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相关人物
入寥天一
与寥天为一
相关人物
孔子
颜回
《庄子集释》卷三上〈内篇·大宗师〉~274~
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无是三者,以善处丧盖鲁国。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壹怪之。」仲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晋·郭象注:「安于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于寂寥而与天为一也。自此以上,至于子祀,其致一也。所执之丧异,故歌哭不同。」唐·成玄英疏:「所在皆适,故安任推移,未始非吾,而与化俱去。如此之人,乃能入于寥廓之妙门,自然之一道也。」
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无是三者,以善处丧盖鲁国。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壹怪之。」仲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晋·郭象注:「安于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于寂寥而与天为一也。自此以上,至于子祀,其致一也。所执之丧异,故歌哭不同。」唐·成玄英疏:「所在皆适,故安任推移,未始非吾,而与化俱去。如此之人,乃能入于寥廓之妙门,自然之一道也。」
典故
相关人物
若堂封
相关人物
孔子
《礼记注疏》卷八〈檀弓上〉~49~
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马鬣封之谓也,今一日而三斩板,而已封,尚行夫子之志乎哉!」东汉·郑玄注:「封,筑土为垄,堂形四方而高。」
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马鬣封之谓也,今一日而三斩板,而已封,尚行夫子之志乎哉!」东汉·郑玄注:「封,筑土为垄,堂形四方而高。」
例句
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38~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众。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众。
典故
相关人物
无喜愠
三仕三已
休官令尹
相关人物
令尹子文
孔子
《论语注疏·公冶长》~44~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后汉书》卷二十八下〈冯衍列传下·冯衍〉~984~
臣自惟无三益之才,不敢处三损之地,固让而不受之。唐·李贤注:「《论语注疏》载孔子言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故衍引以为言也。」
臣自惟无三益之才,不敢处三损之地,固让而不受之。唐·李贤注:「《论语注疏》载孔子言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故衍引以为言也。」
《论语注疏·季氏》~48~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例句
琢磨三益重,唱和五音调。 刘禹锡 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余同迁见赠
懿君敦三益,颓俗期一变。 杨巨源 题赵孟庄
似逢三益友,如对十年兄。 牛僧孺 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
旧友怀三益,关山阻二崤。 陆龟蒙 奉和袭美新秋言怀三十韵次韵
《论语注疏·述而》~6~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三国魏·何晏集解:「周曰,孔子在齐,闻习韶乐之盛美,故忽忘于肉味。」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三国魏·何晏集解:「周曰,孔子在齐,闻习韶乐之盛美,故忽忘于肉味。」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0~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乾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乾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简释
忘味:指许久未吃过味美食物。宋陆游《病思》之四:“本自人山缘服玉,不应忘味待闻韶。”
闻韶:喻听到或看到极美妙、极向往的音乐或事物。南朝梁张率《楚王吟》:“不惜同从理,但使一闻韶。”
闻韶忘味:亦指对事物喜爱到人迷的地步。宋苏轼《山村五绝》之三:“岂是闻韶解忘味,选来三月食无盐。”
例句
虽无先圣耳,异代得闻昭。 李咸用 览文僧卷
欲知忘味处,共仰在齐人。 窦庠 奉和王侍郎春日喜李侍郎崔给谏张舍人韦谏议见访因命觞观乐之什
若解闻韶知肉味,朝歌欲到肯回头。 胡曾 朝歌
微风吹木石,澎湃闻韶钧。 韩愈 送惠师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2~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简释
丧家狗:喻失意落魄的窘境。唐杜甫《奉赠李八丈判官》:“真成穷辙鲋,或似丧家狗。”
典故
相关人物
杀伐仿佛
相关人物
子路(仲由)
孔子
《孔子家语》卷八《辨乐》
