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子墨文章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列传下〉~3557~
明年,上将大誇胡人以多禽兽,秋,命右扶风发民入南山,西自褒斜,东至弘农,南驱汉中,张罗罔罝罘,捕熊罴豪猪虎豹狖玃狐菟麋鹿,载以槛车,输长杨射熊馆。以罔为周阹,纵禽兽其中,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获,上亲临观焉。是时,农民不得收敛。雄从至射熊馆,还,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
典故
好龙
  
叶龙
 
叶公好尚
   
牖下窥龙
 
真龙反惊叶
 
郝贞隆
 
画龙在叶
 
叶公
 
叶公见真龙
 
叶公岂好真龙

相关人物
子张
 
鲁哀公
 
沈诸梁


《新序》卷五〈杂事〉~90~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夫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简释

叶公:喻徒有所好之人。唐齐己《谢惠卜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恐是叶公好假龙,及见真龙却惊怕。”

叶公好尚:喻只是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唐郑谷《兵部卢郎中光济借示诗集以四韵谢之》:“叶公好尚浑疏阔,忽见真龙几丧明。”

叶龙:比喻名义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兼呈袁郊苗绅李逸三友人一百韵》:“叶龙图天矫,燕鼠笑胡卢。”


例句

多愧书传鹤,深惭纸画龙。 徐灵府 言志献浙东廉访辞召

因君访遗迹,此日见真龙。 戴叔伦 同赋龙沙墅

仙禁何人蹑近踪,孔门先选得真龙。 李频 贺同年翰林从叔舍人知制诰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真龙竟寂莫,土梗空俯偻。 杜甫

叶龙图夭矫,燕鼠笑胡卢。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并序)

叶公好尚浑疏阔,忽见真龙几丧明。 郑谷 兵部卢郎中光济借示诗集以四韵谢之(一本题中无光济二字)

画龙俱在叶,宠鹤先居卫。 高适 赠别王十七管记

惠我双龙不言价,等闲不敢将悬挂。恐是叶公好假龙,及见真龙却惊怕。 齐己 谢徽上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

典故
号三匝

相关人物
孔子
 
季札

参考典故
延陵葬子


《礼记·檀弓下》
「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赢博之间。孔子曰:『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往而观其葬焉,其坎深不至于泉,其敛以时服,既葬而封,广轮掩坎,其高可隐也。既封,左袒,右还其封,且号者三,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唐·孔颖达疏:「(号者三)乃右而围绕其封兼且号哭而绕坟三匝也。」
《新校本宋书》卷六十八
史臣曰:襄阳庞公谓刘表曰:「若使周公与管、蔡处茅屋之下,食藜藿之羹,岂有若斯之难。」夫天伦由子,共气分形,宠爱之分虽同,富贵之情则异也。追味尚长之言,以为太息。

典故
何为是栖栖者
 
栖栖孔子

相关人物
孔子


《论语注疏·宪问》~29~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典故 
季子金
 
苏印
 
苏秦印
 
六印悬
 
苏秦六印
 
苏子印
 
佩印归
 
苏秦六国
 
季子多金
 
苏秦富贵
 
苏秦佩印归
 
何用多金
 
季子金多
 
金印六国
 
六国都丞相
   
苏公悬印
 
苏卿印

相关人物
苏秦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
于是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而奉阳君已死,即因说赵肃侯曰:「天下卿相人臣及布衣之士,皆高贤君之行义,皆愿奉教陈忠于前之日久矣。虽然,奉阳君妒而君不任事,是以宾客游士莫敢自尽于前者。今奉阳君捐馆舍,君乃今复与士民相亲也,臣故敢进其愚虑。……臣闻明主绝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故尊主广地彊兵之计臣得陈忠于前矣。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以从亲,以畔秦。……于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例句

