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涂恽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扶风平陵人,字子真。从徐敖学古文《尚书》。王莽时贵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70 【介绍】: 东汉涿郡安平人,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崔瑗子。少沉静,好典籍。桓帝时拜议郎,与边韶等著作东观。出为五原太守,教民纺织,巩固边防,匈奴不敢犯。征拜议郎,与诸儒博士共杂定《五经》。旋以为梁冀故吏,免官。后起为辽东太守,召拜尚书,称疾免归。著《政论》,抨击时政;又著《四民月令》,记当时地主田庄情况及各种农作物种植方法。均佚,有辑本。
全后汉文·卷四十五
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瑗子。桓帝初,举至孝独行,除为郎。后辟太尉袁汤府、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寻以荐召拜议郎,迁梁冀府司马,与边韶、延笃等著作东观。出为五原太守,以病征,拜议郎。梁冀诛,坐免官禁甸。后拜辽东太守。母忧服竟,召拜尚书,以疾免。有《政论》五卷,《四民月令》一卷,《集》二卷。
刘寔 朝代:三国末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19—309 【介绍】: 三国末西晋初平原高唐人,字子真。少贫好学,卖牛衣以自给。初以计吏入洛,调为河南尹丞,迁尚书郎、廷尉正。历吏部郎。以世多进趋,廉逊道缺,著《崇让论》以矫之。晋武帝时,累迁尚书、大司农。悯怀太子以为师。怀帝永嘉初,官至太尉,封循阳侯。卒谥元。有《春秋条例》。
全晋文·卷三十九
寔,字子真,平原高唐人。魏时为郡计吏,除河南尹丞,迁尚书郎廷尉正,历吏部郎;参文帝相国军事,封循阳子。晋受禅,进爵为伯,累迁少府。咸宁中为太常,转尚书,行镇南军司,免。泰康中为大司农,免。后为国子祭酒散骑常侍。元康初进爵为侯,累迁太子太保,加侍中、特进、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领冀州都督,永康初代张华为司空,迁太保。太安初转太傅。永兴初代成都王颖为太尉,寻逊位。怀帝时复为太尉,告老。永嘉四年卒,年九十一,谥曰元。有《春秋条例》二十卷,集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范阳涿人,字子真。太武帝神麚中,辟召儒俊,授中书博士。尝劝其外兄司徒崔浩于齐整人伦、分明姓族之事宜三思。浩不听,后败,颇亦由此。玄后官兼散骑常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吴郡人。陆仲元弟。文帝元嘉十年,为海陵太守。时中书舍人秋当还乡葬父,地方欲发民修路桥以通丧车,被其所拒。彭城王刘义康闻而善之,召为国子博士,官至东阳太守。
全宋文·卷四十三
子真,元嘉初为大使,巡行天下,孝武即位,复为大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450—约510 【介绍】: 南朝梁南乡舞阴人,字子真。少孤贫。师刘瓛。博通经术,尤精《三礼》。起家齐宁蛮主簿。为竟陵王萧子良宾客。子良崇信佛教,缜盛称无佛。著《神灭论》,主张“形谢则神灭”。子良集众僧与辩,不能屈。齐武帝永明中,曾出使北魏和亲,与从弟范云等皆著名邻国。入梁,官至国子博士。梁武帝崇信佛教,曾亲撰《敕答臣下神灭论》,并集王公朝贵六十余人驳斥其《神灭论》,缜终不屈。有文集,已佚。今存《神灭论》、《答曹舍人》等。
全梁文·卷四十五
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晋安北将军汪六世孙,齐初为宁蛮主簿,迁尚书殿中郎,建武中迁领军长史,出为宜都太守,中兴建,徙晋安太守,天监四年徵为尚书左丞,坐事徙广州,还为中书郎、国子博士,有集十一卷。
萧子真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6—494 【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字云仙。齐武帝子。封建安王。历仕辅国将军、郢州刺史、镇军将军。后为齐明帝所杀。
萧昱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子真。萧昂弟。少狂狷,不拘礼。武帝天监初,累迁中书侍郎。每求试边州,武帝以其轻脱无威望,不许。迁给事黄门侍郎,上表请自解,坐免官。普通五年,于宅内铸钱,因下廷尉,得免死,徙临海郡。既至,尽礼蹈道。迁晋陵太守。
全梁文·卷二十二
字子真,萧第四弟。天监初,除秘书郎,历太子舍人、洗马、中书舍人、中书侍郎、给事黄门侍郎,免。普通中,为晋陵太守,卒。赠湘州刺史,谥曰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5—682 【介绍】: 隋唐时道士。贝州宗城人,一作赵州赞皇人,字子真。少以至孝闻。隋炀帝大业中,师事王远知,度为道士,居嵩山逍遥谷二十余年,但服松叶饮水而已。唐高宗幸东都,因召见与语,敕有司于师正所居造崇唐观,前后赠诗,凡数十首。卒谥体玄先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时居南山下,别墅甚盛,常以绣衣女子数人相随出游。长安少年赵颍造之求饮,子真取一丸丹赐颍,相传颍服丹得二百余岁。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玄宗时人。居长安南山下,家甚富。每出游,以绣衣女子数人相随。玄宗末,其家忽失,世或传为神仙。事迹见《疑仙传》卷中。《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四百三
