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齿弊舌存(齒弊舌存)  拼音:chǐ bì shé cún
比喻刚者易亡,而柔者常存,以柔为贵。参见「齿亡舌存」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
《漢語大詞典》:存亡续绝(存亡續絶)
见“ 存亡继絶 ”。
《國語辭典》:存亡继绝(存亡繼絕)  拼音:cún wáng jì jué
使濒临断绝、灭亡者,继续存在。《谷梁传。僖公十七年》:「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三》:「齐桓南服彊楚、使贡周室、北伐山戎、为燕开路,存亡继绝,功为伯首。」也作「继绝兴亡」、「继绝存亡」。
《分类字锦》:存问高年(存问高年)
魏志明帝纪太和六年三月癸酉行东巡所过存问高年鳏寡孤独赐谷帛
分类:省方
《分类字锦》:存问往来(存问往来)
北齐书袁聿修传在郎署之日值赵彦升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升后被沙汰停职门生藜藿聿修犹以故情存问往来
分类:
《漢語大詞典》:存项(存項)
馀存的款项。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七:“入了冬,地净场光了,再到哪里去拾柴剜菜?再到哪里去找活干?过着个穷日子,既没存项,又没进项,只好把几件子破家具折卖掉,买点糠糠菜菜哄弄哄弄肚子。”
分類:款项
《漢語大詞典》:存心积虑(存心積慮)
谓长期、一贯的思想、想法。 宋 苏辙 《进策五道·臣事下》第三道:“社稷之臣可使死宗庙,郡县之臣可使死封疆,文吏可使死其职,武吏可使死其兵,天下之人,其存心积虑,皆以为当然,是以寇至而不惧,难生而无变。”
《漢語大詞典》:存心养性(存心養性)
保存本心,养育正性。儒家 思 孟 学派认为,人性本善,保持并培养这种本性,即可事天。《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赵岐 注:“能存其心,养育其正性,可谓仁人。天道好生,仁人亦好生,天道无亲,惟仁是与。行与天合,故曰‘所以事天’。” 宋 张载 《西铭》:“存心养性,君子之所以事天也。”后来 宋 代理学家 朱熹 等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的修养方法,即本于此。
《分类字锦》:存恤民俗
魏书太宗纪神瑞八年正月丙辰行幸邺存恤民俗
分类:省方
《國語辭典》:存续(存續)  拼音:cún xù
延续存在。如:「权利存续期限」、「民族文化的存续,需要全体国民一起努力。」
分類:延续存在
《漢語大詞典》:存肄
练习。汉书·礼乐志:“ 河间献王 王雅材,亦以为治道非礼乐不成,因献所集雅乐。天子下大乐官,常存肄之,岁时以备数,然不常御,常御及郊庙皆非雅声。” 颜师古 注:“肄,习也。”
分類:练习
《國語辭典》:存在主义(存在主義)  拼音:cún zài zhǔ yì
一种对现代西方深具影响力的哲学。此种哲学最先在探讨存在的意义,继而阐明存在的方式,及人的存在与上帝超越性的关系。代表的思想家有丹麦的齐克果、德国的海德格、法国的沙特等人。这种学说强调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先存在才决定他的本质(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同于传统哲学的本质先于存在,认为所有人天生本质一致,人的本质决定了人的存在(无论何时代、何地域的人都一样)。此差异成为其主要特色。
《漢語大詞典》:存摺
银行发给存款人作为凭证的小本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好歹你亲自到 南京 走一遭,取了存摺,支了利钱寄回来。”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上》:“得一元则存一元,餘两元则存两元,该银行予以存摺,随时可支。”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这是 思懿 天天想偷看的银行存折。”
《国语辞典》:存亡未卜  拼音:cún wáng wèi bǔ
生死尚不知晓。《喻世明言。卷一七。单符郎全州佳偶》:「况宗族远离,夫家存亡未卜,随缘快活,亦足了一生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今遭大难,流落他方,存亡未卜。」
《國語辭典》:存亡绝续(存亡絕續)  拼音:cún wáng jué xù
存亡,生存或灭亡。绝续,断绝或延续。「存亡绝续」形容情势非常危急。如:「满清末年政治腐败,使中华民族面临存亡绝续的紧要关头。」《清史稿。卷四七三。列传。张勋》:「况当此万象虚耗,元气垂竭,存亡绝续之交,朕临深履薄,固不敢有乐为君,稍有纵逸。」
《國語辭典》:存亡继绝(存亡繼絕)  拼音:cún wáng jì jué
使濒临断绝、灭亡者,继续存在。《谷梁传。僖公十七年》:「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三》:「齐桓南服彊楚、使贡周室、北伐山戎、为燕开路,存亡继绝,功为伯首。」也作「继绝兴亡」、「继绝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