题桥每念相如志,佩印当期季子荣。 杜荀鹤 遣怀

腰间尽解苏秦印,波上虚迎范蠡船。 王铎 罢都统守镇滑州作

笄年解笑鸣机妇,耻见苏秦富贵时。 王韫秀 夫入相寄姨妹

惠深范叔绨袍赠,荣过苏秦佩印归。 白居易 初除官蒙裴常侍赠鹘衔瑞草绯袍鱼袋因谢惠贶兼抒离情

苏公有国皆悬印,楚将无官可赏功。若使重生太平日,也应回首哭途穷。 秦韬玉 寄怀

未学苏秦荣佩印,却思平子赋归田。 薛逢 座中走笔送前萧使君

去时此地题桥去,归日何年佩印归。 韦庄 东阳赠别

苏秦无负郭,六印又如何。 崔道融 过农家

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 李白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杜牧 赠别

飘飘苏季子,六印佩何迟。 杜甫 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

为客囊无季子金,半生踪迹任浮沈。 牟融 赠欧阳詹

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黄金。 高适 别王彻

六窠只佩诸侯印,争比从天拥册归。 黄滔 翁文尧员外拥册礼之归一路有诗名昼锦集先将寄示因书五十六字

典故

《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佛国品〉
演法无畏犹师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无有量已过量。
典故  
河东吼

相关人物
苏轼


《苏轼诗集》卷二十五〈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浪迹丛谈·续谈》卷六〈陈季常〉~360~
南戏有跪池一出,北戏更演为变羊一事,尤为诞妄绝伦,但其事亦有所本,而皆以为陈季常,则不可不辨耳。艺文类聚载,京邑士人妇大●,常以长绳系夫足,唤便牵绳,士密与巫妪谋,因妇睡,士以绳系羊,缘墙走避,妇觉牵绳而羊至,大惊,召问巫,巫曰:「先人怪娘积恶,故郎君变羊,能悔,可祈请。」妇因抱羊痛哭悔誓,巫乃令七日斋,举家大小,悉诣神前祷祝,士徐徐还,妇见,泣曰:「多日作羊,不辛苦耶?」士曰:「犹忆啖草不美。」妇愈悲哀,后●复●,士即伏地作羊鸣,妇惊起,永谢不敢。按此事与陈季常无涉,而陈季常之惧内,则自古著名。季常名慥,与东坡交好,坡诗有「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次公注云:「龙邱居士,指言陈季常也。季常妻柳氏,最悍妒,每季常设客,有声妓,柳氏则以杖击照壁大呼,客至为散去,故因诗戏之。」
典故
涸阴冰子


