林茂叔 ,官 建昌 ,闻名妓 楚娘 ,以资学自负,遂与之厚。”
《漢語大詞典》:学僮(學僮)
(1).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尉律》:‘学僮十七已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 清 龚自珍 《拟上今方言表》:“夫乃外史达之,太史登之,学僮讽之,皆后兴者也。” 梁启超 《湖南时务学堂艺批》:“他日学僮成立,皆持 梁启超 之説以教人,岂非误尽天下苍生也。”
(2).书僮。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院子,你与我唤那两个学僮过来。”
分類:书僮
《漢語大詞典》:僻学(僻學)
谓未能博学,见闻寡陋。 宋 陆游 《林间书意》诗之二:“不读狐书真僻学,未登鬼籙且閒游。” 宋 陆游 《自嘲》诗:“僻学论交少,贫居卜地偏。”
《漢語大詞典》:三学士(三學士)
谓 唐 代翰林院、弘文馆、集贤院三院学士。新唐书·百官志一:“ 唐 之学士,弘文、集贤分隶中书、门下省,而翰林学士,独无所属。”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休为这翠幃锦帐一佳人,误了你玉堂金马三学士。”
《漢語大詞典》:选学(選學)
研究昭明文选的学问。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文:“﹝ 杜少陵 ﹞又训其子熟精文选理,盖选学自成一家。” 清 张之洞 《輶轩语·语学》:“读昭明文选宜看注-- 李善 注最精博,所引多古书,不独多记典故,於考订经史小学,皆可取资,不知选注之用者,不得为选学。”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复堂类集》:“ 谭 ( 谭献 ) 武林 廩生,年二十餘,颇喜选学,作诗盈千首。”
分類:学问
《漢語大詞典》:学义(學義)
犹学问,学识。后汉书·儒林传·洼丹:“ 丹 学义研深,家宗之,称为大儒。”宋书·向柳传:“ 植 弟 柳 ,字 玄季 ,有学义才能,立身方雅。”世说新语·文学“于时 竺法深 、 孙兴公 悉共听” 刘孝标 注引 庾法畅 《人物论》:“ 法深 学义渊博,名声蚤著。”
分類:学问学识
《國語辭典》:督学(督學)  拼音:dū xué
督察学校教学情形的行政人员。
《漢語大詞典》:高学(高學)
谓高明的教导。 北周 萧詧 《游七山寺赋》:“凭怪石而为枕,因沧浪而洗足,盖往贤之所同,亦先儒之高学。”
学养高深者。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世事如病耳,螘斗作牛闻,苦怀太史 惠 ,养豹烟雨昏,后世无高学,举俗爱 许浑 。”
《漢語大詞典》:出学(出學)
(1).犹卒业。礼记·王制:“凡入学以齿。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以告于王。” 郑玄 注:“出学,谓九年大成学止也。”
(2).谓离开学校,或停学,退学。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正俗二:“某以壬辰年应岁贡出学,至壬子年謁选到京,中间歷二十年,未尝一日乘轿。”《天雨花》第二五回:“十三岁上来出学,便在闺房理绣针。”清史稿·选举志二:“二十分以下为最下等,应出学。”
《国语辞典》:经济学(经济学)  拼音:jīng jì xué
一门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但一般亦有以宏观观点探讨有关经济成长、循环、就业、贸易方面等问题。
《漢語大詞典》:负学(負學)
谓依恃才学。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我以蓽门士,负学谢前基。” 宋 叶适 《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陛下入其説,而抱材负学之士以道学弃之矣。”
分類:依恃才学
《漢語大詞典》:训学(訓學)
教学。《天雨花》第四回:“想你身从何处出?不记娘亲养育恩,年交十二亡了父,延师训学我当心。”
分類: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