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白马公孙
 
白马高谈

相关人物
公孙龙


《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列传》
「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汉·刘向《别录》:「公孙龙及其徒綦毋子之属,论『白马非马』之辩,以问邹子。」《公孙龙子·迹府》:「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假物取譬,以『守白』辩,谓白马为非马也。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如求白马于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
《吕氏春秋》卷十八《审应览·淫词》
「孔穿、公孙龙相与论于平原君所,深而辩。」东汉·高诱注:「辩,说也。若乘白马禁不得度关,因言马白非白马,此之类也。」

例句

白马公孙何处去,青牛老人更不还。 岑参 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王勃 散关晨度

典故  
舞如意
 
白髓
 
调玉髓
 
宝屑无痕
 
灭瘢难辨玉
 
獭髓微痕
 
眉额损
 
千金球獭髓
 
獭髓医颊
 
玉颊劳獭髓

相关人物
孙和


《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八〈医一·吴太医〉~665~
吴孙和宠邓夫人。尝醉舞如意,误伤邓颊,血流,娇惋弥苦。命太医合药。言得白獭髓、杂玉与琥珀屑,当灭此痕。和以百金购得白獭,乃合膏。琥珀太多,及差,痕不灭,左颊有赤点如痣。
《酉阳杂俎》前集卷八〈黥〉
近代妆尚靥如射月,曰黄星靥。靥钿之名,盖自吴孙和郑夫人也。
《拾遗记》卷八〈吴〉
孙和悦邓夫人,常置膝上。和于月下舞水精如意,误伤夫人颊,血流污裤,娇姹弥苦。自舐其疮,命太医合药。医曰:「得白獭髓,杂玉与琥珀屑,当灭此痕。」即购致百金,能得白獭髓者,厚赏之。……和乃命合此膏,琥珀太多,及差而有赤点如朱,逼而视之。更益其妍。诸嬖人欲要宠,皆以丹脂点颊而后进幸。妩惑相动,遂成淫俗。

例句

獭髓求鱼客,鲛绡托海人。 吴融 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之二

下有蕊刚丹,勺之百疾愈。凝于白獭髓,湛似桐马乳。 皮日休 游毛公坛

典故  
鸾凤吟
  
长啸苏门
 
半空鸾凤
 
闻凤啸
 
半岭啸声
 
长啸愧孙登
 
长啸作鸾音
 
高士啸
 
山头学啸
 
孙登无语
 
啸上苏门颠
 
长啸发苏门
 
长吟感孙登

相关人物
阮籍
 
孙登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阮籍〉~604~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曰:「籍旷达不羁,不拘礼俗。性至孝,居丧虽不率常检,而毁几至灭性。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得与言,昶叹赏之,自以不能测也。太尉蒋济闻而辟之,后为尚书郎、曹爽参军,以疾归田里。岁馀,爽诛,太傅及大将军乃以为从事中郎。后朝论以其名高,欲显崇之,籍以世多故,禄仕而已,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所穷,辄恸哭而反。籍少时尝游苏门山,苏门山有隐者,莫知名姓,有竹实数斛、臼杵而已。籍从之,与谈太古无为之道,及论五帝三王之义,苏门生萧然曾不经听。籍乃对之长啸,清韵响亮,苏门生逌尔而笑。籍既降,苏门生亦啸,若鸾凤之音焉。至是,籍乃假苏门先生之论以寄所怀。其歌曰:『日没不周西,月出丹渊中,阳精蔽不见,阴光代为雄。亭亭在须臾,厌厌将复隆。富贵俯仰间,贫贱何必终。』又叹曰:『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陨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籍口不论人过,而自然高迈,故为礼法之士何曾等深所雠疾。大将军司马文王常保持之,卒以寿终。子浑字长成。世语曰:浑以閒澹寡欲,知名京邑。为太子庶子。早卒。」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栖逸〉~648~
阮步兵啸,闻数百步。苏门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咸共传说。阮籍往观,见其人拥岩侧。籍登岭就之,箕踞相对。籍商略终古,上陈黄、农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问之,仡然不应。复有为之教,栖神导气之术以观之,彼犹如前,凝瞩不转。籍因对之长啸。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复啸。意尽,退,还半岭许,闻上唒然有声,如数部鼓吹,林谷传响。顾看,乃向人啸也。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362~
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其略曰:「世人所谓君子,惟法是修,惟礼是克。手执圭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独不见群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内,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此亦籍之胸怀本趣也。

例句

尝希苏门啸,讵厌巴树猿。 元稹 酬独孤二十六送归通州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孟浩然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敢为苏门啸,庶作梁父吟。 杜甫 上后园山脚

严子垂钓日,苏门长啸时。 白居易 秋池独汛

鹤传居士舞,猿得苏门啸。 钱起 过温逸人旧居

莫嗟太常屈,便入苏门啸。 韩翃 送李湜下第归卫州便游河北

典故
四宜休
  
饱便休
 
三平二满休

相关人物
孙君昉


《颍川语小》卷下
俗言三平二满,盖三遇平,二遇满,皆平稳得过之日。
《全宋诗》卷九百九十七〈四休居士诗三首〉~437~
太医孙君昉,字景初,为士大夫发药,多不受谢,自号四休居士。山谷问其说,四休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山谷曰:此安乐法也,夫少欲者不伐之家也,知足者极乐之国也。四休家有三亩园,花木郁郁,客来煮茗传酒,谈上都贵游人间可喜事,或茗寒酒冷,宾主皆忘。其居与予相望,暇则步草径相寻,故作小诗遣家僮歌之,以侑酒茗。
典故 
北山愚
  
子又生孙
 
北公
 
愚叟移
 
移太行
 
操蛇北叟
 
夸娥
 
山能移
 
孙子又生孙
 
负锸移山
  
相关人物
夸娥


《列子集释》卷五〈汤问篇〉
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晋·张湛注:「夸娥氏,传记所未闻,盖神力者也。」

例句

虚中始讶巨灵擘,陡处乍惊愚叟移。 林滋 望九华山

题柱心犹壮,移山志不忘。 罗隐 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

东堂旧屈移山志,南国新留煮海功。 许浑 送岭南卢判官罢职归华阴山居

恐是夸娥怒,教临巀嶭衰。 陆龟蒙 奉和袭美古杉三十韵

巨灵与夸蛾,远贾期必售。 韩愈 南山诗

终令夸蛾抉汝出,卜师烧锥钻灼满板如星罗。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典故  
相关人物
伯乐


《庄子》外篇·卷四中《马蹄》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禦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伯乐姓孙名阳,善驭马。」
《列子集释》卷八〈说符篇〉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例句

