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2,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传法
达道
从横
道艺
邅回
才学
文会
游艺
审问
世学
实学
向学
积学
宗匠
腹笥
《國語辭典》:传法(傳法)  拼音:chuán fǎ
佛教用语。教授佛法。《五灯会元。卷一。六祖弥遮迦尊者》:「六祖弥遮迦尊者,中印度人也。既传法已,游化至北天竺国,见雉堞之上有金色祥云。」
《國語辭典》:达道(達道)  拼音:dá dào
1.人类遵行、永不变易的道理。《礼记。中庸》:「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2.通达其道。唐。杜甫 遣兴诗五首之三:「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漢語大詞典》:从横(從横)
亦作“ 从衡 ”。
(1).纵向和横向。南北曰纵,东西曰横。墨子·备城门:“以柴搏从横施之。”仪礼·特牲馈食礼“肵俎心舌,皆去本末,午割之” 汉 郑玄 注:“午割,从横割之。” 南朝 宋 袁淑 《效古》诗:“四面各千里,从横起严风。” 明 何景明 《泊云阳江头玩月》诗:“从横银汉迴,三五玉绳耿。”
(2).交错纷乱貌。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巖嶇参差,从横相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於是得全。”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鱼肉道人》:“其下清泉巧石、奇花异卉,从横布列。” 明 刘基 《感兴》诗:“天弧不解射封狼,战骨从横满路旁。”
(3).谓学问之渊博贯通。后汉书·周举传:“ 周举 字 宣光 ……博学洽闻,为儒者所宗,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从横 周宣光 。’” 宋 苏轼 《和犹子迟赠孙志举》诗:“轩裳大炉韛,陶冶一世人。从衡落模范,谁復甘飢贫。” 清 王晫 今世说·品藻“学通古今,无所不辨,则吾不如 季埜 ”原注:“欲从横今古,则就 季埜 。”
(4).横暴;恣行无忌。汉书·何并传:“ 阳翟 轻侠 赵季 、 李款 多畜宾客,以气力渔食閭里,至姦人妇女,持吏长短,从横郡中,闻 并 且至,皆亡去。”三国志·蜀志·却正传:“故从横者歘披其胸,狙诈者暂吐其舌也。”晋书·陶侃传:“ 侃 厉色曰:‘ 郭默 虓勇,所在暴掠,以大难新除,威网宽简,欲因隙会骋其从横耳。’”
(5).谓横行天下。 三国 魏 曹丕 《又报孙权书》:“君生於扰攘之际,本有从横之志。”北史·高乾传:“ 乾 兄弟本有从横志,见 荣 杀害人士,谓天下遂乱,乃率 河 北流人反於 河 济 间。”
(6).扰攘;纷乱。 南朝 梁 张充 《与尚书令王俭书》:“从横万古,动默之路多端;纷纶百年,昇降之徒不一。” 王闿运 《愁霖赋》:“方今八州从横,一隅宴清。”
(7).四散。文选·嵇康〈琴赋〉:“从横骆驛,奔遯相逼。” 李善 注:“《鲁灵光殿赋》曰:‘从横骆驛。’”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作“纵横骆驛”。 李善 注:“纵横,四散也。” 宋 梅尧臣 《亦蚁辞送杨叔武广南招安》诗:“天公合雨不决雨,从横乱出将自封。” 明 刘基 《生查子·集句》词:“落叶不归林,惊鸟从横去。”
(8).谓奔放。南史·文学传·岑之敬:“ 之敬 剖释从横,左右莫不嗟服。”北史·杨素传:“论文则词藻从横,语武则权奇间出,既文且武,唯朕所命。” 宋 叶适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至其舍,论辩从横,僮御必旰食而返。” 清 恽敬 《答邓鹿耕书》:“ 王右军 写《乐毅》则情多怫鬱,书《画讚》则意涉瓌奇,《黄庭经》则怡懌虚无,《太史箴》又从横争折。”
(9).谓才华外露,不可遏制。南史·梁寻阳王大心传:“昔与 铁 ( 庄铁 )游处,其人才略从横。”北史·魏收等传论:“学博今古,才极从横,体物之旨,尤为富赡。”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积素斋文:“波澜意度,虽出入於乡先辈;而才气从横,议论之精透,盖得之天授。”
(10).合纵连横。韩非子·忠孝:“故世人多不言国法而言从横。”《淮南子·泰族训》:“ 张仪 苏秦 家无常居,身无定君,约从衡之事,为倾覆之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乃至从横之世,史职犹存。” 清 陈其年 《满江红·咏雪》词之五:“大雪不知 秦 与 汉 ,平生詎习从衡约。”
