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阳岊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合州铜梁人,号存斋。□渊弟子,人称小阳先生。有《易说》。
雍存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滁州全椒人。隐居不仕,以文史自娱。居城南,号南郭先生。县有独山,又号独山翁。钱公辅、曾肇皆与之为文字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光化军乾德人,字义祖,号存诚子。张士逊子。杜门不治家事,学书三十年不辍,遂以书名。神宗评其草书为宋朝第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存佐,一作存仁。与王祜有交。事见《五云王氏宗谱》卷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仲𢢀。宋宗室,字存道。雅好绘画,善花鸟山水,随意而作,率有佳趣。官至保康军节度留后、开府仪同三司。卒谥和惠,追封荣国公。
郑师孟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思孟。宋福州宁德人,字齐卿,号存斋。家贫力学,六经注疏,皆手自抄录。受业朱熹之门。有《洪范讲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河间人,名晟。刘景子。圣宗时累迁至北府宰相,监修国史。时帝多于宴饮时行诛赏,以慎行谏而止。曾为都统领兵侵高丽。后出为彰武军节度使。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五
晟字性存,莆田人。洪武中,以荐官南阳知县。 田按:性存入壶山文会,诗最杰出,惜不多见。
李存诚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德四年(1007)任衡州知州。大中祥符二年(1009)8月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青州临淄人,字希得。原名罔,字公疏。笃学好古,有时名。年四十余,同进士出身,真宗命改今名。因拒权臣王钦若罗致,闲居多年,始补历城主簿。后通判兖州。仁宗天圣初,上言力陈丁谓之伪、寇准之冤。再迁殿中丞、知棣州卒。门人私谥存道先生。有《山东野录》。
全宋诗
贾同,字希得(清雍正《山东通志》卷二八之二作德),青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初名罔,字公疏,年四十馀,同进士出身、真宗命改今名。补历城主簿,改通判兖州。仁宗天圣中知棣州,卒。门人谥曰存道先生。有《山东野录》七篇,已佚。《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全宋文·卷二七九
贾同,字希得,初名罔,字公疏,青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笃学好古,有时名,大中祥符四年,年四十馀方举进士。补历城主簿,为大理评事,通判兖州。天圣初上书,言丁谓欺罔君上,寇准忠亮,时人以为难。再迁殿中丞,知棣州卒。门人谥曰存道先生。有《山东野录》七篇。《宋史》卷四三二《儒林传》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4—1071 【介绍】: 宋冀州人,字诚之。真宗景德二年进士。为安肃军判官。屡荐为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西边兵事起,以天章阁待制为陕西都转运使。元昊求款附,存建言息兵役,反对攻讨。后入知开封府。王则起事,坐失察降知汀州。又坐事夺职知池州,徙郴州。久之复职,以吏部侍郎致仕。卒谥恭安。
全宋诗
张存(九八四~一○七一),字诚之,冀州(今河北冀县)人。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进士,为安肃军判官。天禧末,官殿中侍御史。仁宗康定元年(一○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庆历二年(一○四二),由知成德军徙为河北转运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六)。嘉祐二年(一○五七),以吏部侍郎致仕。神宗熙宁四年卒,年八十八。谥恭安(《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一司马光《张恭拨公存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全宋文·卷三三○
张存(九八四——一○七一),字诚之,冀州(治今河北枣强东北)人。景德二年举进士。历蜀州、赵州司理,迁安肃军判官。天禧中,中身言书判科,改著作佐郎,知大名府朝城县,历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户部度支副使,陕西都转运使,知延州、泽州、成德军。入知开封府,降知汀州,夺职知池州,徙郴州。以吏部侍郎致仕,累迁礼部尚书。熙宁四年三月卒,年八十八,谥恭安。事迹详司马光《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七七),《宋史》卷三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3—1101 【介绍】: 宋润州丹阳人,字正仲。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修洁自重,为欧阳修、吕公著、赵概所知。英宗朝,历太常礼院。素与王安石交厚,神宗熙宁中安石执政,论事不合,即不来往。元丰初除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累迁知开封府。哲宗朝,历尚书右、左丞,吏部尚书。时朋党论炽,存进言恐滥及善人,忤任事者,出知杭州。以右正议大夫致仕。参与编著《元丰九域志》。
全宋诗
王存(一○二三~一一○一),字正仲,丹阳(今属江苏)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历嘉兴主簿、上虞令、密州推官。英宗治平中,入为国子监直讲,历三馆、太常礼院。神宗元丰元年(一○七八),修起居注。二年,以右正言、知制诰同修国史兼判太常寺。五年,知开封府。进枢密直学士,改兵部尚书。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知蔡州,改扬州、杭州。绍圣初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九。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曾肇《王学士存墓志铭》,《宋史》卷三四一有传。今录诗十一首。