自知毛骨还应异,更请孙阳仔细看。 平曾 絷白马诗上薛仆射

上惭伯乐顾,中负叔牙知。 张九龄 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

阶前莫怪垂双泪,不遇孙阳不敢嘶。 曹唐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之二

嘶风重诉牵盐耻,伯乐何妨转眼看。 李咸用 投知

孙阳如不顾,骐骥向谁嘶。 李群玉 投从叔

一缄垂露到云林,中有孙阳念骥心。 李群玉 辱绵州于中丞书信

伯乐傥一见,应惊耳长垂。 李群玉 驙马

如今岂无騕袅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 杜甫 天育骠骑歌

此时若遇孙阳顾,虽服盐车不受鞭。 殷尧藩 暮春述怀

不缘伯乐称奇骨,几与驽骀价一齐。 汪遵 吴坂

向非逢伯乐,谁足见其长。 陈去疾 赋得骐骥长鸣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韩琮 咏马

典故
曹蝇
 
误笔成蝇
 
点平风
 
孙郎蝇

相关人物
曹不兴


《三国志》卷六十三〈吴书·赵达传〉~425~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录》曰:「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幼工书。时有张子并、陈梁甫能书。甫恨逋,并恨峻,象斟酌其閒,甚得其妙,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严武字子卿,卫尉畯再从子也,围莫与为辈。宋寿占梦,十不失一。曹不兴善画,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以作蝇。既进御,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孤城郑妪能相人,及范、惇、达八人,世皆称妙,谓之八绝云。」

例句

对景思任父,开图想不兴。 韦庄 渔塘十六韵

典故
相关人物
孙楚


《晋书》卷五十六《孙楚传》
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楚既负其材气,颇侮易于苞,初至,长揖曰:「天子命我参卿军事。」因此而嫌隙遂构。苞奏楚与吴人孙世山共讪毁时政,楚亦抗表自理,纷纭经年,事未判,又与乡人郭奕忿争。武帝虽不显明其罪,然以少贱受责,遂湮废积年。初,参军不敬府主,楚既轻苞,遂制施敬,自楚始也。

例句

参卿休坐幄,荡子不还乡。 杜甫 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何补参卿事,欢娱到薄躬。 杜甫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参卿滞孙楚,隐市同梅福。 权德舆 送信安刘少府

典故
绝妙辞
      
外孙齑臼
 
黄绢字
 
幼妇篇
 
黄绢句
 
曹家碑
 
曹盱
 
色丝文
  
丰碑黄绢
 
黄绢寻碑
 
齑臼碑
 
绝妙孙辛妇
 
名映色丝
  
杨修见幼妇
  
妇幼碑
 
黄绢祠
  
幼妇祠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杨修
 
杨脩
 
曹娥
 
曹盱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捷悟〉~580~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脩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脩别记所知。脩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脩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列传·孝女曹娥〉~2794~
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唐·李贤注引《会稽典录》曰:「上虞长度尚弟子邯郸淳,字子礼。时甫弱冠,而有异才。尚先使魏朗作曹娥碑,文成未出,会朗见尚,尚与之饮宴,而子礼方至督酒。尚问朗碑文成未?朗辞不才,因试使子礼为之,操笔而成,无所点定。朗嗟叹不暇,遂毁其草。其后蔡邕又题八字曰:『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裴子语林》
脩字德祖,魏初弘农华阴人也,为曹操主簿。曹公至江南,读曹娥碑文;背上别有八字,其辞云:「黄绢幼妇,外孙蒜臼。」曹公见之不解,而谓德祖:「卿知之不?」德祖曰:「知之。」曹公曰:「卿且勿言,待我思之。」行卅里,曹公始得,令祖先说。祖曰:「黄绢色丝,『绝』字也。幼妇少女,『妙』字也;外孙女子,『好』字也;蒜臼受辛,『辞』字也。谓『绝妙好辞』。」曹公笑曰:「实如孤意。」俗云:有智无智隔卅里,此之谓也。

简释

色丝文:称赞文章文辞华美。唐赵嘏《题曹娥庙》:“文字在碑碑已堕,波涛辜负色丝文。”


例句

碑缺曹娥宅,林荒逸少居。 刘长卿 无锡东郭送友人游越

越鸟闻花里,曹娥想镜中。 刘长卿 送崔处士先适越

旧石曹娥篆,空山夏禹祠。 刘长卿 送荀八过山阴旧县兼寄剡中诸官

齐戒观华玉,留连叹色丝。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并序)

山下祗今黄绢字,泪痕犹堕六州儿。 李商隐 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

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杜甫 偶题

因寻黄绢字,为我吊曹盱。 权德舆 送上虞丞

丽句传黄绢,香名播宋朝。 湛贲 题历山司徒右长史祖宅

黄绢外孙翻得罪,华颠故老莫相嗤。 卢肇 被谪连州

雅词黄绢妙,渥泽紫泥分。 薛存诚 御制段太尉碑

青山尽日寻黄绢,沧海经年梦绛纱。 许浑 甘露寺感事贻同志

典故 
曹石
 
相关人物
刘备
 
孙权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四引〈蔡宽夫诗话〉
润州甘露寺有块石,状如伏羊,形制略具,号很石。相传孙权尝据其上,与刘备论曹公。壁间旧有罗隐诗板云:「紫髯桑盖两沉吟,很石空存事莫寻。
典故
长倩赠

相关人物
公孙弘
 
邹长倩


《西京杂记》卷五~086~
公孙弘以元光五年为国士所推,尚为贤良。国人邹长倩以其家贫,少自资致,乃解衣裳以衣之,释所著冠履以与之,又赠以刍一束,素丝一襚,扑满一枚,书题遗之曰:「夫人无幽显道在则为尊。虽生刍之贱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赠君生刍一束。诗人所谓『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例句

孙弘期射策,长倩赠生刍。 郑孺华 赋得生刍一束

典故
孙登长啸
 
孙登

相关人物
孙登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附《嵇康传》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康见孙登,登对之长啸,逾时不言。康辞还,曰:『先生竟无言乎?』登曰:『惜哉!』」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
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

简释

孙登长啸:咏啸傲。唐王维《偶然作六首》之三:“孙登长啸台,松竹有遗处。”


例句

诗客爱时景,道人话升腾。笑这各有趣,悠哉古孙登。 元稹 刘氏馆集隐客归和子元及之子蒙晦之

处世苟无闷,佯狂道非弘。无言被人觉,予亦笑孙登。 元稹 秋堂夕

叔夜弹琴歌白雪,孙登长啸韵清风。 张昌宗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长啸或可拟,幽琴难再听。 朱湾 七贤庙