「子路鼓琴,孔子闻之,谓冉有曰:『甚矣由之不才也。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声以为节,流入于南,不归于北。夫南者,生育之乡,北者,杀伐之城。故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养生育之气,忧愁之感不加于心也,暴厉之动,不在于体也。夫然者,乃所谓治安之风也。小人之音则不然,亢丽微末,以象杀伐之气,中和之感,不载于心,温和之动,不存于体,夫然者乃所以为乱之风。』」
「子路鼓琴,孔子闻之,谓冉有曰:『甚矣由之不才也。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声以为节,流入于南,不归于北。夫南者,生育之乡,北者,杀伐之城。故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养生育之气,忧愁之感不加于心也,暴厉之动,不在于体也。夫然者,乃所谓治安之风也。小人之音则不然,亢丽微末,以象杀伐之气,中和之感,不载于心,温和之动,不存于体,夫然者乃所以为乱之风。』」
例句
耳闻读书声,杀伐灾髣髴。 杜甫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典故
相关人物
少施
相关人物
孔子
少施氏
《礼记注疏》卷四十三〈杂记〉~755~
孔子曰:「吾食于少施氏而饱,少施氏食我以礼。」东汉·郑玄注:「贵其以礼待已,而为之饱也。时人倨慢若季氏,则不以礼矣,少施氏,鲁惠公子施父之后。」
孔子曰:「吾食于少施氏而饱,少施氏食我以礼。」东汉·郑玄注:「贵其以礼待已,而为之饱也。时人倨慢若季氏,则不以礼矣,少施氏,鲁惠公子施父之后。」
例句
法味已同香积会,礼容疑在少施家。 权德舆 惠上人房宴别
《晏子春秋》卷八《外篇》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曰:「君其勿忧。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曰:「君其勿忧。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
例句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李商隐 韩碑
《旧唐书》卷二十四〈礼仪志四〉~99~
初,开元八年,国子司业李元瓘奏称:「先圣孔宣父庙,先师颜子配座,今其像立侍,配享合坐。十哲弟子,虽复列像庙堂,不预享祀。谨检祠令:何休、范宁等二十二贤,犹沾从祀,望请春秋释奠,列享在二十二贤之上。七十子,请准旧都监堂图形于壁,兼为立赞,庶敦劝儒风,光崇圣烈。曾参等道业可崇,独受经于夫子,望准二十二贤预飨。」敕改颜生等十哲为坐像,悉预从祀。曾参大孝,德冠同列,特为塑像,坐于十哲之次。图画七十子及二十二贤于庙壁上。以颜子亚圣,上亲为之赞,以书于石。闵损已下,令当朝文士分为之赞。……且门人三千,见称十哲,包夫众美,实越等夷。畅玄圣之风规,发人伦之耳目,并宜褒赠,以宠贤明。颜子渊既云亚圣,须优其秩,可赠兖公。闵子骞可赠费侯,冉伯牛可赠郓侯,冉仲弓可赠薛侯,冉子有可赠徐侯,仲子路可赠卫侯,宰子我可赠齐侯,端木子贡可赠黎侯,言子游可赠吴侯,卜子夏可赠魏侯。又夫子格言,参也称鲁,虽居七十之数,不载四科之目。顷虽异于十哲,终或殊于等伦,允稽先旨,俾循旧位。庶乎礼得其序,人焉式瞻,宗洙泗之丕烈,重胶庠之雅范。
初,开元八年,国子司业李元瓘奏称:「先圣孔宣父庙,先师颜子配座,今其像立侍,配享合坐。十哲弟子,虽复列像庙堂,不预享祀。谨检祠令:何休、范宁等二十二贤,犹沾从祀,望请春秋释奠,列享在二十二贤之上。七十子,请准旧都监堂图形于壁,兼为立赞,庶敦劝儒风,光崇圣烈。曾参等道业可崇,独受经于夫子,望准二十二贤预飨。」敕改颜生等十哲为坐像,悉预从祀。曾参大孝,德冠同列,特为塑像,坐于十哲之次。图画七十子及二十二贤于庙壁上。以颜子亚圣,上亲为之赞,以书于石。闵损已下,令当朝文士分为之赞。……且门人三千,见称十哲,包夫众美,实越等夷。畅玄圣之风规,发人伦之耳目,并宜褒赠,以宠贤明。颜子渊既云亚圣,须优其秩,可赠兖公。闵子骞可赠费侯,冉伯牛可赠郓侯,冉仲弓可赠薛侯,冉子有可赠徐侯,仲子路可赠卫侯,宰子我可赠齐侯,端木子贡可赠黎侯,言子游可赠吴侯,卜子夏可赠魏侯。又夫子格言,参也称鲁,虽居七十之数,不载四科之目。顷虽异于十哲,终或殊于等伦,允稽先旨,俾循旧位。庶乎礼得其序,人焉式瞻,宗洙泗之丕烈,重胶庠之雅范。
《吕氏春秋·览部》卷十七〈审分览·任数〉~066~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孔子家语》卷五〈在厄〉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祐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祐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漢語大詞典》:三千徒
指 孔子 弟子三千人。《〈书〉序》:“三千之徒,并受其义。” 孔颖达 疏:“《家语》《史记》皆云 孔子 弟子三千人,故云三千之徒。” 唐 杜甫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诗:“何必三千徒,始压戎马气。” 唐 王棨 《阙里诸生望东封赋》:“三千徒兮今日斯悬,七十君兮当时称盛。”参见“ 三千弟子 ”。
《國語辭典》:丧家狗(喪家狗) 拼音:sàng jiā gǒu
比喻不得志、无所归宿或惊慌失措的人。参见「丧家之狗」条。《异号类编。卷九。嗤鄙类。丧家狗》:「《宋史》:『寇瑊初附丁,谓故少达,及谓败左迁,郁郁不自得。秘书丞鼓齐赋丧家狗以刺之。』」
《漢語大詞典》:丧狗(喪狗)
丧家之狗。 汉 焦赣 《易林·解之坎》:“失恃无友,嘉祸出走,傫如丧狗。” 宋 苏轼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惘惘可怜真丧狗,时时相触是虚舟。” 明 唐顺之 《登常山山亭次壁间韵》之一:“忧时讥丧狗,逃世托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