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蓝缕(藍縷)  拼音:lán lǚ
1.破烂的衣服。《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也作「蓝褛」、「褴缕」、「褴褛」。
2.衣服破烂的样子。《红楼梦》第一回:「这人生得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蓝缕,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也作「蓝褛」、「褴缕」、「褴褛」。
《國語辭典》:博识(博識)  拼音:bó shì
见闻广博,学识丰富。如:「像先生这么博识的学者,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國語辭典》:醇儒  拼音:chún rú
学问专精纯正的儒者。《汉书。卷五一。贾山传》:「所言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南史。卷七一。儒林传。何佟之传》:「佟之少好三礼,师心独学,强力专精……委曲诱诲,都下称其醇儒。」也作「纯儒」。
《國語辭典》:陋儒  拼音:lòu rú
学识见闻浅陋的读书人。《荀子。劝学》:「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唐。韩愈石鼓歌〉:「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國語辭典》:儒将(儒將)  拼音:rú jiàng
兼具读书人才识与风度的将领。宋。苏辙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诗三首之一:「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
《國語辭典》:广博(廣博)  拼音:guǎng bó
多方面、大范围。多指学识丰富,胸怀广大。《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上》:「若迁之著作,采获古今,贯穿经传,至广博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今小子说一个松江富翁姓潘是个国子监监生,胸中广博,极有口才。」
《漢語大詞典》:种学(種學)
培养学识。 明 方孝孺 《种学斋记》:“而 郑君 叔度 ,旨乎 韩氏 种学之言,以名其斋者歟。”
《國語辭典》:宿学(宿學)  拼音:sù xué
饱学之士。《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國語辭典》:寡陋  拼音:guǎ lòu
学识浅陋,少有见闻。晋。陶渊明〈命子〉诗一○首之七:「嗟余寡陋,瞻望弗及。顾惭华鬓,负影只立。」
《國語辭典》:就正  拼音:jiù zhèng
1.语本《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指向人讨教,请求指正。《聊斋志异。卷五。郭生》:「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
2.归于正道。《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渊遣使南通孙权,往来赂遗」句下裴松之注引《魏略》:「反邪就正以建大功,福莫大焉。」
《漢語大詞典》:鸿硕(鴻碩)
(1).指学识渊博。 唐 吕温 《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所与者不唯鸿硕之老,博洽之士,与我同志者则为吾师。” 宋 陆游 《贺周参政启》:“维时鸿硕之彦,早冠清华之途。”
(2).指学识渊博的人。 唐 苏颋 《封东岳朝觐颂》:“而左辅右弼,杂縉绅鸿硕之伦。” 宋 尹拙 《请令张昭田敏等校勘〈经典释文〉状》:“况今朝廷,富有鸿硕。”
(3).指宏富的学术流派。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引:“夫其渊源六籍,藪泽九流,紬绎百家,溯洄千古,固文明之盛集,鸿硕之大观也。”
《國語辭典》:通识(通識)  拼音:tōng shì
一种要求识见博通的教育理念。旨在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所需的各门知识,以拓宽视野、开放心灵、扩充知识领域,并能全面观照当代文化方向,了解自身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如:「通识课程」。
《國語辭典》:优裕(優裕)  拼音:yōu yù
充足、富裕。如:「生活优裕」。《国语。周语上》:「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则享祀时至而布施优裕也。」
《國語辭典》:浅学(淺學)  拼音:qiǎn xué
所学不广。如:「浅学无知」。
《漢語大詞典》:术学(術學)
(1).道术学识。史记·张丞相列传:“ 申屠嘉 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 萧 、 曹 、 陈平 异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无术学则安能见邪正之真伪。”北齐书·卢文伟传:“﹝ 卢询祖 ﹞有术学,文章华靡,为后生之俊。” 宋 曾巩 《寄王介甫》诗:“术学颇思讲,人事多可惻。”
(2).学习。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 唐 孔颖达 疏:“蚁子小虫,蚍蜉之子,时时术学衔土之事,而成大垤。犹如学者时时学问而成大道矣。”参见“ 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