孙登长啸台,松竹有遗处。 王维 偶然作六首之三

如闻长啸春风里,荆棘丛边访旧踪。 贾岛 阮籍啸台

典故
开东阁
    
丞相阁
 
孙弘阁
 
开黄阁
 
平津东阁
 
公孙阁
  
孙阁
 
东阁留宾
 
弘阁
  
招贤阁
 
冬阁
  
东阁延宾
 
开阁伫孙弘
 
翘才客
 
开阁延贤
 
叩阁

相关人物
公孙弘
 
薛泽

参考典故
黄阁


《汉书》卷五十八〈公孙弘卜式儿宽列传·公孙弘〉~263~
公孙弘,菑川薛人也。少时为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馀,乃学春秋杂说……元朔中,代薛泽为丞相。先是,汉常以列侯为丞相,唯弘无爵,上于是下诏曰:「朕嘉先圣之道,开广门路,宣招四方之士,盖古者任贤而序位,量能以授官,劳大者厥禄厚,德盛者获爵尊,故武功以显重,而文德以行褒。其以高成之平津乡户六百五十封丞相弘为平津侯。」其后以为故事,至丞相封,自弘始也……时上方兴功业,娄举贤良。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弘身食一肉,脱粟饭,故人宾客仰衣食,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馀。然其性意忌,外宽内深。诸常与弘有隙,无近远,虽阳与善,后竟报其过。杀主父偃,徙董仲舒胶西,皆弘力也。唐·颜师古注:「閤者,小门也,东向开之,避当庭门而引宾客,以别于掾史官属也。」
《西京杂记》卷四~082~2~
平津侯自以布衣为宰相,乃开东阁营客馆以招天下之士。其一曰钦贤馆以待大贤,次曰翘材馆以待大才,次曰接士馆以待国士。其有德任毗赞佐理阴阳者处钦贤之馆,其有才堪九列将军二千石者居翘材之馆,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艺居接士之馆。而躬身菲薄,所得俸禄以奉待之。
《宋书》卷十五〈礼志二〉~42~
三公黄閤,前史无其义。史臣按,礼记「士韠与天子同,公侯大夫则异」。郑玄注:「士贱,与君同,不嫌也。」夫朱门洞启,当阳之正色也。三公之与天子,礼秩相亚,故黄其閤,以示谦不敢斥天子,盖是汉来制也。张超与陈公笺,「拜黄閤将有日月」是也。

例句

大君锡车马,时复过平津。 储光羲 敬酬陈掾亲家翁秋夜有赠

出入平津邸,自言娇且艳。 储光羲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

自怜不识平津阁,遥望旌旗汝水头。 刘禹锡 奉送浙西李仆射相公赴镇

四海兵初偃,平津阁正开。 刘长川 将赴东都上李相公

四海兵初偃,平津阁正开。 孙叔向 将赴东都上李相公

延首平津阁,家山日已春。 崔峒 客舍有怀因呈诸在事

含情归上国,论旧见平津。 李嘉祐 送侍御使四叔归朝

时称谢康乐,别事汉平津。 李嘉祐 送王谏议充东都留守判官

有儒愁饿死,早晚报平津。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鲜于仲通。天宝末为京兆尹。)

况是平津客,碑前泪满巾。 杨嗣复 丁巳岁八月祭武侯祠堂因题临淮公旧碑

定远功那比,平津策乃迂。 权德舆 建除诗

诏刊延阁书,高议平津邸。 王维 别綦毋潜

出自平津邸,还为吏部郎。 卢象 赠张均员外

数岁平津邸,诸生出门时。 耿湋 春日书情寄元校书伯和相国元子

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耿湋 过三郊驿却寄杨评事时此子郭令公欲有表荐

今朝平津邸,兼得潇湘游。 郎士元 题刘相公三湘图

守贵常思俭,平津此意深。 钱起 奉和杜相公移长兴宅奉呈元相公

凄怆平津阁,秋风吊客过。 钱起 故相国苗公挽歌

曾陪后乘光,共逐平津游。 长孙佐辅 闻韦驸马使君迁拜台州

上书一见平津侯,剑笏斜齐秣陵尉。 韩翃 赠别上元主簿张著

御沟通太液,戚里对平津。 骆宾王 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一作春霁早行)

此来多愧食鱼心,东阁将辞强一吟。 刘沧 入关留别主人

已闻开阁待,谁许卧东溪。 刘长卿 和袁郎中破贼后军行过剡中山水谨上太尉

有地先开阁,何人不扫门。 刘长卿 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

几人犹忆孙弘阁,百口同乘范蠡舟。 刘长卿 汉阳献李相公

东阁邀才子,南昌老腐儒。 刘长卿 送李七之笮水谒张相公

召南风更阐,丞相阁还开。 孟浩然 荆门上张丞相

久废南山田,叨陪东阁贤。 孟浩然 题长安主人壁

共言东阁招贤地,自有西征谢傅才。 孙逖 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逢立春日赠韦侍御等诸公

