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口诀(口訣)  拼音:kǒu jué
1.容易背诵上口的要诀。如:「珠算口诀」。《老残游记》第一回:「所以这老残就拜他为师,学了几个口诀,从此也就摇个串铃替人治病糊口去了。」
2.佛、道二家传授道法或秘术的要语。《抱朴子。内篇。明本》:「岂况金简玉札、神仙之经、至要之言,又多不书,登坛歃血,乃传口诀。」
《漢語大詞典》:艺事(藝事)
(1).技艺。书·胤征:“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諫。” 孔 传:“百工各执其所治技艺以諫。”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能:“权奇之能,伎俩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司空之任,为国则艺事之政。”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艺事由己之学,虽失时在命,而不可尽谓非己也。”
(2).文学艺术之事。 宋 王明清 《春娘传》:“娼嫗教之乐色艺事,无不精絶。”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画竹记》:“然当时仕之以显官,矜重其翰墨而率使之消遣於艺事,不忧不戚,夫妇偕老。” 清 赵翼 《读史》诗:“由来艺事妙,正以人品传。”
《國語辭典》:匠心  拼音:jiàng xīn
如工匠精巧细致的创作心思。唐。张祜 题王右丞山水障二首之一:「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也作「匠意」。
《漢語大詞典》:法嗣
(1).佛教语。禅宗指继承祖师衣钵而主持一方丛林的僧人。 宋 苏轼 《器之好谈禅戏语器之可同参玉板长老》诗:“丛林真 百丈 ,法嗣有横枝。”红楼梦第二二回:“五祖欲求法嗣,令诸僧各出一偈。”
(2).指学艺等方面的继承人。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上:“时夜半起,槌其法嗣门,索火甚急,法嗣知其得句也。”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三:“ 鲁直 开口论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处,而门徒亲党以衣鉢相传,号称法嗣,岂诗之真理也哉?”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一:“合二十五人以为法嗣,谓其原流皆出 豫章 也。”
《國語辭典》:技术(技術)  拼音:jì shù
专业的技能。《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清。侯方域〈再与贾三兄书〉:「盖足下之性好新异,喜技术,作之不必果成,成之不必果用,然凡可以尝试为之者,莫不为之。」
《國語辭典》:关书(關書)  拼音:guān shū
旧时聘请老师或幕僚的契约、聘书。《老残游记》第三回:「宫保说:『那么就下个关书去请。』」
《漢語大詞典》:旷逸(曠逸)
(1).谓心胸开阔,性情超脱。宋史·隐逸传上·李渎:“﹝ 瀆 ﹞旷逸自居,恬智交养。” 清 沈秉钰 《〈香畹楼忆语〉跋》:“﹝ 王仲瞿 ﹞旷逸不羈,有宇宙蘧庐之意。” 李大钊 《青春》:“非基督教徒,则于现世旷逸自遣,来世之苦,非所辞也。”
(2).指文学艺术风格的旷放、超逸。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古诗轨辙殊多……有以高閒、旷逸、清远、玄妙为宗者,六朝则 陶 , 唐 则 王 、 孟 、 常 、 储 、 韦 、 柳 。” 郑振铎 《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 黄公望 的山水苍凉, 吴镇 的景色旷逸。”
(3).远去。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 杜陵 《咏鸥》……末言海鸥之旷逸清影,翛然不为泥滓所染,非浦鸥所能及。”
《漢語大詞典》:艺士(藝士)
(1).有才能、技艺的人。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小品》中载:有荐艺士於显贵者,其人固平易,显贵虽礼之,然未尝问其所长。” 章炳麟 《訄书·订孔》:“ 老 庄 之为一家,亦犹 输 墨 皆为艺士,其攻守则正相反,二子亦不可并论也。”
(2).从事文学艺术的人。 宋 叶适 《湖州胜赏楼记》:“然而词人艺士,争共夸述,郡之胜赏,由是而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音律极精者,终为艺士。”
《國語辭典》:老到  拼音:lǎo dào
办事熟练周密。《红楼梦》第五七回:「离了姨妈,他就是个最老到的,见了姨妈,他就撒娇儿。」也作「老道」。
《漢語大詞典》:寄庑(寄廡)
寄寓廊庑。谓从师学艺。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南万柳堂:“天然一幅水村图,眼福欣当寄廡初。”
《國語辭典》:细节(細節)  拼音:xì jié
琐碎而不重要的事或项目。《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國語辭典》:穿插  拼音:chuān chā
小说、戏曲中添加某些情节以衬托主题,或是表演台上安排一些填补空档、缓和观众注意力的节目。如:「这部战争片穿插著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一档舞台秀除了有众多天王巨星登台表演外,还穿插著惊险的特技。」
《漢語大詞典》:文联(文聯)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简称。 孙福熙 《早看西北》:“中国文联发起的西北参观团于七月十六日出发。” 徐迟 《凤翔》:“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举行了,他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
《國語辭典》:作品  拼音:zuò pǐn
文学艺术方面创作的成品。如文章、书画、雕刻等。
《漢語大詞典》:真实性(真實性)
(1).佛教语。圆成实性三义之一,亦称真如。 清 龚自珍 《南岳大师大乘止观科判》:“止观境界分三科:一、真实性,即真如。”
(2).指反映事物真实情况的程度。特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