(11).比喻反复无常。荀子·赋:“公正无私,反见从横。” 杨倞 注:“言公正无私之人,反见谓从横反覆之志也。”
《國語辭典》:道艺(道藝)  拼音:dào yì
道术。唐。张读〈闾丘子〉:「时有吴道士者,以道艺闻,庐于蜀门山。」
《國語辭典》:邅回  拼音:zhān huí
徘徊、行走困难的样子。《淮南子。原道》:「邅回川谷之间,而滔腾大荒之野。」汉。高诱。注:「邅回,犹委曲也。」也作「邅回」。
《國語辭典》:才学(才學)  拼音:cái xué
才能与学识。《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伯集听了赵翰林的话,知道他是个有才学的,不觉肃然起敬。」
《國語辭典》:文会(文會)  拼音:wén huì
文士观摩切磋诗文的集会。《旧唐书。卷六二。杨恭仁传》:「师道退朝后,必引当时英俊,而文会之盛,当时莫比。」《儒林外史》第三回:「因是乡试年,做了几个文会。」
《國語辭典》:游艺(游藝)  拼音:yóu yì
1.优游于六艺之学。《论语。述而》:「依于仁,游于艺。」南朝宋。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游艺殚数,抚律穷机。」
2.一般多指通俗的民间艺能表演,后亦包括娱乐性较高的戏剧或音乐会。也作「游艺」。
3.游学讲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游艺中原,脚根无线,如蓬转。」清。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迨中入学宫,游艺四方,稍致甘旨之养。」
《國語辭典》:游艺(遊藝)  拼音:yóu yì
一般多指通俗的民间艺能表演,后亦包括娱乐性较高的戏剧或音乐会。也作「游艺」。
《國語辭典》:审问(審問)  拼音:shěn wèn
1.法官或警察机关审理案件时,对与案情有关的当事人作详细的查问。《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休宁县李知县提一干人犯到官,当堂审问时,你推我,我推你。」《儒林外史》第一二回:「那官落下轿子,要将他审问,夜役喝著叫他跪。」也作「审讯」。
2.详细查问。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元来我嫂嫂门前等,他是个妇女人家,无烛从来不夜行,我出门去审问个分明。」
《漢語大詞典》:世学(世學)
犹家学,世代相传的学问。 宋 陈师道 《次韵晁无斁除日述怀》:“世学违从众,名家最近天。”
《國語辭典》:实学(實學)  拼音:shí xué
真实的学问或才能。如:「真才实学」。《三国演义》第三八回:「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见。」《红楼梦》第一○回:「但毫无实学,倍增颜汗。」
《國語辭典》:向学(向學)  拼音:xiàng xué
立志求学。如:「他一心向学,终有所成。」《三国演义》第三六回:「乃更姓名而逃,折节向学,遍访名师。」
《漢語大詞典》:积学(積學)
(1).谓积累学问。《韩诗外传》卷五:“虽庶民之子孙也,积学而正身,行能礼仪,则归之士大夫。”三国志·蜀志·刘焉传:“居 阳城山 ,积学教授,举贤良方正。”元史·董俊传:“射,百日事耳;,非积学不通。” 清 陆陇其 《答嘉定李生玉如书》:“方期贤者积学奋飞,为时羽仪,不谓亦罹此大故,何天之降罔,一至於斯。”
(2).犹博学;饱学。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给事中 陆质 、中书舍人 崔枢 积学懿文,守经据古,夙夜讲习,庶协于中。” 清 戴名世 《张贡五文集序》:“ 张君 贡五 , 三湘 间积学能文之士也。” 包天笑 《钏影楼回忆录·初到南京》:“我的谱弟 戴梦鹤 ,他年纪虽轻,却是一个多才积学之士。”
(3).渊博的学识。 明 杨慎 丹铅续录·论语:“譬今有二士,一有文名,一素无积学。有闻而登高科,闻者以为固其所也;素无积学而登高科,人必曰:不意至於如此也。”明史·隐逸传序:“其抱瓌材,藴积学,槁形泉石,絶意当世者,靡得而称焉。”
《國語辭典》:宗匠  拼音:zōng jiàng
技艺超群,为人所推崇的大匠。比喻能陶冶群才,为众望所归的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揖让之与干戈,文德之与武功,莫不宗匠陶钧,而群才缉熙。」《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唐以诗取士,而诗之宗匠必推李杜。」
《國語辭典》:腹笥  拼音:fù sì
肚子所记的书籍,有如书箱的藏书。宋。陈造 次韵张丞诗二首之一:「夫君腹笥尽奇谋,每叩谈锋听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