《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列传·王沈〉~238~
王沈字彦伯,高平人也。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不能随俗沈浮,为时豪所抑。仕郡文学掾,郁郁不得志,乃作释时论,其辞曰:东野丈人观时以居,隐耕污腴之墟。有冰氏之子者,出自冱寒之谷,过而问涂。丈人曰:「子奚自?」曰:「自涸阴之乡。」「奚适?」曰:「欲适煌煌之堂。」丈人曰:「入煌煌之堂者,必有赫赫之光。今子困于寒而欲求诸热,无得热之方。」冰子瞿然曰:「胡为其然也?」丈人曰:「融融者皆趣热之士,其得炉冶之门者,惟挟炭之子。苟非斯人,不如其已。」冰子曰:「吾闻宗庙之器不要华林之木,四门之宾何必冠盖之族。前贤有解韦索而佩朱韨,舍徒担而乘丹毂。由此言之,何恤而无禄!惟先生告我涂之速也。」丈人曰:「呜呼!子闻得之若是,不知时之在彼。吾将释子。夫道有安危,时有险易,才有所应,行有所适。英奇奋于从横之世,贤智显于霸王之初,当厄难则骋权谲以良图,值制作则展儒道以畅摅,是则衮龙出于缊褐,卿相起于匹夫,故有朝贱而夕贵,先卷而后舒。当斯时也,岂计门资之高卑,论势位之轻重乎!今则不然。上圣下明,时隆道宁,群后逸豫,宴安守平。百辟君子,奕世相生,公门有公,卿门有卿。指秃腐骨,不简蚩儜。多士丰于贵族,爵命不出闺庭。四门穆穆,绮襦是盈,仍叔之子,皆为老成。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肉食继踵于华屋,疏饭袭迹于耨耕。谈名位者以谄媚附势,举高誉者因资而随形。至乃空嚣者以泓噌为雅量,琐慧者以浅利为鎗鎗,脢胎者以无检为弘旷,偻垢者以守意为坚贞,嘲哮者以粗发为高亮,韫蠢者以色厚为笃诚,痷婪者以博纳为通济,者以难入为凝清,拉答者有沈重之誉,嗛闪者得清剿之声,呛啍怯畏于谦让,阘茸勇敢于饕诤。斯皆寒素之死病,荣达之嘉名。凡兹流也,视其用心,察其所安,责人必急,于己恒宽。德无厚而自贵,位未高而自尊,眼罔向而远视,鼻而刺天。忌恶君子,悦媚小人,敖蔑道素,慑吁权门。心以利倾,智以势惛,姻党相扇,毁誉交纷。当局迷于所受,听采惑于所闻。京邑翼翼,群士千亿,奔集势门,求官买职,童仆窥其车乘,阍寺相其服饰,亲客阴参于靖室,疏宾徙倚于门侧。时因接见,矜厉容色,心怀内荏,外诈刚直,谭道义谓之俗生,论政刑以为鄙极。高会曲宴,惟言迁除消息,官无大小,问是谁力。今以子孤寒,怀真抱素,志陵云霄,偶景独步,直顺常道,关津难渡,欲骋韩卢,时无狡兔,众涂圮塞,投足何错!」于是冰子释然乃悟曰:「富贵人之所欲,贫贱人之所恶。仆少长于孔颜之门,久处于清寒之路,不谓热势自共遮锢。敬承明诲,服我初素,弹琴咏典,以保年祚。伯成、延陵,高节可慕。丹毂灭族,吕霍哀吟,朝荣夕灭,旦飞暮沈。聃周道师,巢由德林,丰屋蔀家,易著明箴。人薄位尊,积罚难任,三郤尸晋,宋华咎深,投扃正幅,实获我心。」是时王政陵迟,官才失实,君子多退而穷处,遂终于里闾。
典故 
相关人物
鹖冠子


《汉书》卷三十《艺文志》
「《鹖冠子》一篇。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唐·颜师古注:「以鹖鸟羽为冠。」

例句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

生年鹖冠子,叹世鹿皮翁。 杜甫 耳聋

輶轩凤皇使,林薮鹖鸡冠。 陈子昂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

典故
鹤子参和鸣


《周易注疏》卷六〈中孚〉~33~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初九,虞吉,有它不燕。《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也。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唐·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如鹤之鸣于幽远,则为其子所和。」
典故
荔枝无驿使
 
一骑红尘失笑
 
一骑红尘献荔枝
 
玉环旧事
 
红尘一骑妃子笑
 
红荔子驰驿风流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杜牧
 
杨玉环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一〈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无人知道荔枝来】。」
《新唐书》卷七十六〈后妃列传上·杨贵妃〉~3494~
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典故
壶邱子
 
壶丘子


《庄子》内篇·卷三下《应帝王》
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天,期以岁月旬日,若神。郑人见之,皆弃而走。列子见之而心醉,归,以告壶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
《列子》卷一《天瑞》
「弟子曰:『先生往无反期,弟子敢有所谒,先生将何以教?先生不闻壶丘子林之言乎?』子列子笑曰:『壶子何言哉?』」晋·张湛注:「壶丘子林,列子之师。」

例句

为报壶丘子,来人道姓蒙。 王维 酬慕容十一

典故
瑚琏才
  
相关人物
子贡
 
孔子


《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集解》引包咸曰:「瑚琏,黍稷之器,夏曰瑚,殷曰琏,周曰簠簋。宗庙之器贵者。」

例句

郑公瑚琏器,华岳金天晶。 杜甫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嶷嶷瑚琏器,阴阴桃李蹊。 杜甫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