作京雄近县,开阁宠平津。 孙逖 奉和李右相赏会昌林亭

作相开黄阁,为郎奏赤墀。 张子容 赠司勋萧郎中

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 李商隐 哭刘司户蕡

羡归丞相阁,空望旧门栏。 李嘉祐 润州杨别驾宅送蒋九侍御收兵归扬州

东阁论兵后,南宫草奏期。 李嘉祐 送王端赴朝

平津旧东阁,深巷见南山。 李嘉祐 题裴十六少卿东亭

桂友寻东阁,兰交聚北堂。 李峤

公孙阁里见君初,衣锦南归二十馀。 李涉 酬彭伉

长吁问丞相,东阁几时开。 杨重玄 正朝上左相张燕公

孙弘阁闹无闲客,传说舟忙不借人。何似抡才济川外,别开池馆待交亲。 白居易 宿裴相公兴化池亭

孙弘不开阁,丙吉宁问牛。 邵谒 论政

林间客散孙弘阁,城上山宜绮季家。 钱起 登刘宾客高斋

孙弘莫惜频开閤,韩信终期别筑坛。 韩偓 和王舍人抚州饮席赠韦司空

却笑昔贤交易极,一开东閤便垂名。 韩偓 隰州新驿赠刺史

汲黯薪逾积,孙弘阁未开。 骆宾王 帝京篇

典故  
天上佳期
 
织女牵牛
  
乌鹊填
 
牛女夕
  
会双星
 
织女桥
 
痴牛騃女
 
喜鹊桥
 
牵牛会
 
银汉渡
 
鹊桥人
 
银河灵鹊
 
借鹊
 
鸟鹊桥
  
鹊桥牛女
  
丹鹊桥
 
帝子桥
 
飞桥驾鹊
 
飞向银河
 
耕慵织懒
 
河汉星桥
 
河鹊填桥
 
怜飞鹊
   
七夕女
 
泣分河
 
桥横鹊
 
鹊误仙盟
  
天上弄机人
 
星解聚
 
星渚桥空
 
银河响幽咽
 
织女皇姑
 
织星桥
 
酬鸟鹊
 
绛河度牵牛
  
牛女鹊桥
  
桥成鸟鹊
   
填成鸟鹊
 
填鸟鹊
   
野鹊并影
 
银河鹊桥

相关人物
武丁
 
牛郎
 
织女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30~
南斗为庙,其北建星。建星者,旗也。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织女,天孙也。案:荆州占云『织女,一名天女,天子女也。』」
《太平御览》卷六〈天部六·星中〉~59~
河鼓三星,在牵牛北,主军鼓。盖天子三将军也,中央大将军也,其南左星,左将军也,其北右星右将军也,所以备关梁而拒难也,昔传牵牛织女七月七日相见者,则此是也,故《尔雅》云:河鼓谓之牵牛。
《岁时广记》二卷第二〈十六七夕〉~835~
梁·吴均《齐谐记》曰:「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暂停,与尔别矣,后三千年当复还。』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兄何当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一去后三千年当还。』明旦,果失武丁所在。世人至今犹云『七月七日织女嫁牵牛』。」又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七月七日,世谓织女牵牛聚会之日,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三十六〈应劭·风俗通义〉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十三〈诗·七夕诗〉
玉匣卷悬衣,针楼开夜扉。姮娥随月落,织女逐星移。离前忿促夜,别后对空机。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
《昭明文选》卷十九、三国魏·曹子建(植)《洛神赋》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唐·李善注引三国魏·曹植《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毛诗正义》卷十三之一〈小雅·谷风之什·大东〉~437~
有饛簋飧,有救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眷言顾之,?焉出涕。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有洌氿泉,无浸穫薪。契契寤叹,哀我惮人。薪是穫薪,尚可载也。哀我惮人,亦可息也。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救天毕,载施之行。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简释

七夕:咏七夕,或喻指夫妇聚会。唐杜甫《牵牛织女》:“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例句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刘威 七夕

鹊桥初就咽银河,今夜仙郎自姓和。 和凝 杨柳枝

酒醒推篷坐,凄凉望女牛。 唐彦谦 夜泊东溪有怀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孟郊 古意

桥成乌鹊助,盖转凤皇飞。 张光朝 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

凤梭停织鹊无音,梦忆仙郎夜夜心。 戴叔伦 织女词

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 施肩吾 古别离二首

心如七夕女,生死难再匹。 曹邺 古相送

乌鹊填应满,黄公去不归。 李峤

喜逐行人至,愁随织女归。 李峤

穿针楼上闭秋烟,织女佳期又隔年。 李群玉 秋登涔阳城二首

西风未起悲龙梭,年年织素攒双蛾。 李贺 有所思

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皇飞。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李郢 七夕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 李郢 七夕寄张氏兄弟

相如才调逸,银汉会双星。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鹊飞应织素,凤起独吹箫。 羊士谔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之一

主第岩扃架鹊桥,天门阊阖降鸾镳。 赵彦昭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河鹊填桥至,山熊避槛来。 郑愔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献诗四首之四

桥成鹊已去,机罢女应过。 陈润 赋得秋河曙耿耿

须教翡翠闻王母,不奈乌鸢噪鹊桥。 陆畅 解内人嘲

天上琼花不避秋,今宵织女嫁牵牛。 陆畅 云安公主出降杂咏催妆二首

玉树杂金花,天河织女家。 韦渠牟 步虚词十九首

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 韩偓

霜刀剪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 韩愈 芍药歌

飘白霓,挂丹梯,应从织女机边落。 顾况 庐山瀑布歌送李顾

八十老婆拍手笑,妒他织女嫁牵牛。 顾况 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此夕河汉上,双星含凄然。 鲍溶 秋夜闻郑山人弹楚妃怨

人言天孙机上亲手迹,有时怨别无所惜。 鲍溶 霓裳羽衣歌

典故 
池龙
  
蛟龙云雨
  
云雨动蛟龙
 
蛟龙出池
 
浅水留龙不住

相关人物
周瑜
 
刘备
 
周瑜
 
孙权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
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例句

吾子得神仙,本是池中物。 杜甫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因论壮年乐事戏呈元二十一曹长

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见素。天宝元年。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十五载。见素从明皇幸蜀。至巴西。诏兼左相。封豳国公。)