子真。天宝时官四门助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泉州人,字子真。仕闽。王昶时官凤阁舍人。晋使卢损来聘,昶使乙劳之。已而弃官隐凤山,与詹敦仁为友。工诗。尝乘醉与人争妓,既醒渐悔,因集书籍中所载古人因酒致失者,题曰《百悔经》。自后不饮,至于终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子真,泉州(今属福建)人。仕闽,王昶通文时为中书舍人,不久弃官,隐居安溪凤髻山。与詹敦仁为友,敦仁有《遣子访刘乙》诗。尝乘醉与人争妓,既醒惭悔,集书籍中因酒致失者,编为《百悔经》以自警,自此终身不饮酒。生平散见马令《南唐书》卷二八、《新五代史》卷六八、《十国春秋》本传。陈振孙谓其诗“怪而不律,亦不工”(《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刘乙集》1卷,已佚。《全唐诗》存诗3首及断句1联。
周沆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9—1067 【介绍】: 宋青州益都人,字子真。仁宗天圣二年进士。历知州县,迁开封府推官。庆历中,击降湖南少数族唐和、盘知谅等。侬智高乱定,除广西安抚使。英宗时,累进枢密直学士、知成德军,俗多弃亲事佛,沆按阅,斥数千人还家。以户部侍郎致仕。
全宋文·卷五四九
周沆(九九九——一○六七),字子真,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天圣二年擢进士第,知渤海县。累迁刑部员外郎、荆湖南路转运使、度支判官,以直史馆知潭州。擢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改河北。又徙河东转运使,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庆州。召知通进银台司,判太常寺。进枢密直学士、知成德军。以户部侍郎致仕,治平四年八月卒,年六十九。有奏议十五卷、文集二十一卷。见郑獬《户部侍郎致仕周公墓志铭》(《郧溪集》卷二○),《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5—1184 【介绍】: 宋眉州丹棱人,字仁甫、子真,号巽岩。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十二年,始调华阳主簿。历官至礼部侍郎。孝宗淳熙十一年,以敷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以名节、学术著称,长于吏治,关心民瘼,然终未获大用。博览典籍,著述宏富。纂修《续资治通鉴长编》,用力四十年始成,取材广泛,考订精核。又有《易学》、《春秋学》、《六朝通鉴博议》、《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及文集等。
全宋诗
李焘(一一一五~一一八四),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授成都府华阳县主簿,未上,读书丹棱龙鹤山(或作龙鹄山)。十二年秋,始赴任。历官州县及朝廷史职多年。孝宗朝仕至同修国史,北宋典故,尤为该洽。淳熙十一年,以敷文阁学士致仕,寻卒,年七十,谥文简。著有《续资治通鉴长编》千卷,用力垂四十年,叶适以为《春秋》之后才有此书;诗文集五十卷,已佚。事见《周文忠集》卷六六《敷文阁学士李文简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八有传。 李焘诗,据《两宋名贤小集·李文简诗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四六六一
李焘(一一一五——一一八四),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丹棱(今四川丹棱)人。登绍兴八年进士第,调华阳簿,再调雅州推官,知双流县,迁知荣州。乾道中,除兵部员外郎、礼部郎,迁秘书少监,兼权起居舍人、实录院检讨官,后以直显谟阁出为湖北转运副使。乾道八年,以直宝文阁帅潼川,兼知泸州。淳熙初,进秘阁修撰、权同修国史,累官至礼部侍郎。淳熙十一年卒,享年七十,谥文简。焘性刚正,不阿权贵,多有建明。长于吏治,历仕州县,所至皆有惠爱及民。犹以学识见称海内,博通百家,研精史学,著有《续资治通鉴长编》(存)、《六朝通鉴博议》(存)、《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存)、《易学》、《春秋学》、《文集》等。《宋史》卷三八八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叶寘,字子真,号坦斋,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与洪咨夔、魏了翁多唱酬(《平斋文集》卷七《九华叶子真有诗见寄因和酬》、《鹤山集》卷一一《次韵九华叶寘见思鹤山书院诗》)。后以荐为池州签判(《宋诗纪事补遗》卷八一)。有《爱日斋丛钞》十卷、《坦斋笔衡》一卷(《千顷堂书目》卷一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爱日斋丛钞》为五卷。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七三○八
叶寘,字子真,号坦斋,池州青阳(今安徽青阳)人。初隐居九华山,以著书自娱。后为监司论荐,补迪功郎、权州签判。与洪咨夔、魏了翁等相唱和。著有《爱日斋丛钞》十卷(今存辑本五卷)、《坦斋笔衡》一卷。见《宋诗纪事补遗》卷八一,《千顷堂书目》卷一二,《四库提要辨證》卷一五。