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教谕(教諭)  拼音:jiào yù
1.教导诲谕。唐。张九龄 论教皇太子状:「若亲近细人,不闻教谕,纵欲行善,犹未知所适,此必然也。」
2.职官名。宋代始置,负责教育所属生员。《石点头。卷一二。侯官县烈女歼仇》:「其时侯官教谕姓彭,名祖寿,号古朋,就是仙游人。」
《漢語大詞典》:学谕(學諭)
学官名。 宋 代国子监与县学均置之。 宋 叶适 《黄子耕墓志铭》:“建小学,择学諭教之,製释奠器服。”宋史·职官志五:“﹝国子监﹞学諭二十人,掌以所授经传諭诸生。”
《漢語大詞典》:学师(學師)
教师。亦以称府、州、县学学官。《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将士絶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隶释·汉学师宋恩等题名 洪适 题释:“右《学师宋恩等题名》,今在 成都 周公 礼殿门之西序, 蜀 人谓之‘学师题名’。”儒林外史第三回:“一齐回到 汶上县 ,拜县父母、学师、典史。”
《國語辭典》:俸廪(俸廩)  拼音:fèng lǐn
俸禄。《新五代史。卷三○。汉臣传。王章传》:「百官俸廪皆取供军之馀不堪者,命有司高估其价。」也称为「俸米」。
《國語辭典》:岁考(歲考)  拼音:suì kǎo
科举学制,凡生员一年一次由提学官和学政主持的考试,以评定优劣、赏罚。《明史。卷六九。选举志一》:「提学官在任三岁,两试诸生。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谓之岁考。」《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目今提学要到台州岁考,待官人考了优等,待官人考了优等,就出吉帖便是。」
《漢語大詞典》:监学(監學)
清 末在中等以上学堂设立的学官。也称学监。主管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居和日常行为。 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 宣统 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七:“﹝ 秦公 ﹞来函以监学相委,以为整理本校非鄙人之力不能。”
指国子监。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宋史·职官志五:“﹝ 建炎 ﹞十三年,太学成,增置博士、正、録。参用 元祐 、 绍圣 监学法,修立监学新法。” 元 虞集 《请吴先生书》:“先生抱道怀德,经明行脩,係乎监学者匪轻。”
《漢語大詞典》:正科
(1). 明 清 科举制,按常规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会试。乡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会试逢丑、未、辰、戌年为正科,区别于临时特设的其它专科和加行的恩科。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上问户部尚书 潘世恩 :‘今科会试有重赴琼林宴者乎?’ 世恩 对:‘有壬申进士 翁方纲 ,壬申今无正科。’” 郑观应 《盛世危言·考试上》:“此於文武正科处特设专科,以考西学。” 郑观应 《盛世危言·考试上》:“我朝有繙译生员、举人、进士、翰林异试异榜,与正科诸士同赐出身。”
(2). 清 代府医学官名。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医学官:“礼部则例,凡直省医学官,府曰正科,州曰典科,县曰训科。”
《漢語大詞典》:郡博士
府学学官。 清 侯方域 《重修书院碑记》:“凡书院之为舍者几楹,其侵而居之者几何家……各以闻以付郡博士收而掌焉。”亦省称“ 郡博 ”。 清 赵翼 有《酬啬生郡博》诗。
《漢語大詞典》:儒职(儒職)
学官之职。后汉书·儒林传序:“又言儒职多非其人,於是制詔公卿妙简其选,三署郎能通经术者,皆是察举。” 南朝 宋 颜延之 《为齐竟陵王世子临会稽表》:“可推择明经,式寄儒职。使琢玉成器,无爽昔谈。”
分類:学官
《國語辭典》:科考  拼音:kē kǎo
明清科举制度,各省学政周历各府州,从童生中考选秀才及甄试欲应乡试的生员,取入一、二、三等者,准送乡试,称为「科考」。《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宗师田洪录科考,韩子文又得吴太守一力举荐,拔为前列。」《儒林外史》第七回:「本道来科考时,访知你若再如此,断不能恕了。」也称为「科试」。
《漢語大詞典》:庠老
古代对地方学官的敬称。 宋 苏轼 《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师同游戏马台书西轩壁》诗:“淡游何以娱庠老,坐听郊原琢磬声。”
分類:学官敬称
《漢語大詞典》:五经师(五經師)
汉 代教授五经的学官。后汉书·明帝纪:“﹝ 永平 九年﹞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
《漢語大詞典》:访举(訪舉)
古代学官。南史·宋纪下·明帝:“九月戊寅,立总明观,徵学士以充之。置东观祭酒、访举各一人,举士二十人,分为儒、道、文、史、阴阳五部学。”
分類:学官
《漢語大詞典》:儒牒
委任学官的公文。 明 文徵明 《送彭赴嘉兴训导》诗之二:“东望 嘉禾 近百程,漫随儒牒去亲庭。”
《國語辭典》:五经博士(五經博士)  拼音:wǔ jīng bó shì
教授五经的学官。汉武帝时设置,可自收弟子,讲经于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