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96,分180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陋学
监学
学真
粹学
辞学
学林
诣学
饱学
宫学
学地
五学
右学
女学
涉学
郑学
《漢語大詞典》:陋学(陋學)
浅薄的学识。 梁启超 《复刘古愚山长书》:“是故虽有绵质陋学,苟率其不忍人之心,则未尝不可以有补於天下。”
分類:浅薄学识
《漢語大詞典》:监学(監學)
清 末在中等以上学堂设立的学官。也称学监。主管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居和日常行为。 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 宣统 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七:“﹝ 秦公 ﹞来函以监学相委,以为整理本校非鄙人之力不能。”
指国子监。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宋史·职官志五:“﹝ 建炎 ﹞十三年,太学成,增置博士、正、録。参用 元祐 、 绍圣 监学法,修立监学新法。” 元 虞集 《请吴先生书》:“先生抱道怀德,经明行脩,係乎监学者匪轻。”
《漢語大詞典》:学真(學真)
犹学仙。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卷一:“我是 元君 之少女, 太虚 李夫人 爱子也,昔初学真於 龟臺 ,受玉章於 高上 。”参见“ 学仙 ”。
分類:学仙
《漢語大詞典》:学仙(學僊)
亦作“ 学僊 ”。 学习道家的所谓长生不老之术。史记·封禅书:“ 黄帝 且战且学僊。”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人姓 吴 名 刚 , 西河 人,学仙有过,謫令伐树。” 五代 徐夤 《溪隐》诗:“将名将利已无缘,深隐清溪拟学仙。” 金 元好问 《后饮酒诗》之三:“为言学仙好,人间竟何为。”
《漢語大詞典》:粹学(粹學)
精粹的学问。 宋 刘宰 《寄同年朱景渊通判》诗之三:“四海 游夫子 ,粹学洞古今。”
分類:精粹学问
《漢語大詞典》:辞学(辭學)
文章学识。 唐 元结 《游右溪劝学者》诗:“时时溪上来,劝引辞学辈;今谁不务武?儒雅道将废。”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六:“ 观 少有辞学,应数举,屡阶魁荐。”
分類:文章学识
《漢語大詞典》:学林(學林)
(1).喻学问的总汇。汉书·叙传下:“函雅故,通古今,正文字,惟学林。” 颜师古 注:“信惟文学之林藪也。”南史·王僧孺传:“而 僧孺 与 高平 徐夤 俱为学林。”
(2).指学术界。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我法稍不同,凡所泛览,皆通行之本,易得之书,故遂孑然於学林之外。”
《漢語大詞典》:诣学(詣學)
指 清 朝帝王亲临太学视学。清史稿·世宗纪:“辛酉,詔临雍大典,改幸学为诣学。”参阅清史稿·礼志八
《國語辭典》:饱学(飽學)  拼音:bǎo xué
学识广博。《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话说婺州有一个秀才,姓贾,青年饱学,才智过人。」《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他这兄弟名持,字有重,也是五河县的饱学秀才。」
《國語辭典》:宫学(宮學)  拼音:gōng xué
南宋时,宫中所设为王室子弟求学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学地(學地)
犹学田。办学用的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参考资料汇编·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决定的附件三〉》:“学地留作教育经费,由政府或本地人员组织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管理之。”
分類:办学土地
《漢語大詞典》:五学(五學)
(1). 西周 大学,设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和太学,总称五学。见大戴礼记·保傅汉书·贾谊传周礼·春官·大司乐“掌成均之灋” 孙诒让 正义:“ 周 制,国中为小学,在王宫之左;南郊为五学,是为大学…… 郑鍔 云:‘ 周 五学,中曰辟雍,环之以水;水南为成均,水北为上庠,水东为东序,水西为瞽宗。’”参阅大戴礼记·保傅
(2).指《乐》春秋汉书·艺文志:“至于五学,世有变改,犹五行之更用事焉。”
《國語辭典》:右学(右學)  拼音:yòu xué
殷代的太学。《礼记。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汉。郑玄。注:「右学,大学也,在西郊。」
分類:太学
《國語辭典》:太学(太學)  拼音:tài xué
中国古代设立在京城,用以培养人才、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西周时已有太学之名,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为西汉设太学之始。之后历代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故养士之大者,莫大(虐)〔虖〕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更兼存心梗直,在京师太学读书。」
《國語辭典》:女学(女學)  拼音:nǚ xué
1.书名。清蓝鼎元编,共六卷。博采经传格言,旁及史传,以妇德、妇容、妇言、妇功四项内容教导妇女。
2.女子学校。唐。杜光庭《录异记。卷六。洞》:「长安富平县北定陵通关乡入谷三十馀里,有二洞,一名东女学,一名西女学。」
《國語辭典》:妇学(婦學)  拼音:fù xué
古代妇女所应学习的礼仪及职事,包括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等。《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唐。贾公彦。疏:「掌妇学之法者,谓妇人所学之法,即妇德已下是也。」
分類:妇女教育
《漢語大詞典》:涉学(涉學)
谓研究学问。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加以年齿方刚,涉学日寡。”资治通鉴·梁武帝大通二年:“﹝ 王遵业 ﹞儁爽涉学,时人惜其才而讥其躁。” 明 吴承恩 《〈两汉书抄〉序》:“夫天下涉学缀文之士,莫不稽史。”
分類:学问
《漢語大詞典》:郑学(鄭學)
(1).指经学中的 东汉 郑玄 学派。隋书·经籍志一:“ 梁 、 陈 , 郑玄 、 王弼 二注,列於国学, 齐 代,唯传 郑 义,至 隋 , 王 注盛行, 郑 学浸微。”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郑学:“ 郑君 尽注三,发挥旁通,遂使三之书合为一家之学,故直断之曰:‘是 郑 学’。” 清 皮锡瑞 经学历史·经学中衰时代:“ 汉 时经有数家,家有数説,学者莫知所从; 郑君 兼通今古文,沟合为一;於是经生皆从 郑氏 ,不必更求各家。 郑 学之盛在此, 汉 学之衰亦在此。”
(2).泛指经学。 清 赵翼 《王西庄光禄挽诗》“遍收 汉 末遗文碎(粹),不鬭《虞初》小説工”自注:“公最精 郑 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十节:“ 郑玄 杂糅今古文的古文经学号称 郑 学,失败了的今文经学派转而拥护 郑 学,再加上 郑玄 寿高(公元127-200年)门徒多,著述富(一百馀万字), 郑 学成为当时‘天下所宗’的儒学。 魏 晋 以后的经学主要就是 郑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