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51,分111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仲宣覆棋
仲宣襟
仲宣赋
仲颖残忍
朱阿游
朱公叔
诛马谡
子猷
宗许
词典
文字
一字
名字
五字
二字
姓字
典故
仲宣覆棋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闇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彊记默识如此。

例句

江楼覆棋好,谁引仲宣过。 卢纶 送潘述应宏词下第归江南

典故
仲宣襟
 
仲宣情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昭明文选》卷十一、三国魏·王仲宣(粲)《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接清漳之通浦兮,倚曲阻之长洲。北弥陶牧,西接昭丘,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凭轩槛以遥望,向北风而开襟。

例句

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云架重楼出郡城,虹梁雅韵仲宣情。 王铤 登越王楼见乔公诗偶题

典故
仲宣赋
 
王粲诗
 
王粲诗成
 
仲宣诗赋
 
仲宣文章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
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昭明文选》卷五十二〈论二·典论论文〉~2270~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杨班俦也。
《文心雕龙》卷十〈才略〉
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列七子之冠冕乎?

例句

星台二妙逐王师,阮瑀军书王粲诗。 钱起 赋得青城山歌送杨杜二郎中赴蜀军

仲宣新有赋,叔夜近无书。 李端 哭张南史因寄南史侄叔宗

更待杂芳成艳锦,邺中争唱仲宣诗。 杨巨源 早春即事呈刘员外

礼乐羊叔子,文章王仲宣。 沈佺期 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并序)

敢谢亲贤得琼玉,仲宣能赋亦能诗。 卢纶 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

仲宣何所赋,只欲滞柴关。 郎士元 登无锡北楼(一作皇甫冉诗)

作赋同元淑,能诗匪仲宣。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并序)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高适 送浑将军出塞

典故
仲颖残忍

相关人物
董卓(字仲颖)


《三国志》卷六《魏书·董卓传》
「董卓之仲颖,陇西临洮人也。」「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众,睚?之隙必报,人不自保。」

例句

仲颖恣残忍,废兴良在躬。 卢照邻 咏史四首

典故
朱阿游

相关人物
朱云(字游)

参考典故
折槛


《汉书》卷六十七《朱云传》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

例句

昔有平陵男,姓朱名阿游。 卢照邻 咏史四首

典故
朱公叔

相关人物
朱穆(字公叔)


《后汉书》卷四十三《朱晖传》附《朱穆传》
「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耽学,锐意讲诵,或时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颠队坑岸。其父常以为专愚,几不知数马足。穆愈更精笃。……其尊德重道,为当时所服。……穆又著《绝交论》,亦矫时之作。……擢穆为冀州刺史。……举动权贵,或乃死狱中。……帝闻大怒,征穆诣廷尉,输作左校。太学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讼穆曰:『……而穆独亢然不顾身害。……臣愿黥首系趾,代穆校作。』帝览其奏,乃赦之。」

例句

我心不畏朱公叔,君意须防刘孝标。 马异 答卢仝结交诗

典故
诛马谡

相关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
 
马谡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22~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合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合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合所破。亮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例句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 李商隐 随师东

典故
相关人物
王徽之(字子猷)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子)王徽之〉~203~
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如数!」又问:「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尝从冲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曰:「公岂得独擅一车!」冲尝谓徽之曰:「卿在府日久,比当相料理。」徽之初不酬答,直高视,以手版柱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耳。」……时吴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观之,便出坐舆造竹下,讽啸良久。主人洒扫请坐,徽之不顾。将出,主人乃闭门,徽之便以此赏之,尽欢而去。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皓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雅性放诞,好声色,尝夜与弟献之共读《高士传赞》,献之赏井丹高洁,徽之曰:「未若长卿慢世也。」其傲达若此。时人皆钦其才而秽其行。

例句

未遭伶伦听,非安子猷宠。 元稹 寺院新竹

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过。 刘长卿 月下呈章秀才

处处园林好,何人待子猷。 司空曙 送吉校书东归

闲垂太公钓,兴发子猷船。 孟浩然 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

蚕妇非尧女,渔人是子猷。 徐夤 钓丝竹

飘飘信流去,误过子猷溪。 戴叔伦 泛舟

那能寄相忆,不并子猷归。 戴叔伦 答孙常州见忆

浔阳非剡水,忽见子猷船。 李白 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子猷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绿。 李白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两岸拍手笑,疑是王子猷。 李白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四待御

