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94,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夏侯淳(字 孝冲 )
支孝龙
袁准(字 孝尼 )
晋悯帝( 孝悯皇帝、孝悯帝、悯帝、晋孝悯帝、晋悯帝 司马邺 字 彦旗 秦王、怀安侯 )
虞潭(字 思奥 武昌县侯、都亭侯、东乡侯、零陵县侯 孝烈 )
石寇觅(庙号 太宗 孝皇帝、孝帝、赵孝帝 他为皇帝 )
晋穆帝(庙号 孝宗 穆皇帝、穆帝、晋穆帝 司马聃 字 彭子 )
萧文寿( 孝懿皇后 )
赵皇后(别称 孝穆皇后 安宗 )
王恭(字 孝伯 号 讨王愉 阿宁 忠简 )
晋孝武帝(庙号 烈宗、烈祖 孝武皇帝、孝武帝 司马曜 字 昌明 会稽王 )
司马道子(字 道子 琅邪王、会稽王 文孝王 )
熊远(字 孝文 )
叔孙俊(字 丑归 安城公 孝元 )
其它辞典(续上)
顾和(字 君孝 穆 )夏侯淳(字 孝冲 )
支孝龙
袁准(字 孝尼 )
晋悯帝( 孝悯皇帝、孝悯帝、悯帝、晋孝悯帝、晋悯帝 司马邺 字 彦旗 秦王、怀安侯 )
虞潭(字 思奥 武昌县侯、都亭侯、东乡侯、零陵县侯 孝烈 )
石寇觅(庙号 太宗 孝皇帝、孝帝、赵孝帝 他为皇帝 )
晋穆帝(庙号 孝宗 穆皇帝、穆帝、晋穆帝 司马聃 字 彭子 )
萧文寿( 孝懿皇后 )
赵皇后(别称 孝穆皇后 安宗 )
王恭(字 孝伯 号 讨王愉 阿宁 忠简 )
晋孝武帝(庙号 烈宗、烈祖 孝武皇帝、孝武帝 司马曜 字 昌明 会稽王 )
司马道子(字 道子 琅邪王、会稽王 文孝王 )
熊远(字 孝文 )
叔孙俊(字 丑归 安城公 孝元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88—351 【介绍】: 东晋吴郡吴人,字君孝。少有清操。王导为扬州,辟从事、别驾,所历皆著称。成帝咸康初拜御史中丞,性刚正,劾尚书左丞戴抗赃污,百僚惮之。累迁尚书令、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居任多所献纳,虽权臣不苟阿挠。卒谥穆。全晋文
和字君孝,荣族子。王导为扬州,辟从事,累迁司徒掾;寻为长水校尉东海王冲主簿。永昌初,除司徒左曹掾。太宁初,王敦请为主簿,迁太子舍人、车骑参军、护军长史。王导为扬州,请为别驾,迁散骑侍郎。司空郤鉴请为长史,领晋陵太守。咸康初拜御史中丞,迁侍中,转吏部尚书,徙领军将军、太常卿、国子祭酒。康帝时迁尚书仆射,更拜银青光禄大夫,领国子祭酒,迁尚书令。太和七年逊位,拜左光禄大夫。卒赠侍中司空,谥曰穆。有集五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谯国谯人,字孝冲。夏侯湛弟。有文藻,与兄夏侯湛俱知名。官至弋阳太守。全晋文·卷六十九
淳字孝冲,湛弟。为弋阳太守。有集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僧。淮阳人。少有神采,卓荦高论,与阮瞻、庾凯等并称“八达”。以机辩称。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淮阳人。美风姿。少喜清言。常以小品为心要。陈留阮瞻颖川庾凯从之游。或嘲之曰。大晋龙兴。天下为家。沙门何不全肤发。去袈裟。释梵服。被绫罗。龙曰。抱一以逍遥。唯寂唯寞。以致诚。剪发毁容。改服变形。彼谓我辱。我弃彼荣。故无心于贵而愈贵。无心于安而愈安耳。初得放光。便能讲解。学者追崇之。后不知所终。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一
支孝龙。淮阳人。少以风姿见重。加复神彩卓荦高论适时。常披味小品以为心要。陈留阮瞻颖川庾凯。并结知音之交世人呼为八达。时或嘲之曰。大晋龙兴天下为家。沙门何不全发肤去袈裟释胡服被绫罗。龙曰。抱一以逍遥。唯寂以致诚。剪发毁容改服变形。彼谓我辱我弃彼荣。故无心于贵而愈贵。无心于足而愈足矣。其机辩适时皆此类也。时竺叔兰初译放光经。龙既素乐无相。得即披阅旬有馀日。便就开讲。后不知所终矣。孙绰为之赞曰。小方易拟。大器难像。桓桓孝龙。剋迈高广。物竞宗归。人思效仰。云泉弥漫。兰风肸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陈郡阳夏人,字孝尼。袁涣子。忠信公正,不耻下问,以儒学知名。恬退不求进,著书十余万言。官至给事中。注《丧服经》。全晋文·卷五十四
