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164,分2078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其它辞典
范武子(别称 士会、随会、随季、范季、范会、随武子、范武子 会 武 )卫穆公( 邀 )郤克(别称 驹伯、郤献子 献 )孙良夫(别称 孙桓子 )东门归父(别称 公孙归父 字 子家 )东闾子乐欬(字 子声 )乐正子春介之推(别称 介子推、介推 )介子推仲子崔任不齐(字 选、子选 )伯乐(别称 孙阳、阳子 阳 )公伯僚( 缭、寮 字 子周 )公冶长(世称 冶长 字 子长、子芝 苌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即士会。春秋时晋国人,士氏,名会。士蔿孙。晋文公时正卿。因食采于随,后更受范,称随会、范会,亦称随季、范季,或随武子、范武子。襄公死,奉赵盾命使秦迎立公子雍,旋变计立灵公,遂羁留秦国。灵公七年回晋,仍将上军。景公七年,率师灭赤狄之甲氏及留吁、铎辰,升任为中军元帅兼太傅。执掌国政,修订法制,于是晋之盗贼逃奔秦国。景公八年,告老退休。卒谥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前589
【介绍】:
春秋时卫国国君。名邀。卫成公之子。周定王八年至十八年在位。周定王十年,卫大夫孔达与晋国大夫原縠,宋国大夫华椒、曹国大夫共同在清丘结盟,此为大夫结盟之始。十六年,派太子臧率军随晋景公伐齐,攻至齐邑阳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亦称驹伯、郤献子。春秋时晋国人。郤缺之子。成公时大夫。晋景公三年,邲之战,晋军大败,克任上军之佐,有备,独不败。八年使齐会盟,克足跛,登阶,齐顷公夫人(萧同叔子)笑之,克以为辱,誓报此耻。士会(范武子)告老,代士会为中军之将,执晋政。十一年,齐伐鲁、卫,鲁、卫求救于晋,克率师大败齐师于鞍。齐求和,克必欲以萧同叔子为质,经齐使国佐力争,始和。卒谥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亦称孙桓子。春秋时卫国人。穆公时大夫。穆公十一年伐齐,战于新筑,败。得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免于难。赴晋,乞师于却克。遂从晋师败齐于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亦称公孙归父。春秋时鲁国人,字子家。襄仲子。以襄仲拥立宣公而有宠,为大夫。欲去三桓以强公室,乃与宣公谋而聘于晋,欲籍晋之力去三桓。会宣公卒,季文子等乃逐东门氏。子家还及笙,筑台复命,遂奔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春秋时人。经富贵而后行乞,人问其故。曰:“吾为相六年,未尝荐一人。吾尝富有三千万者再,未尝富一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字子声。孔子弟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曾参弟子。尝下堂伤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问。以为君子不亏其体,不辱其身谓之孝。今伤足乃忘孝之道,是以有忧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一作介子推、介推。春秋晋国人。曾从晋文公流亡。文公回国即位,赏赐随从之臣而独不及。遂与其母隐居绵上山。文公使人召之不得,于是环绵上山而封之,后世遂称绵山为介山。又传说文公曾环山焚烧,逼其出山,竟不出而死。旧俗以清明前一天或二天为寒食节,断火冷食,相传为纪念介之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春秋时人。年十五即相楚。传孔子闻而使人往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仲由子。由仕卫,因赴蒯聩之乱,为守门者狐黡所杀。子崔既长,欲报父仇,乃入卫与黡决战,黡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春秋时楚国人,字选,一作子选。孔子弟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春秋时人。或说姓孙,名阳,亦称阳子。善相马。为秦穆公之臣。相传有骐骥伏盐车上太行,见而长鸣,伯乐下车泣之。骥于是俯而喷,仰而鸣,声闻于天。年长,荐九方堙于穆公。堙相马,不辨马之雌雄、颜色,穆公不悦。伯乐以为相千里马在于“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名或作缭、寮。春秋时鲁国人,字子周。孔子弟子。曾在季孙前毁谤子路,鲁大夫子服景伯以告孔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春秋时齐国人,字子长。一作鲁国人,名苌,字子芝。孔子弟子、女婿。为人能忍辱,传能通鸟语。孔子谓其虽拘在狱中,非其罪过,以女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