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 杜甫 奉赠严八阁老

鹓凤终凌汉,蛟龙会出池。 杨巨源 怀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

由来不是池中物,鸡树归时即取将。 薛能 又和留山鸡

《漢語大詞典》:獭髓(獺髓)
獭的骨髓。相传与玉屑、琥珀和合,可作灭疤痕的贵重药物。 晋 王嘉 拾遗记·吴:“﹝ 孙和 ﹞舞水精如意,误伤夫人( 邓夫人 )颊,血流污袴……﹝太医﹞曰:‘得白獭髓,杂玉与琥珀屑,当灭此痕。’” 唐 吴融 《和韩致光侍郎》之二:“獭髓求鱼客,鮫綃托海人。” 元 张可久 《一枝花·牵挂》套曲:“猫眼嵌双转轴乌金戒指,獭髓调百和香紫蜡胭脂。”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花含葱靨,翠联珠串,金妆獭髓霞絃,玉铸鱼纹云輦。”
《漢語大詞典》:白獭髓(白獺髓)
白獭的骨髓。可作珍贵的药物。 晋 王嘉 拾遗记·吴:“ 和 于月下舞水精如意,误伤夫人颊……命太医合药,医曰:得白獭髓,杂玉与琥珀屑,当灭此痕。”
《漢語大詞典》:孙登啸(孫登嘯)
指 晋 隐士 孙登 长啸事。晋书·阮籍传:“ 籍 尝於 苏门山 遇 孙登 ,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 登 皆不应, 籍 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鸞凤之音,响乎巖谷,乃 登 之啸也。”后用为游逸山林、长啸放情的典故。 清 姚鼐 《王君病起有诗见和因复次韵赠之》:“旧游曾对 孙登 啸,新诗欲作 唐衢 慟。”
《漢語大詞典》:苏门啸(蘇門嘯)
晋书·阮籍传:“ 籍 尝於 苏门山 遇 孙登 ,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 登 皆不应, 籍 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鸞凤之音,响乎巖谷,乃 登 之啸也。”后以“苏门啸”指嘨咏。亦比喻高士的情趣。 唐 孟浩然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诗:“风泉有清音,何必 苏门 啸。” 宋 林逋 《中峰》诗:“自爱 苏门 啸,怀贤思不羣。” 宋 陆游 《谢徐志父帐干惠诗编》诗:“舂容清庙歌,縹緲 苏门 啸。”
分類:高士情趣
《国语辞典》:苏门长啸(苏门长啸)  拼音:sū mén cháng xiào
阮籍曾于苏门遇孙登,谈论道家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答,籍因此长啸而退。行至半岭,闻山谷中传出有若鸾凤的声音,乃是孙登之啸。见《晋书。卷四九。阮籍传》。后以苏门长啸形容态度高傲或啸傲不羁。唐。白居易〈秋池独泛〉诗:「严子垂钓日,苏门长啸时。」
《國語辭典》:二满三平(二滿三平)  拼音:èr mǎn sān píng
平平淡淡,过得去。宋。陈亮〈三部乐。小屈穹庐〉词:「小屈穹庐,但二满三平,共劳均佚。」也作「三平二满」。
《國語辭典》:愚公  拼音:yú gōng
神话传说中欲移太形、王屋二山的老人。参见「愚公移山」条。后用以比喻看似愚笨,实则具有坚忍毅力,不怕挫折的人。宋。辛弃疾 玉楼春。青山不会乘云去词:「青山不会乘云去,怕有愚公惊著汝。」
《國語辭典》:愚公谷  拼音:yú gōng gǔ
1.地名。位于山东省临淄县西。相传谷中老人因知狱讼不公,听任少年持去所买小马,傍邻以为愚,遂取谷名为愚公谷。
2.比喻归隐的地方。唐。王维 愚公谷诗三首之三:「借问愚公谷,与君聊一寻。」
《國語辭典》:愚公移山  拼音:yú gōng yí shān
相传北山愚公苦于家门前有太形、王屋二山阻拦出路,因而率领子孙挖掘土石,决心铲平二山。后天帝为其真诚所感动,于是命夸蛾氏二子背负二山,移去他地。见《列子。汤问》。后以愚公移山比喻努力不懈,不畏艰难,自能成事。如:「这件事确实不易,但如果效法愚公移山的精神,还怕不会成功吗?」清。黄宗羲〈张苍水墓志〉:「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常人藐为说铃,贤圣指为血路也。」
《漢語大詞典》:移山
移动山岳。典出列子·汤问所载 北山 愚公 举家移 太行 、 王屋 二山的寓言。后多以比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干到底的顽强决心或称颂有志者事竟成的坚毅精神。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岂寃禽之能塞海,非 愚叟 之可移山。”旧唐书·哀帝纪:“壬寅,敕:‘前太中大夫、尚书兵部侍郎、赐紫金鱼袋 司空图 俊造登科,朱紫升籍,既养高以傲代,类移山而钓名。’”参见“ 愚公移山 ”。
《國語辭典》:愚公移山  拼音:yú gōng yí shān
相传北山愚公苦于家门前有太形、王屋二山阻拦出路,因而率领子孙挖掘土石,决心铲平二山。后天帝为其真诚所感动,于是命夸蛾氏二子背负二山,移去他地。见《列子。汤问》。后以愚公移山比喻努力不懈,不畏艰难,自能成事。如:「这件事确实不易,但如果效法愚公移山的精神,还怕不会成功吗?」清。黄宗羲〈张苍水墓志〉:「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常人藐为说铃,贤圣指为血路也。」
《漢語大詞典》:移山志
移去大山的志气。比喻宏伟大志。 唐 许浑 《送岭南卢判官罢职归华阴山居》诗:“东堂旧屈移山志,南国新留煮海功。” 宋 陆游 《杂感》诗之三:“蹈海言犹在,移山志未衰。”
《國語辭典》:伯乐(伯樂)  拼音:bó lè
1.人名。周代善于相马的人,其名传说纷纭,或为王良、孙阳。《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 杂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造父的别称。《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传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参见「造父」条。
《漢語大詞典》:伯乐相马(伯樂相馬)
伯乐 观察、品评马的优劣。比喻有眼力者鉴别并荐举人才。《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带上多年写下的社会科学论文和空前的决心去接受伯乐相马的考验了。”参见“ 伯乐 ”。
《國語辭典》:伯乐(伯樂)  拼音:bó lè
1.人名。周代善于相马的人,其名传说纷纭,或为王良、孙阳。《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 杂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造父的别称。《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传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参见「造父」条。
《漢語大詞典》:孙阳(孫陽)
(1).即 伯乐 。庄子·马蹄“及至 伯乐 曰:‘我善治马’” 唐 陆德明 释文:“ 伯乐 姓 孙 ,名 阳 ,善驭马。 石氏 《星经》云:‘ 伯乐 ,天星名,主典天马, 孙阳 善驭,故以为名。’”《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驥踌躇於弊輂兮,遇 孙阳 而得代。” 王逸 注:“ 孙阳 , 伯乐 姓名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虽有 孙阳 之手,而无騏驥之足,则不得致千里矣。” 唐 殷尧藩 《暮春述怀》诗:“此时若遇 孙阳 顾,肯服盐车不受鞭。” 金 元好问 《虞坂行》诗:“ 孙阳 騏驥不竝世,百万亿中时有一。”