准,字孝尼,陈郡扶乐人。魏国郎中令涣第四子,仕魏未详。入晋拜给事中。有《仪礼丧服经》注一卷,《袁子正论》十九卷,《正书》二十五卷,《集》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00—317 【介绍】: 即司马邺。晋朝皇帝,字彦旗。武帝孙。初袭封秦王。怀帝永嘉二年,拜散骑常侍。洛阳为刘曜攻陷,辗转至长安,被拥为太子。怀帝死,继立。建兴四年,刘曜陷长安,出降。被俘送平阳,汉主刘聪以为怀安侯。刘聪出猎,令帝执戟为前导。宴会,令帝行酒洗爵。旋被杀。在位四年。全晋文·卷七
帝讳邺,字彦旗,吴王晏之子。出继伯父秦王柬,袭封秦王。以永嘉六年四月奉怀帝崩问即位,改元建兴。在位四年,陷于刘聪,封怀安侯。明年遇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会稽馀姚人,字思奥。虞翻孙。州辟从事、主簿。齐王司马囧请为祭酒。率师参与镇压张昌、陈敏、杜韬,迁宗正卿。王含、沈充攻逼京师,潭起兵赴难。事平,出守吴兴。苏峻反,率众讨之,封武昌县侯,累官至吴国内史,修沪渎垒以防海寇。成帝咸康二年为卫将军,后拜右光禄大夫、侍中。卒于位,年七十九。善投壶。有《投壶经》、《投壶变》等,已佚。全晋文·卷八十二
潭(一作谭),字思奥,耸弟五兄忠之子。州辟从事主簿,举秀才,大司马齐王囧请为祭酒,除祁乡令,徙醴陵令,以功赐爵都亭侯,领庐陵太守,转南康太守,进爵东乡侯,并领安成太守。元帝为丞相,召补军咨祭酒,转琅邪国中尉。及为晋王,除屯骑校尉。践阼后,徙右卫将军迁宗正卿,以疾归。明帝时拜冠军将军、会稽内史,徵拜尚书,寻补右卫将军加散骑常侍。成帝时出为吴兴太守加辅国将军,进爵零陵县侯,转镇军将军吴国内史,进爵武昌县侯。咸康中进卫将军,以母忧去职。服阕,拜侍中右光禄大夫。卒年七十九,赠左光禄大夫,谥曰孝烈。有《大小博法》一卷,《投壶经》四卷,《投壶变》一卷。
人物简介
维基百科
石寇觅,是后赵武帝石虎的父亲。他早逝,因此石虎被石勒的父亲石周曷朱收养,所以又有人称石虎是石勒的弟弟。石虎称帝后,追封他为皇帝,谥号孝皇帝,庙号太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43—361 【介绍】: 即司马聃。东晋皇帝,字彭子。康帝子。二岁即位,褚太后临朝,会稽王司马昱辅政。在位期间,大将桓温以荆州刺史都督荆、司等六州军事。穆帝永和三年,桓温进军成都,西灭成汉,北伐前秦,军至灞上,收复洛阳,声势日盛,总揽内外大权。时褚哀、殷浩等先后北伐,均未成功。升平元年,穆帝始亲政,无所作为,病死。在位十七年。庙号孝宗。全晋文·卷十
帝讳聃,字彭子,康帝子。建元二年九月即位,改元二:永和、升平。在位十七年,谥曰穆皇帝,庙号孝宗。
人物简介
简介
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侍御史萧亮的孙女,洮阳县令萧卓之女,郡功曹刘翘继室妻子,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继母。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受禅登基,建立南朝宋政权,尊萧文寿为皇太后。永初三年(422),宋武帝去世,宋武帝之子宋少帝刘义符继位,尊萧文寿为太皇太后。谥号孝懿皇后。全宋文·卷十