此欢竟莫遂,狂杀王子猷。 李白 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鄙夫今夜兴,唯有子猷知。 李端 宿山寺雪夜寄吉中孚

独怪子猷缘掌马,雪时不肯更乘舟。 李端 戏赠韩判官绅卿

子猷美风味,左户推公器。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书所怀且叙所知

鸡黍空多元伯惠,琴书不见子猷过。 武元衡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

难为子猷志,虚负文君名。 田娥 寄远

子猷死后知音少,粉节霜筠谩岁寒。 罗隐

子猷死后知音少,粉节霜筠谩岁寒。 贾岛

世上何人怜苦节,应须细问子猷看。 陆希声 阳羡杂咏十九首苦竹径

长卿慕蔺久,子猷意已深。 魏万 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

子猷何处在,老尽碧琅玕。 齐己 溪斋二首

典故
宗许

相关人物
许询(字玄度)
 
宗炳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宗炳〉~2278~
妙善琴书,精于言理,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征西长史王敬弘每从之,未尝不弥日也。乃下入庐山,就释慧远考寻文义。兄臧为南平太守,逼与俱还,乃于江陵三湖立宅,闲居无事。高祖召为太尉参军,不就。二兄蚤卒,孤累甚多,家贫无以相赡,颇营稼穑。高祖数致饩赉,其后子弟从禄,乃悉不复受。高祖开府辟召,下书曰:「吾忝大宠,思延贤彦,而兔罝潜处,考槃未臻,侧席丘园,良增虚伫。南阳宗炳、雁门周续之,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下辟召,以礼屈之。」于是并辟太尉掾,皆不起。宋受禅,徵为太子舍人;元嘉初,又徵通直郎;东宫建,徵为太子中舍人,庶子,并不应。妻罗氏,亦有高情,与炳协趣。罗氏没,炳哀之过甚,既而辍哭寻理,悲情顿释。谓沙门释慧坚曰:「死生之分,未易可达,三复至教,方能遣哀。」衡阳王义季在荆州,亲至炳室,与之欢宴,命为咨议参军,不起。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开,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古有金石弄,为诸桓所重,桓氏亡,其声遂绝,唯炳传焉。太祖遣乐师杨观就炳受之。炳外弟师觉授亦有素业,以琴书自娱。临川王义庆辟为祭酒,主簿,并不就,乃表荐之,会病卒。元嘉二十年,炳卒,时年六十九。衡阳王义季与司徒江夏王义恭书曰:「宗居士不救所病,其清履肥素,终始可嘉,为之恻怆,不能已已。」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26~
刘真长为丹阳尹,许玄度出都就刘宿。南朝梁·刘孝标《续晋阳秋》曰:「许询字玄度,高阳人,魏中领军允玄孙。总角秀惠,众称神童,长而风情简素,司徒掾辟,不就,蚤卒。」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下〈文学〉~227~
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

