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51,分111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丁字
文字饮
字人
百字
万字
中字
碑字
古字
写字
字体
字句
卐字
字义
字说
玉字
《漢語大詞典》:丁字
见“ 丁字帘 ”。
分類:丁字
《漢語大詞典》:丁字帘(丁字簾)
(1).丁字形的卷帘。 清 钱谦益 《留题秦淮丁家水阁》诗:“夕阳凝望春如水,丁字帘前是 六朝 。” 清 黄景仁 《步蟾宫》词:“一层丁字帘儿底,只绣著花儿不理。”亦省作“ 丁字 ”、“ 丁帘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带三分暖收丁字,隔一重纱放午晴。” 刘国钧 《月词》之六:“偷向丁帘深处立,怕他花影妬腰支。”
(2).地名。在 南京市 利涉桥 畔。 明 末为妓女聚居的地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 桃根 桃叶 无人问, 丁字帘 前是断桥。”
《國語辭典》:文字饮(文字飲)  拼音:wén zì yǐn
以文字佐酒,即一边饮酒,一边赋诗论文。唐。韩愈〈醉赠张秘书〉诗:「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漢語大詞典》:字人
(1).抚治百姓。后汉书·吴延史卢赵传赞:“ 吴翁 温爱,义干刚烈。 延史 字人,风和恩结。”隋书·刑法志:“始乎劝善,终乎禁暴,以此字人,必兼刑罚。”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县令,字人之官。”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凡有字人之责者,幸勿为煦煦孑孑,薄而不为。”
(2).许配于人。 清 李渔 《巧团圆·剖私》:“[老旦]请问娘子,青春多少,可有尊堂,曾嫁过丈夫了么?[旦]年方十六,尚未字人。”《东欧女豪杰》第三回:“那处有一位富家女子……父母双亡,又没兄弟,今年已是二十二岁,还未字人。”
《漢語大詞典》:百字
犹言很多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儷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新唐书·文艺传中·吕向:“工草隶,能一笔环写百字。”
《骈字类编》:万字(万字)
隋书文学传潘徽性聪敏尤精三史善属文秦孝王俊闻其名召为学士令为万字文并遣撰集字书名为韵纂虽书断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 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 梁简文帝造金簿疏仰双莲而独慨睹万字而无由 李翰通典序驱驰百家日诵万字
《骈字类编》:中字
诗话总龟见上览下
分类:中字
《骈字类编》:碑字
唐 皮日休 襄州汉阳王故宅 碑字依稀庙已荒,犹闻耆旧忆贤王。
《漢語大詞典》:古字
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汉书·艺文志:“ 鲁共王 坏 孔子 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 北周 庾信 《镜赋》:“鏤五色之盘龙,刻千年之古字。”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 班 史多用古字,以 西汉 去古未远也。”
《國語辭典》:写字(寫字)  拼音:xiě zì
1.书写文字。《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又会写字,难得!难得!」
2.写书法。《红楼梦》第二三回:「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西卿指著桌上的字道:『大哥倒有工夫写字?』」
《國語辭典》:字体(字體)  拼音:zì tǐ
1.字体的笔画间架。如行书、草书。也作「书体」。
2.书法的派别。如颜字体、赵字体。
《國語辭典》:字句  拼音:zì jù
文词、文章中的字与句。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宋儒所争祗古文今文字句,亦无关宏旨,均姑置弗议。」
《漢語大詞典》:卐字
亦作“卐字”。
(1).即卍。 唐 实叉难陀 译本《华严经·如来十身相海品》:“卐字相轮,以为庄严,放大光明,普照法界。”无量义经·德行品:“额广鼻脩面门开,胸表卍字师子臆。”法苑珠林卷四:“开卍字於胸前,躡千轮於足下。”
(2).呈“卍”状之事物。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蔡相骨字》:“又开棺改殮,皮肉消□(化)已尽,独心骨上隐起一卍字。” 清 黄景仁 《点绛唇·雨霁》词:“淡月微云,作出春宵景。斜还整,断无人处,卍字阑干影。”
《國語辭典》:字义(字義)  拼音:zì yì
字的意义。如:「古文字义艰深难懂。」
分類:字义意义
《国语辞典》:字说(字说)  拼音:zì shuō
书名:(1)宋王安石撰,二十卷,一说为二十四卷。释字皆就义立说,不论其原先取形或取声,一反传统。今书已不传。(2)清吴大澂撰。以经史说文诠释各字,颇为精审。
《漢語大詞典》:玉字
(1).刻于玉上的文字,多指仙道书的内容。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庚子,﹝ 禹 ﹞登 宛委山 ,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 南朝 梁 沈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金简玉字之书,玄霜絳雪之宝,俗士所不能窥,学徒不敢轻慕。” 宋 陆游 《游学射山遇景道人》诗:“若人真我友,玉字当共读。”
(2).对他人文字的美称。 唐 李白 《洞庭醉后送吕使君杲流澧州》诗:“赠剑刻玉字, 延平 两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