伫当亲捧握,瑚琏幸齐名。 浩虚舟 赋得琢玉成器

猗欤瑚琏器,竭我股肱力。 皇甫澈 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李

囧囧抱瑚琏,飞飞联鹡鸰。 韩愈 答张彻

典故
相关人物
班超


《后汉书》卷四十七《班超传》
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例句

虎穴得子人皆惊,行尽三湘不逢敌。 刘禹锡 观棋歌送儇师西游

典故
互乡童子


《论语注疏·述而》~64~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漢語大詞典》:翰林子墨
语出汉书·扬雄传下:“ 雄 从至 射熊馆 ,还,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 翰林 以为主人, 子墨 为客卿以风。”后因以“翰林子墨”泛指辞人墨客。 宋 曾巩 《宜黄县学记》:“其书,经史百氏、翰林子墨之文章,无外求者。”按,翰林子墨之文章,指诗赋而言。
分類:文章
《漢語大詞典》:画龙(畫龍)
(1).绘画龙的形象。隋书·礼仪志三:“轜车,三品已上油幰,朱丝络网,施襈,两箱画龙。”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我辈彊追仿,画龙成蜥蜴。”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元朝:“道士 吴霞 ,所居 龙虎山 ,善画龙。”
(2).龙的图像。 唐 李贺 《平城下》:“青帐吹短笛,烟雾湿画龙。” 王琦 汇解:“画龙,即旗帜上所画者也。”宋史·礼志五:“﹝《画龙祈雨法》﹞坛上植竹枝,张画龙……俟雨足三日,祭以一豭,取画龙投水中。”
(3).比喻徒有其表而无其实的事物。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后秦纪·二世》:“ 沛公 乃真好儒,后世好儒,好画龙耳。”《梅村诗话》十二引 清 苍雪师 《赠方密之》诗:“山中久不见神骏,世上人多好画龙。”参见“ 叶公好龙 ”。
《國語辭典》:叶公好龙(葉公好龍)  拼音:shè gōng hào lóng
古人叶子高喜欢龙,家里全用龙来雕饰。天上的龙知道此事,特到叶公家的窗口窥视。叶公见了真龙,却吓得面无人色。典出汉。刘向《新序。杂事》。后以叶公好龙比喻表里不一,似是而非的假象。《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漢語大詞典》:真龙(真龍)
(1).龙。真,谓非其他变种。 汉 王充 论衡·乱龙:“夫言云从龙者,谓真龙也,岂谓土哉?” 唐 杨炯 《从弟杨去溢墓志铭》:“至如白雪迴光,清风度曲, 崔亭伯 真龙之气, 扬子云 吐凤之才,莫不玉振金声,笔有餘力。” 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诗:“伪凤易悦 楚 ,真龙反惊 叶 。”
(2).称骏马。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明 陈子龙 《献马行》:“世上纷纷尽凡马,一入天廐成真龙。”
(3).比喻皇帝。 明 高启 《穆陵行》:“幸逢中国真龙飞,一函雨露 江 南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大凡真龙降生,没有一定之地,不信,你但看 朱洪武皇帝 。”
《國語辭典》:叶公好龙(葉公好龍)  拼音:shè gōng hào lóng
古人叶子高喜欢龙,家里全用龙来雕饰。天上的龙知道此事,特到叶公家的窗口窥视。叶公见了真龙,却吓得面无人色。典出汉。刘向《新序。杂事》。后以叶公好龙比喻表里不一,似是而非的假象。《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漢語大詞典》:六印
(1).谓六国相印。史记·苏秦列传:“且使我有 雒阳 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六印磊落以佩,五都隐賑而封。” 唐 李白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诗:“ 洛阳 苏季子 ,剑戟森词锋。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 金 元好问 《天门引》:“丈夫何意作 苏秦 ,六印才堪警儿女。”