全宋文·卷一五一六
王存(一○二三——一一○一),字正仲,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庆历六年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擢上虞令。治平中为国子监直讲。元丰二年知制诰、同修国史,兼判太常寺。后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进枢密直学士,改兵部尚书,转户部。哲宗立,拜中大夫、尚书右丞,出知蔡、扬、杭州。绍圣初致仕,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九。著有《九域志》十卷(存)、《枢密院诸房例》一百四十二卷、文集五十卷。见曾肇《王学士存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集卷三○),《宋史》卷二○四、二○七、二○八及卷三四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1—1095 【介绍】: 宋杭州钱塘人,字存中。沈遘从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神宗熙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提举司天监,改制浑仪、景表、五壶浮漏等仪器,招卫朴造《奉元历》。擢知制诰,兼通进银台司。熙宁八年出使辽国,力斥辽夺地之谋,途中又图其山川形势、人情风俗,为《使契丹图抄》奏上。迁翰林学士、权三司使。主免下户役钱,被劾出知宣州。后知延州加强对西夏防御。元丰五年,坐事谪均州团练副使,徙秀州。晚年居润州梦溪园。博学善文,熟知天文、地理、化学、生物、律历、音乐、医药、典制等。有《梦溪笔谈》、《苏沈良方》、《长兴集》等。
全宋诗
沈括(一○三一~一○九五),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虽幼于沈遘,但辈分为遘之叔。(《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以父周荫为海州沭阳主簿。嘉祐八年(一○六三)举进士。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为馆阁校勘。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提举司天监。六年,奉使察访两浙。七年,为河北西路察访使。八年,为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次年罢知宣州。元丰三年(一○八○)知延州,加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两年后因徐禧失陷永乐城,谪均州团练副使。哲宗元祐初徙秀州,后移居润州。绍圣二年卒,年六十五。著有《长兴集》四十一卷及《梦溪笔谈》等。南宋高布曾合沈遘《西溪集》、沈辽《云巢集》为《吴兴沈氏三先生集》,至明中叶时重刻,惜《长兴集》已散失大半,诗一篇不存。一九八五年为纪念沈括逝世八百五十周年,胡道静辑有《沈括诗词辑存》。《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沈括诗,以《沈括诗词辑存》为底本。由于材料从类书、方志等搜录,多有异文,此次整理时又作校订和补正。另从《永乐大典》、《诗渊》等书中,辑得集外诗三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一六八四
沈括(一○三一——一○九五),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祐八年进士,熙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历检正中书刑房公事、提举司天监,迁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擢知制诰兼知通进银台司。熙宁七年为河北西路察访使。次年出使辽国,力斥其夺地之谋。迁翰林学士、权三司使。熙宁末,因事降知宣州。元丰三年,除鄜延路经略使、知延州。五年,坐首议筑永乐城,责授均州团练副使,随州安置。元祐初徙秀州,晚年居润州梦溪园。绍圣二年卒,年六十五。括博学多闻,于天文、地理、典制、律历、音乐、医药等无所不通。有《梦溪笔谈》(存)、《苏沈良方》(存)、《长兴集》(残)等著述四十馀种。《宋史》卷三三一有传,又参胡道静《沈括事迹年表》(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梦溪笔谈校證》附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乐平人,字子才。哲宗元祐三年进士。师事徐积,为文雄直。历官镇南节度推官,再调越州观察推官。早卒。有文集。
全宋诗
马存(?~一○九六),字子才,乐平(今江西德兴)人。寓居楚州(以上《宋诗拾遗》卷二),师从徐积,以诗文名世(《碧梧玩芳集》卷一四《题察判学士家集后》)。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进士,为镇南节度推官,再调越州观察推官。绍圣三年(一○九六),卒于官(清治续修《乐平县志》卷八)。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宋史翼》卷二六、《宋元学案》卷一有传。今录诗八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存贤,哲宗元祐间知长汀县(清光绪《长汀县志》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8—1131 【介绍】: 宋阆州阆中人,字叔易,号存诚子,又号涧上丈人。陈造子。工诗文,诗句风格豪健。居阳翟涧上村,与鲜于绰、崔□齐名,号阳城三士。又与晁说之同隐嵩山。徽宗大观中召赴阙,除校书郎。未几致仕。高宗建炎初再召,避地桂岭。有《涧上丈人集》。
全宋诗
陈恬(一○五八~一一三一),字叔易,号存诚子(《皇宋书录》卷下),又号涧上丈人,阆中(今属四川)人。尧叟裔孙。居阳翟(今河南禹州)涧上村,躬耕养母,与鲜于绰、崔鶠齐名,号阳城三士。又与晁以道同隐嵩山。徽宗大观中召除校书郎,奉祠去,避地还蜀。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诏为主管嵩山崇福宫,以老疾求去,未几卒于桂州(以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五)。年七十四。有《涧上丈人诗》二十卷,已佚。事见《郡斋读书志》卷一九《涧上丈人诗》解题。今录诗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