(2).复姓。 汉 有 孙阳放 。见通志·氏族四
分類:复姓伯乐
《漢語大詞典》:参卿(參卿)
对参谋、参军的敬称。 唐 杜甫 《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诗:“参卿休坐幄,荡子不归乡。” 唐 耿湋 《送绛州郭参军》诗:“人传府公政,记室有参卿。”
《漢語大詞典》:幼妇(幼婦)
少女。借指“妙”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 唐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诗:“齏辛寻幼妇,醴酒忆先王。”参见“ 幼妇碑 ”。
分類:少女
《漢語大詞典》:幼妇碑(幼婦碑)
即 曹娥 碑。因碑背上题“黄绢幼妇,外孙齏臼”八字,故名。 唐 张说 《故括州刺史赠工部尚书冯公神道碑》:“ 魏主 来顾,赏幼妇之碑。 秦 师不侵,尊死士之壠。” 唐 杜甫 《偶题》诗:“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胡韫玉 《重展亡友朝露墓》:“何因再证三生石,无奈重摩幼妇碑。”参见“ 幼妇辞 ”。
分類:曹娥八字
《漢語大詞典》:幼妇碑(幼婦碑)
即 曹娥 碑。因碑背上题“黄绢幼妇,外孙齏臼”八字,故名。 唐 张说 《故括州刺史赠工部尚书冯公神道碑》:“ 魏主 来顾,赏幼妇之碑。 秦 师不侵,尊死士之壠。” 唐 杜甫 《偶题》诗:“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胡韫玉 《重展亡友朝露墓》:“何因再证三生石,无奈重摩幼妇碑。”参见“ 幼妇辞 ”。
分類:曹娥八字
《漢語大詞典》:幼妇辞(幼婦辭)
亦作“ 幼妇词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魏武 尝过 曹娥 碑下, 杨修 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齏臼’八字…… 修 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絶;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齏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絶妙好辞也。”后泛指极好的诗文。 明 王世贞 《项子出新编索序余病未能讽咏来美聊成短述》诗:“浮名人自惜,孤调晚堪疑。欲定《三都》价,难评幼妇辞。”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平生著述老经师,絶妙文章幼妇词。”
分類:极好诗文
《國語辭典》:曹娥  拼音:cáo é
人名。(西元130~143)东汉上虞人。其父溺死于江中,不得尸骸。娥时年十四,沿江号哭十七昼夜,投江而死。经五日,抱父尸浮出。世传为孝女。
《國語辭典》:曹娥碑  拼音:cáo é bēi
东汉孝女曹娥的墓碑。度尚立,邯郸淳作诔,称扬其孝行,今碑石已不存。现所传曹娥碑法帖,相传为晋王羲之所书。
《國語辭典》:绝妙好辞(絕妙好辭)  拼音:jué miào hǎo cí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𩐋臼』八字,……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𩐋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形容极为佳妙的文辞。唐。苏颋 刑部尚书韦抗神道碑:「悲悽固托,抚疾何成,愧不得绝妙好辞。」
分類:美妙文辞
《漢語大詞典》:色丝(色絲)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魏武 尝过 曹娥 碑下, 杨脩 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 魏武 谓 脩 曰:‘解不?’…… 脩 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絶;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虀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絶妙好辞也。’”后因以“色丝”指绝妙好辞,犹言妙文。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斋戒观华玉,留连叹色丝。” 宋 曾巩 《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诗:“枣木已非真篆刻,色丝空喜好文章。” 明 高启 《感怀次蔡参军韵》:“年来只念 江 东去,下马碑阴看色丝。”
分類:色丝
《國語辭典》:齑臼(虀臼)  拼音:jī jiù
用来捣碎辛辣食物的石臼。宋。辛弃疾 沁园春。杯汝知乎词:「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也作「齑臼」。
《國語辭典》:齑臼(齏臼)  拼音:jī jiù
用来捣碎辛辣食物的石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齑臼,受辛也。」也作「齑臼」。
《漢語大詞典》:黄绢(黄絹)
(1).黄色之绢。 唐 许浑 《甘露寺感事贻同志》诗:“青山尽日寻黄绢,沧海经年梦絳纱。” 南唐 陈陶 《题赠高闲上人》诗:“鸳鷺输黄绢,场坛遶白苹。”《花月痕》第四八回:“六逆妻妾,唤做主娘,黄绢盖头,骑马跣足,这全是 粤 西 西溪峒 村媪。”
(2).见“ 黄绢幼妇 ”。
(3).谓隐语。 唐 冯翊子 桂苑丛谈·班支使解大明寺语:“﹝独 班 支使曰﹞得非‘ 大明寺 水天下无比’八字乎?众皆恍然曰:黄绢之奇智亦何异哉?”
(4).佛教之经卷。 唐 寒山 《诗》之一二一:“囊里无青蚨,篋中有黄绢。”绢,一本作“ 卷 ”。
《漢語大詞典》:黄绢幼妇(黄絹幼婦)
“絶妙”二字的隐语。镜花缘第八十回:“古来如‘黄绢幼妇、外孙齏臼’,至今传为美谈,也不过取其显豁。”亦省称“ 黄绢 ”。 唐 白居易 《赋赋》:“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宋 王禹偁 《送晁监丞赴婺州关市之役》:“黄绢辞高位尚卑,白华行洁身犹困。” 清 钮琇 觚賸·纫兰词:“三 吴 词家,称 朱 陈 两检讨, 陈 以苍雄擅奇, 朱 以生新标雋,俱已誉高黄绢,价重乌丝。”
《漢語大詞典》:黄绢辞(黄絹辭)
见“ 黄绢词 ”。
《漢語大詞典》:黄绢词(黄絹詞)
亦作“黄绢辞”。 指优美的诗文。 唐 皇甫冉 《洪泽馆壁见故礼部尚书题诗》诗:“底事 洪泽 壁,空留黄绢词。” 唐 任华 《杂言寄杜拾遗》诗:“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 杜二 之所为。” 元 耶律楚材 《继平陶张才美韵》:“援毫欲继清新句,笑我却无黄绢辞。”
分類:优美诗文
《漢語大詞典》:很石
石名。在 江苏省 镇江市 北固山 甘露寺 前。状如伏羊。相传 刘备 (一说 诸葛亮 )曾坐其上,与 孙权 共论 曹操 。 唐 罗隐 《题润州妙善前石羊》诗:“ 紫髯 桑盖 此沉吟,很石犹存事可寻。”题注:“传云: 吴 主 孙权 与 蜀 主 刘备 尝此置会云。”很,一本作“ 狠 ”。 宋 苏轼 《甘露寺》诗序:“寺有石如羊,相传谓之很石,云 诸葛孔明 坐其上与 孙仲谋 论 曹公 也。” 宋 苏轼 《甘露寺》诗:“很石卧庭下,穹隆如伏羱。” 宋 姜夔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词:“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