(2).六将军印。史记·封禅书:“是时上方忧 河 决,而黄金不就,乃拜 大 ( 欒大 )为五利将军。居月餘,得四印,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 大 见数月,佩六印,贵震天下。” 司马贞 索隐:“谓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为四也。更加乐通侯及天道将军印,为六印也。”
(3). 唐 时官马身上的六种印记。 唐 杜甫 《瘦马行》:“细看六印带官字,众道三军遗路旁。”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二:“ 杜 《瘦马行》:‘细看六印带官字。’考唐六典:凡在牧马,以小官字印印右膊,以年辰印印右髀,以监名印印尾侧。二岁以飞字印印左髀膊。细马次马以龙形印印项左。送尚乘者,印三花及飞字印,外又有风字印。官马赐人者,以赐字印。配诸军及充传送驛者,以出字印。印凡八,此云六印,意赐、配者不在数耳。”
《國語辭典》:佩印  拼音:pèi yìn
将印章系佩在身上。如:「古人有佩印的习尚。」
《漢語大詞典》:黄金印
黄金制作的印章。古时公侯将相所佩。史记·五宗世家论:“ 高祖 时诸侯皆赋,得自除内史以下, 汉 独为置丞相,黄金印。” 唐 李白 《别内赴徵》诗之二:“归时儻佩黄金印,莫见 苏秦 不下机。” 明 吴阳 《威宁伯王襄敏公越》诗:“惨淡黄金印,零落白羽扇。” 郭沫若 《前茅·哀时古调》:“羡煞人,黄金印,顺口说合纵,横目说连衡。”
《國語辭典》:狮子吼(獅子吼)  拼音:shī zi hǒu
1.狮子的吼声。
2.比喻佛说法时发出很大的声音,震动世界。《维摩诘经。卷一。佛国品》:「狮子吼无畏音也,凡所言说不畏群邪异学,谕狮子吼众兽下之。」宋。苏轼闻潮阳吴子野出家诗〉:「当为狮子吼,佛法无南北。」也作「师子吼」。
3.比喻悍妻骂人的声音。宋。苏轼寄吴德仁兼𥳑陈季常〉诗:「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漢語大詞典》:师子吼(師子吼)
(1).狮子吼。佛教语。谓佛祖在大众中讲决定之说而无所畏惧,如狮子大吼。《维摩经·佛国品》:“演法无畏,犹如师子吼。” 唐 白居易 《三教论衡》:“窃以释门 义林法师 明大小乘,通内外学,灵山岭岫,苦海津梁,於大众中能师子吼。” 宋 黄庭坚 《赠王环中》:“囊中收得劫初铃,夜静月明师子吼。”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四六:“ 龙树 马鸣 齐现身,我闻大地师子吼。”
(2). 宋 陈慥 自称 龙丘先生 ,好宾客,然其妻 柳氏 极凶妒, 苏东坡 因有诗云:“ 龙丘居士 亦可怜,谈空説有夜不眠,忽闻 河东 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事见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陈季常》。后即以“师子吼”比喻悍妇的怒骂声。参见“ 河东狮吼 ”。
《國語辭典》:河东狮吼(河東獅吼)  拼音:hé dōng shī hǒu
本为宋代陈慥之妻柳氏凶悍善妒,常使其夫惧怕的故事。用以讥嘲妻子凶悍,使丈夫畏惧。语本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后用以比喻太太凶悍发威。明。无名氏《四贤记》第一七出:「鹭鸶行状黄昏后,也曾闻河东狮吼,爹行千休万休,休将那皮鞭紧抽。」
《國語辭典》:河东狮子(河東獅子)  拼音:hé dōng shī zi
宋代陈慥的妻子。河东人,凶悍善妒,常使丈夫惧怕。语出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后泛指悍妒的妻子。《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倘入侯门,河东狮子虽不逞威,三五小星也须生妒。」
分類:妇女