例句

为我谢宗许,尘中难久留。 耿湋 寻觉公因寄李二端司空十四曙

《國語辭典》:文字  拼音:wén zì
1.人类用来表示观念、记录语言的符号。
2.文书。《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您去攻破宋州,为我夺取张节使归娘。才得,便发文字来报我。」《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有甚事烦恼?想是县里有甚文字不了。」
3.文章、书籍。《董西厢》卷三:「早收拾琴囊,打叠文字。」《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青邱文字,虽其中并无毁谤朝廷的言语,既然太祖恶其为人,且现在又是禁书,先生就不看他的著作也罢。」
《漢語大詞典》:一字
(1).一个字。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夫一字之謚,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2).谓同一个字。《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记:“ 惠士奇 云:《上林赋》‘江河为阹’注云:‘遮禽兽为阹。’‘阹’即‘去’,实一字。”
(3).指一种字体。 汉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部经书,系 蔡邕 以隶书书写。后因取别于 魏 正始 之三体石经,称“一字石经”,或“鸿都石经”、“今字石经”。见隋书·经籍志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馀录·一字三字石经》:“ 蔡中郎 所书,祇有隶体。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隶三体。 汉 刻本无一字之名, 魏 晋 而下,称 汉 刻为一字,取别于 魏 之三字耳。”
(4).另一个别名。 明 黄宗羲宋元学案·紫薇学案:“﹝ 紫薇 门人﹞ 林之奇 ,字 少颖 ,一字 拙斋 。”
(5).指简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陈师道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诗之三:“因声问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贽 《感事二绝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传君一字到 黄州 。”
(6).谓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诗:“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 吴融 《新雁》诗:“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暉。”
(7).京剧髯口之一种。 苏少卿 《平剧手册·髯口》:“一字,满口之须而短只寸许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鲁智深 等用;红一字, 典韦 等用。”
(8).中药量名。《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撮口》:“撮风散:亦脚蜈蚣(炙)半条……麝香一字,上为末,每服一字,竹沥调下。”
《國語辭典》:名字  拼音:míng zi
1.姓与名。《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后来这几位宗师,不知怎的,看见门生这个名字,就要取做一等第一,补了廪。」《老残游记》第二回:「这白妞名字叫做王小玉,此人是天生的怪物!他十二、三岁时就学会了这说书的本事。」
2.人的称号,不包含姓氏。《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目连变文》:「贫道少生,名字号曰罗卜。父母并遭衰丧,我自投佛出家。」《西游记》第一回:「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
《國語辭典》:名字  拼音:míng zì
1.名与字号。古代男子出生三月而后命名,二十岁成人,行冠礼又加字,合称「名字」。后来在字之外,又有号,自称用「名」,别人为表示礼敬,以字或号相称。
2.事物的名称。唐。韩愈〈送穷文〉:「各有主张,私立名字。」
3.名誉、声望。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伯通以名字典郡,有佐命之功。」
《漢語大詞典》:五字
(1).五个字。多指诗文中五字句。汉书·艺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万言。”南史·陆厥传:“ 约 等文皆用宫商……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
(2). 晋 郭颁 《魏晋世语》:“ 司马景王 命中书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 会 ( 钟会 )取草视,为定五字。 松 悦服,以呈 景王 。 景王 曰:‘不当尔耶?’ 松 曰:‘ 钟会 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后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唐 沈佺期 《同韦舍人早朝》诗:“一经传旧德,五字擢英材。”
(3).泛指表章。 唐 常衮 《谢除知制诰表》:“得以文墨侍於轩墀,五字非工,四年侍罪。”
(4).指五言诗。 五代 齐己 《秋夕书怀》诗:“平生乐道心常切,五字逢人价合高。”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九:“池塘春草 谢 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唐 人用一生心於五字,故能巧夺天工。”
《骈字类编》:二字
毛诗国风音义毛者传诗人姓既有齐鲁韩三家故题姓以别之或云小毛公加毛诗二字 春秋序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疏年有四时不可遍举四字以为书号故交错互举取春秋二字以为所记之名也封唐书颜杲卿传乾元初赠杲卿太子太保谥曰忠莭 其妻崔清河郡夫人初博士裴郁以杲卿不执政但谥曰忠议者不平故以二字谥焉
又郑潜曜传母代国长公主开元中主寝疾潜曜侍左右造次不去累三月不靧面主疾侵刺血为书请诸神丐以身代火书而神许二字独不化翌日主愈仆宋史范纯仁传见一生下见又张商英传拜尚书右 射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 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时久旱彗星中天是夕彗不见明日雨徽宗喜大书商霖二字赐之
又杨万里传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给元史食货志僧道入粟三百石上赐六字师号都省之二百石之上四字师号一百石之上二字师号礼部给之
分类:二字
《漢語大詞典》:姓字
姓氏和名字,犹姓名。墨子·经说上:“声出口,俱有名,若姓字。”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铭誌教, 杨志 在万马丛中闻姓字,千军队里夺头功。”《水浒传》第六回:“不因这番比试,有分教, 杨志 在万马丛中闻姓字,千军队里夺头功。”
《漢語大詞典》:子猷
晋 王徽之 的字。 王羲之 之子。性爱竹,曾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居 会稽 时,雪夜泛舟 剡溪 ,访 戴逵 ,至其门不入而返。人问其故,则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遂传为佳话。 唐 李白 《寻阳送弟》诗:“ 寻阳 非 剡水 ,忽见 子猷 船。” 宋 梅尧臣 《次韵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归》:“ 子猷 多兴怜飞雪,向晚归时又见飘。” 明 高启 《水龙吟·画红竹》词:“再相逢 子猷 还惜,此君未老,岁寒犹有少年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