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师承(師承) 拼音:shī chéng
师徒相传学术或技艺的系统。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卷中。考古》:「王弼注易,直发胸臆,不如郑玄等师承有来也。」宋。黄庭坚 〈次韵秦觏过陈无已书院观鄙句之作〉诗:「我学少师承,坎井可窥底。」
《國語辭典》:国学(國學) 拼音:guó xué
1.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如:「一般中文系所说的国学,包括经学、史学、子学、文学等。」
2.国家为全国设立的学校。《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成均辟雍,皆国学之号。」
2.国家为全国设立的学校。《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成均辟雍,皆国学之号。」
《國語辭典》:国子监(國子監) 拼音:guó zǐ jiàn
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隋、唐、宋、元、明、清称国子监。晋称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清末改革学制,自光绪三十二年起设学部,国子监并入学部。
《國語辭典》:曲学(曲學) 拼音:qū xué
1.邪曲的学术。《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穷乡多异,曲学多辨。」
2.囿于一隅的学说。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虽湘川曲学,亦有心典谟。」
2.囿于一隅的学说。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虽湘川曲学,亦有心典谟。」
《國語辭典》:曲学(曲學) 拼音:qǔ xué
专门研究曲的起源、流变、格律、派别、评论、作法等的学问。如吴梅所著《曲学通论》、韩非木《曲学入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