《漢語大詞典》:河东狮子吼(河東獅子吼)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陈季常:“ 陈慥 字 季常 ……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 柳氏 絶凶妒,故 东坡 有诗云:‘ 龙丘居士 亦可怜,谈空説有夜不眠。忽闻 河东 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按, 河东 是 柳 姓的郡望,暗指 陈 妻 柳氏 ;师(狮)子吼,佛家以喻威严, 陈慥 好谈佛,故 东坡 借佛家语以戏之。后用以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中国近代史资料《太平天囯·夫道》:“夫道本于刚,爱妻要有方。 河东 狮子吼,切莫胆惊慌。”亦省作“ 河东狮吼 ”。 明 无名氏 《四贤记·挑斗》:“鷺鷥行状黄昏后,也曾闻 河东 狮吼。”白雪遗音·玉蜻蜓·戏芳:“为妻刚正懒绸繆,怕只怕 河东 狮吼。”
《國語辭典》:河东狮吼(河東獅吼)  拼音:hé dōng shī hǒu
本为宋代陈慥之妻柳氏凶悍善妒,常使其夫惧怕的故事。用以讥嘲妻子凶悍,使丈夫畏惧。语本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后用以比喻太太凶悍发威。明。无名氏《四贤记》第一七出:「鹭鸶行状黄昏后,也曾闻河东狮吼,爹行千休万休,休将那皮鞭紧抽。」
《漢語大詞典》:河东狮子吼(河東獅子吼)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陈季常:“ 陈慥 字 季常 ……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 柳氏 絶凶妒,故 东坡 有诗云:‘ 龙丘居士 亦可怜,谈空説有夜不眠。忽闻 河东 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按, 河东 是 柳 姓的郡望,暗指 陈 妻 柳氏 ;师(狮)子吼,佛家以喻威严, 陈慥 好谈佛,故 东坡 借佛家语以戏之。后用以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中国近代史资料《太平天囯·夫道》:“夫道本于刚,爱妻要有方。 河东 狮子吼,切莫胆惊慌。”亦省作“ 河东狮吼 ”。 明 无名氏 《四贤记·挑斗》:“鷺鷥行状黄昏后,也曾闻 河东 狮吼。”白雪遗音·玉蜻蜓·戏芳:“为妻刚正懒绸繆,怕只怕 河东 狮吼。”
《國語辭典》:鹖冠(鶡冠)  拼音:hé guān
1.汉代武官所戴的帽子,因用鹖羽做装饰,故称为「鹖冠」。《续汉书志。第三○。舆服志下》:「武冠,俗谓之大冠,环缨无蕤,以青系为绲,加双鹖尾,竖左右,为鹖冠云。」
2.相传春秋时有一楚人,隐居深山,以鹖羽为冠,人称「鹖冠子」、「鹖冠」,遂成后世隐士所戴的一种帽子。《文选。刘孝标。辩命论》:「至于鹖冠瓮牖,必以悬天,有期。」
《国语辞典》:鹖冠子(鹖冠子)  拼音:hé guān zǐ
书名。相传为春秋时楚人所撰,撰者姓氏不详,常居深山,以鹖鸟羽为冠,故用以为名。共十九篇,宋陆佃注。内容以道家之言为主,而杂以法家刑名之说。
分类:书名姓氏
《國語辭典》:瑚琏(瑚璉)  拼音:hú lián
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礼器。《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国语辞典》:瑚琏器(瑚琏器)  拼音:hú lián qì
比喻如瑚琏之高贵品格,或堪当大任的才能。元。郝经〈巴陵女子韩希孟〉诗:「我本瑚琏器,安肯作溺皿。」也作「瑚琏之器」。
《漢語大詞典》:虎穴得子
比喻诗文贴切中肯,且深得其要旨。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二·佛顶菊:“ 元 人 谢伯理 居 淞 之 泖湖 ,富而好礼,搆 光渌亭 ,为宴乐之所。九日,会友於其间。有园丁以佛顶菊花方开,献之筵间求诗,众为赋之。时 銕笛道人 杨廉夫 在座,走笔云:‘莲社 渊明 手自栽,头颅终不惹尘埃。东篱若为摩挲看,西域亲曾受记来。妙色尽从枝上发,慧香直奔脑门开。明年九月重阳节,再托 摩耶圣母 胎。’座客 顾仲瑛 奉觴称曰:‘先生之作,诚可谓虎穴得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