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96,分180页显示  上一页  116  117  118  119  120  122  123  124  125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义学
意学
圆融三学
新学菩萨
寿光学士
慧学
增上心学
增上戒学
增上慧学
增戒学

学人
学生
学匠
学戒
义学
【佛学大辞典】
(杂语)谓如俱舍唯识等建立名数,论因果阶级,法相跼蹐文字间之学问也。释氏稽古略四所谓「两街止是南山律部。慈恩贤首之疏钞,义学而已。士大夫聪明超轶者,皆厌闻名相因果。」之类是也。
意学
【佛学大辞典】
(术语)禅宗之学问。禅学当于身口意中之意业,故有佛心宗之名。禅源都序一曰:「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不相违。」传通缘起上曰:「道善意学。」
【佛学常见辞汇】
禅宗的学问。禅学相当于身口意中之意业,故名意学。
圆融三学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华严天台所判中,圆教之三学也,戒定慧互为融即,具三即一、一即三之理致,异于馀教之三学也。
新学菩萨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新发心学习佛道之菩萨也。梵网经下曰:「汝新学菩萨,顶戴受持戒。」
【佛学常见辞汇】
新发心学习佛道的菩萨。
寿光学士
【佛学大辞典】
(人名)梁慧超,学经论,明解宏达,博赡内外。武帝敕为寿光殿学士。见释氏要览下。
慧学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学之一,观达真理为慧,进习为学。断惑證理,慧之作用也,为发此慧而进修,谓之慧学。对配于三藏,则为阿毗达磨藏之所诠。阿毗达磨藏者,诠显此慧学之法藏也。大乘义章十曰:「观达称慧,进习为学。」对法论十一曰:「开示慧学是阿毗达磨。」
【佛学常见辞汇】
三学之一。
【佛学次第统编】
慧者,分别事理,决定断疑之作用,又通达事理之作用也。又为智与慧之通名,但二者相对。达有为之事相曰智,达无为之空理曰慧耳。名慧学者,观达真理为慧,进习为学。断惑證理,是慧之作用。为发此慧而进修,是曰慧学。三藏中之阿毗达摩藏,为显慧学之法藏也。慧分声闻慧、缘觉慧,下分述之。
【三藏法数】
慧者,智慧也。谓能断除烦恼,显发本性,故名慧学。
增上心学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学之一。定学也。定学有增上之力,故谓之增上心学。又为增进心之学,故曰增上心学。
【佛学常见辞汇】
即定学,三学之一。
【三藏法数】
谓能舍欲界诸不善法,得入初禅,乃至入第四禅,于诸定心而能增胜,是名增上心学。(初禅、四禅,即色界天也。)
增上戒学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学之一。(参见:增戒学)
【佛学常见辞汇】
即戒学,三学之一。
【三藏法数】
谓具足受持大小乘戒,制伏过非,成就威仪,于诸戒法而能增胜,是名增上戒学。
增上慧学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学之一。发增胜智慧之学。又增进智慧之学。
【佛学常见辞汇】
即慧学,三学之一。
【三藏法数】
谓于四圣谛等法,如实能知,是名增上慧学。(四圣谛者,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也。)
增戒学
【佛学大辞典】
(术语)增上戒学之略。戒律为三学之一,故曰戒学,此法力强,故曰增上。增上谓力之强也。因而三学共冠增字。资持记上一之一曰:「增戒学者,出世正道,增上胜法,非谓渐制而言增也,定慧亦同。」又增上其戒之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学修戒定慧三者。因位曰学。果上曰无学。
【佛学常见辞汇】
修学戒定慧。在因位叫做有学,在果上则叫做无学。
学人
【佛学大辞典】
(杂语)学道之人也。菩萨璎珞经曰:「佛子庄严二种法身,是人名学行人。」
【佛学常见辞汇】
学道的人。
学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少年寓寺院习学外典者。寄归传三曰:「凡诸白衣,诣苾刍所,若专诵佛典,情希落发,毕愿缁衣,号为童子。或求外典,无心出离,名曰学生。」
学匠
【佛学大辞典】
(术语)学徒,学生。师曰师匠,故弟子曰学匠。
学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六事成就)
【三藏法数】
学戒者,谓因成就戒度故,学习持戒。若不长时学戒,则戒度不得圆满也。
六事成就
【佛学大辞典】
(名数)菩萨欲成就六度之行所修之六事也。一供养,欲成就檀波罗蜜者。二学戒,欲成就戒波罗蜜者。三修悲,欲成就忍波罗蜜者。四勤善,欲成就精进波罗蜜者。五离谊,欲成就禅定波罗蜜者。六乐法,欲成就智慧波罗蜜者。庄严经十二曰:「诸菩萨为成就六度故,于诸地中决定应作六事:一者必应供养,此为成就檀度。若不长时供养,则檀度不得圆满。供养义如供养品说。二者必应学戒,此为成就戒度。若不长时学戒,则戒度不得圆满。三者必应修悲,此为成就忍度。若不长时忍诸不饶益事,则忍度不得圆满。四者必应勤善,此为成就进度。若心放逸不修诸善,则进度不得圆满。五者必应离谊,此为成就禅度。若在聚落多诤扰心,则禅度不得圆满。六者必应乐法,此为成就智度。若不遍历诸佛,听法无厌。如海纳流,无时盈溢,则智度不得圆满。」
【三藏法数】
(出庄严论)
论云:菩萨为成就六度,故决定应行六事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一、供养〕,供养者,谓因成就檀度,故兴供养。若不长时供养三宝,则檀度不得圆满也。(梵语檀,华言施。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二、学戒〕,学戒者,谓因成就戒度故,学习持戒。若不长时学戒,则戒度不得圆满也。
〔三、修悲〕,修悲者,谓因成就忍度,故修习大悲心,饶益众生。若不长时忍受,及不饶益众生,则忍度不得圆满也。
〔四、勤善〕,勤善者,谓因成就进度,故勤修众善。若心放逸,不修诸善,则进度不得圆满也。
〔五、离諠〕,离諠者,谓因成就禅定,故离諠闹。若在聚落,斗诤杂乱,则禅定不得圆满也。
〔六、乐法〕,乐法者,谓因成就智度,故爱乐佛法。若不遍历十方,承事诸佛,听法无厌,如海纳流,无时盈溢,则智度不得圆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