《國語辭典》:顽石(頑石)  拼音:wán shí
1.无光泽且体粗质钝的石块。宋。俞琰《书斋夜话》:「有名何必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2.比喻愚蠢驽钝的人。《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二公谬举矣。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
《漢語大詞典》:平津馆(平津館)
(1).亦作“ 平津邸 ”、“ 平津阁 ”。 汉 公孙弘 为丞相,封 平津侯 ,起客馆,开东阁,招请士人。后因以“平津馆”等称高级官僚延纳宾客的处所。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吴明彻墓志铭》:“归 平津 之馆,时闻櫪马之嘶;舍 广城 之传,裁见诸侯之客。” 南朝 齐 陆厥 《奉答内兄希叔》诗:“出入 平津邸 ,一见 孟尝 尊。” 唐 韩翊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远属 平津阁 ,前驱 博望侯 。” 清 郑燮 《李锴》诗:“西风吹冷 平津阁 ,何处重寻孔雀屏。”
(2). 清 孙星衍 任 山东 督粮道时,治所即在 公孙弘 所封 平津 故地,因名其书斋为 平津馆 ,所刊丛书名《平津馆丛书》。 清 孙星衍 《平津馆记》:“予参藩 山左 ,驻节 安德 ,地为 平原 故郡,当 燕 齐 孔道,通人过访无虚日……所以名吾馆者,以识风土古迹,后之 士夫 为国树人,或有慕夫开閤之风也。”
《國語辭典》:东阁(東閣)  拼音:dōng gé
1.东向的小门。《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后用以指宰相招贤的地方。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早岁思东阁,为邦属故国。」
2.明、清时大学士所冠殿阁衔之一,称为「东阁大学士」。
3.地名。在今四川省简阳县东。
《漢語大詞典》:东閤(東閤)
东向的小门。汉书·公孙弘传:“ 弘 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於是起客馆,开东閤以延贤人。” 王先谦 补注引 姚鼐 曰:“此閤是小门,不以贤者为吏属,别开门延之。”后汉书·周黄徐等传序:“ 东平王 苍 为驃骑将军,开东閤延贤俊。”后因以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之所。 唐 孟浩然 《题长安主人壁》诗:“久废南山田,谬陪东閤贤。” 唐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早岁思东閤,为邦属故园。”
《漢語大詞典》:开阁(開閣)
见“ 开閤 ”。
《漢語大詞典》:开閤(開閤)
亦作“ 开阁 ”。 汉 公孙弘 为宰相,“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见汉书·公孙弘传。后以“开閤”指大臣礼贤爱士。 唐 刘禹锡 《答裴令公雪中讶白二十二与诸公不相访之什》诗:“玉树琼楼满眼新,的知开閤待诸賔。” 唐 邵谒 《论政》:“ 孙弘 不开阁, 丙吉 寧问牛。” 宋 曾巩 《回亳州知府谏议状》:“伏惟开阁之初,偃藩甚乐。”
边开边关。《收穫》1981年第4期:“忽听得北窗外有声响,好像滞重的大黑门在开合。”
《國語辭典》:平津  拼音:píng jīn
北平与天津两市的合称。
《漢語大詞典》:平津邸
见“ 平津馆 ”。
《漢語大詞典》:平津馆(平津館)
(1).亦作“ 平津邸 ”、“ 平津阁 ”。 汉 公孙弘 为丞相,封 平津侯 ,起客馆,开东阁,招请士人。后因以“平津馆”等称高级官僚延纳宾客的处所。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吴明彻墓志铭》:“归 平津 之馆,时闻櫪马之嘶;舍 广城 之传,裁见诸侯之客。” 南朝 齐 陆厥 《奉答内兄希叔》诗:“出入 平津邸 ,一见 孟尝 尊。” 唐 韩翊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远属 平津阁 ,前驱 博望侯 。” 清 郑燮 《李锴》诗:“西风吹冷 平津阁 ,何处重寻孔雀屏。”
(2). 清 孙星衍 任 山东 督粮道时,治所即在 公孙弘 所封 平津 故地,因名其书斋为 平津馆 ,所刊丛书名《平津馆丛书》。 清 孙星衍 《平津馆记》:“予参藩 山左 ,驻节 安德 ,地为 平原 故郡,当 燕 齐 孔道,通人过访无虚日……所以名吾馆者,以识风土古迹,后之 士夫 为国树人,或有慕夫开閤之风也。”
《漢語大詞典》:平津阁(平津閣)
见“ 平津馆 ”。
《漢語大詞典》:平津馆(平津館)
(1).亦作“ 平津邸 ”、“ 平津阁 ”。 汉 公孙弘 为丞相,封 平津侯 ,起客馆,开东阁,招请士人。后因以“平津馆”等称高级官僚延纳宾客的处所。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吴明彻墓志铭》:“归 平津 之馆,时闻櫪马之嘶;舍 广城 之传,裁见诸侯之客。” 南朝 齐 陆厥 《奉答内兄希叔》诗:“出入 平津邸 ,一见 孟尝 尊。” 唐 韩翊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远属 平津阁 ,前驱 博望侯 。” 清 郑燮 《李锴》诗:“西风吹冷 平津阁 ,何处重寻孔雀屏。”
(2). 清 孙星衍 任 山东 督粮道时,治所即在 公孙弘 所封 平津 故地,因名其书斋为 平津馆 ,所刊丛书名《平津馆丛书》。 清 孙星衍 《平津馆记》:“予参藩 山左 ,驻节 安德 ,地为 平原 故郡,当 燕 齐 孔道,通人过访无虚日……所以名吾馆者,以识风土古迹,后之 士夫 为国树人,或有慕夫开閤之风也。”
《國語辭典》:七夕  拼音:qī xì
农历七月七日夜晚。相传天上牛郎织女于这晚相会,后世以此日为情人节。此日妇女往往会陈瓜果、穿七孔针在庭院中祭拜,以乞求巧艺。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
《國語辭典》:乞巧  拼音:qǐ qiǎo
相传阴历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二星相会之期,旧俗妇女此夕必备陈瓜果、鲜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拥有姣美的面貌;并对月引线穿针,以期双手灵巧,长于刺绣织布,称为「乞巧」。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是夕,人家妇女结䌽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也作「祈巧」。
《漢語大詞典》:填桥(填橋)
见“ 填河 ”。
《漢語大詞典》:填河
亦称“ 填桥 ”。 指每年七月七夕 牛郎 、 织女 相会,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的民间传说。 南朝 梁 庾肩吾 《七夕》诗:“离前忿促夜,别后对空机。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 五代 徐夤 《鹊》诗:“香闺报喜行人至,碧汉填河织女回。” 明 高启 《鹊轩》诗:“詎信填河事,寧歌绕树诗。”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那楼上呵,好一似天孙织所,凄凄可怜;俺便做个填桥乌鹊行方便!”参见“ 鹊桥 ”。