后讳文寿,兰陵人,武帝继母,义熙中拜豫章公太夫人,进宋王太妃。武帝受禅,尊为太后。少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景平元年崩,年八十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43—363 【介绍】: 晋下邳僮人。名安宗。赵裔女。宋武帝刘裕母。晋哀帝兴宁元年四月生刘裕,以产疾卒于丹徒。刘裕即帝位后,追崇孝穆皇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8 【介绍】: 东晋太原晋阳人,字孝伯。王蕴子。起家佐著作郎。孝武帝太元十五年,以中书令都督五州诸军事,兖、青二州刺史,镇京口。安帝立,会稽王司马道子执政,宠信王国宝,恭数谏,为道子所忌。安帝隆安初,起兵讨国宝,道子杀国宝,乃罢兵。明年复起兵,号为讨王愉、司马尚之兄弟。其部将刘牢之为司马元显收买,击败恭,收送京师斩杀。全晋文·卷二十九
恭字孝伯,小字阿宁,濛孙。历著作佐郎、秘书监、中书郎、吏部郎、建威将军。太元中为丹杨尹,迁中书令,领太子詹事。孝武以后兄擢都督、兖青冀幽并徐州,晋陵诸军事、平北将军兖青二州刺史,假节镇京口,改号前将军,寻降号辅国将军。安帝即位,以为安北将军,不拜。举兵讨王瑜等,为会稽王道子所杀。桓玄执政,赠侍中太保,谥曰忠简。有集五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2—396 【介绍】: 即司马曜。东晋皇帝,字昌明。简文帝子。哀帝兴宁三年,封会稽王。简文帝死,以年幼继立,由崇德褚太后临朝,谢安辅政。太元元年始亲政。太元八年苻坚来攻,谢石等战于淝水,大破之。以弟会稽王司马道子掌兵权。又以道子专横,用王恭以制之。帝嗜酒佞佛,宠张贵人而戏之,暴死。在位二十四年。全晋文·卷十一
帝讳曜,字昌明,简文帝第三子,兴宁三年封会稽王,咸安二年七月即位,改元二:宁康、太元。在位二十四年,为张贵人所弑。谥曰孝武皇帝,庙号烈祖,有集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4—403 【介绍】: 东晋河内温人,字道子。简文帝子。初封琅邪王。孝武帝太元初,拜散骑常侍,太元十年,谢安死,领扬州刺史、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既为扬州总录。与帝酣歌为务,窃弄威权,势倾天下。封会稽王。安帝立,道子辅政,宠昵王国宝等,政刑谬乱,民怨沸腾,激起王恭起兵讨之。道子惧,杀王国宝等。而仍与子元显,大事聚敛,奢侈无度。隆安三年,委政元显,因发浙东诸郡免奴为客者当兵,激起孙恩之变。元兴元年,桓玄举兵东下,破建康,道子被放逐,寻被鸩杀。全晋文·卷十七
道子字道子,简文帝第五子,与孝武同母,简文临崩,封为琅邪王,太元初拜散骑常侍、中军将军,进骠骑将军,领司徒。寻领徐州刺史、太子太傅。复领扬州刺史,封会稽王。安帝即位,进太傅扬州牧,解徐州,后复解扬州司徒。元兴元年为桓玄所害,玄败追赠丞相,谥曰文孝王。(《世说·言语篇》注作「孝文王」。)有集八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豫章南昌人,字孝文。熊翘孙。初为县功曹。司马睿为相,引为主簿。江东草创,屡上书献计。东晋立,累迁尚书左丞、散骑常侍,元帝叹其忠公。后转御史中丞。纠弹不避权贵。尚书刁协用事,为远奏免。出补会稽内史。王敦反,沈充应之。远不输军资于充,保境安民。敦惮之,引为长史。寻病卒。全晋文
远字孝文,豫章南昌人,初为县功曹,郡辟文学掾,察孝廉不行,郡又辟功曹,州又辟主薄别驾秀才,除监军华轶司马,领武昌太守宁远将军,元帝为丞相,引为主簿,转参军,又转从事中郎,及即位,累迁太子中庶子、尚书左丞、散骑常侍,转御史中丞,迁侍中,出补会稽内史,王敦举兵,徵拜太常,敦引为长史,寻病卒,有集十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9—416 【介绍】: 北魏代人,字丑归。叔孙建子。少入侍左右。道武帝崩,清河王拓跋绍闭宫门。时明元帝在外,俊奔明元帝。帝大悦,及即位,迁俊卫将军,封安城公。朱提王元悦怀刃入禁将为逆,俊察其异而执杀之。帝以俊前后功重,军国大计一以委之。卒谥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