《國語辭典》:天女  拼音:tiān nǚ
1.中国古代传说为天帝的女儿。参见「织女」条。
2.女神。《维摩诘所说经。卷中。观众生品第七》:「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
3.燕子。元。伊世珍《琅嬛记》卷上引《采兰杂志》:「昔有燕飞入人家,化为一小女子,长仅三寸,自言天女,能先知吉凶。故至今名燕为天女。」
《國語辭典》:天孙(天孫)  拼音:tiān sūn
1.织女星的别称。参见「织女星」条。
2.皇帝的孙子。《称谓录。卷一○。皇诸孙。天孙》:「《焦氏易林》:『天孙帝子与日月处。』」
《漢語大詞典》:女牛
织女星和牵牛星。 唐 唐彦谦 《夜泊东溪有怀》诗:“酒醒推篷坐,凄凉望女牛。”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七夕:“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诗:“乘槎我欲凌女牛,举杯邀月与月酬。”
《漢語大詞典》:星度
(1).星辰运行的度数。《史记·历书》:“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广延宣问,以理星度,未能詹也。”《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 谢夷吾 ﹞少膺儒雅,韜含六籍,推考星度,综校图録。”新五代史·杂传十九·马重绩:“古今所纪,考审多差,《宣明》气朔正而星度不验,《崇玄》五星得而岁差一日。”
(2).犹星命。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七:“ 婺州 一衙前 葛好问 者,精於星度,尝谓 子容 之命全似 杜祁公 。” 宋 林逋 《赠胡介》诗:“金方烧易得,星度算来玄。” 明 高攀龙 《与段幻然书》之三:“臺丈星度年来未佳,慎之!慎之!”
《國語辭典》:星桥(星橋)  拼音:xīng qiáo
1.传说中的鹊桥。宋。李清照 行香子。草际鸣蛩词:「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2.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七星桥。传说秦代李冰守蜀造桥,画斗魁七星,故称为「星桥」。
《國語辭典》:乌鹊桥(烏鵲橋)  拼音:wū què qiáo
相传每年七夕乌鹊填天河成桥,以渡织女、牛郎,使之相会。后以乌鹊桥比喻男女相会的地方。唐。宋之问〈明河篇〉:「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
《國語辭典》:鹊桥(鵲橋)  拼音:què qiáo
相传每年七夕,为了让织女渡过天河与牛郎相会,喜鹊会飞聚起来,搭成跨越天河的桥道,称为「鹊桥」。后世则以鹊桥比喻夫妻、情人久别团聚的机缘。宋。秦观 鹊桥仙。纤云弄巧词:「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國語辭典》:牛女  拼音:niú nǚ
牵牛与织女二星的合称。晋。潘岳〈西征赋〉:「仪景星于天汉,列牛女以双峙。」明。高濂《玉簪记》第一九出:「谁承望今宵牛女,银河咫尺间,巧一似穿针会,两下里青春浓桃艳李。」
《國語辭典》:牵牛织女(牽牛織女)  拼音:qiān niú zhī nǚ
指牵牛星、织女星。也指牵牛与织女两个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如:「相传农历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相会之时。」三国魏。文帝〈燕歌行〉三首之一:「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國語辭典》:牛郎织女(牛郎織女)  拼音:niú láng zhī nǚ
牵牛星与织女星。相传织女为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天衣。嫁给牛郎后,荒废织事,天帝大怒。责令织女与牛郎分离,只准两人于每年七夕相会一次。见明。冯梦京《月令广义。卷一四。七月令。日次。一年一会》引《小说》。后比喻分离两地,难以会面的夫妻或情侣。
《國語辭典》:织女(織女)  拼音:zhī nǚ
1.从事纺织的女子。三国吴。杨泉〈织机赋〉:「织女扬翚,美乎如芒,丽姿研雅,动有令光。」
2.中国古代传说是天帝的女儿。汉代传说与牵牛郎为夫妇,婚后废织,被天帝分隔于银河两岸,遥遥相对,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方能相会。也称为「天女」。
3.星官名。由三颗星组成,属牛宿。《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织女三星,在天纪东端,天女也,主果蓏丝帛珍宝也。王者至孝,神祇咸喜,则织女星俱明,天下和平。大星怒角,布帛贵。」文中所指大星,为织女三星中最亮的一颗星,即俗称的织女星。参见「织女星」条。
《國語辭典》:织女星(織女星)  拼音:zhī nǚ xīng
星名。属天琴座,是夏秋夜空中一颗明亮的星,隔银河与牵牛星相对。也称为「天女」、「天孙」、「织女」。
《國語辭典》:双星(雙星)  拼音:shuāng xīng
1.牵牛、织女二星。比喻夫妇二人。元。李俊民 七夕诗:「云汉双星聚散频,一年一度事还新。」元。马祖常 拟唐宫。银河七夕度双星词:「银河七夕度双星,桐树逢秋叶未零。」
2.两颗恒星因重力吸引而环绕其共同质心运动,称为「双星」。
《漢語大詞典》:灵匹(靈匹)
(1).神仙匹偶。指牵牛、织女二星。《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七日夜女歌六》:“灵匹怨离处,索居隔长河。”《文选·谢惠连〈七月七日夜咏牛女〉》:“云 汉 有灵匹,弥年闕相从。” 张铣 注:“灵匹,谓牛女相匹耦也。” 唐 王勃 《七夕赋》:“佇灵匹於星期,眷神姿於月夕。” 明 谢谠《四喜记·巧夕宫筵》:“灵匹渡银河,人间醉綺罗。”
(2).美好的配偶。 唐 孟郊 《婵娟篇》:“月嬋娟,真可怜。夜半 姮娥 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唐 嵩山女 《书任生案》诗:“神仙尽灵匹,君意合何如?”
《漢語大詞典》:鹊填河(鵲填河)
(1).俗传七夕喜鹊填河成桥以渡 牛郎 、 织女 。 唐 白居易 《和微之诗·和祝苍华》:“秃似鹊填河,堕如乌解羽。” 清 叶衍兰 《菩萨蛮·甲午感事》词:“珊瑚金翡翠,滴尽鮫人泪。遗恨鹊填河, 波斯 得宝多。”
(2).曲名。宋史·乐志十七:“仙吕宫九:《折红蕖》《鹊填河》。”
《國語辭典》:鹊桥(鵲橋)  拼音:què qiáo
相传每年七夕,为了让织女渡过天河与牛郎相会,喜鹊会飞聚起来,搭成跨越天河的桥道,称为「鹊桥」。后世则以鹊桥比喻夫妻、情人久别团聚的机缘。宋。秦观 鹊桥仙。纤云弄巧词:「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國語辭典》:池中物  拼音:chí zhōng wù
比喻蛰居无所作为的庸人俗辈。《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國語辭典》:蛟龙得云雨(蛟龍得雲雨)  拼音:jiāo lóng dé yún yǔ
比喻有才干的人得到施展本领的机会。《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非终池中物也。」
《国语辞典》:终非池中物(终非池中物)  拼音:zhōng fēi chí zhōng wù
比喻有才能谋略者必有大作为。《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